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社会主义复兴

伟大的斗争源于伟大的实践

作者:曹歌 发布时间:2017-11-27 09:09:12 来源:光明日报 字体:   |    |  

1.jpg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出版。资料照片

  【总书记的足迹·光明书屋】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读马列、学毛著,要精,要原原本本地学、仔仔细细地读,下一番真功夫。”那么,了解经典,势必要找到源头;研读思想,势必要探寻开端。马克思的一生当中有许多著作,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占据了其中特殊的一席。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研究政治经济学的重要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形成阶段的著作。一经问世,《手稿》就在当时的西方思想界引起了巨大轰动,也是我国理论界历来重点研究的文本之一。手稿虽然在1844年撰写完毕,但直到1932年才首次出版,隔了近90年的时间。这期间,世事变幻、沧海桑田,资本主义社会早已由马克思所处的原始积累阶段进入到了发达工业社会阶段。但人们惊讶地发现,手稿中的相关论述,虽然是在几乎一个世纪前作出的,但其蕴含的深刻思想尤其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却仍适用于后世。这种理论跨越时空的现实感,让无数理论家为之着迷。例如,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卢卡奇、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马尔库塞,都受到手稿的深刻影响。甚至可以说,当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所生发出的研究路径、研究范式,或多或少都打上了手稿的深远烙印。换句话说,在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程中,手稿是始终无法绕过的关键一环。

  究其根本,还是源于手稿本身所呈现的巨大理论力量。一方面,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研究人的本质的方式,即考察人的本质必须从考察人的实践活动出发,从对象性活动这一范畴出发。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改变了以往哲学对“人的本质”这个问题的提问方式:不再囿于“人的本质是什么”这一抽象思辨的层面,而是转换为“人的本质何以可能”这一路向。对此,马克思的答案很明确:人的本质正是由人的现实实践所规定的;人的现实实践如何,人的本质就如何;人的本质力量最终由其对象性的产物来确证。应当说,这一转换,打破了以往哲学所遵循的主体和客体截然二分的思维结构,勾勒了人在改造外部感性世界的同时也在改造着自身这一二重性,展现了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品格。另一方面,马克思正是通过对人的现实实践的考察,进入到当时社会的经济生活层面,深刻地揭示出那时人们所进行的实践是一种异化的实践。他将哲学的思维方式融进了政治经济学分析之中,力图破解社会结构的谜题、展现异化着人的机制,并最终指向人的解放。

  今天,《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依然闪耀着理论光芒。首先,手稿所运用和阐发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立场,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仍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例如,它所立足和面向世界的基点——对一切问题,始终应当从人的现实实践、人的现实活动出发来进行解释和考察,这也是历来为我们党所重视且一直强调的方面。其次,手稿对于矛盾的重视,对于如何剖析事物进程中各种矛盾的方法,始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得以不断发展的“活的灵魂”。这一点,在当前我们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的新时期尤为重要。任何伟大梦想的实现,都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而伟大斗争,正是在社会的进程中与各种矛盾作斗争,特别是要与那些压抑着人们的本质力量、影响着人们“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东西作斗争。如果没有科学的方法,如果不能分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能区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我们的斗争将难以持续。最后,手稿激情澎湃地宣告,“共产主义”是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这一简短的话语,犹如闪电刺破长空,蕴含着无比深邃的指向:它从近两个世纪前走来,从近代哲学被摧毁之处走来,从人类异化的“黑暗”时代走来,与今天的时代交汇;它继续前行,带着未来的图景,恰如它所希冀的那样,共产主义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一句话,它所未竟的事业,将由我们所谱写。

  (作者:曹歌,系人民出版社编辑)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