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读书不是为了成为人上人

作者:茴香豆 发布时间:2025-01-02 13:15:48 来源:小小的治愈公众号 字体:   |    |  

  最近,一个“年级第一”的视频火了。

  视频里的小孩姐,背靠满墙的奖状,语气铿锵地向屏幕前的人发问:“你考过年级第一吗?你坐过第一考场吗?你超越过你讨厌的人吗?你刷过的题有多少?你拿过的奖状有多少?你周围的夸赞有多少?你沉默了,可你还在玩手机!”

  她的目光中透着一种自信和骄傲,仿佛这些成绩是通往成功的唯一钥匙。对她来说,努力、竞争、胜利是人生的核心规则。但她没想到,这段视频并没有如她预期获得一片掌声,反而引发了许多人的反思与嘲讽。

  有人在评论区有人说:“你看过曼哈顿的天际线吗?”

  还有人说:“你14岁生日礼物也是一栋别墅吗?”

  最扎心的一句是:“读书不是让你跨越阶级,而是让你认清阶级。也许我们本来就是打工的,只是恰巧多读了几年书而已。”

  这些评论刺痛了许多人。它们戳破了一个教育体系中的隐性真相:读书和努力并不是决定命运的全部,甚至可能只是更大“游戏规则”中的一部分。

  奖状墙的另一面,是阶级的墙

  小时候,我们被告知,只要读好书,考高分,就能改变命运。

  然而,马克思告诉我们,个人的命运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嵌套在社会的阶级结构中。

  小孩姐的“年级第一”固然是她努力的成果,但她的努力是否真的有力量去打破那堵无形的阶级之墙?

  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一出生便站在“罗马”城中。他们的家庭背景为他们铺好了路,资源和机会触手可及。而另一些人,从出生起便被困在阶级的网中,努力却常常被掩盖在社会的不公平中。

  小孩姐背后的奖状墙固然耀眼,但它掩盖不了更大的事实:那些更高的墙,是由资源分配的不公与社会结构的固化筑成的。

  教育并非中立的,它是为社会的主导阶级服务的。现行的教育体系看似公平,却是为延续既定的阶级秩序而设计的。分数与奖状可以让一些人暂时领先,但它们最终无法超越阶级的天花板。

  教育如果只是让人们在规则内竞争,而不揭示规则的来源和本质,那么它就成了阶级固化的帮凶。

  评论区中那句“读书不是让你跨越阶级,而是让你认清阶级”,道出了许多普通家庭的无奈。那些为了考试而拼尽全力的孩子,往往在成年后才发现,分数和学历并不足以撬动社会的资源分配;而那些“看过曼哈顿的天际线”的人,可能从未经历过这种无力感,因为他们从未需要依赖分数来证明自己。

  小孩姐的自信,来自她对个人奋斗的信念。她相信,只要足够努力,就能超越一切。但这种信念本身,却是一种被灌输的意识形态。

  马克思指出,统治阶级总是试图让人们相信,现有的社会秩序是自然的、不可改变的。而这种“努力至上”的信念,正是巩固阶级秩序的一种工具——它把失败归咎于个人,而不是社会病了。

  毛主席曾说:“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教育的本质,不是让人们在既定的规则中争斗,而是帮助每个人认识社会的不公,并有力量去改变它。然而,今天的教育更多是在培养“听话的工具”——那些会考试、会竞争,却不会质疑规则本身的人。

  小孩姐的成功观,正是这种教育的产物:她认为,超越别人就是成功,却没有意识到,这种“成功”本身并不改变社会的不平等。即便她最终获得了更多的奖状和荣誉,她仍然无法摆脱阶级的束缚——因为阶级的墙,并不是靠个人努力就能推倒的。

  真正的教育,应该让人们看到那些无形的墙,并找到打破它们的方法。它不只是教人知识,更要教人觉悟;不只是培养竞争者,更要培养改变社会的参与者。

  今天的教育体系,把分数和奖状当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却忽略了教育的真正意义:让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如果教育只是不断内卷的工具,只是让人们在既定规则中争夺资源,它带来的只会是更多的焦虑与无力。

  毛主席强调,教育必须与劳动结合,与实际结合。教育如果脱离了人民,脱离了现实,只会成为社会不公的延续。

  教育的意义,不是让少数人成为赢家,而是让所有人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它不应该服务于少数人的利益,而应该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社会的建设,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小孩姐或许还年轻,但她的未来,不应该只被奖状和分数定义。真正有意义的教育,不是让她去攀比,而是让她认识到,知识的价值在于服务于人民、服务于社会,让更多人过上更好的生活。而我们,也应该为这样的教育去努力,让它真正成为解放的工具,而不是束缚的枷锁。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