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万革命先烈的牺牲是为了什么?
——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9周年
同志们,2022年12月26日是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诞辰129周年。当前,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昂首阔步迈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步伐,踔厉奋发走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道路上,这是一次新的“赶考”,因此同样要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我们青年一代千万不能忘记千百万革命先烈的牺牲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谁。
(一)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而不衰,古代的中国无疑是世界贸易往来的中心。近代以来,野蛮的殖民者用枪炮打开了中国大门,倾销鸦片、剥夺银两、残害百姓,清政府腐败无能,致使国家蒙难,民族蒙辱,文明蒙尘。为了拯救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摆脱压迫,实现独立的斗争中。
无论后来者如何重新书写革命胜利的原因,都不是为了解释当时的情形。历史唯物主义者不能仅仅看到胜利者何等必然胜利,失败者何等必然失败,而应当透过层层的历史迷雾,还原它原本的面貌。
在中华民族危亡之际,在中国革命前途未卜之时,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一大召开时全国只有50多个党员,它如何从弱小变得强大?靠的不是别的,就是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提出的“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靠的是人心向背,靠的是老百姓就是共产党人的耳朵和眼睛。
毛泽东同志1927年2月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他表示,枪杆子里出政权,要建立自己的武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事实证明,毛泽东同志的路线是正确的。
为什么山沟沟里能出真理?就在于深入的调查研究,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结合,在于贴近了中国人口比重最多的人群——农民。
(二)
矛盾与斗争是历史前进的动力。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如何向前推进?反映在党内就是两条路线的斗争。不同时期存在着不同的分歧,都是在同“左”“右”倾错误路线的斗争实践中越辩越明。
改革开放之初,西南小省和北方大省一把手关于“包产到户”是否适合本省情况的争论还可以登上《人民日报》。而后提出了“不争论,是我的发明”,极大的减少了分歧,可谓是历史的巨大进步,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论黑猫白猫,反正都实践干一干。看合订本的我们,更加佩服伟人的洞察力,正如《邓选》所说:“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 (《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
1965年5月25日在井冈山毛泽东对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说: “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国主义从存在的第一天起,就对中国这个大市场弱肉强食,今天他们在各个领域更是有优势,内外一夹攻,到时候我们共产党怎么保护老百姓的利益,保护工人、农民的利益?!怎么保护和发展自己民族的工商业,加强国防?!中国是个大国、穷国,帝国主义会让中国真正富强吗,那别人靠什么耀武扬威?!仰人鼻息,我们这个国家就不安稳了。”
我们经历了几千年的小农经济,想要在没有原始积累的条件下实现工业化何其难哉,走农业集体化的道路,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如果那时候不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不发展出“两弹一星”,怎会有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否定那个年代的人,请看看亚非拉那些没有走上工业化靠着出卖原材料被西方牢牢控制的国家吧。
戴锦华教授曾说:“我们处在一个告别革命的年代”,是啊,革命这个词四十多年来被描绘的如此暴烈而使人生畏,早已被人们放在尘封的历史记忆里了,但恐惧永远不意味着可以避免。
(三)
如何看待毛泽东同志,青年的思想经历过深刻的变化。2012年之前,中国青年思潮是向往西方搞自由化的,认为制度转轨只有更加激进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只有走上美国的道路才能实现中国的现代化。因此,毛泽东同志在逝世后三十年里被肆意泼脏水,被扣上“左”的帽子,反共反华人士成功造谣抹黑开国领袖,洗脑了几代人。
我们是14亿人口的资源稀缺的大国,不可能像西方靠殖民掠夺搞原始积累,靠把代价转嫁给发展中国家来给本国发福利,所以我们必须走出自己的路。
当下又有多少知识分子能讲好中国经验,坚持中国道路呢?不是被西方忽悠瘸了就是开始自我怀疑了,不知道自己该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教育是国之大计,1975年上映的彩色电影故事片《决裂》深刻的阐释了教育是为了什么,教育为什么人服务,大家可以看看。
试想一下,如果毛泽东同志是那些人口中那样无法无天,肆意妄为,搞个人崇拜,只抓阶级斗争不抓生产建设的小人,他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建立新中国?能实现基本的工业化?能在所谓“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的时期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巨大提升(详见周恩来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能让人口增长了几个亿?能使1965年到1976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从四十多增长到一百多?能“小球转大球”,中美还未建交尼克松就访华?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他一生都在抵制个人崇拜,他希望崇拜人民。当林在中央会议上表示要老百姓多学毛泽东思想时,他说:“也不要学我那些。要学就要突破,不要受限制;不要光解释,只记录;不要受束缚。列宁就不受马克思的束缚。”
正因为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所以那个年代工农兵是文艺作品的主角,电影里看得到工人做工,看得到农民种地,看得到普通的老百姓。现在生活是富裕了,文艺作品却充斥着小资情调,拍的是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仿佛给青年洗脑,自动代入成了古代权贵,实际上古代能过得如此奢侈的有几个是平民百姓呢?不然怎会有《阿房宫赋》中“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呢?
(四)
近十年来,大家认识到,两个三十年不能相互否定,前三十年为改革开放创造了物质基础,奠定了工业化条件,这是好事。现在几乎看不到骂毛泽东同志的言论了,无非是一些人叽叽喳喳,说前三十年穷,吃不起馒头,没人愿意回到前三十年。这不废话?前三十年能从一穷二白一下富起来?不看看旧中国什么样子么?
大家怀念的是那个年代的生产关系,怀念的是人与人平等的关系,不是怀念那个年代的生产力。有一句话说的很好,毛泽东时代发展到现在你也得用上彩电冰箱洗衣机啊,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看问题,否则就是历史虚无主义。
现在的分歧就在于毛泽东同志是不是“三七开”,即青年如何理解他所谓的人生中第二件大事。
戚本禹在一九六五年十二月《红旗》杂志发表《为革命而研究历史》,批判了翦伯赞“超阶级”的“历史主义”观点,文章说:
“没有超阶级的历史研究。以往一切统治阶级,都是根据他们自己阶级的利贫来解释历史的。他们的阶级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是那样地不调和,同社会发展的要求是那样地不一致,因此,他们不可能认识历史的真象,而且要歪曲历史真象。为革命而研究历史,就要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用无产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历史。有没有这样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我们的历史研究来说,是最重要的问题。”
这段话想说明的是,对历史如何认识,取决于自身的阶级立场。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是客观存在的,不仅仅是拿着枪杆子的阶级|斗争,还存在意识形态和思想文化的阶级|斗争。无论资产阶级如何制造烟雾弹掩盖,说成是性别、民族、群体的矛盾,其本质还是阶级斗争。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就是毛泽东同志为了防修反修,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伟大创造。
1966年,毛泽东同志讲:“我们都老了,下一代能否顶住修正|主义思潮,很难说。文化|革命是长期艰巨的任务。我这一辈子完不成,必须进行到底。”他意识到他超越了历史阶段做了一件不可能成功的事情,但他也不怕跌得粉身碎骨,不怕背负骂名,原因是什么?
原因就是他的心中装的是人民,他忘不了为建立和保卫新中国逝去的无数烈士、战友,他不愿让人民遭二遍苦、受二茬罪,所以他宁愿牺牲一切。尽管这场运动很不成熟,被很多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搞派系斗争,搞扩大化和武斗,压制不住就挑动|群众斗群众,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派性这东西真是害死人。
失败的关键原因在于人民群众没有觉醒,老百姓意识不到,认为怎么会有走资|派呢?所以站错了队伍,当了“保皇派”。直到1991年苏联解体了,老百姓明白了原来“卫星上天,红旗落地”不是危言耸听;当年不理解的工人同志九十年代下岗了,才哭着说:我们错了。
(五)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开篇写道:当伟大的革命家在世时,压迫|阶级总是不断迫害他们,以最恶毒的敌意、最疯狂的仇恨、最放肆的造谣和诽谤对待他们的学说。在他们逝世以后,便试图把他们变为无害的神像,可以说是把他们偶像化,赋予他们的名字某种荣誉,以便“安慰”和愚弄被压迫|阶级,同时却阉割革命学说的内容,磨去它的革命锋芒,把它庸俗化。现在资产阶级和工人运动中的机会主义者在对马克思主义作这种“加工”的事情上正一致起来。他们忘记、抹杀和歪曲这个学说的革命方面,革命灵魂。他们把资产阶级可以接受或者觉得资产阶级可以接受的东西放在第一位来加以颂扬。
纵观古今中外,但凡史无前例的事情,几乎没有第一次就成功的,正如巴黎公社失败了,才有十月革命的成功一样。人必须经过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才能得到真理,光一面的还不够。正如人们对“毒草”的认识是在与“香花”的对比中建立起来的一样。
他本可以在巨大的荣誉和赞美中老去,但是他选择了一条有史以来最为艰巨的道路,不惜牺牲自己之前的一切,那是从来没有前人走过的朝向光明的道路,纵使失败,也为我们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财富。
私者一时,公者千古!他的努力,是人类解放历史上最伟大壮丽的丰碑!
同志们,回到开头的问题,千百万烈士的流血牺牲换来了新中国,他们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谁,我想大家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就是为了人民翻身得解放,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平等、共同富裕的新世界。
毛泽东同志曾于1959年(时隔32年)回到韶山,有感而发,写下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诗句。他深知:为建立新中国有无数先烈的壮烈牺牲,所以我们更要继承他们的遗志,以改天换地的精神砸烂旧世界换来新世界。
时间来到二十一世纪,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可是世界并不安宁,我们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如何站稳立场?如何泰然自若地做好自己的事情?答案就是一定要团结最广大的同志,共同为远大理想奋斗。天安门上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的后一句是“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别忘了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别忘了团结-斗争-再团结。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毛泽东思想穿透历史的迷雾,如今仍然熠熠生辉,护佑着中国人民,护佑着中华民族,护佑着中国共产党,护佑着世界一切反对剥削压迫、向往共产主义的同志们。当代青年崇拜他,不应把他当神像当口号,而应认真学习他的著作、他的实践,在为人民服务中奉献青春。
同志们,让我们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旗,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求真务实,扎根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解放人类不懈奋斗!
熟悉的旋律不由在耳边响起:“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