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社会主义复兴

争优新时期的好干部

作者:苏伟 发布时间:2017-03-31 16:54:37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党校主体班和相关部门党课辅导

主讲人: 苏 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作出深刻阐述,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要努力成为党的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目前,大家想得比较多,议得比较多的有3个问题:一是怎样是好干部?二是怎样成长为好干部?三是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 正确回答和解决这3个问题,作为我们从事党务工作者的同志,就要认认真真的思考这三个问题。今天我想借这个机会,结合自身的一些经历、感受、感悟,与大家交流探讨一名好干部的成长和成才。

  第一问题,怎样是好干部?

  这本来是一个十分清楚的问题,党章有明确要求,然而,由于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影响,由于一些地方选出来的干部素质和能力明显不合格,甚至出了一些“带病提拔”、违规提拔的干部,致使不少同志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模糊了。这也说明我们的工作还大有可改进空间,因为如果选来选去使大家对好干部的标准都弄不清了,那显然是选出来的一些人不仅没有起到标杆作用,反而起了反作用。这个问题要引起深思。

  好干部的标准,大的方面说,就是德才兼备。同时,好干部的标准又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历史的时期,对干部德才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革命战争年代,对党忠诚、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干部就是好干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懂政治、懂业务、又红又专的干部就是好干部。改革开放初期,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懂知识、懂专业、锐意改革的干部就是好干部。现在,我们提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等具体要求,突出了好干部标准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总书记“五好干部”20字标准,既是组织部门培养选拔干部的重要遵循,也应该成为各级干部的共同价值追求。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的首要条件,就是要政治上靠得住,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定自信,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保证精神上不“缺钙”。为民服务是好干部的立身之本,就是要牢记党的宗旨,做人民公仆,忠诚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使广大群众更多更好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勤政务实是好干部的为政之要,就是要坚持勤勉敬业、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精益求精,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为发展扫清障碍,为群众谋取利益。创造出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实绩。敢于担当是好干部的时代品质,就是要敢抓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清正廉洁是好干部的形象要求,就是要严格操守,坚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往清白,保持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这些说起来大家都明白,但要真正做到就不那么容易了。

  这里,我想特别强调一下理想信念、敢于担当、清正廉洁这三个问题,这是当前干部队伍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首先来看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坚定,是好干部第一位的标准,是不是好干部首先看这一条。理想信念首在筑魂。就是你的脑袋,因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你有什么样的思想,才能有什么样的行为,所以首先我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应该说习总书记在很多场分合都提出了共产党人必须要坚定理想信念。在2012年的第一次政治局学习会议上,总书记把理想信念,生动形象的比作是钙,他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它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因为钙是人体很重要的生命元素,人体需要的最重要的是五大生命元素,那就是碘、锌、钾、氮、钙,人体需要的最重要的就是这五大生命元素,所以钙是人体最重的生命元素,如果你一缺钙,那就会得很多种病,看得看不清楚,反正就是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病。共产党人如果缺钙他会得什么病呢,总书记说了,政治上就会变质,经济上就会贪婪,道德上就会堕落,生活上就会腐化,你说这个后果严重不严重,所以政治上和思想上缺钙,没有理想信念,是全方位的堕落,这叫塌方式的毁灭。总书记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培训班上,他又强调,他说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我们共产党人一定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所以理想信念这应该是我们共产党人首当其冲,应该要摆正的、要做到的。总书记对于历史是非常重视的,他说我们党90多年的历史,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惜流血牺牲,靠的是什么?信仰。为的是什么?理想。所以邓小平就说过,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够战胜千难万险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张闻天在延安时期他就说,二万五千里艰苦卓绝的长征,为的是什么?就是共产党在长征中为了自己理想而牺牲奋斗与坚持到底的精神,所以当年红军这支队伍平均年龄不足25岁,战士平均年龄不足20岁,我们想象一下现在20岁的小孩子,都还在读大学,那个时候这些年轻人就扛着枪在征战,那么这些战士们,14岁到18岁的,占了40%,所以你看这是一支多么年轻的队伍,在二万五千里长征,平均每三百米就有一名红军牺牲了,所以他们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前途是充满危险危机,但是他们一然前行,靠的是什么?是理想是信念,美国记者斯诺统计过红军爬过了18条山脉,越过了24条河流,经过了12个省,渡过,占领过62坐城市,平均每天行军35.5公里,那个时候行军肯定是用两条腿走,平均每天要走70里路,历时两年行程上万里,我们现在走两里路,三里路都累得要命,都希望坐车子,那个时候平均每天要走70里路,这个艰苦是难以想象的,这是红军翻过的第一座山,夹金山,所以红军长征胜利就是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方志敏说,敌人能砍下我们的头颅,但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因为我们信仰的主义是宇宙的真理,为着共产主义牺牲;为着苏维埃流血,我很情愿的。再如:这是一个很有理想信念的一个典型,因为他出生于一个富豪家庭,应该是处于一个锦衣玉食之家,他家里的田地很多,有鸭飞不过的田产,家里平均每年有50个农民做奴隶,但是他秉志改革,最后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他就是彭湃。这是瞿秋白,瞿秋白应该说是才华横溢,多才多艺,瞿秋白被俘以后,在押上刑场的时候,他是沿路高唱国际歌,然后在找到一个草地,他就席地而坐,他说这个地方很好,你们就开枪吧,当时这些国民党行刑队伍说,请你转过身去,我们对着你的背开枪,瞿秋白说我就要面对你们黑洞洞枪口,你们就对着我的面开枪。瞿秋白在牺牲之前,他曾经写过一首诗里面有这么两句,眼底云烟过尽时,正我逍遥处。这显示出共产党人这种大义凛然,这种从容就义的情怀,这种淡定,所以这就是一种凛然,这是一种超度。夏明翰曾经就写过一首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你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所以只要为了我心中的主义,我宁愿牺牲我的生命,当年这些先烈们,他们都很年轻,他们都是风华正茂的一代,李大钊38岁,彭湃33岁,瞿秋白36岁,方志敏36岁,还有莲花的一个县委书记,刘林龛34岁,他们从容就义的时候,都是年富力强正当年华,他们为什么如此从容就义,就是因为他们心中的理想和信念,所以一个人要有理想有信念,当年司徒雷登分析国民党失败的原因他就说过,他说共产党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的成员对他的事业,抱有无私的献身精神,我觉得司徒雷登这个分析是很有道理的,司徒雷登他说这些共产党人,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信念,为了民族的大义,为了光明的事业,有无私的献身精神,所以司徒雷登作为一个旁观者,他却看得很明白,所以我们在和平时期,也有很多共产党人他们也有心中的理想信念,在终身实践,比如说这个老人叫杨善州,杨善州作为一个地委书记退休以后,回家务农在山上,植树造林,林场价值几个亿,最后他无私的捐给了国家,这就是一个理想信念,所以理想信念它还是一些防腐剂,一些领导干部为什么他会走上腐败堕落,很重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追求,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所以习近平同志就说过,理想的滑坡是最致命的滑坡,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这个人是原来黑龙江省的政协主席叫韩桂芝,她心中没有正当的追求,她天天迷信的是菩萨,天天在家里拜菩萨,在家里搞了一个房间,专门摆佛槛,每天回家里都要吃斋念佛,每到一个地方都要到庙里面求神拜佛,而且给她的菩萨旁边且贴了一幅对联,上联是菩萨保我做大官,下联是我做大官敬菩萨。所以韩桂芝她是非常迷信菩萨的,在双轨她之前,他听到了风声,那一年过春节,她带着秘书跑到五台山去求神拜佛,最后也无济于事,所以在双轨她之前,她听到消息以后,把家里这些菩萨打得西扒烂,说我敬得你这么虔诚,为什么你不保佑我,所以有一些领导干部思想空虚、精神颓废、迷信思想严重。中央党校对一些县级以上干部作了个调查,发现82%的县级干部有迷信思想,有些县级干部,认为算命先生说得话有道理,有些认为祖坟对自己的官运有一定的关联。比如说李春城,他花了上千万元,从东北把自己的祖坟迁到成都的都江堰,因为他认为都江堰是一个风水宝地,但是及时迁了祖坟也无济于事,所以他成了十八大以后落马的第一个高官。这个人就是中国儿童中心原主任赵顺义,是一个正厅级干部,当检察院抓他的时候,他说了两句话,真准,真准,他为什么说这两句话呢,就是他很迷信,专案组在查他的时候,他就到算命先生哪里去求了一个护身符,算命先生说你只要平安渡过5月15号就平安大吉,然后他5月13号那天洗澡把这个护身符弄湿了,5月14号就把他抓着了,所以抓他的时候,他说真准,真准,还没有过5月15号,实际上他没有想到为什么会抓他,正因为他触犯了党纪国法。还有这个人也是缺少理想信念,这是李真,原来河北第一秘,是原来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的秘书,程维高的儿子程慕阳现在还偷逃在外,李真在枪毙之前,有记者采访他,这个记者采访他后面就写了一段文字,叫地狱门前的对话,记者问现在你看来,腐败的根源在那里,答:我对党的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现在看来信念太重要了,问:你为什么把信念看得这么重要。答:人一旦丧失信念他就像一头疯狂的野兽,不是掉进深谷自取灭亡,就是被猎人开枪打死。这个话是李真在枪毙的前一天说的话,你说他这时候,还会说一些冠冕堂皇的虚话和假话吗?这个时候刻骨铭心的感觉到,一个人确实要有理想信念,所以我们天天说一个共产党人你要坚定理想信念,这个真的不是喊口号,人确实要有点信念的,人要有一点追求,所以李真的腐败,李真的毁灭,李真的堕落,根本原因就是缺乏理想信念,李真这个人也是迷信思想非常严重,他经常找算命先生算命,这个算命的说,你只要过了38岁,你将来就可以成为封疆大历,他27岁的时候还是普通秘书,35岁就当了国税局局长,是省部级后备干部,在38岁就双归了,40岁左右就枪毙了,所以他人生很短暂,所以他很信服算命先生的话,在他双归前他已经听到了风声要查他,然后河北省委打电话让他去开会,他就打电话给北京的算命先生说,我这次去开会会不会有危险,这个算命的说你去吧,这次开会很平安,一去就把他抓到了,所以算命的也算不准,那么抓到李真以后,他很顽固,他说我问题有,但是我没有大问题,我收了人家的土特产,我对下属很严厉,但我没有大问题,所以他顽固不化,后面就直接下逮捕令,进入法律程序,因为他在河北的势力是盘根错节,后面就把他转移到了跟河北界近的山西,关在阳泉,然后在山西阳泉他也很顽固不交代罪行,后来一个检察长就跟他聊天,是唐山市的一个副检察长陈晓勇,他说李真我们今天不聊案子我们聊聊天,说你现在搬到这里有什么想法,李真说我现在关到外省你们也没什么办法,最后检察长说,你说你关在外省,我们来看看这个外字,这个外字的左边是一个夕阳夕下的夕字,外字的右边是一个前途未卜的卜字,外在上面加一横,这是一个什么字呢,是一个死亡的“死”字,外字下面加一张口,这是一个什么字,咎由自取的“咎”字,你看你刚才说了这个外字,说明你问题很严重,所以李真一听这个话,这个话讲得很有道理,所以马上就击跨了他的心理防线,然后他就一五一十把这个罪行交代了,这个人的迷信思想极为严重,也是一个理想信念的动摇。同时他也是对共产党的江山产生了怀疑,因为他看到苏共亡党以后,当年苏联共产党的一些干部,在苏共亡党以后,很多人都是穷困潦倒,有些人就看大门,所以李真说,与其将来江山失手,自己万物皆空,我还不如现在早做一些积极准备,所以说一定要重视党的干部的理想信念的教育,理想信念就是精神支柱,这是检验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标准,那么检验一个干部的理想信念,怎么看,要这样去衡量,它是有标尺,要看他能否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这是第一个标准,能否吃苦在先,享受在后是第二个标准,能否勤奋工作,廉洁奉公是第三个标准,能否为理想而奋不顾身拼搏奋斗,献出生命是第四个标准,所以看一个人是否有理想信念,这就是一个标尺,这是检验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一个标准。你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不能够放松理论学习,要学习中国特色的理论,要用中国特色的理论来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所以习总书记说过,学习有三种境界,一种是望尽天涯路的那种志存高远的追求,一种是耐得住昨夜西风刁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还有静下心来通读苦读,要勤奋努力刻苦钻研,舍得付出,要坚持独立思考,学用结合,学用实用。所以毛泽东同志就说过,他说我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但是书不可一日不读,所以毛泽东一生勤学不倦,他读书九万册。所以一个人的强大不在于他的地位权位之高,而在于他内心的充盈,所以哈佛大学有个人曾经讲过一句经典的话,人的命运决定晚上的八点到十点,所以我们每天晚上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潜心学习,提高自身的修养。

  其次来看敢于担当。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越是责任重大的岗位,遇到压力肯定会越大,越就需要有勇气去担当。为政者是否敢于担当责任,是一道天然分水岭,体现的是心胸胆略和人格品质。在座的各位同志,身处南江脱贫奔康的关键时期,肩负着推动南江发展的重责,大家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主动担当尽责,在干事成事中彰显个人价值追求。第一,要敢于担责不避。梁启超曾有段关于责任的论述,“人生于天地之间,各有责任,知责任者,大丈夫之始也。行责任者,大丈夫之终也”。当前,绝大多数党员干部工作都能认真负责,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但在少数干部中也存在着一些不敢做不敢为的现象,回避矛盾,致使新问题堆成老问题,小问题淤积成大问题;有的口口声声不图名、不图利;有的工作拈轻怕重,遇事明哲保身,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事得过且过,成了“公堂木偶”。遇到麻烦就打太极、见到问题就玩推手、看到矛盾就绕圈子,已经修炼到了“万花丛中过、一尘不沾身”的地步。这其实很要不得,对发展大局、对个人成长都不利,把领导干部最优秀的品质都丢掉了。“为官避事平生耻”,当干部就一定要不怕事、敢干事。我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组织部考察和培养年轻干部,很重要的一条标准就是看有没有敢于碰硬、敢于负责、敢于较真的精神,是不是把组织的托付、工作的职责看得比泰山还重。巨石当前,一种态度是把它看作“拦路虎”,畏手畏脚;另一种态度是把它看作“垫脚石”,踩在脚下。这两种不同的态度就能把干部分成两类人,一类是干不了事的人,另一类是能够干大事的人。我希望,我们的领导干部都要勇于当后者。争做敢于担当的表率。第二,要敢于担难不推。职责所在,难度再大也要迎着困难上;该负的责,风险再大也要迎上肩膀扛,做到担难不推。当前,南江正处脱贫攻坚、追赶发展的关键时期,也为领导干部提供了施展身手的竞技场。越困难、越艰难,越锤炼人。锐平部长强调,有几次热锅上蚂蚁的经历,可能正好是一个干部成熟的过程。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不能忽略了艰苦环境的磨练。在急难险重的任务面前,作为领导干部要勇于挺身而出,主动到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去解决问题,在磨砺摔打、加钢淬火中成长进步。第三,要敢于担错不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错误不可怕,关键是对待错误的态度。市上出台《关于支持和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的意见》,就是为了鼓励那些在改革创新中主动作为、敢闯敢干的干部大胆探索创新,放手干事。领导干部要有一股闯劲和冲劲,勇于探索,不怕失败,善于创新,不怕挫折。对工作中的失误,不应刻意掩饰、推脱责任,而要敢于承担、越挫越勇。清末名臣曾国藩,创立湘军之初,连吃败仗,几次欲投水自杀,他上奏折子时说自己“屡战屡败”,后被其幕僚李元度建议改为“屡败屡战”。作为一名领导干部,不被一两次的失败所吓倒,保持不服气、不服输的“屡败屡战”的精气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在不断总结成败得失、战胜困难中前进。

  最后来看清正廉洁。清正廉洁是好干部的处事之基。清正廉洁是官德人品的底线,是党和人民对好干部的基本要求。一个人能否廉洁自律,最大的诱惑是自己,最难战胜的敌人也是自己。

  习总书记对当前的反腐形势做了一个分析,他说近年来我们党内发生的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性质非常恶劣,政治影响极坏,令人触目惊心。总书记说腐败问题解决不好会对党造成致命的伤害,甚至是亡党、亡国后果及其严重。总书记说我们必须要对反腐保持高压态势,必须要“零容忍”。从这两年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发生的问题指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十八大以后这几年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广大人民群众也是有目共睹,但是不是说我们已经取得了绝对性的胜利呢?我们不能盲目乐观。总书记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他说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是在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没有取得压倒性的胜利,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判断。我们的反腐斗争还没有取得压倒性的胜利,就是说腐败与反腐处于一个焦灼状态,东风没有完全压倒西风,腐败活动减少了但没有绝迹;反腐体制建立了但不够完善;思想教育加强了但思想防线没有筑牢。重新构建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而繁重。这就是我们当前反腐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很重要。

  十八大以后落马的省部级高官算不少,有150多个,是什么概念呢?2003年—2012年接近十年落马的省部级官员只有72个,现在三年多的时间就落马了150多个,远远超过前十年反腐的成果。这个数量大,一方面社会方面的反腐从重、从严,另一方面也说明一个问题,说明我们腐败处于一个高发期。腐败从一般干部发生到了高级干部身上,一个省部级官员到这个岗位非常不容易,全国的公务员队伍大概700多万名,700多万名里能够走到县级干部已经非常不容易,12个公务员里面才能够出一个县级干部,县级干部要12个才能够提拔一个厅级干部,如果你要做到省部级高官大概是一万个公务员里面只有四个,万分之四。省级干部全国就有两三千个。

  习总书记最痛心两件事,第一是高级干部的落马。成为高级干部非常不容易,组织的培养,自身的努力才能够走到这个领导岗位。第二是食品安全问题,如果食品安全都解决不了,老百姓有什么幸福可言。总书记最痛苦的就是这两件事。

  反腐风暴是永远在路上,这个形势应该说还是很严峻的。现在一些腐败分子贪腐的金额是一次一次痛击到我们难以承受的神经。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远,他家里有两亿多的人民币,一吨重的人民币是8600万,两亿多就是两吨多重的现金存放在家里,两吨多重的现金如果把它放在一起两三个立方米,基本可以堆一个小卫生间现金了。当时调了16台验钞机,烧坏了4台,当时许多人在网络上调侃验钞机质量如此之差。一个副司长贪腐金额都达到了两亿多,贪腐金额是令人吃惊的。据香港媒体报道,从徐才厚在北京的一处豪宅2000平米的地下室拿出的现金就有一吨多重,里面有人民币、美元、欧元,有200多公斤和田玉,不胜其数的古玩名画。当时调了十几台军用大卡车才把这些东西装掉,贪图金额是令人吃惊的。当年苏州市有一个副市长叫张灵杰2012年他已经判了死刑,家里的现金就有一个多亿。张灵杰感到很委屈,他大叫冤枉:“判我死刑,别人收的钱比我高好几倍怎么不判?我搞一亿算什么,我要揭发。”一揭发就把苏州财政局局长搞下去了。这些贪腐的金额确实是冲击着我们的神经。

  有学者提出一个观点,叫贪官经济学,当然这也是一家之言。贪官经济学的意思是说中国人民银行超量印发了那么多人民币,为什么没有在社会上引起恶性的通货膨胀?因为相当一部分现金都在腐败分子手上。而那些腐败分子不敢把这些钱拿出去流通,所以没有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就比如说魏鹏远,他平时生活上非常简朴,他是穿着非常朴素的衣服,骑着一辆非常破旧的自行车,吃穿都非常简单,但谁看得出他家里藏着两个多亿的现金。如果他把两个多亿的现金拿到市场上流通,他可以买到多少商品。如果这些腐败分子把所有的钱都拿去流通,我们会不会造成恶性的通货膨胀呢?所以这个学者说我们必须要始终如一对腐败分子保持高压态势,让他们不敢把钱拿出去用。

  现在贪官最掏心的事情、最烦恼的事情不是收钱,最烦恼的事情是藏钱,钱藏到哪里去?有些腐败分子藏钱的方法是五花八门,有些钱藏到厕所的粪坑里面;有些藏在煤气罐里面。像文强他就用塑料纸包裹1000多万人民币藏在鱼塘的水底下。还有些腐败分子就异地买一个房子专门藏现金。原河北外贸厅的一个副厅长他叫李友灿,他在石家庄上班,去北京买了一个房子放现金,然后每到周末他就开车从石家庄到北京,把所有藏的现金铺在地板上,他就坐在那边静静地欣赏,享受金钱给他带来的幸福和快乐。因为他说他小时候家里太穷了,他对钱有一种特别的渴望和喜好。所以他没事就把钱拿出来看。藏钱的方法是五花八门,从这个说明一方面腐败往高层发展,上至政治局委员,下至这些“小苍蝇”,腐败金额令人吃惊。

  通过这些例子说明腐败面临的形势还是极为严峻的,当你一旦贪腐落马,后悔莫及。当年成克杰跟办案人员提过,能不能给中央反映一下,我一分钱不要,官也不做,到边缘的地方盖个房子,做老百姓行不行?但是办案人说你已经触犯了党纪国法,你必须为你的罪行承担责任,你已经回到零的起点。成克杰曾经在监狱里还提过要求,他说我在这里面很不习惯,晚上睡觉是灯是亮的,能不能熄灯;天气这么冷,让我晒晒太阳吧!上卫生间还有几个战士盯着我,我很难堪,能不能不盯?但是管理人员说你现在是个囚犯,你必须严格遵照监狱的规定,晚上灯照亮,阳光只能瞬间从你身边走过,武警战士还要盯住,如果你自杀了发生意外了谁负责?一个堂堂的国家领导人已经沦落到这种地步了。还有一个和他类似的人叫王怀忠,他说我现在非常后悔,如果时光能倒流,让我重新选择只要一家人能平安在一起,哪怕天天吃窝窝头,生活再艰苦我也愿意。这个时候王怀忠说的应该是肺腑之言,因为他马上要枪毙了,已经判了死刑。这个时候他才感悟到一个人有自由、亲情,哪怕生活再清贫、清寒他也心甘情愿,真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哀。王怀忠曾经大权在握的时候他是一个非常飞扬跋扈的人。他曾经担任过安徽省副省长、阜阳市委书记,阜阳人口有1000多万,他说我阜阳人口如果是世界上一个国家的话,按人口数量计算可以排在世界上第58位,我就是这个国家的总统,阜阳就是我王家的天下。他在阜阳是非常霸道的,他要调整干部从来是一个人说了算,从来不会和谁商量。他要调整干部就把组织部长叫到他办公室下命令,六个字“坐下、拿笔、记录”整个阜阳的官场搞得乌烟瘴气。民众对王怀忠是强烈不满。称王怀忠说的是“王坏忠,就是一个坏蛋”。很多人告他,王怀忠说“你们告我,你们每告我一次我提拔一次,我得罪十万个老百姓我都不怕,就怕得罪一个领导。我做任何一件工作不是做给老百姓看的,完全是给领导看的。”他在阜阳期间,市纪委查一次他就提拔一次,每查一次他提一次。当时民间的呼声是“只要反腐不放松,早晚会抓到王怀忠”最后还是把王怀忠押上了断头台。所以有句话讲得很好“正义是从来不会缺席的,它早晚会出现,可能会迟到、可能很准时,但是正义终究会出现的”所以迟到的正义把王怀忠押上了断头台。

  所以说一个人要有敬畏感,要敬畏人民、敬畏法律、敬畏历史。朱元璋曾经和官员们讨论一个问题,天下谁人最快乐?有人认为要腰缠万贯,富可抵国这是有钱人快乐;有的人认为要建国立业,功名在身快乐。这些回答朱元璋都不认可,还有一个官员叫万高,他说世界上最幸福快乐的人是敬畏法度者最快乐。所以我们始终要记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心中要有一个底线,要守规矩,敬畏法律,遵纪守法、安分守己。要在自身安装好“杀毒软件”,定期升级,不断净化自己的“思想桌面”。

  第二个问题,怎样成长为好干部?

  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成长为一个好干部,一靠自身努力,二靠组织培养。从干部自身来讲,个人必须努力,这是干部成长的内因,也是决定性因素。干部的党性修养、思想觉悟、道德水平不会随着党龄的积累而自然提高,也不会随着职务的升迁而自然提高,而需要终生努力。那么好干部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呢?

  一是“学”出来的。纵观干部的成长经历和发展轨迹,好干部无疑是从好学起步的,他们都是重视学习的表率,堪称学习型干部。当今时代,市场经济大潮涌起,改革开放纵深推进,面对知识加速折旧、信息日新月异、社会急剧嬗变的新形势,必须在广大干部中大兴学习之风,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实践表明,选择学习就是选择进步,选择学习就是选择成功。不重学则怠,不好学则退,不善学则衰。非学无以立德,非学无以明志,非学无以履责。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作为一种价值追求,作为一种神圣职责,这不仅是好干部应有的精神状态,而是其成就事业的必然要求。作为好干部,工作要学习化、学习要工作化,就应强化学习意识,把学习贯穿于工作生活的全部过程和各个方面;就应突出学习重点,深刻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就应改进学习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做到学以致用、学用相长。

  二是“干”出来的。能不能干事、善不善成事,历来是干部综合素质的集中体现。干部,贵在实“干”,不“干”,就会沦为“政坛摆设”“公堂木偶”。崇尚实干,是好干部最响亮的名片。干部要干事,就应树立“无功就是过、庸碌就是错”的理念,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正确的事业观,不深入调查的干事就是盲干,不精通业务的干事就是瞎干,不遵纪守法的干事就是蛮干。干部要干事,理应坚持求真务实,从实际出发,把心思集中在“想事上”,把本领体现在“干事上”,把目标锁定在“干成事”上。干部要干事,就要敢担当,拿出“事不畏难”的勇气,勇于跳进矛盾的旋涡,敢于面对复杂的问题,促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干部要干事,就需转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始终同群众心贴在一起,活干在一起,劲使在一起,汗流在一起。

  三是“教”出来的。好干部不会自然而然产生,必须经过严格的培养。严格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注重对干部的教育。当前我们正处于干部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干部逐步成为干部队伍的主体,加强干部教育,特别是理想信念的教育,显得十分紧迫。作为党的干部,接受党和组织的教育,既是权利,更是义务和责任,具有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事实表明,一些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缺“教”。古人说:人无天习,教则移风。“不勤教,无以为仁。”面对干部队伍出现的新情况,培养好干部就要认真总结干部教育工作经验,避免“注重选拔使用,忽视教育管理”的倾向。结合新的时代特点,探究干部教育规律,不断改进干部教育方式,坚持寓教于理,寓教于情,寓教于行。把身教和言教结合起来,丰富干部教育手段,不断增强干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好党性修养这个核心,重视品格陶冶,增强宗旨意识、公仆意识,牢固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要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引导干部加强自身修养,努力做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切实坚持“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四是“管”出来的。党要管党,一管党员,二管干部。党管干部是干部工作的根本原则,是党的领导在干部工作中的集中体现。经验表明,好干部是在严格的管理和监督约束下成长起来的。对于各级组织来讲,管好干部是本职,不管干部是失职,管不好干部是不称职。党内不允许有享受特殊权利的干部,任何人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接受严格的管理和监督。对出现问题的要及时批评教育,对丧失干部条件的要及时进行组织处置,对蜕化变质的要坚决清理。一个时期以来,由于党内政治生活原则性弱化和庸俗化倾向的影响,一些单位在干部管理上存在着“失之于宽、失之于松、失之于软”的问题,存在着“不愿管、不敢管、不服管、不会管”的现象。对于干部身上出现的问题,有的“拢着、包着”,有的“容着、护着”,有的“顺着、宠着”,如果对这种不良风气放任不管,听之任之,后果不堪设想。坚持“严”字当头,把严格管理与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严格监督、严格纪律结合起来,让干部既要增加“为官不易”的压力,又要防止“为官不为”的懈怠。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坚持公道正派,健全制度体系,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从政环境,进一步建设良好的政治生态。要切实织密制度的笼子,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着力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厉行奖惩制度,切实做到“奖一人而众人悦,罚一人而三军震”。

  五是“炼”出来的。花盆里长不出苍松,鸟笼里飞不出雄鹰。事实证明,好干部的培养和成长,需要艰苦环境的磨练,需要基层实践的锻炼,需要严格组织生活的修炼。“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部”,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实践是培养好干部的有效途径,强化实践导向,并将其贯穿于干部工作的全部过程和各个方面。完善干部培养锻炼制度,鼓励干部到条件苦、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到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去经受锻炼、砥砺意志、增长本领、增强担当、建功立业。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面向基层一线,把经过严格锻炼和长期考验的优秀干部及时地发现和使用起来,担当重任,发挥才干,为民造福,而不能让他们流汗又流泪、伤身又伤心。

  常言道,干部好不好,群众是主考。炼成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离不开好制度的规范,离不开好作风的引领,离不开好环境的熏陶,离不开好榜样的示范,更离不开群众的支持、帮助、监督和评判。“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事业、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洪流、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呼唤好干部,需要好干部,也一定能造就出一批又一批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

  第三个问题,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

  好干部成长起来了,培养出来了,关键还是要用。不用,或者用不好,最终等于还是没有好干部。我们在新闻和网络上经常看到,在其他一些地方,用人导向并没有得到正确体现,一些德才平平、投机取巧的人刚刚得到提拔重用,马上就爆出丑闻;一些干部身上还存在 “能力不如关系”等错误倾向,热衷于搞勾兑、架天线;一些踏实干事、不跑不要的干部却少有进步机会。这些现象充分说明,用好一个人,可以激励一大批人,用错一个人,就可能打击一大批干部的积极性。我们从事党务工作者的同志,都是县委和乡镇科学选人用人的“守门员”和“把关者”, 要努力做到公道正派、选贤任能,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真正使用起来。

  第一,要树正用人导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选人用人导向正确则群贤毕至,选人用人导向不正则源浊流浊。也就是说,没有好的选人用人导向,再好的制度也难以落实,再好的干部也可能选不出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十个不准”、省委提出的“六个坚决不能用”“六个重视选用”“六个坚决调整”和县委提出的“工作上去、干部上去,工作下来、干部下来”,是干部成长和努力的方向标、指路灯,是我们选人用人的基本遵循。县委一贯坚持以实干论英雄,旗帜鲜明地提出在“三个一线”培养选拔干部的用人导向。2012年以来,全县先后选派1009名优秀年轻干部到基层一线、招商一线和项目一线挂职锻炼。脱贫攻坚、重大项目等一线工作难度大,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只有勇于担当、敢于冲锋一线、善于克难攻坚的干部才能干出成绩,才能得到组织的认可和群众的拥戴,近年来,已有300多名干部在一线成长成才,相继得到提拔重用。同时,县委重拳出击“为官不为”,先后开展“乡镇干部走读风”“庸懒散浮拖”等专项整治,一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受到惩戒。大家是乡镇干部队伍中的佼佼者,要立足于一线,成事于一线,攻坚于一线,以实际行动促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加速推进,以良好表现让自己脱颖而出,以优异成绩给组织交上满意答卷。

  第二,要精准知人识人。清代思想家魏源曾言道“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所谓“知人”,就是要摸清干部的“底子”,也就是说我们对干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必须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深入了解。知人不深、识人不准,往往会出现用人不当、用人失误,造成严重后果。古有诸葛亮曾因用人失察,挥泪斩马谡,自贬为右将军的典故。现实中也有河南漯河“最短命市长”吕清海当选48天即被双规等活生生的例子。那么,如何精准知人识人呢?我认为,要把功夫下在平时,从工作实绩、一贯表现、关键时刻、群众口碑四个方面综合把握,全面、历史、辩证地看干部。党委副书记重大职责之一就是配合党委书记抓好乡镇和村级干部队伍建设,必须炼就一双能识才辨材的“火眼金睛”。对于乡镇干部而言,你们要在日常的近距离接触中尽可能全面地掌握他们的表现,尤其要着重考察他们在脱贫攻坚的担当作为、重大项目的能力水平、服务群众的品质情怀和为人处世的境界格局;对于村干部而言,就要着重考量他们是否能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是否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否做到了依法办事、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我们一些干部适应不了新常态,还习惯于当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蛮干、拍屁股走人的“三拍干部”,只管本届的政绩,给下届留下烂摊子,造成恶劣影响。习总书记说,看干部的实绩,既要看经济增长的显绩,又要看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等潜绩,所以这样的干部坚决不能重用。

  第三,要打破论资排辈。干部成长进步有规律,干部培养使用有实效。干部用晚了,必然出现“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现象。一些地方和单位提拔使用干部,仍然搞老一套,数年头、论资历或唯分数、唯票论,有的甚至凭人情关系,这些不注重德才标准、一贯表现和履职经历的选任方式,会严重影响干部选拔质量和公道正派选人用人的导向,更会严重挫伤干部的积极性。“打破论资排辈,用当其时”是对干部选任规律的科学运用,是激励机制的重要内容,是留住人才的重要措施。当干部知识经验达到一定程度,都有更高期望值,希望站到更高平台上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必须把握好干部的成熟度,不能让成熟的果实烂在树上,要在黄金期内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华,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才干。否则就会牢骚满腹、消极消沉,最终造成干部日益懈怠甚至人才流失。县委一贯注重干部队伍的梯次培养使用,2013年以来总共遴选优秀后备干部培养对象303名,目前已使用91名。在去年的乡镇领导班子换届过程中,我们启用了一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全县乡镇党政正职平均年龄39.3岁,乡镇副职平均年龄38.9岁,在全市年轻化程度最高。很多80后,90后的同志都成长为乡镇党政领导干部,实现了“小步快跑”。同时,我们通过单设人大主席岗位,一大批长期在乡镇工作的干部也盼来了春天,解决了正科实职,能更好地对年轻干部进行“传帮带”,形成了梯次合理的干部队伍建设链条。

  第四,要坚持人岗相适。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同样一名干部,由于岗位经历、教育程度、专业专长的差异,在这个岗位是人才,在那个岗位就不一定能发挥大作用。对不同类型的干部,如果放错了位置,小则屈才,大则误事。所谓人岗相适,就是把干部放在最能充分显示其才能的位置上,让他们尽展其才,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用什么人,用在什么岗位,一定要从工作需要出发,因岗择人,否则只会导致干部自身干得很吃力,问题还是一大堆,工作仍难打开局面。我们一些同志经常埋怨单位没人做事或有人做不好事,归根究底是没有把合适的人放在恰当的位置。县委在乡镇和部门领导班子配备时,始终坚持功能结构模型管理,逐一分析研判,确保每个班子的成员优势互补、相融相长、让班子集体的群体功能和班子成员的个人能力都得以充分发挥。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们公开选拔到乡镇领导班子的“四类人员”,一开始有人多多少少持怀疑态度,质疑他们能否干好工作,但从多次下乡调研和年初的班子运行分析情况来看,绝大部分同志在脱贫攻坚、矛盾纠纷调解、项目建设等方面表现得很出色,他们的辛勤努力和取得的巨大成绩,更加证明了“人岗相适”的重要性。在座的同志们是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操盘手”,要经常性开展机关干部和村级班子分析研判,及时提出人事安排的合理建议供党委决策,真正实现人尽其才、人尽其用。

  第五,要拓宽用人视野。县委刘凯书记在年初的人才工作会上强调,全县上下要牢固树立人才至上的理念,突出精准引才、战略育才、灵活管才、科学用才,始终把“招才引智”作为立县之本、强县之魂、兴县之源,努力形成人才优先发展、竞相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良好格局。我们组织部门和乡镇党委,要坚定执行县委决策部署,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和渠道,破除地方之间、部门之间、上下之间、体制内外的用人壁垒,千方百计发现人才、出以公心举荐人才。随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公务员的大门已逐步打开,进入公务员队伍的机会也越来越多,目前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社招、定招、调任和公开选拔。刚刚毕业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可以参加面向社会招考;服务基层的村官、基层干部可以参加定向考录;事业单位八级职员和国有企业领导干部可以调任副科级领导干部;去年,我县公开选拔了50名“四类人员”进入乡镇领导班子,选人用人的渠道和视野越来越开阔,干部成长成才的机会也越来越多。在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县委创新举措,依托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小河职中平台,开设村级后备干部专修班,着力培养“永久牌”的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基层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现状逐步得到解决。但我们也理性地看到,目前在乡镇层面,事业干部的成长平台还没有完全搭建起来,部分同志“终老”于九级职员岗位;在村级层面,624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有118名是从乡镇机关下派的,比例高达18.9%,后继乏的问题还没有根治,这些都有待我们在下一步想办法添措施妥善解决。

  同志们,南江的未来靠许许多多的好干部,好干部的未来靠自己努力。这期培训班为大家搭建了很好的平台、提供了重要的机会,希望大家珍惜机会,抛开杂念,遵守纪律,潜心学习,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在实践中增长才干,力争在今后的工作中干出新成绩、再上新台阶,为全面建设富丽安康新南江做出自己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