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良:杨贵同志一路走好
愿杨贵同志一路走好!杨贵同志是一个伟大的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一个代表民族精神的人,一个堪称是民族脊梁的人!
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历经劫难而生生不息,绵延不绝,就在于她在每一个时代都拥有屈原、岳飞、张钦礼、杨贵这样一批又一批伟大的铁血子孙!这是中华民族特别幸运的地方!
任何民族都不缺少为民族生死存亡而甘愿“武死战”的英雄,但是能够为了民族利益而含辱忍垢,宁可背负骂名罪名也仍然前行的“文死谏”之士,却是极少极少,唯我中华民族所独有。
屈原知道他怎样做才不会抱石投江,岳飞知道他怎样做才不会走上风波亭,张钦礼知道他怎样做才不会被捕入狱,杨贵知道文革后他怎样选择才不会委屈一生,但是他们却都选择了一条在当时是身败名裂的屈死之路。
这就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最深厚根源!这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之泉!这就是我们世世代代所讲的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杨贵同志永垂不朽!
微信号:zhanghongliang107
张宏良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zhl010
关联阅读:
李吉明:杨贵同志走了,红旗渠精神永在……
明说是非
梦想铸铁骨,壮志撼山岳。他曾暗下决心,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也要改变林县贫穷落后的面貌;他曾率领林县人民,历经数载,修成了“人工天河”,创造了伟大的红旗渠精神。2018年4月10日零点48分,被誉为红旗渠总设计师的杨贵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他虽然走了,却留下了一首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一面永不褪色的伟大旗帜。
杨贵是河南新乡卫辉人,1928年5月出生,3岁丧父,15岁参加革命,15岁入党,17岁当区长。1954年5月,还不满27岁的他被任命为林县县委书记。到了林县以后,他发现当地老百姓早上起来不洗脸、客人来了不倒水、亲戚来了不端茶。由于缺水,农田庄家也产不出多少粮、几乎家家都闹饥荒。于是他便痛下决心:一定要解决林县人的吃水问题。
1955年开始,杨贵带领全县人民先后修建扩建了淇河渠、露水河渠引水,还修建了弓上水库、南谷洞水库蓄水,这对缓解林县饮水难起了重要作用。但1959年的一场大旱,让林县人的梦再一次破灭了。杨贵意识到:要想解决全县“水贵如油”的问题,必须拓宽视野,放眼周边,开掘新水源。
那条因“西门豹治邺”而著名的漳水,既让杨贵看到了亮光,也让林县人民看到了希望。他当时就作了一个决定:劈山凿崖,修建水渠,引漳水入林县。在获得河南省委领导支持、拿到山西省委同意引漳入林的复信以后,杨贵就向全县人民发出了引水引漳入林动员令,让林县每个角落都沸腾了好一阵子。
1960年2月,红旗渠工程正式动工,首批3.7万名修渠大军扛着工具、挑着行李、推着锅灶,向山西平顺县石城公社汇集。一场“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战争就这样在巍巍太行打响了。每天每人只有0.5公斤原粮,1.5公斤蔬菜,没有款项、物料自己筹,不会技术在干中学。在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林县人民靠着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知难而进,舍身而战,硬是坚持苦干了10个春秋。
没有机会使用任何现代化的工程机械装备,只有钢钎、铁锤、手推车、畜力车以及一双双坚硬的手。但他们却在一锤一钎的挥舞中,逢山凿洞、遇沟架桥,硬是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洞,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修建出了一条总干渠全长70.6公里的“人工天河”。
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作出强调:“红旗渠精神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历久弥新,永远不会过时。”红旗渠,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红旗渠精神是亿万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着人们不畏艰险,不怕困难,奋发有为,砥砺前行。
2012年7月,杨贵在谈到自己对“红旗渠精神”的理解时,曾说我们总结出来的修渠经验是“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敢想敢干,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他还作出了进一步解释,“你必须要在自己内心的深处,完全树立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人民才会跟着领导去艰苦奋斗地干,否则,你往往是无法坚持下去的。”
红旗渠精神集中体现了坚定信念、志存高远的理想追求;集中体现了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宗旨意识;集中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集中体现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做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发扬者,就要像杨贵那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把群众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新时代开启了新征程,伟大实践需要伟大精神。特别是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攻坚拔寨”的关键阶段,更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继续保持和发扬伟大的“红旗渠精神”,勇于担当、只争朝夕,开拓创新、砥砺奋进。胸怀梦想的人,总是充满了激情和力量。杨贵同志虽然走了,但他筑造的奇迹和丰碑还在、红旗渠精神也还在……(李吉明)
本文首发大河网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