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社会主义复兴

李欢:心中有民不忘本

作者:李欢 发布时间:2018-10-12 08:11:06 来源:民族复兴网 字体:   |    |  

e20cc79e775cfdb90c8a0a570075ab90.jpg

  “一枝一叶总关情。”“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近日,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创作的《平“语”近人——习近平总书记用典》这部根正苗红、字正腔圆的“爆款”节目,让我们在领略五千年中华文化高度自信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到一位“好后生”的拳拳爱民之心和立志为民之道。

  七年知青岁月让年轻的习近平体会到,“脚踏在大地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中,会使人感到非常踏实,很有力量”。掌舵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巨轮,他更坚定与群众“身挨身坐、心贴心聊”。时间指针回拨到2012年11月15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新当选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对他深爱的人民深情“告白”。从那一刻起,“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就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根和本。

  新时代更要有新气象新作为,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被提及203次。“人民总是被放在第一位。”参与十九大报告外文翻译的葡文专家拉法埃尔对习近平总书记报告中的“人民至上”理念印象深刻。2017年10月25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再次强调,“我们要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抓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各项工作”。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便把“人民”二字深深印在自己的旗帜上,把“为人民服务”写在自己的执政宗旨中。习近平总书记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人的光荣传统,把“利民之事”作为执政最大之事,把“人民群众”作为自己最牵挂的人,始终在爱民、敬民的民本理念下用亲民之情、谋利民之事,知民之深、爱民之切、敬民之重。

  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坚定不移地贯穿到治国理政的理论和实践中。阐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强调“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一个都不能掉队”;全面深化改革,强调“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全面依法治国,强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全面从严治党,强调“关键问题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党的十八大报告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列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第一条;“十三五”规划纲要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十八届五中全会把“共享”纳入新发展理念。在具体的改革发展实践中,不论是创新驱动、激发活力还是统筹城乡、生态保护;不论是教育、医疗,还是就业、收入……所有这些,无不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价值追求。

  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时,我们也无比自信,全世界很少有这样的政党领袖能像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也很少有哪一个国家能像中华民族一样,紧密团结在一个坚强领导核心周围,同舟共济,一往无前。新时代,“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更凸显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时代价值。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必将凝聚亿万中华儿女力量,以破釜沉舟的魄力,用壮士断腕的勇气,为人民谋求更大幸福。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