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社会主义复兴

增强忧患意识 应对风险挑战

作者:颜晓峰 发布时间:2020-03-27 10:05:46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也正处于重大战略机遇期。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矛盾和阻力,习主席多次强调要增强忧患意识。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主席进一步指出:“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的谨慎、见叶知秋的敏锐,既要高度警惕和防范自己所负责领域内的重大风险,也要密切关注全局性重大风险。”新时代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具有深邃的战略考量。

  增强忧患意识基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环境。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包括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显著特点。忧患意识是对客观复杂形势的正确反映,风险意识是基于矛盾发展规律的清醒判断。新时代是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的新时代,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新时代。既要看到“两个大局”的交汇为我国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更要看到带来的重大风险。国内外风险挑战的相互传递、交互震荡,是构成复杂局面的重要原因。统筹“两个大局”是沉着应对风险挑战的战略运作。

  增强忧患意识是建立在对新时代安全风险的清醒认识上的。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表明了对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外延变化更新、时空领域多维宽广、内外因素复杂多变的忧患意识。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各个领域,都是我们应当始终保持忧患意识的领域。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使我们对生物安全的认识大大深化了,缺乏忧患意识必定丧失安全。政治风险、经济风险、科技风险、社会风险、意识形态风险、公共卫生风险等,都需要保持高度警惕。这要求我们不仅能够应对各种可以预见的重大风险,还能够应对各种难以预见的重大风险;不仅能够应对散布发生的重大风险,还要能够应对集中显露的重大风险。

  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忧党忧国忧民意识。我们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长期执政的党,面临着党的自身建设和执政能力方面的严峻考验。1945年毛泽东同黄炎培讨论“历史周期率”问题,实际上就开始了忧患中国共产党执政后,能不能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样一种历史循环。2019年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出于对保持党的性质、担起党的责任的忧患意识。习主席指出:“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这“三个如何”,是走向第二个百年的大党不可回避、不可轻视的要害问题,包含着深深的忧患意识。

  忧患意识贯穿着治国理政要居安思危,立足最困难局面、争取最有利结果的底线思维。“明者防祸于未萌,智者图患于将来。”坚持底线思维,就是要赢得战略主动,防范系统性风险,避免颠覆性危机。只有居安思危,才有可能把握未来的变化,才可能在危机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既要善于补齐短板,更要注重加固底板。对存在的风险点,一定要胸中有数,做好风险评估,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欲成大事,先守底线。底线思维着力防止落入错误的陷阱,尽力保证正确的方向;着力避免灾难性后果,尽力形成良性后果;着力预防损害,尽力维护国家利益。

  忧患意识贯穿着在困难局势中化风险为机遇、化挑战为动力、化被动为主动的主体意识。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战胜风险挑战中壮大,是生于忧患、成长于忧患的政党。危机、风险、挑战、磨难等,都是客观存在或可能,必须实事求是看待、辩证转化对待。有困难、有风险、有危机、有曲折,都不可怕,关键在于要勇于面对,善于克服和战胜它们。既要打好防范和抵御风险的有准备之战,也要打好化险为夷、转危为机的战略主动战。要学会利用危机,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创造机遇,化危为机,转危为安。

  忧患意识还贯穿着共产党人不畏压力、不惧阻力、不怕困难的斗争精神。我们党从成立之时就与斗争同行,就是在斗争中生存、发展,并不断走向胜利的。要充分认识新时代进行新的伟大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不断夺取伟大斗争新胜利。越是面对各种困难和风险挑战,越是要拥有披荆斩棘、破浪前进的巨大勇气、智慧和力量,坚决战胜一切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敢不敢斗争、能不能亮剑,说到底还是敢不敢担当、能不能献身的问题。只有担当起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未来的历史责任,才能顶得住压力、冲得破阻力、斗得过困难,战胜惊涛骇浪、勇渡沧海横流。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