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文章中心 > 三大复兴 > 社会主义复兴

“跟我上”永远 比“给我上”有力

作者:杜杨 发布时间:2018-08-10 09:18:52 来源:解放军报 字体:   |    |  

军事科学院军队政治工作研究院 杜杨

  陇东高原,暴雨越下越大,枪声越来越紧。一名年轻的红军将领一手拿刀一手握枪,冲在最前方。战斗中,一枚子弹打中他的胸部,他按住胸口,继续指挥部队渡过泾河,直至战斗胜利。因失血过多,他的生命定格在了28岁。这片宁静的河水,见证了他身先士卒、英勇牺牲的壮举,也让人们记住了一个名字:红25军政委吴焕先。

  红25军官兵说:“跟着吴政委,就能打胜仗”。他为革命理想而活,可以不要钱、不要家、不要命,部队断粮,自己饿着,伤病员先吃;战斗当前,亲临火线,带头杀敌。毛泽东表彰吴焕先善于做政治工作,又能身先士卒、英勇战斗、敢于牺牲。

  纵观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涌现出无数担当重任、身先士卒、以身作则的党员干部,吴焕先就是其中的典范。

  党员干部是先锋模范的代名词。《共产党宣言》阐述了共产党人始终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起推动作用的部分。以榜样感召激励官兵,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既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鲜明特色,也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这是马克思主义工人阶级先锋队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以上率下、身先士卒”精神的结合。

  1920年8月,蔡和森在给毛泽东的信中讲道,共产党“必如此才能养成少数极觉悟有组织的分子,适应战争时代及担负偌大的改造事业。”毛泽东复信:“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成。”

  自从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党员干部始终是“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表率。1927年10月,南昌起义部队余部濒临绝境,军心不稳。紧要关头,朱德站了出来,“愿继续革命的跟我走”。他胸中的信心与激情像火焰一般燃起官兵斗志,部队冲出了重围。

  毛泽东改编秋收起义部队,党员干部丢掉旧军官“三金”“五皮”特殊待遇,模范带头、以身作则的重大作用显现出来。当时,一位连长在写给妻子的信中说:“我们天天行军打仗,钱也没有,衣也没有穿,但是精神非常愉快,较之从前过优美生活的时代好多了。”

  1929年,古田会议决议规定,普通士兵做到的,党员干部要带头做到,要求“不论在执行自己的职务和个人行动上,均须做全体军人的模范。”

  长征中,红军总政治部要求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作为“一个主要的工作”。当时,从总司令到各级干部都把马让给伤病员和体弱战士;红二军团过雪山,军团长贺龙等党员干部牵着马,一趟趟地把病号驮到山顶。这些都鼓舞和激励着每名战士,形成强大凝聚力、战斗力,最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的指挥员带兵打仗都冲在前面,喊“跟我上”,而国民党军官则往往站在后面,让士兵“给我上”。一字之差,天壤之别,人心向背,胜负立判。

  “跟我上”的冲锋,永远比“给我上”的命令有力。在井冈山斗争的艰苦岁月、在长征过“大渡河”“腊子口”时、在塔山阻击战的烽火鏖战中、在上甘岭的枪林弹雨中、在老山前线的猫耳洞里、在抗洪抢险的大堤上、在抗震救灾一线……在国家和民族砥砺前行最困难、最艰巨、最关键的时候,正是像吴焕先一样的党员干部立身为旗、时时处处以身作则,号召引领广大官兵,汇聚成上下同欲、攻坚克难的磅礴伟力,人民军队才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微信扫一扫,为民族复兴网助力!

微信扫一扫,进入读者交流群

网友评论

共有条评论(查看

最新文章

热点文章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