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 正文

李佳琦事件后续:国货兴起,会成为一场短暂的热闹狂欢吗?

作者:青年白依依  更新时间:2023-09-26 03:32:13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谁能想到李佳琦事件的后续竟然是这样的走向?谁又能想到国货商战竟然还可以这么玩?自打李佳琦怒怼消费者买不起79元的眉笔后,蜂花连夜上架79元5斤的洗护套餐。

  还发视频说“不管工资涨没涨,反正蜂花没涨价”。甚至听网友劝,请了个永不塌房的代言人国宝大熊猫。

  在这波操作下,蜂花被网友给买断货了,然后他就呼吁大家去关注别的老牌国货,于是许多平时不为人知的国货品牌上演了一场大联欢。虽然看着这些国货联动,倍感欣慰,但我却有点小担忧,因为我怕这仅仅是一场一时的狂欢,热度过后,就立马被打回原形。到那时,还有多少人会去买这些物美价廉的国货呢?

  其实国货的发展历程极为艰难,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于日本之手,中国不但丧失巨大的商品输出所带来的资金,而且由于东北已经成为敌占区,所以内地用于购买东北商品的资金大量流向日本。

  再加上关内的货物向东北运输时需要交纳大量的关税,这使得关内的资本大量被日本榨取。那个时候正值洋货盛行,民族企业因缺乏资金而无法实现产业的升级改造,一些小企业甚至破产倒闭。

  在内忧外患的逼迫下,中国社会各界纷纷开展抵制日货,发展国货的运动。举办“国货年”与国货陈列会,设立国货商场,建立各种国货团体,还有《国货月报》等诸多报纸杂志,如果当时的中国有微博,那么发展国货一定会经常挂在微博热搜。这一次的国货热,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本土企业与经济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国货生产被纳入计划经济中。一方面,当时的国货是百姓日用消费的必需品,或者可以说是生活资料的唯一来源;另一方面,民族工业在吸收现代科技之后,产生了很多质量好、外观好、技术较为先进的高端日用产品。于是出现了全民使用国货的盛况。

  改革开放初期,洋货再次冲击国货市场,甚至一度成为硬通货。国货在质量、品牌感上都稍逊一筹,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2015年,一篇文章《去日本买只马桶盖》引发热议。

  国内又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国货运动。那会我正在上大学,某位老师就经常夸赞日本,说他们的马桶盖多么智能,还能出水冲洗,有多少中国人排队去日本买马桶盖,当然那会我没看到这篇文章,也压根没意识到这位老师的立场。

  近几年,“国潮”逐渐成为人们眼中时髦的代名词,力挺国货,也成为朴素的爱国情怀,但是除了几家知名大企业,众多诸如蜂花这样默默无闻,几十年如一日,不搞花里胡哨的包装,不买热搜搞营销,物价翻了几十倍它才涨2块钱,踏踏实实做品质的国货却无人问津。

  更有一些国货被外资打压,就像现在很多人并不知道白象方便面,因为他当年拒绝日资收购,被超市商场排挤,没有销售渠道,还被各大网站封杀雪藏。

  哪怕是选择和百事公司合资的北冰洋食品公司,也难逃厄运,北冰洋汽水曾一度在市场上销声匿迹。

  这么看,大资本的力量还是挺强大的,狠狠打击了国内本土企业,然后再铺天盖地的宣传自己的产品有多好,请的代言人也都是各种流量明星,所以说,要不是如今网络媒体发达,再加上这些国货的常年坚持,我们可能压根没有机会看到他们。

  因此,我希望我们的国货一如既往的保持匠心品质,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外国的月亮并不一定比较圆,盲目的崇洋媚外是没有出路的,只有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才能走得远,走得久。

     (文/青年白依依,来源:地火依然公众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