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中华民族复兴

雪域高原上的英雄赞歌

作者:记者范离 特约记者晏良 通讯员蒋国语 李志强 发布时间:2021-11-22 08:18:07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

  ——习近平

  珠穆朗玛峰巍巍耸立,雅鲁藏布江浩浩奔腾。

  祖国的西南,是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壮美西藏。冬日,站在布达拉宫广场眺望,南山上“祖国万岁”四个红色大字分外夺目,脚下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正在崛起。

  当今日的拉萨如同其名字一般成为人民安居乐业的“圣地”之时,我们不免会想起那个壮烈的开端—

  1950年,毛主席指示“进军西藏宜早不宜迟”。以第18军为主力的进藏部队官兵闻令而动,挺进西藏、解放西藏、扎根西藏、建设西藏。70多年漫漫岁月中,有一万多名烈士长眠“世界屋脊”……

  七秩时光,无数驻藏官兵与援藏干部扎根于此,同西藏各族群众一道,用青春甚至生命,铸就和传承着“老西藏精神”,谱下一曲曲忠诚之歌、奉献之歌、奋斗之歌,将现代文明带进雪域高原,使古老文明进入了新的纪元。“世界屋脊”上建起了第一座机场、第一座桥梁、第一所邮局、第一家医院、第一所小学、第一条铁路……

  高原上,海拔的高度就是精神的高度。“老西藏精神”如灯塔般,照耀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接力奋斗,引领西藏从黑暗走向光明、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

  今年正值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记者踏着冬日的暖阳走进西藏,雪域高原上处处传唱着新时代的赞歌。

  坚决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

  “坚决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让幸福的花朵开遍全西藏!”

  一句铿锵的誓言,开启了一段伟大的征程。1950年3月,以第18军为主力的进藏部队吹响了进军号角。

  在第18军进藏誓师大会上,大家惊奇地发现,张国华军长背着自己的女儿进入了会场。张国华动容地说道:“不但我要进藏,我老婆要进藏,就是我的女儿,也不留在内地,也要跟我们一道进军西藏。”

  此情此景,让官兵热血沸腾,大家纷纷向党支部递交血书、请战书,立志誓死解放西藏!

  一个背包、一双脚,人民解放军征服了二郎山、冷拉山等14座海拔5000多米的险峻雪山,克服了唐古拉山的严寒和阿里高原的缺氧,用“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打开了藏族人民的心门。

  当时,考虑到西藏物产贫乏、粮食供应困难,为了不增加地方负担,党中央、毛主席下达了“进军西藏,不吃地方”的命令。18军部队从昌都出发向拉萨进发的100多天日子里,4次断粮,但官兵宁可喝用代食粉熬的糊糊、吃野菜,也没有拿老百姓的一粒粮食。

  1951年10月26日,灿烂的秋阳尽情地倾洒在世界屋脊,18军大部队挺进拉萨并举行入城式,受到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和数以千计的藏族同胞的热烈欢迎。

  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的那一刻,古老的西藏从此有了“金珠玛米”。

  “雅鲁藏布江水长又长,翻身农奴把歌唱,共产党派来金珠玛米,雪山升起红太阳……”幸福的歌声传遍四方。每到一地,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总要拜访当地头人,积极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派出医疗分队免费为群众看病送药,西藏人民通过解放军认识了真正的共产党。

  红旗插上地球之巅,更要在雪域高原久久飘扬。

  10月27日,18军154团在到达拉萨参加完入城仪式的第2天便出发西行,分别进驻日喀则、江孜、亚东边境要地,在荒无人烟的“孤岛”建起营房;

  1951年11月,部队刚刚站稳脚跟,立即冒着严寒,在荆棘丛生的荒野开垦良田,“向荒野进军、向土地要粮、向沙滩要菜”成为响亮的口号;

  1954年12月,11万军民经过4年多艰苦奋战,在平均海拔4000米的高原上建成了川藏、青藏两条进出西藏的“天路”……

  伴着人民解放军铿锵有力的步伐,西藏农奴的铁镣被打碎,各族人民翻身做了主人。进军西藏、解放西藏、保卫西藏、建设西藏,“老西藏精神”也在这一翻天覆地的变化中,逐渐奠基。

  1963年2月,张国华进京向毛主席汇报进军西藏工作时说:“我们的战士靠的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毛主席当即给予高度评价:“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正是靠这种精神,驻藏官兵、援藏干部与藏区人民几十年如一日,战胜了种种艰难困苦,创造了无数人间奇迹。

  吃苦的人、战斗的人、忍耐的人、团结的人、奉献的人

  行走在西藏,你不难发现,这里有着全中国的牵挂。从马路的名字就可见一斑,拉萨市的“北京路”,山南市的“湖南路”,日喀则市的“山东路”……

  自20世纪50年代始,国家不断选派干部进藏工作,雪域高原上的各族儿女同操着大江南北口音的援藏干部一道奋斗、一道跋涉。

  65年前,气象专家陈金水来到西藏。在海拔4802米的气象站,陈金水和爱人十几年如一日吃着夹生饭。一次,老伴生病了,想吃点蔬菜,可遍处寻来只有一点点老白菜帮子。

  在这样的环境中,陈金水坚守了33年,在海拔4802米的安多建起了气象站,填补了世界气象史上的空白。这个全球海拔最高的气象站,被誉为“天下第一气象站”。

  42年前,35岁的孔繁森写下“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鬼雄死不还乡”的条幅,毅然来到西藏。为调查地方病成因,他爬到海拔5000多米的水源处取样;考虑到农牧民缺医少药,他下乡自掏腰包买药相送……

  1994年,时年50岁的孔繁森因车祸殉职,身上有两件遗物:8元6角钱和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他长期建藏、一心为民的事迹,也在“老西藏精神”的热土上,开出“孔繁森精神”这朵绚丽的格桑花……

  这群吃苦的人、战斗的人、忍耐的人、团结的人、奉献的人,就是“老西藏精神”的缔造者、实践者、传承者。

  —西藏军区原司令员张贵荣一上任就跋涉4500公里检查边防工作,因过度劳累突发心脏病,拉着马尾巴倒在边防线上,年仅49岁。

  —海拔5000多米的某哨所,常年冰天雪地。战马、牦牛经受不住严寒,不到半年相继倒下了,只有长年守卫在这里的战士一茬又一茬顽强地坚守。一位作家感慨地说:“你们是地球上最不平凡的生命。”

  —某部一位营长,在高原工作了21年,他每提升一个职务,海拔就上升一个高度。为了照顾他的身体,组织上把他从海拔4700米的驻地调到海拔3600多米的拉萨。不到半年,他又以身体不适为理由,要求调回原单位。他说,他的生命高度在4700米,他愿永远保持这一高度……

  “老西藏精神”犹如一面旗帜高高飘扬在雪域高原,也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接力奋斗中,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发扬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传承‘老西藏精神’不仅要甘于吃大苦、耐大劳,还要敢于干大事、创大业。”记者在西藏军区了解到,受“老西藏精神”感召,今年入伍的新兵中,超过八成主动递交申请,要求赴边防、上哨所,在最艰苦的地方传承续写“老西藏精神”。

  新时代下,“老西藏精神”依然熠熠生辉,绽放出愈加耀眼的光芒。

  幸福的花朵开遍雪海云天

  青稞飘香的季节,西藏迎来祈求丰收的传统节日“望果节”。

  日喀则市谢通门县,79岁的老农罗布站在田埂上,望着即将成熟的青稞地,满脸笑容。“站在这里闻一闻丰收的味道,真是香啊!”老人说。

  微风吹麦浪,一片金黄。相似的场景,69年前也曾上演。

  1952年,在拉萨西郊的荒滩上,进藏部队开垦良田,收获青稞38.5万公斤。一位家住农场附近的翻身老农奴,每天守在田边。他双手捧着青稞,眼含热泪对战士说:“我们祖祖辈辈没见过这么好的庄稼。”

  长在地里的庄稼“跑不了”,一代代的驻藏官兵、援藏干部“留下来”。几十年间,他们在风雪中坚守,在“老西藏精神”的感召下,把根深深地扎在了雪域高原。

  “日子过得比蜜甜!”走进拉萨市次角林村藏族村民其加家宽敞的大院,谈及家乡之变、生活之变,他脸上乐开了花。

  过去,村里主要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村民增收缓慢。如今,部队官兵为他们送医、送药、助学,同时还送来先进蔬菜种植技术,并帮助他们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在部队帮助下,我们的腰包越来越鼓,对未来信心也越来越足。”其加说。

  放眼万里高原,西藏军民心手相牵,幸福的花朵开遍雪海云天。

  短短数十年,西藏已发生沧海巨变,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2020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598元,是1965年有数据统计以来的135倍;西藏地区生产总值达1902.74亿元,较和平解放初期增长超320倍。

  建设好西藏更要保卫好西藏,当年打着背包、靠着双脚走进西藏的人民解放军,如今也“旧貌换新颜”。当年进藏部队最好的装备是从各军抽调的12门步兵炮、700支卡宾枪、400支汤姆式冲锋枪和1000匹马。如今,西藏军区的主战装备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官兵驾“长车”踏破边关风雪路,居“斗室”坐地巡边一览无余。

  昆仑冬雪今又至,换了人间。时代变了,条件变了,但灯塔不灭,信仰不变。

  今年7月19日,为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习主席在贺匾上欣然题词“建设美丽幸福西藏共圆伟大复兴梦想”。

  喜讯传到喜马拉雅南北的城镇乡村。在一个名为玉麦的村庄,路旁、屋顶上,一面面五星红旗迎风招展,在蓝天下格外鲜艳。当得知有新迁入居民落户玉麦时,村里的卓嘎、央宗姐妹二人特地准备了一叠崭新的国旗,赠送给即将到来的新邻居。

  喜讯传遍了雪域高原的座座军营。“要为保卫西藏、建设西藏作出更大的贡献,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某运输旅车行万里,在川藏线上“驮”出了西藏的繁荣与发展。如今他们反复研练,开发出“战时气象保障应用系统”等,创下安全行驶7000多万公里的高原行车纪录。

  ……

  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在《游历中国》中写道:“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如今,在这片红旗飘扬的土地上,复兴号以时速160公里呼啸而过。

  汽笛长鸣,是今日西藏,在放声高歌。红旗飘扬,“老西藏精神”犹如长明灯塔,永放光芒。

“药箱书记”孔繁森

本报记者李晓霞范 离通讯员李晓畅

  在聊城孔繁森纪念馆的陈列柜里,摆放着一个不大的枣红色药箱。药箱斑驳起皮、寂寂无言。这个药箱背后的故事,却被广大西藏牧区群众念念不忘、广为传诵。

  1979年,时任聊城地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孔繁森主动报名进藏,赴任日喀则地区岗巴县委副书记。工作中,他发现牧区群众缺医少药,为此,曾在原济南军区总医院服役8年的他,每次下乡前都会自费购置药品装满小药箱。

  一次下乡途中,一位70多岁的藏族老人肺病发作,被浓痰堵住了喉咙,老人掐着脖子、呼吸困难。见状,孔繁森立即从药箱里拿出听诊器,拆下胶管,伸进老人嘴里,对着胶管将痰一口一口地吸出来。

  还有一次,孔繁森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看到一位藏族老阿爸的脚因烫伤溃烂发炎,便打开随身携带的药箱,为老人擦洗涂药,然后用纱布把脚裹好,并把自己穿的灰色风衣脱下来披在老人身上。临走时,孔繁森掏出身上仅有的30多块钱塞到老人手里。老人感动得直掉眼泪,口中不住地念叨:“活菩萨,活菩萨!”

  就这样,小药箱空了又满,满了又空。

  没人数得清孔繁森背着这个药箱走过多少地方,抚慰过多少病患,更没人知道,那个对农牧民慷慨解囊的“药箱书记”,对待自己又是怎样的节衣缩食。

  吃的是白饭就咸菜,穿的是打着补丁的衣服,就连块香皂也舍不得买。妻子曾因为交不起孩子的学费而流泪,可在西藏工作的近10年时间里,孔繁森几乎没有往家里寄过钱,省下的工资,大部分花在了藏族群众身上。

  1992年,拉萨市墨竹工卡等县突发地震,孔繁森立即赶赴震区。在羊岗乡十四村,3个孩子满脸泥水,在倒塌的房屋前哭成一团。孔繁森得知孩子们在地震中失去双亲,当即收养了这3名藏族孤儿。此后,每天回家,孔繁森先给孩子们做好饭菜,再教他们读书认字。夜里,就同孩子们挤在一张床上。

  躬身藏地,十易寒暑,孔繁森用行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人对人民的铮铮誓言。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在去新疆塔城考察边贸的途中,因车祸不幸殉职,年仅50岁。

  “冰山愈冷情愈热,耿耿忠心照雪山。”如今,西藏自治区已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642家,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牧民们不仅有了常备的家庭小药箱,还人人都有了基本社会医疗保障,再也不用一名援藏干部背着药箱给大家看病了。

  但是这个小小的药箱始终盛满了深情,这深情是“老西藏精神”最朴素最真挚的表达,是一代又一代援藏干部在这座精神灯塔下开出的心灵之花。

  图①:西藏军区某部官兵在雪山上巡逻;图②:当年第18军进军西藏时的影像;图③:庆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大会现场;图④:武警西藏总队组织官兵高原拉练;图⑤:孔繁森生前使用的药箱。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