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 正文

郭英森“引力波”事件暴露出我国科研体制的严重弊端!

作者:小草(zgxjxc)  更新时间:2016-10-08 19:13:17  来源:原创  责任编辑:石头

  美国科研人员2016年2月11日宣布,他们利用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探测到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所做的预测。

  多国科学家认为,新发现不仅填补了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让现代物理学的根基更加坚实,也意味着科学家抓住了揭开宇宙奥秘的“钥匙”,有助于了解宇宙的起源和运行机制。

  英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表示:“引力波提供了一种人们看待宇宙的全新方式。(人类)探测到引力波的这种能力,很有可能引发天文学革命。”

  参与LIGO项目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科学家查德·汉娜说,我们无法预测引力波天文学将如何改变对宇宙的基本认知,就像伽利略用他的小望远镜预测不了哈勃太空望远镜展现给我们的宇宙那样,“我们可以预期的是,100年后我们的后辈所知道的将与我们所知道的有天壤之别。”

  但是,很快,有网友爆出猛料:中国的下岗工人郭英森,早在5年前就对引力波有了深入的研究,还参加了综艺节目《非你莫属》。

  于是,有人找到了当时郭英森参加节目的视频,人们看到的是,节目主持人和嘉宾们,除孙浩外,其余几人都对郭英森程度不等地极尽冷嘲热讽,挖苦侮辱,根本不让郭英森说明他的研究是怎么一回事。

  懂不懂并不重要,但礼貌和尊重别人,让人把话说完,是最起码的和最基本的吧。这些主持人和嘉宾们,自以为自己很高贵,而郭英森只是一个初中文化的下岗工人,因而高高在上,趾高气扬,已经丧失了为人最基本的人品和素质!——一个人的人品和素质,与他的身份地位没有关系,客观现实是,往往社会底层的人们人品更好,素质更高!

  让这样的人做《非你莫属》节目主持人和嘉宾,必将埋没很多人才,误捧不少无用废物,把所有好事都弄成坏结局!!!他们还有资格做节目主持人和嘉宾吗???

  网友生气了,纷纷指责当年《非你莫属》节目主持人和嘉宾,认为如果当时郭英森能得到鼓励和支持,很有可能已经出成果了。引发“引力波”的议论热潮。

  在这么一种情况下,从事科学史研究的清华大学教授刘兵通过科技日报说:“这个人(郭英森)是典型的‘民科’”,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田松也这样认为。

  何为“民科”?田松对它的定义是:科学共同体之外进行所谓科学研究的一个特殊人群,他们或者希望一举解决某个重大的科学问题,或者试图推翻某个著名的科学理论,或者致力于建立某种庞大的理论体系,但是他们却不接受也不了解科学共同体的基本范式,与科学共同体不能达成基本的交流。总的来说,他们的工作不具备科学意义上的价值。这里的科学共同体,通俗意义上说就是主流学界。田松把“不能交流”看作鉴别“民科”的核心判据,还对“民科”使用了不少侮辱性词语,同时也没有忘记对关注此事的热心网友羞辱一番(文献⑸)。

  刘兵和田松说“老郭的‘引力波’不是科学的引力波”,而很多体制外正直的学者和有远见的企业家又认为老郭的“引力波”颇有前景(文献⑷)。

  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士”的话,进一步引发网友的愤怒。

  这就是郭英森“引力波”事件的基本过程。

  这里不讨论郭英森的研究是否能够成功,问题是排斥打压郭英森的研究积极性对不对?如果科研机构能够正确对待郭英森,郭英森怎么会去参加《非你莫属》节目,给一群科盲讲引力波!关键是,郭英森“引力波”事件暴露出我国科研体制的严重弊端

  1、科学研究被主流学界垄断独霸是不能出成果的关键

  科学研究被主流学界垄断独霸,不允许体制外学者和民间科研人员介入,恐怕很难出真正的科技成果。主流学界拿着丰厚的科研经费不好好做研究,体制外学者和民间科研人员想研究没有经费,而且遭到各种阻扰,被主流学界打入另册,成果从何而来?更何况,未必主流学界就一定比体制外学者和民间科研人员更聪明。主流学界为名为利,缺乏为科学献身的动力和自觉性;而体制外学者和民间科研人员却是出于对科学的热爱和理想,有着强烈的忘我无私奉献精神,有着足够的动力和自觉性(这是搞科研的最基本、最必须的前提)。中国自古就有“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说法,毛主席也曾说过“‘卑贱’者最聪明,‘高贵’者最愚蠢”,在毛主席时代,相信群众、依靠群众,涌现出了多少民间科技先进人物,研究出了多少实实在在的科技成果!

  如果继续维持主流学界垄断独霸科研领域的体制,何谈全民创新?!

  2、社会价值取向是影响出成果的重要因素

  五年前郭英森参加《非你莫属》遭到冷嘲热讽,挖苦侮辱,不是偶然现象,而是改开以来所倡导的价值取向使然,特别是文艺娱乐圈。一个科学家的重大发明发现,既无名又无利;一个戏子拍一部电视剧几千万甚至上亿元,而且粉丝过亿。还有谁会尊重人才!还有谁会尊重科学!!科学家远远不如戏子的现状不改变,科学能进步吗!?

  3、只看学历是最愚蠢的偏见

  不能否认高学历有做出重大贡献的,低学历有平淡一生的。但是,学历高的庸碌一生,学历低的贡献卓著,也大有人在。问题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忘我无私的奉献精神,有没有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有没有刻苦钻研的好学精神,有没有举一反三的创造思维能力,有没有随时迸发灵感的基本素质。搞科学研究特别需要这些综合素质,而不是只看学历高低(这些年的应试教育,和一切向钱看的高等学府,高学历者到底学到了些什么?)。也不能只看是否主流学界,我国两院院士1800多人,没一个拿诺贝尔奖的;拿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却不是院士,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4、应当广泛、充分吸纳民间智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在要想有新发现、创立新理论,需要多学科的科学基础知识,高端的实验研究设施,巨额的科学研究经费。

  但更为重要的是,需要“3、只看学历是最愚蠢的偏见”中所说的综合素质。

  民间科研人员(我不赞成带有侮辱性的“民科”提法),是出于强烈的爱好、兴趣、理想、责任和锲而不舍的追求,就必然具备科学研究特别需要的这些综合素质。有了这样的综合素质,通过自学实现掌握多学科的科学基础知识就不是什么问题。

  这些年的主流学界,受到众所周知的因素影响,刚好缺乏这些综合素质。他们的唯一优势就是有文凭,可是,文凭能与学识划等号?能同创造性思维能力划等号?

  高端的实验研究设施,昂贵的科学研究经费,正是需要国家和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大力支持的。

  至于郭英森能否成功,这里不想置评,因为涉及因素不是我们这样的普通百姓所能左右的。而且,科学研究,从来都没有百分之百成功的。郭英森的研究即使最后不能成功,也属正常。关键是我们的国家、科研机构用什么态度对待才是正确的?是认真分析判断是否可以继续研究下去、支持可以继续研究者,没有价值的好高骛远,也应以礼相待,以理服人,劝其罢手,并鼓励其精神;还是冷嘲热讽、打击排斥?若是后者,岂不是自绝来自民间的智慧!?

  作为一种体制,广泛、充分吸纳民间智慧,鼓励民间科研人员是必须的。自古就有“人上一百,文武周全”之说,我国十几亿人,藏龙卧虎,蕴藏着巨大的科研潜力。这也同政府“全民创新”是一致的。

  应用科学研究还是毛主席时代的三结合好。

  【备忘:毛主席时代的三结合:科研人员、技术工人、领导干部三结合。领导干部可以帮助协调各方关系,组织全国性大协作;技术工人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提出很有参考价值的启发性意见;科研人员可以安心研究。】

  2016-10-03初稿,2016-10-07更新

  ------------------------------------

  参考文献:

  ⑴、美国科学家宣布发现引力波,广义相对论预言获证

  http://news.sohu.com/20160213/n437261367.shtml

  ⑵、这王八犊子,有他们中国还能好?

  http://sanwen8.cn/p/4687Q37.html(文字)

  ⑶、这帮王八犊子,有他们中国还能好? 张绍刚 方舟子……这帮垃圾

  http://www.budejie.com/detail-20553674.html(5年前视频与评论)

  ⑷、提“引力波”遭嘲讽工人:不怨节目主持人

  http://news.qq.com/a/20160220/033444.htm

  ⑸、专业人士:老郭的“引力波”不是科学的引力波

  http://tech.qq.com/a/20160222/027051.htm

  ⑹、拱手相让的诺贝尔奖,下岗工人5年前提及“引力波”遭无情打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bfbfa130102wm5y.html

  ⑺、中国拱手相让的诺贝尔奖,下岗工人5年前首提“引力波”遭无情打压遭嘉宾嘲讽,如今他们都欠他一个道歉

  http://www.aiweibang.com/yuedu/91186725.html

  http://www.aiweibang.com/yuedu/90755719.html

  ⑻、心酸!民工乘地铁怕弄脏座椅,带孩子坐地上

  http://item.btime.com/life/37pujbv26ve8m4a9frfnc0ni2cj?from=jt3p1

  ----------------------------------------------------------------------------------------------

  【备忘:郭英森参加的《非你莫属》节目主持人(张绍刚)和嘉宾(方舟子,许怀哲,徐晨,董浩,关凌,孙浩(支持者),张光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