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西藏精神”引领高原巨变
【雪域欢歌70载·西藏启航新时代】
东经91°、北纬29°,西藏拉萨。
站在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布达拉宫俯瞰拉萨,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崛起在高原大地。正如其藏语含意“圣地”一样,今日的拉萨真正成为藏族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在历史长河中,70年不过短暂一瞬,西藏却抓住这不长的时间,从地理学上“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之一”,发展为社会稳定、经济文化繁荣、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社会主义新西藏。
是什么力量造就了雪域高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让“地球第三极”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
平均海拔高于4000米的西藏,含氧量不及内地。和平解放以前,这里生态脆弱、经济落后、环境恶劣,没有一条公路、一所学校、一家医院、一座厂房、一座电站。这里是人们口中的“生命禁区”。
“坚决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让幸福的花朵开遍全西藏。”一句铿锵的誓言,开启了一场伟大的历史壮举。1950年3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军为主力的进藏部队,徒步在高原行军3000公里,翻雪山、蹚冰河、宿草地,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历史使命。彼时的西藏,政治制度落后、经济一穷二白。这群舍生忘死才取得胜利的解放者,又咬紧牙关,“长期建藏、边疆为家”,为西藏解放和发展献出了自己的青春韶华甚至宝贵生命。在历史坐标中,他们共同镌刻出一个名字——“老西藏”,他们为西藏发展留下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这场建设西藏的接力赛,70年未曾停歇。时代变了,条件变了,但精神不变,信仰不变。
乃堆拉,藏语意为“风雪最大的地方”,大雪封山的时间近乎半年。西藏亚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民警廖晋和杨琳夫妇选择在这里镇守边关。
“我知道西藏的苦,如果舍弃安逸的生活能让更多人幸福,那就是值得的。”2018年,本可以选择更好生活的杨琳,义无反顾报考了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追随丈夫廖晋。她成为亚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一名基层民警,也是首批入藏151名新警中仅有的两名女警之一。
亚东边防站位于高寒地带,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一年365天,约200天刮着8级以上的大风,100多天是雨雪天气。面对高寒缺氧、狂风肆虐,夫妻二人从未退缩,一起踏雪巡边,把忠诚信念写在边疆大地,这成为他们最好的爱情见证。
“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70年前如此,70年后亦如此。
在西藏历史性巨变的宏伟进程中,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生动演绎了“老西藏精神”的强大生命力和感召力。
一步步提升雪域高原的“速度”
“男儿壮志当报国,藏汉团结重如山;高原有幸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70年前人民解放军高举红旗进入拉萨的那个晚上,十八军政委谭冠三心潮难平,写下诗作《贺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同时也表明了要把老骨头埋在西藏的决心。
如今的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里,竖立着谭冠三将军的纪念碑。按照他的遗愿,将军的骨灰永远留在了他曾创办并劳动过的拉萨“八一农场”苹果园。
“革命理想高于天”。一项项成绩、一次次突破、一种种进步,既是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干部群众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老西藏精神”传承与弘扬的结果。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开通运营,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一首《天路》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2014年8月15日,青藏铁路的延长线——拉萨至日喀则铁路正式通车运营,成为青藏铁路建设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2021年6月25日,拉林铁路开通运营,这是西藏境内首条电气化铁路,西藏各族人民再次迎来一条重要的经济大动脉。
三条铁路的开通,就是三场攻坚战。
今年56岁的朱锦堂,先后参加了青藏铁路、拉日铁路和拉林铁路建设,被称作高原铁路建设的“老黄牛”。面对风积沙、强岩爆、高地温等一系列高原铁路施工难题,朱锦堂牵头组织开展攻关,形成专利32项、工法8个。高原反应严重时,他一边吸氧一边工作,在拉林铁路巴玉隧道一次施工检查中,强岩爆隧道壁突然爆炸,他好不容易才死里逃生。
“为了铁路通车,吃再多苦也值得。”这位遇过数不清的困难,甚至险些牺牲的高原铁路干将,却一再称自己不过是个平凡的人。
正是像朱锦堂一样的一代代铁路人,克服了缺氧、冻土等困难,不畏艰险,一步步提升雪域高原的“速度”,让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水平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时代内涵
西藏林芝市鲁朗镇全国援藏展览馆里,孔繁森的日记震撼着一位位参观者:“我在哪里发生的不幸,就把我埋在哪里。”这位刚进藏时就写下“青山处处埋忠骨,一腔热血洒高原”的好干部,最终把生命献给了西藏。从主动申请进藏,到二次调藏,最后留在西藏阿里地区工作,茫茫雪域高原留下了孔繁森的奋斗足迹。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行走在西藏,无论在乡村还是在城镇,随处可见内地干部的身影:在田间地头指导生产,为农民解决贷款问题,给乡村规划建设文化旅游园区……《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白皮书显示,1994年至2020年,对口援藏省市、中央国家机关及中央企业分9批共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建设项目6330个,总投资527亿元,共选派9682名优秀干部援藏。
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中级人民法院院长赵宇彦,进藏工作29年,扎根平均海拔4500米的阿里业已7年。从一个审判员一个国徽一匹马的马背法庭,到牧区里临时搭建的帐篷法庭,再到现在的巡回法庭车,阿里法官们坚守着人民在哪里,人民法庭就在哪里。
三年,是一批援藏干部的工作周期。而他们中的许多人都选择了“三年又三年”。阿里地区普兰县委常委、副县长吕智勇,是陕西省第六、七、九批援藏干部,正如他的微信名“神山脚下一棵草”,他早已扎根在这片高原大地。“刚来阿里的时候条件很差,没有电,住的公寓也没有厕所。”即便如此,也没有拦住吕志勇三次援藏的一腔热情。主管林业期间,为克服高原种树难,他带人到新疆、青海寻找苗木,想方设法改造土壤,昔日的乱石堆现已绿树成荫。
时光无言,精神有声。70年来,“老西藏精神”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挺起精神脊梁、扎根雪域高原、矢志艰苦奋斗,用精神之光、信仰之力、奋斗之路,谱写了一曲曲西藏发展的壮丽篇章。
(本报记者赵斌艺尕玛多吉陈慧娟)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