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葛元仁:从最高领导人的七年知青岁月看青年运动的方向

作者:张清 发布时间:2021-05-04 09:04:54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70d9c06dc11b4d92823ba8dbd5fa40d4.jpg

  山西插队知青、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

  当年,最高领导人响应毛主席“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号召,上山下乡来到梁家河,走上了知识青年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迈出了为人民服务的第一步,在梁家河度过了7年插队生活,他说:“不要小看梁家河 这是有大学问的地方,人生处处留心皆学问。”说出了我们每个知青对第二故乡的感受。因这个学问包括了政治、经济、人文、地理、环境、社会等等各个方面的一本无字的大书,而且是学校里没有一本教科书给你讲的学问。

6d825b3b050eeda688e34f88517a3e7e.jpg

  他在2003年7月11日《之江新语》之《路就在脚下》中说:“一个人能否成才,关键不在于是否上大学,而在于他的实际本领。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大学校,留心处处皆学问。只要你肯学习、能吃苦,没有读过大学,照样能成才。”说明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他在梁家河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自己融入农民之中,取得了农民的信任,担任了党支部书记,为改变梁家河的面貌做出了很多成绩,受到了村里乡亲们的赞扬。说明了知识青年只有走和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才能发挥“先锋队”的作用,承担起历史的责任,推动社会的进步。

  正因为他有在梁家河的7年知青生活,了解了国情民情,所以提出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表达了他心目中对中国最广大农民的深厚感情。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劳苦大众谋利益,所以他担任党和国家领导后首先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校正了改革开放的航向。

  现在,面临要解决“三农”问题,要使得没有脱贫的农民尽快脱贫,只有像以最高领导人为代表的当年大批农村知青干部那样,深入农村,深入农民之中,了解农民的利益所在,结合实际情况,苦干实干,使得广大农民群众感受到党的温暖,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正因为他有了7年在梁家河知青生活这碗酒垫底,所以能够在国内外风云变幻中镇定自若,坚持马克思主义,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乘风破浪,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勇前进。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