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社会主义复兴

学习《论持久战》的科学思想方法

作者:龙木林 发布时间:2022-11-28 09:14:23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历史是一本教科书,为我们提供了洞悉和掌握“知所从来、方明所去”的政治智慧和科学方法。1938年夏,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作了《论持久战》的著名讲演,成为指导中国人民夺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经典之作。习主席深刻指出,我们遇到的很多问题是中长期的,必须从持久战的角度加以认识。踏上新征程,学习掌握和灵活运用《论持久战》的科学思想方法,对于我们提高工作指导水平、推动新时代强军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在发现问题中提升预判形势的感知能力。《论持久战》开篇从“问题的提起”这个逻辑起点开始,提出“战争的过程究竟会要怎么样?能胜利还是不能胜利?能速胜还是不能速胜”等当时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毛泽东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战争形势和未来走势进行深入分析,得出正确判断:“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抗日战争是持久战”。这启示我们,只有对客观事物进行深入研究思考,发掘问题、研究问题,才能够准确预判、把握先机、稳妥应对。当前,国际形势波谲云诡,要求我们提高政治判断力,善于从现象看本质、从苗头倾向看发展走向,做到未雨绸缪,积极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提高政治领悟力,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准确领悟政治意蕴、领会战略意图、把正工作方向;提高政治执行力,毫不含糊地执行党中央、习主席决策部署,把练兵备战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状态。

  在强化辩证思维中把握部队发展的客观规律。毛泽东同志对抗日战争结果作出正确预判的充分理由是什么?其来源就是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分析总结出的第二点:“问题的根据”。从《论持久战》中可以得知,“全部问题的根据”应当是客观、具体、全面的,是战争双方有“相互反对的许多特点”。同时,构成“全部问题的根据”的矛盾是运动变化的,对其把握要将分析与综合辩证统一起来。由此可见,运用辩证思维分析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把握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特点规律。由此联系到部队转型发展,我们可以从“三个推动”入手。一是推动由旧到新的迭代升级。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推进思维创新,必须跳出老观念、老习惯、老套路的窠臼,消除思想观念上的“代差”,以思维理念的迭代带动发展模式和打赢能力的升级。二是推动由点到面的辐射带动。根据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由点及面、由此及彼是科学高效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提升部队整体建设水平,应当坚持局部突破、以点带面,抓两头、带中间,努力打造更多的拓展点和增长极,逐步实现部队建设在更高水平之上的动态平衡。三是推动由散到融的体系建设。大力扭转以往那种运动式、突击式、零散式的建设模式,强化体系思维、系统观念,不断提升部队各项建设的系统性、耦合度。

  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中增强整体效能。《论持久战》对抗日战争的结果作出了正确的理论预判,但如何才能将其真正转化为成功实践?一方面,“一切事情是要人做的,持久战和最后胜利没有人做就不会出现”;另一方面,“抗日战争是要赶走帝国主义,变旧中国为新中国,必须动员全中国人民,统统发扬其抗日的自觉的能动性,才能达到目的”。因而可知,人是战争的决定因素,通过政治动员激发军民主观能动性,是争取抗战胜利最伟大力量的关键。由此联系到当前部队建设发展实践,就是要强化政治引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效,引导官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强固忠诚维护核心、矢志奋斗强军的思想根基。同时结合时代特点,积极探索互动式、启发式、情景式教育模式,帮助官兵筑牢信仰根基,切实激发官兵革命斗志和战斗精神。坚持用信任的眼光、欣赏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官兵,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发扬民主、鼓励创新,增强他们的使命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提升部队建设发展的内生动力。要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大力纠治官兵身边的微腐败和不正之风,实而又实抓好纠风治弊工作,在“常”“长”二字上下功夫,以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确保部队各项建设行稳致远、全面进步。

  (作者单位:武警上海总队)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