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良:当今两位青年学者对欲兴其国先正其史的重大历史贡献
请大家关注一下最近振聋发聩的两位学者——羽墨先生和周文强先生。两位先生所讲述的秦史和先秦史具有思想领域扭转乾坤的颠覆作用。在当今世界特别是中国将面临大乱大难的关键时刻,这两位先生推出的代表中华民族精神的秦史和先秦史将会重新唤回中华民族撼天动地的伟大民族精神。过去有句话叫做“欲灭其国,先去其史。”而今中华民族再次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就是40年来汉奸右派勾结西方帝国主义妖魔化中国历史特别是妖魔化古代秦史和当代共和史的结果,就是妖魔化创建中国的秦始皇和创建新中国的毛主席的结果。现在要想摆脱日益迫近的亡国大难,首先就是要恢复中国的正史,特别是开创中国的秦史和开创新中国的共和国史,恢复秦始皇和毛主席这两位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人物的历史地位。
秦始皇和毛主席是中国历史上扭转乾坤的二位最伟大人物。秦始皇开创了中国,没有秦始皇就没有中国;毛主席开创了新中国,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中华民族的千年盛衰就与这两位伟大历史人物有关。中华民族2000年前的统一完成于秦始皇,中华民族的千年强盛来源于秦始皇,中华民族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留存下来的文明古国的文化基础奠定于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名副其实的开国领袖。后来中国自唐宋后便由盛而衰,经历了上千年不断挨打亡国的屈辱历史,这个屈辱历史则是毛主席结束的,是毛主席托住了中国差点儿亡国灭种被终结的历史,实现了中华民族由熊转牛的底部反转,重新铸就了东方文明的灿烂辉煌,让千百年来任人宰割的中华民族重新站了起来,再次屹立于世界东方。所以,无论是为了子孙后代永享贪腐资产而要灭绝中国的汉奸精英集团,还是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而千方百计要解体中国的西方精英集团,他们都把灭绝中国的希望寄托在了妖魔化秦始皇和毛主席的历史虚无主义上,企图通过对中国一前一后两大开拓者的否定和妖魔化,彻底否定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历史合法性,把中华民族彻底锁定为西方的文化奴仆。
可以说我们的敌人看得很准,中国是一个人口和文明大国,要想通过武力征服和解体中国是根本不可能的。自宋朝以来特别是近代以来被动挨打的历史,无一是西方列强武力征服中国的结果,开创中国近代屈辱历史的鸦片战争,英军前后加起来不过4000多人,后来彻底征服中国的八国联军也不过1万多人。这几千到一万多人能够征服拥有百万大军的4亿人口的中国,他们所依靠的绝不是武力,而是打掉了中国人的历史自信,让中国人坚信自己“落后必然挨打”,14亿人也打不过数千“船坚炮利”的西方人。后来干脆把这个“落后就要挨打”和“船坚炮利”的谣言写进了最近40年的教科书,让当今拥有核武器的14亿中国人居然跪在了历史上一直是中国属国的小小韩国面前,眼睁睁看着韩国联手美国把萨德导弹部署在自己家门口而不敢与韩国有半点冲突,以至于中国这个人口、GDP和武器都是世界第二的国家,竟然频频不断地遭受周边诸多小国的欺辱,菲律宾、越南敢占领中国南海诸岛,韩国战斗机敢降落台湾,就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小国欺负大国的典型。人们一谈到当今中国的危险,就会谈论中国的资源、产业和金融被外资控制等物质领域的危险,其实当今中国最危险的并非是物质领域的控制,而是思想领域和文化领域的控制,是对中国人大脑的控制,这才是中华民族所面临的最大危险。
中国左翼爱国力量多年来一直指出这一点,后来许多国家的颜色革命推动中国决策层接受了中国左翼爱国力量的危险呼吁,展开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关闭了历史虚无主义的许多媒体和自媒体,情况开始出现好转。可是没想到左派五毛党完全扭曲了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完全从红二代的角度来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只是捍卫自己爹妈那一代人革命的正当性,而对此前和此后革命的正当性统统加以否定,甚至在许多方面比右派历史虚无主义对历史的否定还要更加彻底。好在人民群众完全接受了左翼力量的呼吁,抓住批判历史虚无主义的机会,全面恢复了毛主席的历史地位,把毛主席的光辉形象重新注入了99%人民大众的心中。虽然对秦始皇没有像毛主席所期望的那样把案子也给彻底翻过来,但是在人民群众这个层面上对毛主席已经实现了完全平反,毛主席再次成为了人民的领袖、人民的亲人,人民的大救星。
虽然对秦始皇没能彻底平反是历史原因造成的,单靠人民群众完成不了任务,但是如果不能对秦始皇平反,那么对毛主席的平反就不会牢固,随时会像70年代末那样再被翻回去。并且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也说不清楚,中华民族就是要复兴到新中国与秦史和先秦史相结合的那个时代。如果没有对秦史和先秦史的正确理解,就没有对东方政治文明的正确理解,就无法实现东方政治文明取代西方政治文明的三大复兴任务,中华民族就无法摆脱被肢解的亡国命运。可见,如同“欲灭其国,先去其史”一样,欲兴其国,也必须先正其史,这是国家摆脱大乱大难之前不可缺少的历史先声。两位青年学者的重大贡献就在于此。
2024年4月10日
张宏良微信号:zhnghongliang107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