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生命,以英雄的背影
众志成城 托举生命 摄影:刘应华
从左到右依次是:
2009年5月10日,灾难之后的第一个母亲节,之前一直在急救、转院中的王立兰终于与家人首次团聚,喜极而泣。
2011年4月9日,空军某部官兵来到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看望王立兰,这样的“爱心接力”在空军官兵中一直传递着。
2018年4月16日,“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前夕,刘应华和救援官兵代表前往彭州市中医院康复科看望王立兰。
凝重的背影,鲜活的生命。身着雨衣的军人站在峭壁上,挺立成山,坚定地伸出双手,托举起危难中的生命。
永恒的瞬间,无声的历史。一图胜千言,传递着中国军民抗击“5·12”汶川特大地震最可贵的信心、力量和尊严。
当时,军事摄影工作者刘应华这幅名为《众志成城 托举生命》的作品,迅速占据了国内外各大媒体的版面,成为那场灾难中最具代表性的图片之一。“2008中国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摄影报道金奖、第23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记录类金质收藏作品……这幅作品先后获得国内新闻摄影重要奖项20余项。2010年,荣获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颁发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版权金奖”,成为人类抗灾史上的共同记忆。
一段记忆,一篇史诗。经典之作,历久弥新。在“5·12”汶川特大地震10周年来临之际,记者来到照片拍摄地,走近新闻当事人,推开时间的窗口,拼起历史的碎片,触摸那穿越时空的力量。
以生命的名义,以军人的担当
山如刀劈形成了断崖,形成了一个约60度的峭壁。
翻过悬崖,更加触目惊心:山峦移位,河流阻断,道路被撕裂,路上横竖着滚落的巨石,倒下的大树……
即使过去了10年,陈进依然难忘那生死一刻——
汶川,特大地震,空军部队立即启动应急指挥机制。5月13日清晨,1800余名空军官兵挺进重灾区。时任航空兵某团指导员的陈进,带领着60人救援先锋队,向距震中仅有10余公里的银厂沟挺进。
“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一名青年看见迎面走来军人,哭着指了指沟壑深处说:“那边还有很多人,救救他们!”
天色渐暗,余震不断。陈进把60名队员分组,轻伤员3人一组后送,重伤员5人一组后送,每一组都有1个人警戒观察。越往深处走,后送的伤员越多,先锋队的人越来越少。行至东林寺,陈进身边只有9名官兵了。
“救救我!”一名妇女蜷缩在断墙旁,灰头土脸,气息衰弱,她的脊背受了重伤,满口鲜血。官兵们急忙从废墟中扒出门板、条木、电线,做成了一副简易的担架。
头顶有飞石,脚下是沟坎。官兵们在废墟乱木丛中前进,拼尽全力保持担架平稳。此时,轻轻晃动,对于脊柱受伤的她都是折磨。
3个小时艰苦跋涉后,终于来到震出来的那道峭壁前。此时,峭壁前已聚集了近百副担架,还有上千群众。
时任某场站政治处主任唐先锋,立即指挥救灾官兵,拿起铁锹在悬崖上铲出一个个供人站立的小坑。而后官兵们分成两批,自下而上,在峭壁上依次站立,伸出双手,搭起了“生命的阶梯”。
一双手递给一双手,一步接一步,一寸连一寸。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担架上,一名伤员转移走,目光又聚焦在了下一副担架上。
就这一瞬间,随队采访的刘应华按下了快门。
道路抢修畅通前,官兵们在这条“阶梯”上守了两天两夜。守在这里,就守住了一条生命的通道。据统计,通过这条“阶梯”转移被困群众8000余人,其中伤员600余人。
直到10多天后,陈进才第一次通过电视新闻,看到了《众志成城 托举生命》这张照片。那名被救出的妇女,他们当时甚至不知道她的姓名。
活下来,你不放弃,我不辜负
她被救下来是奇迹,活下来更是奇迹。
2018年4月29日,在四川省彭州市中医院康复科,记者见到了王立兰。她就是照片中担架上的女子。
王立兰背后摆放着《众志成城 托举生命》竖幅和横幅的照片。无论走到哪里,这照片都会摆在离她最近的地方。
2010年,在八一康复中心。病房管理要求墙面上不能挂东西,而她坚持要把照片留下。护士长拗不过她,对她说:“这是你的宝贝,你就要为了这张照片活下去!”
活下去,并不容易。
山崩地动那一刻,倒下的房梁,正好砸在王立兰的脊柱上。她想,可能就死在这里了。
绝望之际,有人大喊“有人没有!”她用尽全身力气呼救。终于,几个绿色的身影出现在她的眼前,把她抬上了担架,她看到一个戴眼镜的年轻军人给自己垫上了被子。
她听到雨滴打在担架上的声音,她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似乎下一刻,自己的生命就会像雨滴落地一样戛然而止。
5月13日,王立兰被送往华西医院急救。10年间,医院成了她的家。王立兰已经先后换过10家医院。当年与她同时送往医院、同时脊柱受伤的病友已经去世。
治疗的经过是痛苦的。“我真是想死,活着好累啊!”“你看看,你说这句话,对得起照片上救你的这么多官兵吗?”又一次绝望的时候,彭州市残联领导指着照片鼓励她。
地震过去3个多月后,病房里来了一群军人。那些熟悉的面庞让她又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灾后重逢,官兵们和王立兰都泪湿双眼。从那以后,每逢过年过节,官兵们都会到病房看望、鼓励她。
王立兰给自己定的康复目标是能够生活基本自理,但她并不满足于此。
学绣十字绣,她花了半小时才绣好了第一针。由于高位截瘫,王立兰胸部以下都不能动,她用唯一能动的两根手指穿线,再用嘴把针头拉回来。手腕被刺伤、舌头被扎出血是常事。每当觉得自己挺不过去时,她就会看看照片,想一想那些救过她的人。
第一次自己洗脸、第一次自己刷牙、第一次进理发店、第一次自己用筷子吃饭……
王立兰慢慢地学会了开电动轮椅,活动范围也扩大了。医生们说:“她很健谈,是我们这里的名人,楼里的病人、医生没有人不认识她。”
采访中,王立兰一直都面带微笑。
有一次,官兵们来看她。病友说:“你看见救命恩人来,怎么还笑啊,应该哭啊。”王立兰说:“我现在活得很开心,为什么要哭?”
生命就像一朵花,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时间绽放。
如果再来一次,也会冲向前
何朋举笑称自己是照片里的“隐藏”人物。
他就是当时给王立兰垫被子的那个戴眼镜的年轻军人。照片定格的瞬间,他正猫着腰,驮着床板。由于摄影角度,战友们托举床板的一双双手,恰好挡住了这个有些单薄的身影。
10年前,何朋举刚从军校毕业,肩扛“一道杠”。地震发生后,他加入60人的救援队,在指导员陈进带领下进入灾区。
“当时啥也没想,只想多救一个人!再救一个!”他浑身泥浆,双脚磨出了水泡,泡在雨水中生疮发白。肩膀脱皮、磨出了茧子,手臂痛得抬不起来。
“那时候最想要的就是一双干袜子。”地震3天后,部队才吃上了热食。地震后第5天,何朋举第一次下山,到医疗队清洗脚上的疮。
脱下袜子那一刻,那双布满水泡的发肿的脚,让小护士哭了起来。
“她流着泪,帮我清洗,她把我也感动了,突然感觉到自己挺英雄的。”何朋举有些小骄傲。
何朋举更加拼命地投入到救灾中,当时一块板材滑落,在他的小腿上划出一道很深的口子。因为赶任务没能及时处理,因为过度疲劳,他病倒在抢险一线,被紧急送到彭州市人民医院。
如今,他的小腿上,仍旧留着那块伤疤。
10年过去,何朋举的肩上已经是“两杠一星”,成为了运-20飞机的系统工程师,担负着托举“鲲鹏”的神圣使命。“抗震救灾,让我懂得了军人的担当,而这一点让我扛起了今天新岗位的分量。”
你不认识我,我也不寂寞
脱下军装后,曹平成为了彭州市市委的一名职员。
10年前,他是二级士官。照片中,他在托举担架的左上角。
曹平托举起一个个担架时,与别人的心情不同。这片灾区就是他的家乡,他不确定担架上有没有自己的亲人。
当时,他已和父母失去了联系。
军车从家门口路过,家又从视线中消失。他多想跳下车,去看看父母。可作为军人,他必须奔向任务区。雨水顺着风,吹进了曹平的眼眶。
曹平记得,真正的考验是进入灾区救援的第二天。他们继续往银厂沟行进,突发的余震引起山体滑坡,滚落的石头砸伤了一名战友的小腿。道路被封堵,只能蹚过一条河流继续走。曹平和战友们相互搭着肩过河。一股急流把一名战友冲倒,在河中漂了10多米,幸好抓住一根木头,才被战友们救起。
“真是险象环生。”一静下来,他又担心起父母来。
4天后,他从广播中得知自己家所在的镇子受灾并不严重,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
2012年,曹平转业回到地方,走乡串户成为日常工作,他经常听到老乡们绘声绘色地讲述当年救灾的情景,感慨地说,“那些兵大都是二十来岁的娃娃啊!”
曹平静静听着,却从未提起自己当时的生死出征,只是心头漾起幸福的涟漪。
转业后,曹平一度不太适应现在的工作。每当这个时候,他就想一想救灾的日子。
他说,救灾教会自己几样东西,“比如坚韧和耐心”。遇到群众有情绪,他会认真倾听,耐心解释,时不时还会用抗震救灾精神鼓励群众,“地震这么苦都过来了,现在这点苦还怕迈不过去?”
朝着明天大步走,把背影留给昨天
虽然是一线救灾的指挥员,陈进却没有出现在这张照片里,记录他的影像也不多。
然而,对于60名官兵来说,他胸口挂的“红口哨”是救灾任务前期醒目的指引。
救灾出发前一天,陈进在师篮球比赛中担任裁判,“红口哨”就揣在迷彩服兜里。没想到这个“红口哨”在救灾时发挥了大作用。陈进一直冲在最前面,他不时吹响“红口哨”,提醒、指示前后的救灾官兵。
“只有一个念头,向前!事实证明,我们的战士不怕吃苦、不怕牺牲,我们的党员干部冲锋在前,吃苦在前!”航空兵某师政委仇超当年也在救灾一线,一张张年轻的面孔让他记忆深刻。
照片之外,是一幅众志成城的大画面,身影背后还有更多身影——
5月14日凌晨,空军某工程部队抢修打通“生命通道”,地面大部队开进银厂沟。
5月19日,完成这一方向5次拉网式搜救,营救转移群众8375人,挖出幸存者39人,转移伤员758人。
5月21日,空军30名救灾勇士写下遗书,勇闯小龙潭,扫清了彭州方向最后一个救灾盲区。
让我们把镜头投向更远:抗震救灾期间,在空中,空军组织了我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空运、空投,源源不断地把赈灾物资送到灾区,把危重伤员抢运出来。在地面,空军救灾部队挺进都江堰、驰援汉旺镇、勇闯银厂沟,展开了生死大营救。
一张照片,一种精神。今天,照片摆在西部战区空军某师、某训练基地、某旅的军史馆当中,《众志成城 托举生命》成为他们的共同荣光。
照片中的背影,有的离开了部队,有的仍奋战在练兵一线。《众志成城 托举生命》成为他们的共同记忆。
如今的龙门山中、银厂沟里,老百姓安居乐业、其乐融融,校园里不时传出琅琅读书声。
“遇到了困难,不要埋怨自己,不要指责他人,不要放弃信心,不要逃避责任,而是要一起来战胜困难。历史是勇敢者创造的。”王立兰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了习主席的这段话。作为一个从灾难中走过来的人,她读出了更多……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