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把马克思说得很清楚的事情搞成一盆浆糊”现象
——从人大教授周新城同志评中央党校教授董德刚说起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主办的《中华魂》杂志今年第9期刊载人大教授周新城同志《不要把马克思说得很清楚的问题搞成一盆浆糊——评董德刚教授的<劳动价值论也有缺陷>论》一文。笔者读后,为周教授的这篇文章点赞、叫好!
一、把马克思讲得很清楚的“劳动价值论”搞成“一盆浆糊”本质是反对“两个必然”和共产党人的“初心”。
众所周知,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基本原理之一,恩格斯把这一理论称之为马克思一生中两个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另一理论是唯物史观)。而劳动价值论既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前提,也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之一,没有劳动价值论,就没有货币本质理论,更没有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本质理论。稍微认真读过《资本论》的人都能够感觉到,马克思在书中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原理对劳动价值论、货币本质论、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本质理论等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马克思通过劳动价值理论、剩余价值学说理论的创立不仅揭示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典型的价值规律的商品经济的社会,而且是一个把劳动力也作为特殊商品的追求剩余价值的经济运行规律的社会。这一思想实质是对《共产党宣言》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本质认识的深化,是进一步从经济的运行规律揭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发展趋势。
马克思这一理论创立以来,始终受到西方经济学理论的质疑和反对,这并不奇怪。因为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是根本否定资本主义的无产阶级解放的经济学理论,它不受到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反对和攻击反倒是奇怪了。新中国成立后,这一经济学理论无论在主流媒体上还是在经济学理论界、大学和党校系统的课堂上,都占绝对主导地位。然而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实行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以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理论受到了建国以来空前的质疑和否定。而这种质疑和否定的相当多的人竟然是马克思主义的专业理论人员。堂堂的中国共产党的最高学府——中央党校的教授就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逻辑严谨、层次清晰的最基础理论劳动价值论进行如此歪曲和否定。周新城教授结合《资本论》的具体内容详细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的科学内涵和具体内容。同时指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论逻辑“一环扣一环,丝丝相扣,逻辑极其严密,令人不能不信服。”同时严厉揭露和批判了董德刚教授对“劳动价值论”所谓三个缺陷的荒谬观点。董否定劳动价值论的目的是根本否定剩余价值理论。正如董自己所说,劳动价值论存在缺陷,建立在劳动价值理论基础上的剩余价值理论也存在不足,导致对“剥削”的本质也没有搞清楚。他认为“剥削”与私有制没有必然联系。由此为今天的发展私有经济提供所谓“理论依据”。这就是董鼓吹“劳动价值论缺陷论”的根本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董通过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发展到对“剩余价值论”的否定,实际就是否定整个《资本论》的科学结论,就是否定《共产党宣言》中关于“两个必然”、“消灭私有制”和“两个决裂”的科学结论,也就否定了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这是典型的反马克思主义观点。
二、“把马克思说得很清楚的事情搞成一盆浆糊”现象的普遍性。
周教授指出董教授的做法就是“把马克思说得很清楚的事情搞成一盆浆糊”。其实,近几十年思想理论界“把马克思说得很清楚的问题搞成一盆浆糊”现象不仅表现在董德刚一个人身上,不仅表现在对“劳动价值论”的歪曲和否定,而且相当多的学者和权力者,在马克思主义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上都是“把马克思说得很清楚的事情搞成一盆浆糊”。例如:
稍微懂得马克思主义形成过程的人都知道,马克思主义学说首先是对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继承和对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状况和阶级斗争实践进行科学研究的结果。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概论”开始所指出的,科学社会社会主义“就其内容来说,首先是对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有财产者和无财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以及生产中普遍存在的无政府状况这两个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子深扎在经济的事实中。” 然而中央党校教授王长江在面向全国省级党校教师的讲课中却说什么,马克思是个哲学家,思辨学家,他开始一个概念一个概念地抠,抠完了概念然后弄成范畴,范畴之上搭建框架,框架之上再弄个体系,哎呦整个体系出来之后,就跟数学做出来的一步一步往前推呀,就推出来那么一套东西,巨大无比的庞大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就这套体系呀,咱们在座的诸位,包括我,你研究一辈子你也未见得研究清楚。啊,连我们都研究不清楚,你说它拿来武装全党?
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马克思1845年春天写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第一条中提出和阐发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实践”概念。马克思在这里针对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客体性突出强调实践的能动性和主体性特征,但针对把能动性、主体性夸大为脱离了客观性、物质性的唯心主义倾向的观点突出强调的是实践的客观性、物质性特征。科学的“实践”观是物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也就是说,马克思实践观的确立并没有否定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而是在唯物主义基础上,进一步解释了历史领域中不依赖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物质性因素即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这才有了唯物史观理论的创立。但是上世纪80年代伴随真理标准大讨论后出现的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研究中,相当一部分所谓马克思主义学者借口马克思《提纲》中强调“实践”与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客体性”的对立,硬说马克思的“实践观”与“物质观”也是根本对立的,是与“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根本对立的。恩格斯《反杜林论》中阐述的“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反对马克思“实践观”思想的,由此制造“实践本体论”观点取代“物质本体论”观点,制造“马克思研究人恩格斯研究物”、“马克思研究主体性恩格斯研究客体性”的马恩对立说。实质是完全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基础,把马克思主义完全建立在唯心主义的所谓“主体性哲学”基础上。
发现人类社会生活中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客观现象,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功劳。马克思恩格斯的功绩在于揭示阶级斗争与人类物质生产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与社会基本矛盾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指出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是消灭阶级和进入无阶级社会的过渡。马克思恩格斯这一思想贯穿于《共产党宣言》始终,并作为《宣言》的核心思想。正如恩格斯1883年德文版《序言》中所说:“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因此(从原始土地公有制解体以来)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即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统治阶级和统治阶级之间斗争的历史;而这个斗争现在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即被剥削被压迫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剥削、压迫和阶级斗争,就不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这个基本思想完全是属于马克思一个人的。” 《宣言》中所阐述的“两个必然”、“消灭私有制”、“两个决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思想都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的具体化。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中都讲得清清楚楚。然而近几十年的的所谓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在彻底否定毛泽东的“阶级斗争为纲”思想的同时,发展到根本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思想。在当今的主流媒体及刊物、杂志和中央文件、领导人讲话中基本不提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阶级分析方法,甚至个别所谓“马克思主义学者”也跟在西方某些思想家的的屁股后面,猖狂叫嚣“阶级对立”、“阶级仇恨”、“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制造出来的,应该根本抛弃。所以他们认为,《宣言》的核心思想既不是“阶级斗争”,也不是“两个必然”、“消灭私有制”、“两个决裂”,而是离开阶级斗争和消灭私有制的抽象的“人的发展”理论、是全球化理论。这不同样是“把马克思说得很清楚的事情搞成一盆浆糊”吗?
马克思《共产党宣言》中讲到的“消灭私有制”思想就是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制,用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取而代之。而且这种“私有制”是包括资产阶级私有制在内的整个“私有制”。恩格斯在《宣言》之前写的《共产主义信条草案》和《共产主义原理》对此讲得清清楚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谈到社会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时说,资本主义对封建社会的否定和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就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 马克思这里所讲的“个人所有制”,绝不是讲“私有制”,而是讲“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与“封建社会所有制”有其共同点,即生产资料归劳动者所有,而非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但近些年来的理论研究中,一些所谓“马克思主义学者”纷纷在主流媒体和刊物上发表“研究成果”,把《宣言》中的“消灭私有制”思想歪曲为“离开生产力发展”、“一下子就消灭私有制”,而且这种“消灭私有制”只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而非整个“私有制”。马克思的“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也是重新建立“没有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新的“个人私有制”。这又是一个典型地“把马克思说得很清楚的问题搞成一盆浆糊”。
搞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就必须搞清楚“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尽管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共产党宣言》为了与他们所批判的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思想划清界限,反对用“社会主义”概念概括自己的学说及命名未来社会的名称,而只用“共产主义”。但50年代特别是70年代以后,他们接受了“社会主义”概念,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与“共产主义”等同起来。列宁后来又把“社会主义”看做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共产主义”理论是一种等同语。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共产主义”既是一种理论,也是一种制度和目标,同时也是一种运动。那么同理,马克思主义者使用“社会主义”概念也同时是理论,也是制度和目标,更是运动。“社会主义”作为制度,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关系和经济制度,也是一种社会政治制度。那么其本质特征只能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建筑角度界定。“社会主义”作为生产关系、经济制度上讲本质特征只能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度,作为上层建筑的本质特征只能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和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作为过程也是消灭阶级的过程,而不是已经消灭了阶级的历史阶段。上述思想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著作中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但近几十年来,某些人却一再声称,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搞了那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对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我看除了实事求是这一条外,我今天还不能讲得很清楚。我看也没有几个人说得清楚。所以他认为,说不清楚就不要去争论,成天去争论姓资还是姓社就是浪费时间。但是这些人又天天讲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于是就自己给“社会主义”重新下了一个定义即大家所熟知的那个社会主义的本质论。这不是典型地偷换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把马克思说得很清楚的问题搞成一盆浆糊”了吗?
改革开放以来,几乎所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质疑和否定。同时形形色色的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新“解读”、“研究”和“创新”的成果多如牛毛。但在笔者看来,有真知灼见和真正创新的成果基本上是凤毛麟角。相当多数的研究“成果”都属于“把马克思说得很清楚的问题搞成一盆浆糊”。这些所谓“研究成果”不仅公开发表在主流媒体和公开刊物上,而且获得大量国家课题研究经费和国家、省部级研究成果奖,且自觉不自觉作为党或国家各项“改革开放”实践中的指导思想,其已经对中国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性。
三、为什么会出现“把马克思说得很清楚的事情搞成一盆浆糊”现象?
第一,把原苏联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完全看做对马克思主义的背离
苏联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确实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但不可避免也出现种种问题,包括理论方面的问题。毛泽东在世时,就批判过斯大林在哲学、经济学及社会主义学说方面存在的种种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观点。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存在一股全盘否定中国前三十年成就的错误思潮,而且把错误根源归结为全盘照搬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因而原苏联的马克思主义所有的哲学、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都是错误的。尤其是苏联解体以后,这种全盘否定苏联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现象更为猖狂。他们认为,中国建国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教材基本上都是照搬苏联的,都是斯大林的歪曲了的马克思主义。他们要彻底批判这种“以苏解马”模式,因此把我们国家流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教材的几乎所有的观点都认为是“苏联模式”的产物,都要重新解读。如“计划经济”理论,他们认为是斯大林搞的,斯大林的社会主义失败了,计划经济理论也被实践证明是错误的。中国照搬苏联的计划经济理论与模式,所以也失败了,那么就必须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取而代之,其结果就出现了把马克思、恩格斯说得很清楚的计划经济理论问题搞成一盆浆糊。
第二,盲目崇拜、照搬“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思想家理论
近几十年,思想理论界完全否定“以苏解马”模式,却自觉不自觉陷入了“以西解马”模式。改革开放初期,他们认为前三十年把经济发展动力完全归结为精神是错误的,于是大讲特讲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科学阐明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确实很有必要,然而他们在讲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则时,自觉不自觉地地把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则等同于个人物质利益原则,自觉不自觉地把个人主义、私有观念冒充为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利益原则,把马克思主义的集体主义、大公无私思想归结为空想和纯精神,归结为反人性理论,而排除于马克思主义物质利益原则之外。再发展下去,就直接间接把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思想等一系列新老自由主义理论拿来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极其重要的指导思想。再例如,用“实践本体论”取代“物质本体论”的观点也完全是从西方马克思主义那里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的。
第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功底极为欠缺。
笔者发现,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中许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只是停留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教材基础上。不可否认,以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大部分原理讲得还是基本正确的。从原理教材中学习马克思主义是可以的。但是作为专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绝不能停留在教材上的马克思主义,而应该紧密结合马克思主义原著对每一个基本原理的来龙去脉真正搞清楚,搞清楚这些基本原理的真正内涵及与其它原理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些特别容易受社会各种错误思潮影响的某些所谓马克思主义者一个极其重要原因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停留在词句和一知半解的理解基础上,社会上稍微有些风吹草动,就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发生了怀疑和动摇,甚至跟着错误思潮后面,也纷纷指责和批判起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了。董德刚教授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几点质疑没有任何新东西。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诞生以来,就始终受到西方思想家的质疑和否定。翻开近几十年来网络对“劳动价值论”的否定言论,董的那些言论完全是照抄那些早被马克思批判过的陈词滥调。董作为一个堂堂的中央党校大教授如此低下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功底,如何承担起培育我们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的责任呢?
第四,对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做了错误的解读。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基本原则之一,能否做到实事求是,也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解读上。当前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的认识最主要的分歧之一就是如何认识新中国建立之后三十年的成就和问题。改革开放后的相当长的时间甚至包括今天,由于1981年《决议》对文革做了彻底否定,由此导致不仅对文革十年甚至建国后的三十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全盘否定,实践的错误是由理论的错误引发的,于是从否定毛泽东的“阶级斗争为纲”理论开始,党中央、毛主席制定的一系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方针、政策也都遭到不同程度甚至彻底否定。同时他们把毛泽东错误的理论根源归结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上。于是开始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重新“解读”的所谓“理论研究”上。“把马克思说得很清楚的问题搞成一盆浆糊”的错误思潮及思维方法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形成的。
第五,对理论创新和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不清。
近些年来,一些权力者、学者特别强调“理论创新”这一口号。这一口号本身没有任何错误。但笔者发现,他们在强调“创新”的同时,对“创新”与“继承”的辩证关系并没有真正搞清楚,不懂得真正的创新是在真正“继承”继承上,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正如牛顿说过,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创新。恩格斯说过,任何新的学说都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然而个别人甚至为了突出“创新”,竟然喊出“没有创新就没有继承”这种典型形而上学的观点。同时,创新包括概念上的创新,但不是任何“新概念”的出现都是科学理论的创新。创新关键是内容的创新,没有对原有观点的实事求是的评价,而对原有观点的全部或基本否定基础上的所谓“创新”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恩格斯批判过的那个杜林就对历史上的所有哲学、经济学、社会主义学说甚至包括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学说都采取全盘否定的态度,因此把他自己的学说全部称之为“创新”理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就揭露了杜林的所谓“创新”的种种手段和伎俩。我们有些权力者、学者等人就是在所谓“创新”的口号之下,“把马克思说得很清楚的问题搞成一盆浆糊”。
第六,“权力至上”的唯心主义思维方式。
中国封建文化的显著特征是“权力至上”。成语故事“指鹿为马”就是这种文化的形象写照 ,由此导致的思维方法就是权力=真理的唯心主义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几千来不仅在官场上,在知识分子队伍中尤其盛行。社会主义的建立虽然对这种思维方法进行了深入批判和撞击,但并没有根本消失,且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私有观念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泛滥,这种思维方法又在官员和知识分子队伍中严重流行起来。他们把领导人的讲话、中央文件及现行的路线、方针、政策完全看做不证自明的真理。并以此为逻辑前提,对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裁剪。如我们当今改革实践中确实存在着严重的私有化错误倾向,于是某些所谓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就把这种私有化改革倾向看做符合历史发展方向的改革,因此对《共产党宣言》中的“消灭私有化”观点产生质疑,于是就出现了歪曲马克思《资本论》中的所谓“个人所有制”思想,认为马克思“消灭私有制”不是消灭整个“私有制”,而只是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是用劳动者的个人私有制取代资本家的“个人私有制”。
四,究竟怎样克服思想理论界“把马克思说得很清楚的问题搞成一盆浆糊”现象?
第一,老老实实读马列和毛主席著作,完整、准确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恩格斯晚年针对青年派歪曲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曾经说过,希望人们“根据原著来研究这个理论,而不要根据第二手的材料来进行研究。”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也说过:“只有从哪些开创这些哲学思想的人那里。人们才会领受到真正的哲学。谁想学哲学,谁就得读原著;要在那神杰的圣地。去找寻大师的灵魂。这种真正的哲学家在其光辉篇章中展露的洞见,是那些拙劣的转述者所作的啰嗦冗长的的报告罕难匹敌的。” 毛主席也说过,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做到这一点,唯一的途径就是老老实实读马克思主义原著。一是搞清楚每一个基本原理的科学含义,二是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观点与历史上其它观点的联系和根本区别,特别弄清楚与现代西方学说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根本区别,三是搞清楚马克思主义每一个具体原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的具体发展,四是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五是搞清楚每一个具体原理的应用条件等等。
第二,科学评价“西方马克思主义”与西方思想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是在科学评价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西方思想家的成就与不足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的优秀成果。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后,这种批判继承的任务没有完成。同时现代西方思想家包括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想也是精华与糟粕内容的统一,同时马克思主义也是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的统一,它的发展过程也同样要继续批判地借鉴现代西方思想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的优秀成果。但大前提是实事求是。不能把西方思想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看做比马克思主义还要正确的真理体系。西方思想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本质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尽管其中有许多合理的甚至是精华内容,但本质是为现代资产阶级服务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把西方思想家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当做灵丹妙药,采取教条主义照搬过来解读马克思主义,不可能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近些年来,在经济学界大有取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现象的西方经济学理论充斥于大学课堂和党校系统,也是离开对西方经济学的科学评价而简单照搬的典型表现。
第三,科学评价苏联和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
能否真正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还涉及到一个极其重要的现实问题,那就是如何正确评价原苏联斯大林时期和新中国前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绩。凡是根本否定这些成就的思维方式,逻辑地必然导致指导这段实践的理论是错误的,也就必然导致对其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怀疑和否定,并重新做出所谓新的“解读”和“创新”,实际就是“把马克思说得清楚的事情搞成一盆浆糊。”因此实事求是评价苏联和新中国这两个时期的成就就成为克服“把马克思说得很清楚的事情搞成一盆浆糊”错误倾向的一个重要途径。最近在北京召开的“十月革命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长刘奇葆同志在其发言中,就高度赞扬了十月革命后几十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习近平十八大后,强调“两个不能否定”思想实际上也基本肯定了新中国前三十年的伟大成就,实际就是说,指导这种实践的基本理仍然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不可否认在实践上也不同程度存在许多问题。但总体上必须给与肯定。因此也就不能借根本否定这段历史时期的成就根本否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科学性而进行所谓新的“解读”和“创新”。
第四,认真改造世界观,真正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强调,无产阶级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这不仅对各级领导干部非常重要,对共产党员非常重要,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专业工作者也更为重要,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实践性、阶级性、革命性、科学性的显著特征,只有具备无产阶级世界观、为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彻底解放、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无产阶级知识分子才能够真正科学揭示其内含和实质,并能够使之转化为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尖锐武器。但由于种种原因,利己主义世界观也不同程度甚至严影响和渗透到理论工作者中。如那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单纯当做混饭谋生工具、甚至当做谋取个人名利地位、赚钱发财方式的人就是其具体表现。这种人是不可能科学解读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甚至为其个人利益或既得利益集团,自觉不自觉就要修正和阉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几乎所有打着红旗反红旗、修正和歪曲马克思主义的人都自觉不自觉地站在资产阶级和个人主义立场上。中国当代那些“把马克思说得很清楚的事情搞成一盆浆糊”的人其立场和世界观几乎也都是偏离和背叛无产阶级世界观,用头脑中的资产阶级世界观解读马克思主义的。因此真正克服上述现象,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必须把自觉改造自己的世界观,真正站在为绝大多数人服务的立场提到极其重要的地位上来。
第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和革命性,批判一切歪曲和修正马克思主义的各种错误思潮。
马克思在《资本论》序言中讲到,辩证法在对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着对事物否定和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其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就是唯物辩证法,因此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就是批判的革命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批判形形色色的剥削阶级观念、反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思潮的斗争中发展起来的。真正的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学者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革命性,必须具备能够识别和批判真假马克思主义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就不能识别“把马克思说得很清楚的时期搞成一盆浆糊”的现象及其本质,就不可能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周新城教授揭露的中央党校教授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思想以及笔者揭露的这种普遍现象就是当今社会修正和歪曲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表现。
第六,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入研究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一系列现实问题。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对于学习和研究过毛泽东《实践论》的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基本原理了。但这这一原理转化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的内在素质和能力,就一定要把自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同当今世界和中国的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说明解释变化万千、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对立斗争的基本形势和共产党人的斗争任务。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王伟光同志2014年发表在《红旗文稿》上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今天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判定的历史时代,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个前途、两条道路、两种命运、两大力量生死博弈的时代,这个时代仍贯穿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阶级斗争的主线索,这就决定了国际领域内的阶级斗争是不可能熄灭的,国内的阶级斗争也是不可能熄灭的。笔者非常赞同这一观点。以当今这种基本的斗争形势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源泉、动力、标准和目的,也从中汲取和探求与一切反马克思主义和修正马克思主义思潮斗争的物质力量和物质途径。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5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5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3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697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5《意欲与人生之间的痛苦——叔本华随笔和箴言集》,第57页,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1988年版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