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刘晨妮 刘长明丨第二个哈佛还是第一个北大

作者:刘晨妮 刘长明 发布时间:2022-05-08 11:38:45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关于中国高等学校特色定位的思考

 (山东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摘要:当前高校在改革发展中普遍存在千校一面、特色不强的问题,这是制约高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高校应努力做好自身的“特色”建设,开展特色定位。打造“第二个哈佛”,还是“第一个北大”,事关两种不同的特色定位。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准确分析优劣势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特色,如学科特色、文化特色等,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其他定位,才能为自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高校进行特色定位,首先应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既要彰显中国特色,又要体现个性特色。中国高校的“特色定位”体现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关键词:高等学校;特色定位;第二个哈佛;第一个北大

  目前,我国已经步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高校定位成为高校发展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但目前高校定位普遍存在目标上趋同、层次上攀高、规模上求大等现象,导致“千校一面”、特色不强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如何促使高校定位更加科学合理,越来越受到高等教育界的关注。[1]

  五四运动 95 周年之际,习近平同志在考察北京大学时,既肯定了北大争取到 2018 年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但也要求“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不要把北大办成“第二个哈佛和剑桥”,而是要办成“第一个北大”。[2]“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和“第一个北大”的要求,无疑为我们高等学校的定位指明了方向—追求特色定位。中国的大学建设必须要有“中国特色”,不能仅仅停留在模仿、追随西方大学的模式上,否则,就不可能真正跻身于世界知识体系的中心和前沿,不可能吸引和培养世界一流人才、产出世界一流科研成果,当然更谈不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

  一、立足世界高校之林的必由之路:准确进行特色定位

  1. 准确进行特色定位的理论意义

  高校定位包括很多方面,学术水平层次的定位、人才培养层次的定位、发展规模的定位以及特色的定位等等,这些诸多的定位中,特色定位是基础。美国营销专家由艾 · 里斯与杰克 · 特劳特在 20 世纪 70 年代早期提出来了著名的“定位理论”,按照其理论,消费者只能接受有限的信息,讨厌复杂,喜欢简单。根据定位理论,高等学校定位的内涵就是高等学校在社会公众脑海中形成的有利的位置,让自己学校与众不同,形成核心竞争力,使学校成为某个类别或某种特色的代表性学校。[3] 因此,高校准确进行特色定位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一所高校只有根据实际,在准确分析优劣势的基础上,找准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此基础上确定其他的定位,才能为自身的改革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准确进行特色定位的现实意义

  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办学特色不突出,没有自己的相对竞争优势,这与不注重特色定位有关。国际上知名的大学,一般都很注意建立和巩固自己的学科特色,并以此形成自己的相对竞争优势。美国的麻省理工学院,是一所规模不大的私立院校,学科建设也不是很齐全,但是因为特色鲜明,追求质量,堪称世界一流。香港科技大学建校仅23 年,但由于扬长避短,重点发展纳米材料研究,取得了国际科学界瞩目的成果,大大提升了该校的学术地位和国际知名度。[4] 再比如加州理工、普林斯顿这些大学,既不是大规模学校,也不是综合性大学,但是它们却是世界上享有盛誉的大学。然而,纵观我国高校三十多年的改革历程,大都忽略了特色办学,盲目追求“攀高”、“求大”,甚至有些高校将“英文大学”作为自己的改革目标。办学特色不突出,盲目追求“升格”,恐怕这也是内地优秀学生纷纷舍北大弃清华转投香港以及国外高校的一个重要原因。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生已经不再是人们口中的“香饽饽”,就业形势严峻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系统的结构很不合理,许多高校盲目地攀高,争当世界一流,国内一流,课程设置趋同导致不合理竞争,导致“千校一面”、特色不强、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于人才的需要出现了多样化和层次化的特点,对于“高精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高校缺乏特色定位,必然不符合这一新形势的需要,导致人才培养格局没有科学性和针对性,对于学生未来的择业极为不利。

  二、“第二个哈佛”与“第一个北大”:完全不同的特色定位

  1.“第二个哈佛”:是完全遵循西方标准的结果

  “第二个哈佛”,毫无疑问,是一种追踪式的发展模式,是一种亦步亦趋的发展模式。没有特色,亦步亦趋,注定不会成功。正如习近平所言:“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复旦、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2] 倘若我们一味追求建立“第二个哈佛”,那么是毫无“特色”而言的,更谈不上是在进行“特色定位”。高校定位一旦脱离“特色”,只会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优秀人才舍弃国内高校,这对我们的发展是相当不利的。我们追求的是建立“世界一流大学”,我们本没有必要沿着哈佛的路去追赶,真心诚意地要把北大办成中国世界一流的大学,缺少的便是“中国特色”这个主心骨。

  2.“第一个北大”:旨在为世界树立中国标准

  “第一个北大”,是一种超越式的发展模式,是一种独辟蹊径的发展模式,体现的是“中国特色”,是追求特色定位的表现。这也是当前高校在改革发展中普遍缺少的一种模式。高校改革追求的应当就是这样一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目标,而不是亦步亦趋。北大在五四运动中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这种精神、这样的特色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学都无法复制,习近平同志五四讲话中提出的“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的求,提出了挖掘、弘扬这种精神以培育特色的任务。我们可以依照中国的状况应用西方的经验,但不是照抄照搬西方的,更不是全盘西化。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邓小平强调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得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的发展。办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也是如此,中国的高等学校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不能脱离中国的环境,富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是根本所在。

  三、中国高校进行特色定位的基本思路

  1. 教育思想:立足全面发展

  立足全面发展是我们始终都在坚持的教育思想,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科学地论证了社会生产方式制约着人的发展揭示了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必然联系,从而预见到未来的社会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毛泽东继承了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的主张和“三育并重,身心并完”的观点,主张德智体三育并重。[5]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更是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值得指出的是,“全面发展”并不是所谓的“均衡发展”。毛泽东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中,首次提出了“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的思想,它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均衡发展,而是注重个性、因材施教、百花齐放式地发展。[5] 中国的教育历来都未能充分地重视个性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总是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个性发展,这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的教育是不利的。从这个方面来说,在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还应发展学生个性、鼓励培养创造精神。

  2. 培养目标:体现立德树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反复强调落实“立德树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立德树人”写入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明确为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6]“立德树人”是对“德才兼备”这一培养目标的深化,要德才兼备,更要先“立德”后“树人”。我们常说,学校是“英才的摇篮”,所谓英才,即为精英人才。“人无德不立”,树人要以“德”为先,精英人才必定是德才兼备者。“国无德不兴”,“德”于小家于大家都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常说,德才兼备是优秀品,有德无才是合格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我们要追求“一流”,必然要追求优秀。

  “立德树人”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当前,一些高校过度追求升格、排名,淡漠了 “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这对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教育是不利的,必须要坚决纠正。要把“立德树人”内化为学校的办学理念,更要将其落实到具体的办学实践中。[6]

  3. 师资队伍:敢于顶天立地

  中国为什么出不了大师?这是一直以来困扰中国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钱学森之问”。当下不少高校都存在高校学术氛围消弭、学术功利化等问题,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甚至“炮轰”中国高校“唯利是图”。所谓教风影响学风,真正的学术研究必须要有“顶天立地”的精神。所谓“顶天”,是指在学术上要追求精益求精,要有创新精神,要力求做到尖端;所谓“立地”,是指做学问要脚踏实地,不能浮躁,更不能一味追求功利最大化。“十年磨一剑”,大师总是寥若晨星的,但大师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以及求实创新、崇尚真理的人格风范,应该是学者的精神典范 ,这样高校才能成为学者和学子的精神家园。[7]

  4. 大学文化:彰显中国风格

  文化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它是一个大学的灵魂,是一个高校发展的精神支点,高校的发展只有找准了这个支点,前进的步伐才能够更加自信。在当前普遍追求建立“一流”大学的同时,大学文化缺失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千校一面”、崇尚物质、缺乏创造力,这些都是大学文化缺失的表现。我们在追求“一流”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大学文化的建设。文化的建设是一个日积月累、不断积淀的过程,我们在不断发展大学的物质、制度、精神等文化的同时,也不能忽略发展大学的特色文化。

  大学文化在弘扬主旋律的同时,也应该发展其个性和特色,每个大学在其历史、地域、结构等方面都有其特殊性,文化也应该有其个性和特色。在发展其个性和特色的同时,更要注重彰显中国气派,即“中国特色”。校园内小到一条提示语、一所教学楼的名字,大到校训、校内的建筑风格,都应该将其特色彰显出来。当前一些大学在进行文化建设时,不要说是彰显中国气派,有些甚至盲目追求“西化”,比如建筑风格非要仿照西方,学科建设非要强行与西方接轨,这些都是“去中国化”的一些表现。我们追求的是兼容并包,但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更应注意扎根中国大地,传承中华血脉。

  5. 发展模式:注重内涵发展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现在的高校普遍都是追求一种以规模扩大为主导的外延式发展,而忽略了内涵式发展。我们应该明确高校办学规模、高校学科建设与高校办学特色之间都不是直接的正相关关系,办学规模大、学科建设齐全都不能代表高校的办学特色。高校一味的追究“大而全”,反而并不利于办学特色的形成。因此要注重内涵式发展,要着眼于一种精神力量即高校软实力的提升,包括形成办学理念和特色、明确发展战略、优化资源配置和教育结构、改革完善管理体制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校传统和学习氛围以及打造名校声誉和品牌等。[8]

  高校建设的目标是“一流”,是“世界一流”,但是在打造一流的同时,更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要传承中华文化血脉,既要彰显中国特色,又应体现个性特色,要追求“特色定位”。追求特色定位是我们在通往“世界一流”的必由之路,彰显了“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参考文献:

  [1] 韦洪涛,吴鹏 . 也论高等学校的定位 [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

  [2] 习近平 . 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N]. 人民日报,2014-05-05.

  [3] 刘一彬 . 里斯与特劳特定位理论对我国高校定位的启示 [J]. 现代大学教育,2009,(5).

  [4] 梁经锐 . 关于高等学校定位的思考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4).

  [5] 高志强 . 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全面发展观 [J]. 湖南社会科学,2009,(4).

  [6] 瞿振元 .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 [N].人民日报,2014-09-10.

   [7] 王志刚,马平川 . 大学精神:作为一种文化的力量 [N].陕西日报,2012-05-30.

  [8] 洪玉管 . 内涵式发展视角下的地方高校发展策略研究

  [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4).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