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社会主义复兴

“老来青”是什么?原来曾叫“毛泽东大米”

作者:红旗文献 发布时间:2020-08-16 11:24:47 来源:红旗文献 字体:   |    |  

  “老来青”是什么?

  原来曾叫“毛泽东大米

  “老来青”大米由我国老一辈农业专家陈永康培育,不但产量高,而且质量非常好,曾被称为“毛泽东大米”。产于黄浦江上游沿江地区,那里属于水净、土净、气净的“三净”水资源保护区,其种植期间减量使用化肥农药,增施水稻专用肥和有机肥,因此米质较好,安全无忧。“老来青”新大米近闻香味浓郁,煮成米饭晶莹如玉,食之清新可口,粘而不腻,熬粥更是凝头十足。

  原苏东地区社会主义阵营常有参访团来。全国各界更是络绎不绝。陈永康一口松江话,有时需要父亲翻译为普通话。父亲日记里还提到谭震林曾到松江作农业形势报告;雕塑家张充仁想为陈永康做塑像;还有一位上海女中学生周末放学后只身来松江,天黑还没摸到陈永康互助组。

  陈永康是我国著名的水稻学家,全国劳动模范,1907年出生于江苏松江。50年代,陈永康身为苏南区的农民,用“一穗传”的方法选育出单季晚粳稻良种“老来青”,大面积亩产达500公斤,在太湖地区成为水稻当家品种。1951年,他种植的水稻产量最高达一亩716,5公斤,超过一般产量1倍以上,创造了当时华东地区水稻单位面积产量最高记录。1952年3月,他作为水稻丰产模范受到国家农业部颁令奖励。1956年,“老来青”晚粳稻良种标本120箱被送往苏联、印度、缅甸、日本等15个国家展览。陈永康在实践中总结出落谷稀匀、合式秧田、适时搁田、干湿水浆管理等一整套综合栽培技术。1958年10月,陈永康被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同年11月,在苏州召开的全国水稻丰产科学技术交流会上,又被聘为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栽培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60年代初,陈永康与江苏省内外的作物栽培、土壤肥料、农业气象和植物保护等学科的专家一起,从理论上探明了水稻叶色黑黄变化的生理基础及其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水稻高产理论”。1964年,在亚、非、拉美和大洋洲44个国家参加的北京国际科学讨论会上,他与同仁联合发表了《晚粳稻高产的看苗诊断和栽培措施研究》学术论文,引起了国际同行的关注,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陈永康的水稻高产技术自50年代即在江苏全省以及长江中下游主要稻区大面积推广。1955年,上海科教电影制片厂到他所在的松江县联民农业生产合作社拍摄科学教育片《培育壮秧》。尤其是60年代,中共江苏省委、省人民政府在太湖地区建立基地和样板,以点带面,层层推广,陈永康水稻高产技术应用面积达700万公顷,创造的经济价值达数十亿元。陈永康对提高大面积水稻生产的精耕细作水平和实现高产稳产起了重大作用,对中国栽培技术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是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楷模,是科研与生产紧密结合的典范。1978年,他的科研成果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陈永康是一位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农民科学家,195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江苏省第四届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农科院研究员、副院长、党组成员。陈永康艰苦朴素、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活到老、学到老,勇于探索,不断进取。1978年,他种植2.95亩麦、稻、稻三熟制试验田,创造了平均亩产1526.5公斤的高产纪录。陈永康年逾古稀仍亲自下田操作、下乡传授技术,参加科学试验,直到生命最后一息。

  土改完成农民生活好,1951年,哈琼文 ,华美画片出版社出版。曾经吃不饱的中国农民,家中屯满了粮食。

  陈永康互助组向全国农民挑战,1951年,凌虚 徐京 作,艺辉画片商店。

  农村风光,1953年,忻礼良 作。

  50年代,不少民国时期月份牌画家加入了宣传画的制作队伍,这一时期的不少宣传画散发着浓浓的民国风。

  参加互助合作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1954年,张凡夫 武德祖 赵域 作,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

  走向集体化幸福万万年,1954年,赵正辉 作,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

  要把社里的猪养得又肥又大!1956年,翁逸之 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农业合作化是让大家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1956年,马常利 沈今生 作,朝花美术出版社出版。

  我们要用双手把荒地变成良田,1956年,哈琼文 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

  农村远景图,1958年,章育青 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好一幅丰收景象。

  人民公社好,1958年,芮光庭 作。

  龙凤呈祥 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

  这组50年代的宣传画,从土改、互帮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再到大跃进,艺术再现了中国农村当年的变化。当然,那时的中国农村生活是否真的像宣传画里表现的那样美好,问问家里的老人就知道了。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