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张宏良:药价放开——最糟糕的情况已经出现

作者: 张宏良 发布时间:2015-08-28 20:56:19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张宏良:药价放开——最糟糕的情况已经出现

bf4355d3401213cf2d2be2e94ac579f2.jpg

  今年6月1号国务院决定药价放开,药价放开仅仅几天,有的药品价格就暴涨10倍,但是对于相差几百倍的高价药和高利润来讲,价格暴涨十几倍企业仍然感觉太吃亏,于是便放弃了廉价药的生产。据央广网报道,从那时到现在,廉价药以每天几十种的速度在迅速消失,廉价药的断货已成为普遍现象,估计很快就会彻底绝迹。

      老百姓不可抗拒的灾难开始了。大家都在呼吁政府采取措施,阻止这个灾难的到来。殊不知,今年6月1号放开药价,本身就是政府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至于各界精英假惺惺地建议政府采取这个措施那个措施,更是纯粹瞎掰。只要是实行药价放开的市场化改革,廉价药的消失,高价药的出现,就不可避免。如下面文章中所指出的那样,替代一只20元廉价药的进口药是6000元,相差300倍的资本主义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天文数字暴利,又怎么能够使人不会彻底放弃廉价药!

    与免费医疗相适应的廉价药品,不仅仅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一大优越性,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要求,所以全世界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实行什么制度的国家,都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而我们对医疗和医药体制改革却是逆历史潮流而动,先是取消了免费医疗,凭空增加了老百姓的负担,现在又药价放开,消灭了廉价药,老百姓负担岂不是越来越重!俄罗斯的经济状况那么糟糕,都还保留着免费医疗;非洲落后的令人牙碜,同样保留着最低限度的免费医疗。为什么经济奇迹般增长的中国,要废除免费医疗和消灭廉价药?

       答案很简单,为了增加GDP,为了少数老板能发财。同样一片药,如果药价一元钱,GDP就增加一元;如果药价100元,GDP就增加100元。由于价格是财富分配的工具,把药价从一元钱涨到100元,也就意味着其中99元,从老百姓腰包里转到了极少数富豪手中,这就是药价放开、消灭廉价药的奥秘。

      谈到这里,我们不禁想起了斯大林和毛主席关于不同生产目的的论述。斯大林讲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要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就像家里做饭要满足家人的需要一样,只要老百姓需要就生产,不管是赚不赚钱;而资本主义生产目的则是为了赚钱,而不管老百姓需要不需要,只要老子能赚钱,哪怕是洪水涛天。以往大家都认为这是套话,与自己无关,认为只有赚钱才是硬道理。现在才明白过来(或许很多人到死都不会明白),但是已经晚了,已经只剩下等死的份儿了。

      这也是为什么中外资本集团拼命妖魔化斯大林和毛泽东的原因,因为斯大林和毛泽东揭示了一个真理,这就是,老百姓的生活并不取决于生产水平或者主要不是取决于生产水平,而主要是取决于生产目的。斯大林特别是毛主席,一生都在给老百姓讲这个道理,只是老百姓特别是中国老百姓有一大特点,就是只有在灾难中才能醒来。这就是《西游记》中总是把皇帝罪孽招来的灾难,全都打在老百姓头上的根本原因。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中国之所以越来越进行这种反向改革,还有一个主观原因,就是制定改革政策的人并不参与改革。放开房价的人并不自己买房子,放开药价的人并不自己买药,放开地铁票价的人并不自己做地铁,放开公共基础设施价格的人自己并不烧火做饭……总之,盖羊圈的人自己不住羊圈,这就是当今中国改革的悲剧。

        关于医药价格改革的灾难后果,我们一直在呼吁,但是如同我们对食盐价格改革的呼吁一样,声音十分微弱,根本不能阻挡灾难的到来。就在天津爆炸案当天,天津发现了市场上80%的食盐都是假盐,这就是今年放开二千多年盐业专营制度的恶果。只是天津爆炸案掩盖了人们对这一恶果的关注。只是这个恶果比天津爆炸案的恶果还要更加严重,因为它涉及到每一个人,不仅是每一个天津人,这是每一个中国人。
这种危及和损害民生的市场化改革,该停止了!

  张宏良微信文章,微信号zhanghongliang101

 9593f8bc4385b979a76978340d9aa3f1.jpg

  关联阅读:

记者调查:廉价救命药为何频频断货?

来源:央广网

  央广网北京8月2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本月初,广东一位父亲在网上发布“求药帖”,一时间,廉价的化疗药物“放线菌素D”成为热门话题。由于缺货急用,患者只能用高出国内药价300倍的6000元一支进口药替代。

  近年来,廉价药频频出现断货,甚至滋生出黑市价、境外代购以及制贩假药等现象,廉价药问题出在哪里,断货问题又该谁来解决?

  廉价药频频出现断货

  8月初,广东一位父亲在网上发布“求药帖”,帖子上说他两岁半的女儿患肾母细胞瘤在广东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手术,正在等待化疗,急需放线菌素D救命。放线菌素D主要用于治疗儿童肿瘤,而且价格相对低廉。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部分实体肿瘤诊疗指南中,这种药物被列入首选化疗方案。但从今年7月起,不断有来自福建、郑州、河北、上海等地的网友发帖求药。据相关媒体报道,生产放线菌素D的药企已由原来的3家缩减为1家,而由于购买率不高,原料成本太高,最快也要到9月下旬才有货。如果使用国外替代药品,价格要比“放线菌素D”贵高达300倍。

  除“放线菌素D”外,,人血白蛋白是也是一种廉价但是临床常用到的处方药,同样很难买到。

  2012年,翟女士的家人因垂体瘤动了手术,住在天津的一家脑系科专科三甲医院,但就在这个脑系科专科医院,竟然没有脑部术后常用药“人血白蛋白”。“天津北京这么大的医院,需要我们患者家属不停的去奔波。这种药是不是应该都有?”翟女士抱怨到。翟女士的家人垂体瘤手术后也需要每天服用一种叫做“氢化可”的松的药物,这种廉价有效的药同样面临经常性断货。

  在河南开封,一位姓秦的农民,由于之前在家民营医院治疗时缺少救命的“西地兰”注射液而被迫转院。秦老汉的儿子秦国政说,以前父亲治病,像“西地兰”、“地高辛”他们经常使用。“可不知怎么,现在这些药竟然成了稀缺品。有些药品需要跑到城里才能买到。”不仅仅是这些“救命药”,就连普通的“VC银银翘片”、“ABC”、“宝塔糖”等极其廉价的常用药,如今在各大医院、药店已经绝迹。对于这种无奈,秦国政说:“虽然俺农村实行了新农合,看病国家给报销。可是最基本的药也得有保证啊,不能用着用着就没有了。这事儿国家得想法管管吧。”

  “网上黑市”、境外代购风险大

  记者获悉,包括人血白蛋白、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某类药物、博来霉素、氯胺酮等多款临床“久经考验”好药,都经常性陷入缺货局面中,促使滋生大量的非法途径。众多病患、家属迫不得已,只能向“网上黑市”、境外代购寻求希望。但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负担,还存在一定风险。

  安徽滁州的苗先生多年前就患有甲亢,需要每天服用一种甲巯咪唑的药物,前些年药还挺多,药店几块钱就能买到一瓶,效果也不错。渐渐地,他发现销售这种药的医院和药店一个个断了货。现在,苗先生只有服用一种德国进口价格更高的药物。

  在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两岁的小童童一个月前被确诊为“婴儿痉挛症”, 关键药物ACTH却迟迟供应不上,这让小童童一家整天都心急如焚。“哪也买不到,医院、药店,托亲戚朋友去北京、郑州都没有,急死人了。”此时,同病房的孩子家长给童童母亲指了一条“明路”,说是可以去网上购买或是境外代购:“在网上,一开始还真是买到了,虽然贵点,100多点也能接受。”他们想不到这只是开始,之后,药越来越难买。据了解,“婴儿痉挛症”的网络群中不少家长都通过药贩子从网络上买过药,价格从几倍到几十倍不等,最近已翻了百倍,一些家长还因为买药被骗。

  记者调查发现,童童的情况并不是个例,类似于紧缺的格列卫、易瑞沙和多吉美等抗癌药物也是十分紧俏。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张医生表示:“我就遇到好多患者拿着网上,或者是从美国、印度等地方代购的药来用,说实话,我没法辨别真假,还有药物质量。这也没办法,市面上他买不到,都知道这个药临床时间长,好用,都想用这个药。”

  对此,业内人士王先生说到:“因为药不好买,那肯定会滋生一些黑市价、境外代购等,但都存在安全风险,但重要的是现在不排除有时候药物太难获得,医生采取默认态度。”新乡市佐今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总监宋海新也提到,网上等黑市要往往未经国家批准,没有在国内通过毒理、药理、病理检测,假冒伪劣产品充斥较多,多数会危及市民生命安全。

  此外,一些医药企业为了能提高利润,使用换包装、换名称等方法,部分廉价药更是摇身一变成为昂贵的新药。“换一个名称换一个类型马上成倍的往上翻,维生素B2软胶囊,这是多少年的一个好产品,我们发改委定价24的他给定成1块3一盒,那怎么办呢,谁也不能做,最后就消失了,那么现在变成了维生素B2注射液,好了,零售价搞成39块钱一只。”

  廉价药为何成“熊猫药”

  从盛行到短缺,再到停产,近年来,其实每年都有廉价药完全断货的事情发生。记者调查发现,在国家规定的342种廉价常规药中,用每年消失两种廉价药品来形容新乡的廉价药消失、短缺状况一点也不夸张。为什么廉价好药,频频成为百姓看得见却吃不着的“熊猫药”?业内专家刘先生表示,廉价药短缺其实是医改所有问题的缩影,它如恶性循环的怪圈,将医院、医生、药厂等所有医改链条上的关键人物都牵扯进来。

  医院:廉价药品采购期限长,进医院困难重重

  今年4月1号,安徽省所有公立医院开始实施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等医改政策后,黄山市一些公立医院也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一些低价药、廉价药难采购的情况。在黄山市人民医院,采购中心工作人员小聂告诉记者,在他们医院,除了少部分急救药物在采购中出现采购难的问题,一些门诊常规的廉价药也会出现采购难的情况,他们也只好建议医生使用其他的药物替代。医院檀主任告诉记者,现在我国超过70%的药品实行的药企自主定价,同种药品不同的生产企业给出的报价也是不同的,价格相差悬殊。“高报价跟低报价价格相差达到100%以上。”

  在新疆,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医院用药目录的限制和药品采购期限较长,不少廉价药品难以进入医院,用到患者身上。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沈运彪告诉记者,前几年,一种“消毒粉”被广泛运用到手术中,但随着药品审批手续的规范,因为没有相关名录,这种相对廉价的药品进入医院“困难重重”,一些医生不得已要使用价格相对较高但效果不一定更好的药品。沈运彪主任还坦言,有时候,因为申请新药审批的流程周期过长,甚至会出现“无药可用”的窘境。“程序太多,拖的时间太长,医院‘无药可用’的情况还是很普遍的。”对此,沈运彪主任建议,尽快将一些廉价效果好的药品加入到允许医院用药的目录中,同时,加快医院药品采购的速度。

  药企:廉价药生产是“赔本买卖”

  2014年4月,国家发改委曾经下发通知,取消283种低价西药和250种低价中成药的最高零售价限制,以鼓励药品企业生产低价药的积极性。但是廉价药难买的现象似乎并没有解决,因为在药品生产企业看来,在目前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条件下,生产廉价药仍然是赔本的买卖。尽管各地廉价药品断供,也很少愿意继续生产。

  在山东瑞阳制药营销总监杨立峰看来,廉价药消失是企业无奈却也是必然的选择。他们企业生产的药品有70多个品种在廉价药目录中,占到企业生产药品品种总数的70%,而销售额却只占不足10%。目前该企业已经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产品因为售价低于生产成本停产。这种现象在各个药企都普遍存在,这是造成廉价药断供的根本原因。“比如其中有个黄连素,这个产品我们生产成本价两块五毛多一盒,但是招标价到了一块两毛多一块五毛多,卖一盒就亏一盒,所以这个产品我们基本就不做了。”发改委政策出来后,院方对于价格仍有种种限制,通过议价或规定限价的方式进行压低;而各家药品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又对廉价药来就很稀薄的利润空间进行了又一轮挤压。他表示,必须保证企业有利可图,才能持续投入生产廉价药。

  显然,产品没利润对需要发展进步的企业来说就是天方夜谭。中华药都皖北亳州知名药业企业华佗国药厂常务副总经理王守旭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原来公司生产的廉价药品占全部产品的60%,但是目前呈逐渐减少的趋势。“没有利润是不会生产的, 你把药价压得很低,谁也不愿意再去投入,谁愿意花很多钱去研究它,去开发它呢,这就导致廉价药越来越少。”王守旭说药业是一个风险大投入大的行业,“从国家的政策来说,要老百姓能够用上安全有效廉价的药品,却忽略了企业的实际情况 ,一味的谈价格而不谈疗效有些不科学。”如何能让老百姓用上廉价药,而又使企业得到发展,王守旭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那就是国家要给生产廉价药品的企业一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这样才能双赢。“国家必须在廉价药这一块出台政策,鼓励他投入持续性观察分析,分析透,质量标准得提高,这样才能做大才能走出去。”

  新乡佐今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技术总监宋海新同样说到:“不生产原因一个就是不挣钱或者是亏损,没法供货。”药企也要吃饭、要生存,宋海新告诉记者,尽管目前国家已经放开了部分药品价格限制,可以小幅度提价,但由于具备生产廉价药资质的企业在国内已经超过四千家,加上廉价药成本在业内非常透明,恶性竞争、附加推广费用无法避免,导致生产环境较差。

  可以说,廉价药的“药荒”,不过是无利不起早的悲怆,这无疑形成了一个“怪圈”:一方面患者及家属一药难求,一方面药企和医院又意兴阑珊。廉价药断供不仅仅是价格问题,符合廉价药生产、销售的市场经营体制更是破解难题的主要出路。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