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社会主义复兴

萧绍良: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与市场的关系

作者:萧绍良 发布时间:2022-06-12 09:48:55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社会与市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学的两个根本对立的基本范畴。社会是社会主义及其公有制经济的简称,而市场是资本主义及其私有制经济的代名词。实行改革开放,使社会与市场相结合,称之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又称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混合起来究竟是什么事物呢?社会与市场的关系,即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又究竟是什么关系?这是新时期事关国家和人民根本利益、发展全局和前途,是迫切需要正确认识和正确处理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伟大领袖毛主席向来特别重视调查研究,强调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强调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独立自主和艰苦奋斗的思想作风。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一个十分显著的特点。早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就语重心长地提出和强调实行“两个务必”的要求;革命战争年代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1961年,毛主席再次强调中国共产党人一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他要求领导干部 “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第一条情况明。这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情况不明,一切无从着手。因此要摸清情况,要做调查研究。”《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来的?》再次强调人的正确思想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主观头脑中固有的,而“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毛主席殷切希望“同志们要把实事求是的精神恢复起来”。领导干部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正确认识世界,获得真理,就是要坚持正确的立场、观念、理论和路线,否则怎么决策?怎么正确领导?怎么改造世界?如何同错误的意识形态做斗争?如何同资产阶级等敌对势力作斗争?如何指导共产党人消灭私有制,实现“两个决裂”的实践?如何坚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如何推动历史发展进步和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等等。

  1957年2月27日,毛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运用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以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为总题目,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客观存在的各种矛盾。他深刻而明确地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存在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种性质不同的矛盾,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的原则和方法,规定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

  社会,既是多义概念,又是特定概念。社会是由人类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或者说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活动为基础而相互联系起来的人类生活关系的总和。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的联系形成的关系就叫做“社会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与一定生产力发展程度相适应的社会关系是“生产关系”,是社会最基本的关系,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同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即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的总和。“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对应,上层建筑由经济基础决定,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可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社会按照它本身所固有的客观规律不断发展变化。

  原始公社社会里,公社成员包括管理者,都是劳动者,都是人民,都是社会的主人,共同劳动,共同社活;生产资料实行公有制,劳动人民共同所有,共同使用,任何人不得私自占有;管理人员是公社的先进分子,有经验者,由公社选举产生或撤换;生产和生活的各项事情,公社成员共同商定;社会成员一律平等,有利共享,有难同当,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可以说,社会是公社成员的集合,是原始公社的简称。在原始公社社会里,生产条件简陋,生产率低下,产品没有多余,只能尽可能解决共同消费需求,争取男女老幼都能生活下去。原始公社既没有阶级,也没有国家,人们相处既和谐,又安宁。

  原始社会末期,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产品消费有了剩余,管理人员有了贪腐观念,私自多吃多占,产生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便进入阶级社会。也就是说,阶级、国家和阶级社会是财产和生产资料私有化的产物。阶级社会,先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奴隶社会也叫奴隶占有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第一种形态。在这个社会里,社会成员中奴隶主是极少数人,而奴隶是绝大多数人,由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广大奴隶,因此马克思主义称之为奴隶社会。在奴隶社会,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生产者(奴隶),并建立和掌握奴隶主国家统治机器,极其残酷地剥削和压迫奴隶和贫民。奴隶承担着生产物质资料的重担,被当作会说话的劳动工具,任由奴隶主支配、驱使、欺压、买卖、殉葬和杀戮等。随着奴隶社会阶级斗争的发展和激化,封建制因素的萌芽和增长,奴隶社会逐渐衰败和瓦解,并由封建社会逐渐代替。

  封建社会是实行封建政治经济制度的一种阶级社会形态。封建社会里,最高统治者君主把国家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建分国,实行分封的政治制度管理整个国家。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于是用“封建”这个政治概念命名了这种社会形态。我国从周代开始实行这种制度。封建社会的特征,是地主阶级占有土地,农民(贫民)阶级只有很少的土地或全无土地,只能耕种地主的土地,按照封建国家的法律和契约规定交租纳税,绝大部分劳动产品被地主阶级剥夺。在封建社会里,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关是依附关系,农民阶级经常遭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由于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不断发展,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有所进步,农民有点自己的土地和个体经济,但是终身不得不依附于地主的土地,实际上仍无人身自由。保护封建剥削制度的权力机关就是地主阶级的封建主义国家。

  资本主义社会是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是继封建社会之后出现的最后一个少数人剥削和压迫大多数人的阶级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历程中阶级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称为资本主义社会,简称资本社会或资本。资本主义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关系相结合的社会制度,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剥削工人劳动者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是利用商品经济形式,使商品生产发展到最高阶段,成为社会生产普遍的和基本的形式;极少数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雇佣工人和利用机器进行规模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统治形式相适应,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上层建筑被资产阶级的上层建筑所代替,产生了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权、法律制度和思想体系,形成包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与它相适应的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历程中阶级社会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本身的最高阶段是腐朽、没落而垂死的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简言之就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占有并形成雇佣关系。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占有生产要素即工人的劳动力,改造生产资料,创造新商品(包含价值、使用价值和剩余价值),通过市场交换实现价值和剩余价值,赚取巨额利润,即剥削雇佣劳动的全部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的形成,一是原封建社会的地主出租土地给农民,让他们按约播种,使农民从收获中按时交纳租税;农民个人有点土地,对地主发财不利,于是受商品经济逐利机制影响,为了多发财,积累本钱,雇人经商,出现了资本主义倾向;二是大商人经商(包括官僚贪腐、强盗抢劫),积累本钱,经营商品经济,赚取地区差价致富,进而完成资本原始积累,成为资本家,雇人经营工商业,获取利润,例如农业工人到农业资本家的农场干活,之后拿工资离开,并不拥有土地,他们之间成为雇佣关系。随着资本主义萌芽,进一步发展,除了资本主义农业,又有资本主义工业和其它产业,经营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保护资本主义极其残酷野蛮剥削制度的权力机关是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国家。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马克思写作出版《资本论》,列宁写作出版《帝国主义论》,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贪婪、野蛮、剥削、无限吸血的发展规律、经济危机和丑恶本质,于是西方资产阶级韬光养晦,一般改称资本主义为“市场经济”,企图糊弄世人,掩盖资本主义及帝国主义丑恶本质和血性罪行。

  社会主义社会,广义上与共产主义社会是同义语,狭义上专指共产主义社会尚不发达的阶段,亦称其第一阶段,20世纪初以来通常就是在这种涵义上使用社会主义社会这一词。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俄国是比较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薄弱环节,伴随阶级斗争尖锐化,首先成立无产阶级政党即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开天辟地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处于最黑暗、最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农劳动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在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中,于1921年7月1日,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和中华民族的领导核心,即中国共产党成立。从此在毛主席和党中央正确领导下,历经艰苦卓绝的党内路线斗争、民主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三座大山,解放了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人民民主主义新中国,紧接着艰辛探索和努力开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从“一穷二白”、“一贫二弱”的国情出发,尽力发展国民经济,不断振兴中华民族,快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迅速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阶段,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进入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主义历史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社会是我国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制度,是以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人民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的根本任务,就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实现人民在物质上的共同富裕和精神上的文明进步。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党和国家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更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敌我之间的矛盾。1957年2月27日,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报告中,伟大领袖毛主席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14页。) “在我们的面前有两类社会矛盾,这就是敌我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这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矛盾。”(《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04—205页。)1957年10月,毛主席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又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仍然是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960年3月24日,毛主席在外巡专列天津会议上指出:“我们这个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主要矛盾还是阶级斗争,就是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两条道路的斗争。几十年还是这个问题。就是在生产关系、所有制方面,是资本主义所有制,还是社会主义所有制?在上层建筑方面,是猖狂进攻的那些意识形态,唯心论哲学,形而上学的宇宙观,还是唯物论辩证法的宇宙观? ”1962年9月下旬,毛主席主持召开中共八届十中全会,这次全会指出:“在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在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时期(这个时期需要几十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存在着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这两条道路的斗争。这种阶级斗争是错综复杂的、曲折的、时起时伏的,有时甚至是很激烈的。这种阶级斗争,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党内来。无论在现在和将来,我们党都必须提高警惕,正确地进行在两条战线上的斗争,既要反对修正主义,也要反对教条主义。”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进入到资本主义借壳商品经济、发展到帝国主义时代以后,由工人阶级或工人阶级及其同盟军农民在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经济不发达国家,建立的一种新型社会制度。社会主义社会和其它社会形态一样,是一个完全独立的社会形态,是一个具有自身发展规律和完整发展过程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建立以后,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从而彻底改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阶级地位,实现了无产阶级争取翻身解放的伟大理想。同时,它还使一些经济文化不发达,又无法通过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完成由自然经济时代过渡到商品经济时代,并且尽快改变落后面貌,缩短与经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甚至超过经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找到又一条前途广阔的发展道路。

  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一个新型的社会制度来到了人类历史的长河之中。但由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将无产阶级专政的整个历史时期界定为由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过渡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建立以后,实际发展情况远比理论发展情况复杂得多,我们还难以从一个完整的、独立的、典型社会形态的角度看待社会主义社会,也难以清晰地从社会主义社会自身发展角度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在理论上,把社会主义社会当成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阶段,即把社会主义社会这个概念当成由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过渡时期的专有表述。在实践上,则按照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科学预见和原则描绘,社会主义社会还不是共产主义的定型社会,还必须进行继续改造,或者说还要坚持继续革命。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则性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复杂进程表明,不论我们如何将社会主义社会当成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也不论我们如何按照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社会主义社会进行改造,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及其特点还有相当大的难度,党内不可避免地存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两个阶级斗争的反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条道路斗争的反映,即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与修正主义的斗争。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社会问世以来,就一直存在“左”倾或右倾错误的严重干挠和国内外资本主义敌对势力的猖狂反抗和破坏。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两个阶级、两条路线的长期斗争,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继续革命,保障社会主义社会遵循规律不断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国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富裕和共同文明,最终实现全人类的解放和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具有新社会新时代的特定历史定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将社会主义社会视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代替物,同时把资本主义社会视为借壳寄生于商品经济的腐朽社会,把共产主义社会视为无阶级自由劳动经济时代的社会。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虽然还尚未进入无阶级自由劳动经济时代,但它毕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代替物,因此,社会主义社会也应该是后商品经济时代,或者说是进入利用商品经济并使其逐步衰亡阶段的社会,是产品经济和计划经济相结合成为发展主体的社会。也可以说,在时代上,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有限制地利用资本主义的文明成果,但绝不能复辟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社会还不是后商品经济时代的社会,而是逐步减少利用商品经济的社会。这就是说,社会主义社会虽然是根据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建立起来的,但实际上社会主义社会一经建立就面临着过渡性社会极其复杂的政治经济形势,必须坚定明确地牢牢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规律和发展方向,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具有自在的经济发展规律和特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论述的社会主义经济具有四大显著特征: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任务是改造和消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二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三是产品经济与计划经济相结合,并按照社会需要有计划按比例地组织社会生产,坚决克服资本主义无政府主义状态发展的恶劣影响。四是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继续革命,以利改革、维护和保障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健康顺利发展。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来看,社会主义社会一经建立,决定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始终是遵循社会主义社会自身具有的经济发展规律,绝不是一门心思地学习西方、照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所谓“经营制度”和“发展经验”。在生产关系问题上社会主义进行了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就是围绕着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伟大改革,就是遵循社会主义社会内在客观发展规律,努力减少非社会主义制度残存的旧意识和旧习惯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消极影响。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具有自身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社会主义社会自身所具有的发展规律决定的,社会主义社会不但具有初级阶段,还有中级阶段,达到高级阶段,也就进入共产主义理想境界。随着历史的发展,当商品经济时代为自由劳动产品经济和计划经济所完全取代时,社会主义社会也将被更高级的社会形式所取代,即完全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我们现在所处的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经济管理落后、生产力低下、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殊阶段。即从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的整个历史阶段。也就是说,这个初级阶段是新中国还“一穷二白”、“一贫二弱”特殊情况下开建社会主义社会本身的初级阶段,而不是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那个初级阶段。

  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原理,社会与资本,即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是根本对立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在毛主席和党中央坚强正确的领导下,新中国前三十年已经改造消灭了资本主义,已经是欣欣向荣的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和社会制度,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注重和支持资本,名义上强调使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特色”,即社会与资本相结合,实际上新兴资产阶级主导舞台,主体还是成了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已经占据到GDP百分之七十以上的统治地位。新中国的不辛,就在于毛主席、周总理和朱老总等革命领导老前辈以身作则、坚决反对搞特权、搞特供、搞特殊化的情况下,以及大多数党的领导干部、绝大多数共产党员坚持党性和宗旨,和全国各族劳动人民一道,坚定地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情况下,还有那么一些混进党内、政府内和军队里,极其自私自利的领导人,腐化堕落,内外勾结,引狼入室,谋求私利,侵吞资金,能量极大,坚持搞特殊化,实行特权制度,形成一个顽固地坚持走资本主义道路,出卖和祸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贪腐官僚买办走资派精英集团,这一严重问题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不能正确处理、不能及时解决,全国十四亿各族劳动人民的汗水和数以万计革命先烈的鲜血那就白流了。我们面对着国际国内极其复杂的阶级斗争形势,必须从指导思想上,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和宣传,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文化革命,彻底清理和扫除旧社会遗留下来的一切腐朽没落的意识形态,特别要彻底清除资本主义腐朽反动的意识形态,努力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在政治上,还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和继续革命,坚决防止帝国主义武装侵略和“和平演变”阴谋,坚决防范和反对资本主义残余敌对势力和帝国主义“第五纵队”的反革命破坏活动,坚决防止社会腐化、政治腐败、制度倒退和资本主义复辟,把全国各族劳动人民向往社会主义共同文明富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伟大斗争、伟大实践进行到底!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