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西沙自卫反击战的壮丽颂歌——读张永枚同志的诗报告《西沙之战》

作者:沉默的麻雀 发布时间:2019-04-30 09:16:48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6709c15858ac542196314e3a4c0de5c5.jpg

  【作者】李衍柱/夏之放/朱德发

  【期号】197402

【正文】

  一九七四年一月,正当我国人民轰轰烈烈地展开批林批孔运动的时候,南越阮文绍傀儡集团在两个超级大国的纵容和支持下,不顾我国政府的严正声明和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悍然出动军舰飞机,入侵我西沙群岛。我国军民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进行了英勇的自卫反击,使来犯之敌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正当祖国的每一个爱国者都在倾听着南海的涛音、世界上每一个正义者都在注视着西沙烟云的时刻,诗人张永枚同志从南海前线带来诗报告《西沙之战》。它以诗的激情和史的真实展现了西沙之战的本质面貌,热烈地赞颂了我国军民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歌颂了毛主席人民战争思想的伟大胜利。

  列宁指出:“弄清战争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者解决自己对战争的态度问题的必要前提。”⑴历史上的战争分为正义的和非正义的两类:一切进步的战争都是正义的,一切阻碍进步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西贡一小撮帝国主义的走狗发动的入侵我西沙的战争,是为其主子“找能源,抢地盘”的非正义战争。我国军民进行的自卫反击是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神圣主权的正义战争。张永枚同志的诗报告,充分表现了我西沙自卫反击战的正义性。它以充满无产阶级革命激情的诗句和古往今来的铁的事实,痛斥了西贡当局妄图侵占西沙群岛的卑鄙行径。

5c4d8dbddf24d5a535b4b4e851a4f322.jpg

  在诗报告第一章中,诗人首先把我们引进了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她“象一把珍珠,撒在南海的水面”。她周围的领海,又“象一块蓝丝绒,把神奇的宝藏遮掩”。她与中沙、南沙、东沙等群岛一起,环峙在祖国的南疆,“象一组组威武的哨兵,把守着航道要冲,守卫在云水之间”。

  正是由于西沙群岛如此美丽富饶,其战略地位如此重要,因此,人民无限热爱她,强盗日夜垂涎。诗人追溯了我国人民开发西沙的英雄历史,义正词严地表明了西沙等南海诸岛及附近海域,自古以来一直是中国的领土领海。请翻一翻东汉、五代、宋、明、清的典籍,⑵数一数“宣德”、“永乐”等岛名,⑶看一看清代光绪二十八年在北岛上竖起的“视察纪念”的石碑,以及岛上不断发现的古钱、瓷盘,……桩桩件件都在证实这一点。诗人的思绪也曾带我们驰骋往古,“使人依稀可见,汉、唐的炊烟,明、清的篷帆……”。无数事实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这些岛屿具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在《渔民与敌周旋》、《海战奇观》两章中,记载了侵略者的无耻挑衅和首先向我炮击的滔天罪行。诗人以无比愤慨的心情,指海作证,大声疾呼:

  南海啊!

  你记住!

  记住西贡伪军罪滔天!

  南海啊!

  你作证,

  西贡伪军首先向我战舰开炮!

  西贡伪军首先向我海岛开炮!

  是这群贪婪的强盗,

  点起了侵略战争的凶焰!这是历史的见证。它记下了客观的史实,进而也表达了七亿中国人民的钢铁意志和豪迈气概。毛主席说:“任何方面的横逆如果一定要来,如果欺人太甚,如果实行压迫,那末,共产党就必须用严正的态度对待之。这态度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⑷中国人民一向是说话算数的。诗报告充分表达了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不容欺侮的坚强决心。为了维护领土完整和祖国尊严,我国军民忍无可忍,针锋相对,英勇地展开了自卫反击。正义战争必胜,非正义战争必败。诗报告历史地真实地记载了西沙之战的始末,它是一曲正义战争的颂歌。

3741c4f583a1909bc122498064dcfa68.jpg

  “西沙历来属我,世人有口皆言!”自从南海的枪声传出之后,世界上许多国家摆出了地图,许多报刊发表了文章,从地理、历史等各个方面历数了西沙属于中国的证据。得道多助,中国人民在西沙进行的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得到了一切主持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和赞扬。但是,西沙自卫反击也受到了一小撮帝、修、反势力的攻击。在这些攻击中,尤为恶劣的是苏修社会帝国主义。他们怀着侵犯珍宝岛遭到惨败的余恨,恶狠狠地叫嚷中国人民的自卫反击是“扩张主义”,充分暴露他们和世界上一切反动势力相勾结,妄图并吞中国的狂妄野心。但是,侵略者必须知道,伟大的中国人民是不好惹的。假如谁胆敢入侵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碰得头破血流。《西沙之战》写得好,“我们决不要别人的半分领土,也决不准强盗侵占我一寸河山”。这是对一切妄图垂涎我国神圣领土的敌人的严正警告。

  毛主席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兵民是胜利之本。”⑸《西沙之战》是一曲威武雄壮,有声有色的人民战争的颂歌。它生动地表明,真正的铜墙铁壁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英雄军民。

  诗人对我英雄军民的歌颂,集中表现在对阿沙、钟海、李阿春三个英雄形象的塑造上。

  阿沙的形象高度概括了我南海渔民的战斗经历和英雄品质,反映了经过文化大革命锻炼的我国人民的精神面貌。阿沙出身贫苦渔家,西沙就是他的出生地。毛主席、共产党救他出苦海,把他从渔工培养成为渔轮船长。“文化大革命的暴风雨,使他象战刀又淬火,锋刃加了钢”。他具有高度的革命警惕性和无比坚强的战斗意志,面对敌人的猖狂挑衅,他坚决斗争,针锋相对,有胆有识,指挥若定。“牵着两艘敌舰的‘牛鼻子’,在海上转圈圈、捉迷藏”。在武装到牙齿的海狼面前,果敢地发出了“对准它的弹舱冲过去”的命令。这是一个顶天立地、“似南天一柱”的中国渔民的英雄形象。

  英雄舰长钟海是诗报告着力刻画的人民海军的光辉代表,诗人描述了钟海舰长在毛泽东思想阳光下成长的战斗历史,展示了这位年青指挥员的丰富的内心世界。他牢记毛主席的教导,胸怀世界风云,为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神圣领土不受侵犯,捍卫毛主席的革命路线,他与敌人进行英勇无畏的战斗。诗人既写了他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又写了他“心与五洲共苦甜”的博大胸怀;既写了他的钢骨铁胆、英勇果敢,又写了他敏锐机智,机动灵活。诗人从他的历史写到他的现在,从他的外貌和言行写到他的内心世界,多侧面,立体化地塑造了这位人民海军的英雄形象。

  黎族战士李阿春,是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战斗洗礼的青年一代的光辉形象。“他的左臂,曾戴过红卫兵的袖章,握枪的手,曾挥斥林贼写诗作文”。在战斗中他光荣负伤,鲜血直流,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祖国啊!为了你流血牺牲,是我们最大的幸福和光荣!”他高举国旗,奋不顾身,终于把五星红旗插上了敌军营房的屋顶,迎来了西沙群岛解放的黎明。青年战士阿春形象的塑造,生动地说明了一批批革命事业接班人的成长,深刻地反映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更加坚强、更加纯洁、更加朝气蓬勃的伟大现实,有力地驳斥了林彪一类骗子妄图否定文化大革命的无耻谰言。

  西沙自卫反击战的胜利,是人民海战史上的新奇迹。在不到三十分钟的时间内,我国军民把有现代化装备的入侵者打了个落花流水。西方资产阶级唯武器论者总是不能理解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跟着西贡当局的宣传起哄,说什么中国使用了“科马尔级的驱逐舰”,“冥河式导弹”等等。实际上,“我们是:以小打大,以弱敌强,小试锋芒,就叫那老板和走狗丢尽了脸”。

74617834e0c18baddf525bc696a2c589.jpg

  诗报告生动地说明,中国军民所掌握的克敌制胜的法宝并不是什么新式武器,而是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军事路线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高度责任感,是他们对于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伟大的领袖毛主席的赤胆忠心。

  诗报告《西沙之战》是社会主义文艺园地中的一朵光彩夺目的鲜花。它是诗,又是报告文学。它将叙事诗和报告文学二者的特点比较好地统一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

  塑造工农兵英雄形象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张永枚同志的诗报告,在这方面的努力和创造,是十分可贵的。诗人把抒情和叙事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发挥叙事诗可以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特长,突破了报告文学往往拘泥于真人真事的局限。诗人从时代的高度,把西沙自卫反击战放在世界人民的反霸斗争和中国人民正在深入开展批林批孔运动的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学习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经验,正确地处理了敌我之间、正面人物与英雄人物之间的辩证关系,创造了典型化的艺术形象。诗人以敌军入侵的掠夺性、疯狂性反衬我军民斗争的自卫性、正义性,以敌军被动挨打的狼狈相和贪生怕死的纸老虎本质反衬我方军民的英雄气概和大无畏精神。诗人描绘了我国军民中的众多人物,表现了英雄舰艇的战斗集体,其中有力描绘了三个英雄人物,而特别着重塑造了钟海舰长的英雄形象。

167b43232e5c23083b0bc988b979d234.jpg

  诗报告包括一个序诗和四个诗章,全篇充满革命激情,形式活泼,语言自由而富有节奏感。诗中的感情随着叙事起伏激荡,疏密相间,波浪式地进逼每一诗章的高潮。《海战奇观》一章,自卫反击开始,诗人连用五个“打”字,单独成行,犹如紧锣密鼓,造成了万马战犹酣的意境和横扫千军的磅礴气势,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尤其是诗的结尾:

  听哪!

  江河湖海,

  平原峻岭,

  党、政、军、民、学,

  东、西、南、北、中,

  齐声高唱:

  “东方红……”读着这些铿锵有力的诗句,把我们引向一个更高、更美、更理想的艺术境界:光芒四射的毛泽东思想照亮了西沙群岛,迎来了南海胜利的黎明。这诗句,是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奔腾的热血和革命激情的结晶。读着它,仿佛听到诗人的火热的心在跳动。读着它,耳边响起一曲举国上下的胜利凯歌,我们心中也不由得发出回声。

  诗报告《西沙之战》是张永枚同志实践毛主席革命文艺路线的硕果。诗人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奔赴硝烟弥漫的南海前线,与西沙军民生活在一起,战斗在一起。在短短的时间内,向祖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献出了七百余行的诗报告。在字里行间洋溢着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战斗激情,激励和鼓舞着亿万工农兵群众。张永枚同志的革命实践,再一次表明文艺工作者只有狠批刘少奇、林彪之流的修正主义文艺黑线,坚定地沿着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前进,才能焕发艺术的青春,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做出贡献。

 

e568b54852f660b9a3224d387a22e655.jpg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