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东方文化复兴

《决裂》片段:马尾巴的功能

作者:AC蓦然回首 发布时间:2018-08-13 14:34:22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b2443b89fd189a930799a54c93d7180c.jpg

视频链接:v.qq.com/x/page/w03863ohjba.html

        北影1975年影片《决裂》片段# 马尾巴的功能 北影1975年影片《决裂》片段

        在一所“共产主义劳动大学”里,由葛存壮(葛优他爹)饰演的教授一本正经地在对农村招来的大学生们讲“马尾巴的功能”。这时,一个老农民来请这位教授给牛治病,却被轰走了。因为,教授认为他的“教学大纲”要比农民的实际困难重要得多。这是75年拍摄的电影《决裂》中的一个著名的情节,著名得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一见到葛优他爹就想起了“马尾巴的功能”。
  
   这部电影的背景是:建国后,围绕着教育方针问题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争论的一方认为教育规范化、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尖端人才是当务之急,而另一方则坚持教育的目的是为工农大众的实际需要服务、是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因而主张在教育的问题上应当继承延安“抗大”的办学精神,走降低入学门槛、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学大纲与当地实际需要相结合的道路。争论背后自然各有其在中央高层的支持者,因而教育方针之争不免演变成了政治路线之争、权力之争。

  
   76年后的教育形势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逆转,那种延安“抗大”式的试验性的办学思路完全被抛弃了,原本是旨在抗议教育中的异化现象的“交白卷”行为成了笑柄。也就是说,76年后的教育政策是对文化大革命中的教育尝试的“反动”。如果说,电影《决裂》是“抗大”式教育(政治上的左路线)对由“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所掌控的教育话语权(政治上的修正主义路线)的决裂的话,那么,76年以后的教育政策就是后者对前者的彻底决裂。也就是说,电影中所全盘批判的,正是76年以后所全盘肯定的
  
   三十年过去了,忽然间,人们发现,76年之后的教改虽然给了许多人通过上大学而获得个人成功的机遇,但随着这一政策的持续,唯升学率、唯分数主义的教育观却为社会制造了一大批对追逐名利的兴趣远远高于求知的兴趣的人;将自我实现看的远远高于社会责任的人。当然,这样被制造出来的人一定是当不了“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的。他们倒是为自己谋得了许多加官进爵和出国、发财的机会,至于他们对“共产主义事业”有没有哪怕一丝的承担的意识就很难说了。不过毕竟,他们是76年后教育转型的受益者。
  
   既然有了许多现行教育制度的受益者做榜样,则难免不激发起一种巨大的社会追求,也就是所有想改变命运的人都把自己的前途寄托在进大学的身上。由于这种巨大的社会需求,所谓“教育产业化”以及伴随之而来的“扩招”则成了大势所趋,再也阻挡不了了。
  
   然后,中国之教育就合乎逻辑地演变成了所谓新三座大山之一,而给极力为孩子谋出路的家长们带来无尽之负担与痛苦焉。
  
   如果,忍受痛苦换来的是甜美的报偿的话,家长们还是想得过的。可随着经济危机的逼近,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与每年成倍增长的毕业生数量、社会所能提供的职业与应届毕业生择业的心理预期之间的剪刀差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变成了一个“定时炸弹”,极大的威胁着社会的安定团结。
  
   就如电影《决裂》所隐喻的一样,对于我们的社会而言,76年后不断形成的教育体制让大量的应届的毕业生成了只能应付考试的“马尾巴的功能”———他们的所学既与社会的需要脱节,他们的心态又与社会的环境脱节。除了愤怒,他们和他们将要面临的社会之间,还剩下了什么呢?
  
   为什么教育会搞成这个样子?我想,如果要挖掘其深层次上的原因,还在于“决裂”这两个字。
  
   其实,就业的机会很多,可就是用不到专业对口的人,而许多职业是现在大学生不愿意屈就的。为什么许多工作大学生不愿意干呢?这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是分不开的。三十年前,被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所肯定的是“做对社会主义建设有贡献的共产主义接班人”。而现在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是为追求个人成功而付出最少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收益的资本家、官员、技术专家。显然,社会对后者的吸纳程度毕竟是有限的。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