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误读列宁关于“爱国主义”这句话
长期以来,在谈及什么是爱国主义这个问题时,列宁有句关于“爱国主义”的话,被视为爱国主义的经典定义而广泛流传。这句话是:“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实际上,这句话并不能作为列宁对“爱国主义”所下的肯定性定义。
这句被广泛引用的话来自列宁写于1918年11月的《皮季里姆·索罗金的宝贵自供》一文。现把列宁的话多引一些:
“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我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特别巨大的、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困难,就是它不得不经过一个同爱国主义断然决裂的时期,即布列斯特和约的时期。这个和约引起的痛苦、怨恨和愤怒是可以理解的。自然,我们马克思主义者只能期望自觉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懂得下面这个真理:为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最高利益,我们承担而且应当承担最大的民族牺牲。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以及不像无产阶级那样在长期的罢工斗争中经受过严格锻炼的广大劳动群众,既不可能坚信这一革命就要到来,也不可能为这一革命无条件献身。”(《列宁全集》第2版第35卷第187页)
头一句话在《列宁全集》中文第一版中译作:“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这个译语极易被误解为列宁给爱国主义下了一个肯定的定义。《列宁全集》第二版对译文做了校订,说明这是因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绝而形成的感情,这就符合列宁的原意了。这里说的是:小生产者千百年来生活在自给自足的小经济关系之中,局限于狭小的天地之下,根本不知道外面还有广阔的世界,只知道爱自己的国家,而不知国际主义为何物。所以列宁接着指出,“小资产阶级由于自己的经济地位,比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都更加爱国”。小资产阶级的爱国主义是同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格格不入的,列宁对千百年形成的这种感情、这种爱国主义是持否定态度的。
几个月之后,列宁在俄共第八次代表大会中央委员会的总结报告中把他的想法讲得更清楚:
“爱国主义,这正是小私有者的经济生活条件造成的一种情感。资产阶级比小私有者更国际化。在布列斯特和约时期,当苏维埃政权把全世界的无产阶级专政和全世界的革命看得高于一切民族牺牲(不管这种牺牲多么惨重)的时候,我们就碰到了这种爱国主义。”(《列宁全集》第2版第36卷第121页)
这里涉及一个历史事实。1918年春苏俄同德国签订了布列斯特和约,失地赔款。党内外有不少人强烈反对签订这种“丧权辱国”的条约,他们打出的旗号之一就是“爱国主义”,反对“投降”。而列宁主张无产阶级的国际主义,强调为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利益、为了保存俄国这个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基地,必须不惜任何牺牲做出妥协,让出空间(土地),赢得时间,以谋求东山再起。
说得再远一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第二国际各主要政党纷纷打出爱国主义的旗号,要求保卫自己的祖国。那时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旗帜鲜明地反对这种“爱国主义”,高举国际主义的大旗。列宁坚持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工人没有祖国”的立场,在帝国主义战争中工人不应当去保卫“自己的”祖国,各国工人应当联合起来共同打倒国际资本的统治。所以宣言强调,联合的行动,是无产阶级获得解放的首要条件之一。
如此说来,是不是说列宁就不爱国了,就不是爱国者了呢?当然不是!列宁既是一位国际主义者,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深爱他的俄罗斯民族,深爱他的祖国,但是,他的这种爱是有条件的。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针对各种指责,列宁写了一篇题为《论大俄罗斯人的民族自豪感》的文章,说“我们满怀民族自豪感,因为大俄罗斯民族也造就了革命阶级,也证明它能给人类提供为自由和为社会主义而斗争的伟大榜样,而不只是大暴行,大批的绞架和刑讯室,普遍的饥荒,以及对神父、沙皇、地主和资本家十足的奴颜婢膝。”“我们爱自己的语言和自己的祖国,我们正竭尽全力把祖国的劳动群众(即祖国十分之九的居民)的觉悟提高到民主主义者的程度。我们看到沙皇刽子手、贵族和资本家蹂躏、压迫和侮辱我们美好的祖国感到无比痛心”。“所以我们满怀民族自豪感的大俄罗斯工人,希望大俄罗斯无论如何要成为一个自由的和独立自主的、民主的、共和的、足以自豪的国家,按照平等这一人道的原则,而不是按照败坏伟大民族声誉的农奴制特权的原则对待邻国。”
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向列宁请教。但是,我们在向列宁请教、引用列宁话语的时候,需要更仔细地阅读列宁著作的全文,了解列宁著作前后文的逻辑联系,了解列宁写作的历史背景,吃透列宁所要表达的意思,这样也许可以减少误读和误引。
2010年03月15日
(作者为中央编译局研究员)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