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董保存:一颗子弹头的传奇

作者:党建网微平台 发布时间:2019-02-17 17:18:37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2e6bc33e3298ea5c2bb0d74b3e69fa21.jpg

  现代京剧《沙家浜》曾经风靡全国,“沙家浜”和“阿庆嫂”的名字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原国务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迟浩田上将曾到沙家浜,写下了“沙家浜,天下传,鱼水情,好榜样”的题词。

  其实,现代京剧《沙家浜》中“十八棵青松”的原型就出自中国人民解放军原第二十集团军。“沙家浜精神”更是二十集团军传统教育的重要教材。“沙家浜精神”培养出了一批有血性、能打仗、打胜仗的优秀士兵。

  “阳澄湖畔,虞山之麓,五年前的寒冬,三十六个伤兵病员,背着共产党的旗帜,在暗影笼罩着的鱼米之乡,埋着头流着血啊流着汗,辛苦地耕耘着……”这首名为《你是游击兵团》的歌曲是新四军六师十八旅五十二团的团歌。

  1939年5月,新四军一支队六团团长叶飞根据支队司令员陈毅的命令,带领部队冲破日、伪军的封锁和国民党军队的遏制,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的名义,从苏南茅山根据地出发东进,经无锡、苏州、常熟、太仓等地,直抵上海近郊嘉定、青浦地区。

  东进途中,部队沿途袭击日、伪军,炸毁敌占火车站和营房据点,切断铁路和电线,伏击敌运输车队等,给了日、伪军沉重的打击,扩大了我党和新四军的影响,部队很快从1000余人发展到5000余人。

  1939年9月,江南抗日义勇军的主力部队奉命西撤,在江阴顾山地区遭遇“忠义救国军”第五、第十支队的进攻。时任江南抗日义勇军政治部主任刘飞率领第二路一部沿山北面自东向西反击,突入“忠义救国军”前沿阵地。当冲锋到半山腰时,一颗子弹飞来,击中刘飞的胸部。顿时,他胸前血流如注,警卫员何彭福跑过来包扎,刘飞却问他:“我的背后有没有血?”  何彭福看了看,说:“没有!”

  刘飞用手摸了摸,果然没有血。他把枪一挥,说:“没有血就说明没打穿!没打穿就没事,接着冲!”

  他站起身来就往前冲,然而没冲几步便倒在了地上。部队击退“忠义救国军”后,身负重伤的刘飞被送往阳澄湖畔的新四军后方医院救治。

  这个后方医院,就是流动在阳澄湖上的一只只小木船,病床、手术台都是放在船舱里的门板。刘飞被送到这里以后,伤势依然十分严重,弹头打进了胸腔,只要稍一咳嗽就会吐血。

  首长和战友们都认为他不行了,甚至准备后事了。然而,刘飞的生命力极其顽强,硬是只用少量药棉、纱布和碘酒、红汞等药品进行治疗,一周之后刘飞的伤口不再出血,并且未发生恶性炎症——他奇迹般地在后方医院里活了下来。

  在芦苇荡养伤的日子里,在“沙奶奶”“阿庆嫂”等老百姓的帮助下,后方医院的伤病员以“十八棵青松”的精神,边养伤边和日、伪军周旋。由于当时在伤病员中刘飞的职务是最高的,因此他义不容辞地担起了这支伤病员队伍领导的重任,经常在病床上鼓励大家战胜伤病,同时主动与地方武装联系,坚持斗争。

  不久,新江南抗日义勇军的旗帜树起来了,“身强力壮跨战马,驰骋江南把敌杀”。短短几个月就发展成了一支5000多人的队伍。  这36个伤病员就是“沙家浜连”最早的骨干。他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顽强的革命精神,被誉为“沙家浜精神”。

  1957年“八一”前夕,迎来建军30周年,为了歌颂和纪念当年的伤病员依靠人民群众、养伤阳澄湖畔坚持敌后抗战的历史,已经是第二十军首任军长的刘飞将军应《红旗飘飘》书稿编辑部之约,在莫干山疗养地抱病口述,由夫人朱一、秘书高松记录整理,写成了长篇回忆录《火种》。

  后来,刘飞将《火种》中的有关章节取名为《阳澄湖畔》,相继发表在上海的《萌芽》和南京的《雨花》杂志上,引起了人们对这段历史的关注。

  几乎是与此同时,曾任新华社随军记者的崔左夫,根据他在淮海战役战场采访刘飞的记录,和后来采访过的数位新四军老战士资料,写出了《血染着的姓名——36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文章。作品发表以后,迅速引起反响,不少人纷纷找这篇作品来阅读。上海沪剧团根据这个稿子,改编成沪剧,定名为《碧水红旗》。

d868b370ae68c2ebb0befba09030890f.jpg

京剧《沙家浜》剧照

    上海沪剧团得知时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刘飞就是36个伤病员中的一员和领导人,便拿着剧本去征求意见。刘飞当时正身患重病,在医院里,他认真地听夫人朱一念完剧本,提了些意见,并拿出了自己的回忆录《火种》让他们做参考。上海沪剧团找到了一些当事人,并对剧本再次进行了认真细致的修改,并将剧名改为《芦荡火种》,送请刘飞审阅。

  看过修改后的剧本,刘飞安排剧组到由江南抗日义勇军36个伤病员发展起来的部队体验生活,寻找历史的遗迹。上海沪剧团抓住这个机会,把作品修改得更加丰富和完善。

  改编后的《芦荡火种》在上海公演后,受到广大观众的欢迎和追捧。在随后的三年时间里,剧本又进行了多次修改完善。《芦荡火种》成为当时上海沪剧团建团历史上连续演出时间最长、上座率最高的一个剧目。

  1964年1月22日,国家文化部特地安排《芦荡火种》进京演出,当时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李先念、薄一波等都对这出戏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期间,京剧界正在探讨现代京剧的发展问题,当时上下形成一种共识,可以把沪剧《芦荡火种》改编为京剧。这个任务,落到了北京京剧团的身上,由文化部调集力量,将它改编成了现代京剧。

  1964年7月23日晚,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观看了京剧《芦荡火种》。演出获得成功,演员谢幕之后,毛泽东接见了剧团的编导和演职人员,并且和大家进行了座谈。

  毛泽东在肯定《芦荡火种》的同时,也对剧本提了几点意见。他说,兵的音乐形象不饱满;后面要正面打进去,现在后面是闹剧,戏是两截;改起来不困难,不改,就这样演也可以,戏是好的;剧名可叫《沙家浜》,因为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有了毛主席的意见,剧本又进行了新的修改,于1965年3月重新公演,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看到的京剧《沙家浜》。

  《沙家浜》剧本的改编及广泛演出,无形中将以36个伤病员为骨干建立起来的新江南抗日义勇军这一带着传奇色彩的故事在全国传播开来。

  《沙家浜》越演越红,一些记者知道刘飞是剧中的主要原型后,提出要采访他。这时,刘飞非常低调,总是以忙为借口,不愿意再多谈此事。他认为,“沙家浜精神”在就可以了,不必要再多说个人的什么事情。

  刘飞在江南抗日义勇军负伤时的子弹头一直没有取出,1984年10月24日他在南京病逝后,他的夫人只提出了唯一要求,就是取出刘飞胸腔里的弹头,留作纪念,以激励后人。

  这颗埋藏在刘飞胸腔45年已呈暗黑色的子弹头,如今收藏在苏州革命博物馆里。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