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英雄壮歌撼山岳
工程总投资:12504万元
工程期限:1960年——1969年
在河南省的最北端,有一个林州市,它地处太行山东麓、山西河北河南三省的交界处。1994年以前,这个地方还叫林县。说起林县,在40多年前,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却因为一条水渠而闻名全国。这条渠的名字叫红旗渠。红旗渠是林县十万人用了十年的时间,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一条总长1500公里的大渠,人们也称它为人造天河。
林县是个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贫困山区。“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是旧林县的真实写照。“引漳入林”是林县人民多年的愿望。经过豫晋两省协商同意,后经国家计委委托水利电力部批准,在省、地各级领导和山西省平顺县干部群众的支持下,在各级水利部门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县委、县人委组织数万民工,从1960年2月开始动工,经过十年奋战,先后于1965年4月5日总干渠通水;1966年4月三条干渠同时竣工;1969年7月完成干、支、斗渠配套建设。至此,以红旗渠为主体的灌溉体系基本形成。灌区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4万亩。
从数字看红旗渠
红旗渠工程于1960年2月动工,至1969年7月支渠配套工程全面完成,历时十年余。它以浊漳河为源,在山西省境内的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设坝截流,将漳河水引入林州。在极其艰难的施工条件下,林州人民靠自立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之上,险滩峡谷之中。
在这条总长1525.6公里的红旗渠上,英雄的林县人民削平山头1250个,钻了211个隧洞,架设渡槽152座,兴建水库48座,塘堰364座,修建各类设施12408座,全县共动用土石方2229万立方米,如把这些土石垒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相当于一道从哈尔滨到广州纵贯祖国南北的"万里长城"!红旗渠修成以后,形成了以红旗渠为主体,南谷洞、引上水库及其他引、蓄水工程作补充和调节,能引、能灌、能排、综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网,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万亩,全县14个乡镇410个行政村受益,从而结束了林县人民世代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粮食的亩产量由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
红旗渠灌区以浊漳河为源,渠首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红旗渠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总干渠从分水岭分为三条干渠,第一干渠向西南,经姚村镇、城郊乡到合涧镇与英雄渠汇合,长39.7公里,渠底宽6.5米,渠墙高3.5米,纵坡 1/5000,设计加大流量14秒立方米,灌溉面积35.2万亩;第二干渠向东南,经姚村镇、河顺镇到横水镇马店村,全长47.6公里,渠底宽3.5米,渠墙高2.5米,纵坡1/2000,设计加大流量7.7秒立方米。灌溉面积11.6万亩;第三干渠向东到东岗乡东芦寨村,全长10.9公里,渠底宽2.5 米,渠墙高2.2米,纵坡1/3000,设计加大流量3.3秒立方米,灌溉面积4.6万亩。
红旗渠共有干渠、分干渠10条,总长304.1公里;支渠51条,总长524.1公里;斗渠290条,总长697.3公里;农渠4281条,总长 2488公里;南北纵横,贯穿于林州腹地。沿渠共建有“长藤结瓜”式一、二类水库48座,塘堰346座,共有兴利库容2381万立方米,各种建筑物12408座,其中凿通隧洞211个,总长 53.7公里,架渡槽151个,总长12.5公里,利用红旗渠居高临下的自然落差,兴建小型水力发电站45座,已成为“引、蓄、提、灌、排、电、景”成龙配套的大型体系。红旗渠工程总投工5611万个,共完成土石砌方2225万立方米。总投资 12504万元,其中国家投资4625万元,占37%,社队投资7878万元,占63%。
红旗渠工程不仅工程浩大,而且建筑质量高超,通水40年来,仍巍然屹立在大行山上,至今建筑专家们还称赞它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典范!
红旗渠的建成,彻底改善了林州人民靠天等雨的恶劣生存环境,解决了56.7万人和37万头家畜吃水问题,54万亩耕地得到灌溉,粮食亩产由100公斤增加到1991年的476.3公斤。被林州人民称为“生命渠”、“幸福渠”。
这是一个有关于水的故事。水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实在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我们每天都在接触水,但是,今天这个关于水的故事却是一组凝结了许多人的汗水、鲜血甚至生命的故事。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林县十万人靠双手用十年的时间,开凿出一条全长1500公里的大渠。1500公里,相当于北京到武汉的距离。1974年4月,邓小平副总理带了《红旗渠》等十部电影纪录片到联合国宣传新中国建设成就,第一部放映的就是《红旗渠》。日本《朝日新闻》称“红旗渠是世界第八大奇迹”。然而在红旗渠修成之前的千百年里,林县人民却生活在极度缺水的困境之中,在这其中发生的许多真实故事,让林县人民下定决心修建红旗渠。但是,在规划建设红旗渠的时刻,却发现了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修渠风波
在林县人民开始修建红旗渠的时候,首先摆在他们面前的就是两大难题:技术问题,在当时,全县水利技术人员加上测量员,人数不过30人,技术水平最高的不过是中等技术学校的毕业生。而且几乎没有什么先进的测量仪器,当时全县只有少得可怜的两台水平仪,一台经纬仪。在地势非常险峻,地形非常复杂的太行山上,他们能完成这一庞大的水利工程的施工设计任务吗?资金问题,当时林县财政收入十分薄弱,只有不足七百万。但这七百万不可能全部用来修渠,至少还要维持全县的正常的生产和工作。而整个红旗渠工程后来计算的总投资将近七千万元。极其有限的资金,对于修建这个庞大的工程来说,更是杯水车薪!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之中,林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红旗渠的蓝图规划过程中,涌现出了以测量员吴祖泰为代表的一批英雄人物,是他们的不畏艰险的辛勤工作,是他们的不怕牺牲,最终完成了红旗渠蓝图的描绘。
英雄壮歌
1960年2月11日,农历的元宵节,在中国传统的习俗中,这是一个阖家欢聚的日子。黎明时分,浩浩荡荡的修渠大军从全县十五个公社的山庄窝铺同时出发,自带干粮、行李,赶着马车、平车,拉着粮食、炊具、铁锹、镢头、钢钎,有的父子相伴,有的夫妻并肩,大家冒着严寒,踏着冰霜,急匆匆行进在漳河岸边的山道上。这个日后被称之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工程建设,从此来开了它波澜壮阔的帷幕。这支队伍前面,将会有一场什么样的会战?会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呢?3万多民工在七十多公里红旗渠总干渠渠线上,面对着太行山的悬崖绝壁,面对着坚硬的花岗岩,没有钢筋水泥,没有机械设备,仅凭一钎一锤,如何打胜这场脸对脸的大硬仗?只有群众的两只手是用不完的工程投资。大家豪迈地说:“天寒,我们心里热;水猛,我们意志坚。困难就怕英雄汉,誓逼漳河上高山!”为了在汛期前竣工,大家争分夺秒日夜轮班筑大坝。经过八十多天的英勇奋战,5月1日,红旗渠拦河大坝及渠首枢纽工程胜利竣工,滔滔漳河水终于引上了太行山。
修渠奇观
红旗渠整个工程修了整整十年时间,那么在这漫长的修渠的岁月当中,其实真正困扰他们的还是那些生活和建设工程当中的一些实际的问题和困难。
首先是住的问题。当时红旗渠,是在1960年的2月11号正式开工的,开工之后,一下子就上了37000人,一下子就涌进了太行山,当时连山西的平顺县县委书记也发愁了,跟林县的县委书记杨贵就说,说老杨,你是不是疯了?你一下子上了几万人,你让我到哪儿,给你找这么多房子啊?当时杨贵书记就说,说老伙计,你也别害怕,你能给我找多少间?他说顶多400间,这我就把所有的办法都想了。那老书记就说,400间就400间,其他我们自己想办法。但几万人的住房,老书记又不是神仙,怎么想办法呢?
当时这几万人吃的问题又怎么解决呢?当时工地上吃饭的地方和施工的地方,它不在一块儿,有的吃饭的地方离工地有5里甚至到10来里路。有一个青年,他每次吃饭的时候总是先喝一碗汤,把这一个窝头揣到怀里面不吃,为什么?因为我们当时吃过饭以后要走几里的路才能到工地上,等走到工地上的时候还没有开始干活就又饿了。所以当时队长问他,说你为什么不吃窝头每天都要揣在怀里,他说我就是想等我走到工地上我准备干活的时候我再吃,这样就不至于我还没干活我就饿了。其实当时他们一劳动下来,早上就是一碗野菜汤,一个菜窝头,中午是一个菜窝头一碗野菜汤,到了晚上,他们说吃的饭叫“天池捞月亮”,什么叫天池捞月亮?稀饭太稀了,就像清水一样,这个月亮呢就在碗里面泡着,捞来捞去,碗里面什么都没有,就有个月亮,所以叫“天池捞月亮”。当时在家里的老人跟孩子,也心疼这些为他们修渠的民工们,当时呢,因为都是在公社食堂吃饭,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一个星期当中他们要有两顿、四顿甚至有到六顿不吃干的,光喝稀的,省下来的干粮干什么呢?省下来这个干粮送到渠上让民工们吃。村里的老奶奶说修大渠的时候,家里的老人跟孩子吃的是什么?是捧在手里面捏不到一块儿的散糠,能够捏到一块儿的糠就都送到红旗渠上让民工们吃。
1960年10月,红旗渠总干渠第二期工程开工,工程移到林县境内。第一期工程试通水,极大地振奋了干部民工的精神。11月份,中央发出通知,为了在困难时期得以休养生息,全国实行“百日休整”,基本建设项目全线下马,上级督促红旗渠停工下马。已修了一半的红旗渠难道就此半途而废吗?是停?是干?经过讨论县委决定,中央指示要执行,红旗渠工程也不能停。绝大多数民工回生产队休整,开凿狼牙山隧洞的艰巨任务,交给了留下的300名青年,并把它命名为“青年洞”从1960年2月到1969年7月,红旗渠修建了十年时间,战线1500公里,30万人参与修建,这个大禹式的开山导河工程,历经“最困难时期”和“动乱时期”两个特殊时期,完全凭着林县人民一锤一钎一双手修成。这其中有多少大刀阔斧的劈山工程?又有多少精雕细刻的石拱结构?更有多少英雄人物汗水、泪水、血水流淌?1964年,红旗渠总干渠胜利建成。漳河水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入林县,实现了林县人民多年梦寐以求的愿望。4月15日,在分水岭举行了隆重的通水典礼。成千上万的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有的老人让自己的孙子推着小车,翻山越岭前来看水。庆典场面气势宏大,一片欢乐的海洋。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砌得齐整的红旗渠右岸上,两排整整齐齐排列很长的奖状,手执奖状的人满脸笑容和自豪,这是整个工程中给予他们的最丰厚的奖励,也是唯一的奖励。
悬崖峭壁之上修筑的青年洞
青年洞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位于林县任村镇卢家拐村西,从地势险恶、石质坚硬的太行山腰穿过。洞长616米,高5米,宽6.2米,纵坡为1/5000,设计流量23秒立米,挖石方19400立米,总投工13万余个。
该工程动工于1960年2月,当年10月因自然灾害和国家经济因难,上级决定红旗渠停工,农民生产自救,总干渠被迫停工。为早日将漳河水引入林县,建渠干部群众提出“宁愿苦战,不愿苦熬”,并挑选了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背着领导坚持继续施工,当领导来检查时,他们就躲起来,领导走了继续施工。当时每人每天只有六两粮食,为了填饱肚子,就上山挖野菜,下漳捞河草充饥,很多人得了浮肿病,仍坚持战斗在工地,以愚公移山精神,终日挖山不止。他们创造了“连环炮”、“三角炮”“瓦缸窑炮”等爆破方法,使挖山日进O.3米提高到2米多。经过一年零五个月的奋战,终于1961年7月15日将洞凿通,完成了红旗渠建设的关键工程。
为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青年洞”。197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为此工程亲笔题写了洞名。
红旗渠龙口镇南北总渠渡槽工程,南北渠总长37公里,渡槽就占了9公里
长久以来 , 人们似乎已经形成了这样的思维定势:红旗渠诞生于"文革" 时期 , 所以 , 一提起红旗渠, 人们便觉得充溢着一种浓郁的政治色彩。但当我们用心灵与良知,人们就会发现:红旗渠这一令世界惊叹的巨大工程 , 正是人民用生命同大自然搏斗的一次壮举 , 它源于中国农民最为实际的基本生存需求 , 是解放了的中国农民自身伟大力量的真实见证。
红旗渠是一条救民于既倒的生命之渠 , 但它又不仅仅只是一条能灌溉沃野农田的渠 , 内中所凸现出来的精神光华 , 与日月同在。红旗渠精神也决不是因修渠而偶然诞生的 , 它是林州人民千百年来与天斗与地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 百折不挠 , 勇于和善于冲决一切艰难险阻追求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的必然产物 。
当年,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对国际友人说:新中国有两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的确,十年一条红旗渠,一条水的长城。它不仅是初创时期的共和国艰苦创业的一个历史缩影,更是改天换地的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一种时代象征。它闪耀着一种精神的光辉,预示着一个民族发展的巨大潜力。
从红旗渠开始施工至今已经四十多年了。有人在红旗渠景区见到一位1955年出生的中年妇女,问她是否记得修红旗渠的情况,她说:“只记得民工住在家里,吹号上工和躲炮。我爷爷和爸爸都修过红旗渠。”她现在和女儿一起在青年洞景区开了一家商店经营食品。在人们的记忆里,修红旗渠好像已成为久远的历史。
在严重自然灾害时期,修渠民工每人每天只有0.5公斤原粮,1.5公斤蔬菜,在艰难的施工条件下,奋战于太行山悬崖绝壁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削平了1250个山头,架设了151个渡槽,凿通211个隧洞,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除险队长任羊成带领民工们在悬崖峭壁上排除险石。常年吊在悬崖上排除险石,因此他的背上被保险绳磨出了厚厚的茧子,自己几次从半崖上摔下来,掉到荆窝里,浑身扎满了枣刺,一次房东大娘从他背上挑出了70多根枣刺,石头落下砸掉了三颗牙,也不下火线。当地人都说:排险队长任羊成,阎王殿里报了名。
修渠民工穿过的棉袄和吃过的野菜,在开表彰会时,领导问他们有什么要求,他们说“就想吃一顿饱饭。
县委书记杨贵(中)等领导走在修渠大军的前列
当年曾参加红旗渠建设的劳动者(前排右二),75岁高龄的老奶奶,带领全家老少四代来参观展览。
步云桥
视频链接:红旗渠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