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湖南永州:唤醒沉睡千年的石刻

作者:记者龙军 禹爱华 发布时间:2019-05-20 09:22:35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  

1.jpg

永州道县的月岩石刻 资料图片

2.jpg

永州祁阳县的浯溪碑林外景 资料图片

  1200年前,唐代文学家元结在虞舜南巡之地——湖南永州,留下了《大唐中兴颂》等千古名篇,“大书深刻”在永州之野的悬崖峭壁之上,引来历代文人雅士题崖追仿,从而形成了祁阳浯溪碑林、江华阳华岩、零陵朝阳岩、宁远九嶷山等多处摩崖石刻,汇聚成由7个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构成的南国摩崖石刻群景观。

  如何研究好、保护好、转化好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5月13日,永州摩崖石刻学术研讨会在永州市零陵区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80余名金石学、文献学、古籍修复、传拓技艺及书法界专家学者,围绕永州摩崖石刻的现状、文化渊源、历史价值、拓片技艺传承等方面问题深入探讨。

  “潇湘”之地的石刻群

  永州古称零陵,建制已有2300多年,留下的文物古迹众多,至今被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6处。因潇水、湘水在境内交汇,自古雅称“潇湘”。

  永州是荆楚至岭南的水路要道,是湘桂文化走廊的重要节点,这里水清石秀,历代流寓者甚多,因而形成了遗存完整、数量丰富、成线成片的摩崖石刻群。据多方统计考证,境内共有50余处摩崖石刻景观,摩崖石刻总数2000余方。

  “永州的摩崖石刻呈现着清晰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即:唐代创始,宋代流衍,明代追摹,清代考据。”永州市文联副主席李科表示,元结是永州摩崖石刻最重要的开辟者。元结先后两任道州刺史,跨越十年。元结为唐代古文运动之先驱,其在永州所作诗文,有十九铭一颂,多予上石。今湖南永州境内阳华岩、朝阳岩、浯溪等摩崖石刻,均为元结开辟。

  “北宋迁谪名流,大半途出湖南。”李科介绍,两宋是中国文治的顶峰,而党争亦持续不断。永州名曰楚南,实邻五岭,是贬逐官吏的重要场所。流寓的名臣,有邢恕、范纯仁、黄庭坚、邹浩、汪藻、苏轼苏辙兄弟、范祖禹范冲父子、张浚张栻父子、杨万里杨长孺父子、胡安定胡寅父子、蔡元定蔡沈父子等。永州又处湘江源头,江岸多奇岩青石,最宜镌刻。于是贬谪者往往寄寓山水思想升华,创作出众多名篇佳作并先后镌刻在峭壁之上。

  “石刻上的文学史”

  由元结与颜真卿两位名家合作的“文、字、石”皆奇的永州“浯溪三绝”碑——《大唐中兴颂》,21行332字,因文绝、字绝、石绝使得浯溪得世人所重,游人不绝,并就此题诗发文,竞相题刻,成就了“浯溪碑林”胜景,奠定了浯溪在中国书法史上和中国石刻史上的地位。

  “这些由名家书撰的摩崖既是文学、书法艺术的载体,也是历史文化的佐证。”广西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蔡文静说,“浯溪碑林”的兴盛不仅得益于当地胜异之景,更离不开唐宋名家的刻石活动。三绝碑的存在,刺激了后来一系列石刻创作。更多名家受此影响,参与石刻的延续创作,进一步扩大了石刻本身以及景点的影响,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黄庭坚。黄庭坚不仅在文学造诣上颇有建树,其书法也独树一帜,他擅长行书、草书,也是写大字的高手。他在《论作字》诗中曾说“大字无过瘗鹤铭,晚有石崖颂中兴”、在《书摩崖碑后》中说“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可见他对摩崖作品《瘗鹤铭》与《大唐中兴颂》的肯定。黄庭坚的行楷大字师法镇江焦山的摩崖《瘗鹤铭》,自成家法。当他贬谪广西宜州途经永州时,亲临颜真卿书浯溪崖壁,感慨良多,一气呵成,在《大唐中兴颂》摩崖左边刻下了诗书俱佳、大气磅礴的《书摩崖碑后》。黄庭坚的《书摩崖碑后》,是颜真卿书法艺术、元结文学创作与黄庭坚政治理想、史学见解的共同作用而成。

  “永州的摩崖石刻,由点而线,由线而面,成体系存在。经过挖掘研究,这些遍布‘蛮荒’之地的石刻,所具有的历史文献意义,文物档案意义,文学、书法意义,哲学、义理意义,逐渐被挖掘并向社会呈现。”湖南科技学院教授张京华说,“永州摩崖石刻丰富的诗刻、记文、题刻、榜书,足以弥补纸本文献的不足,堪称‘石刻上的文学史’。”

  研究保护迫在眉睫

  与会专家介绍,自宋朝以来,以摩崖石刻为研究重心的金石学,一直是重要的学术前沿。到了清代、民国,金石名家传承不绝。王昶、瞿中溶、宗霈、宗绩辰、陆增祥、何绍基、杨翰、刘沛、叶昌炽、柯昌泗等,都曾探访永州,这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构成了一部永州摩崖石刻的研究史。

  张京华说:“从唐宋元结、颜真卿、欧阳修、赵明诚直到民国,永州足可写出一部摩崖石刻学术史。然而,遗憾的是,多年来,永州的摩崖石刻研究却一直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这些年,在张京华的呼吁下,研究、宣传和保护摩崖石刻成为永州文化界的主流声音。5月13日,潇湘意摩崖石刻拓片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永州摩崖石刻展览、研究和保护的一个新平台。博物馆占地面积近2000平方米,前后投资约3000万元,是国内首家集展示、收藏、保护、研究,以及传拓体验于一体的摩崖石刻拓片专题博物馆。

  永州市先后投入5000余万元,对浯溪、阳华岩、朝阳岩、淡岩、月岩、玉琯岩等重要摩崖石刻群进行了保护规划编制和抢救性保护工程。其中浯溪摩崖石刻文物保护工程已投入2000余万元,抢救性保护工程已全面完成,并率先在全国试验石刻数字化保护工程。《大唐中兴颂》《荔子碑》等名人名碑得到了防水、防裂、防风化等科技保护。通过对重要石刻进行拓片加强了石刻文献的档案搜集整理工作。

  “石刻的保护和利用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系统性工程,尽管我们已作出很多努力,但永州石刻保护利用工作总体来说不容乐观。”永州市文物管理处杨韬表示,资金不足和人才匮乏等诸多客观存在的问题制约了石刻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永州的这些摩崖石刻,无论完好或是残缺,每一块摩崖石刻都是唯一、不可替代的。”张京华说,“下一步我们计划协助当地政府申报世界遗产,永州有几十处摩崖石刻景观,可以同时打捆申报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

  (本报记者 龙军 禹爱华)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