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 正文

陈俊杰:2022年中俄美博弈还没到1234年宋金蒙博弈那一步

作者:陈俊杰  更新时间:2022-10-11 09:47:33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2022年中俄美博弈像不像1234年宋金蒙博弈?参见1232年三峰山之战。南宋对蒙灭金见死不救之殷鉴不远,但对杜金式狼子野心也有必要警惕。

  1232年1月12日,蒙古军队围困金朝都城开封,金军十五万大军回援,行至河南黄榆店时遭到成吉思汗第四子拖雷麾下三万军队的阻拦,双方对峙于三峰山。为了继续北上支援国都,金军必须先吃掉眼前的拖雷部队、解决后顾之忧,拖雷也必须阻止金军主力驰援开封。于是双方在此展开了一场惨烈的拉锯战,史称三峰山之战。战斗初期,蒙军因为人数上的劣势节节败退,几乎全军覆没。但突然天降大雪,没有携带御寒衣物的金军被冻得失去战斗力,拖雷绝地反击,歼灭了这支金军最后的精锐。战争影响着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体与国家,而且这种影响往往是难以预料的:如淝水之战,大败的苻坚固然永远失去了一统天下的机会,身死国灭;而立下大功的谢安却不仅没能平步青云,还因为遭受猜忌被迫隐于幕后;反倒是安居朝堂的孝武帝成了最大的赢家,借着谢安的激流勇退,他成功从世家大族手中收回了军权;再比如普法战争中,拿破仑三世被俘,波拿巴家族的皇帝梦彻底破碎;威廉一世完成了德意志统一,戴上皇冠,却没有得到自己预想中的无上权力;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精心设计下,帝国的权力被集中到宰相手中。三峰山之战后在中原对峙多年的宋、金、蒙三国各自的命运逐渐清晰起来:对金朝来说,三峰山的战败使金哀宗式“中兴”惨遭腰斩,金朝灭亡进入倒计时。在1211年的野狐岭之战中,成吉思汗歼灭了二十万金军精锐,蒙金的实力对比从此逆转。更要命的是,金宣宗畏蒙如虎,为了避开成吉思汗的锋芒,他执意迁都开封,将河北土地拱手送给了蒙古人;迷信“北失南偿”而要拿南宋这个软柿子出气,结果不幸碰上了名将孟珙,又被打掉了十万人。在如此糜烂的局势下,金哀宗继位了。他立即中止对宋作战,并接受了南宋不再缴纳岁币的要求;对蒙古,他启用完颜合达与完颜陈和尚、契丹人移剌蒲阿、汉人郭仲元等名将,以河南弹丸之地与蒙古拉锯十年,多次挫败蒙古的攻势,金朝内部都将其视为中兴之主。但三峰山的这场大雪彻底扑灭了金朝中兴的希望,失去了最后主力的金朝只能在蒙古与南宋的夹缝中苟延残喘,金哀宗也成了史家公认最冤枉的亡国之君。对南宋来说,三峰山之战成了联蒙灭金、光复旧都的契机,但结果却是引火烧身。北宋曾与金签订海上之盟联合灭辽,但又遭到金人反噬。有此前车之鉴,南宋开始在蒙金冲突中保持中立,不再插手。所以在三峰山之战前,当拖雷提出借道宋境,从背后包抄金军时,南宋君臣断然拒绝了这一提案。不想拖雷竟悍然出兵,连续攻破了宋金边境的十一座城池,强行借道攻击女真。此事本该引起南宋的警觉,但见到金军一朝倾覆,似乎不与蒙古联合也难以挽回金朝的覆亡,宋朝便起了能捞一把是一把的心思。金哀宗向宋求援,指出宋金唇亡齿寒,只有联合才能两全,遭到拒绝。南宋反而接受了蒙古联合出兵的的邀请,命孟珙协助蒙军包围蔡州。孟珙祖辈曾随岳飞参军,对金人恨入骨髓,在攻破蔡州后,竟将自尽的金哀宗分尸报复,使金人宁愿降蒙也不肯降宋,断送了宋金最后一丝合作的可能。金朝灭亡后,宋理宗又为了光复旧都的虚名“端平入洛”,给了蒙古入侵的借口。尽管南宋军民浴血奋战,宋朝还是在抵抗蒙古四十四年后宣告灭亡。而蒙古方面也没能享受到胜利的喜悦。拖雷在此战中立下大功,此后与兄长窝阔台的汗位争夺愈演愈烈,也为后来忽必烈(的上位埋下了伏笔。与奉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中原王朝不同,蒙古各部的长子很快就会脱离家族自建产业,所以家产往往归于幼子。这种继承传统在成吉思汗发迹后便成了蒙古内部最大的不安定要素。成吉思汗临终时,将汗位交付给了最得各部人心的三子窝阔台,却把起家的十万精锐元从的指挥权都留给了幼子拖雷,这根本就是逼迫兄弟二人为争夺最高权力自相残杀。最后,随着大哥术赤与二哥察合台都向窝阔台宣誓效忠,没有大义名分的拖雷只能忍辱交出军队。但历史上的拖雷可不是《射雕英雄传》中郭靖那位温良恭俭让的好安达,他在跟随父亲西征花剌子模时立下头功,个性凶悍暴虐,所破必屠,哪怕此刻成了没牙的老虎,也让窝阔台颇为忌惮。窝阔台筹划灭金,自己率大军攻开封,却让拖雷用小股部队借道包抄,其意便是要借刀杀人。结果人算不如天算,不堪一击的宋军与三峰山大雪反倒成就了拖雷的盖世奇功。骑虎难下的窝阔台召回拖雷,并趁机用毒酒将其杀害,对外则谎称自己病重,拖雷主动提出行使巫术,由他来给兄长分担病痛,因此丧命。这种骗小孩的把戏当然无法安抚拖雷旧部。为了平息众怒,窝阔台被迫让拖雷四子忽必烈接手军队,又让自己的养子、同时也是拖雷长子的蒙哥继承其封地,拖雷家族的势力与拖雷在世时相比有增无减。在窝阔台死后,拖雷所部更是肆无忌惮,最终蒙哥凭借强横的实力在忽里勒台大会上被推举为大汗,蒙哥死后忽必烈又继承了权位。窝阔台千般算计,汗位还是阴差阳错地回到了拖雷一脉。纵观三峰山之战,宋、金、蒙为了争夺天下连年鏖战,拖雷与窝阔台家族也为了汗位刀兵相见。人类历史上的种种纷争无一不是资源、权力有限,只有胜者能通吃,这是零和博弈的铁律。柯劭忞《新元史》曰:“周公金縢之事,三代以后能继之者,惟拖雷一人。太宗愈,而拖雷竟卒,或为事之适然,然孝弟之至,可感动鬼神无疑也。世俗浅薄者,乃疑其诬妄,过矣!”一旦北约联军与俄军直接打到三峰山之战那个地步,我军就有必要及时出手了,否则南宋对金灭于蒙而见死不救的后果就有可能重演。

  当然,我军出手的目标不应是“东郭先生”那种养虎为患。诚如“知乎”用户“刘海元”的《美俄二虎相争,两败俱伤,对中国最有利》一贴的分析:历史有惊人的相似之处,不得不防。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尼克松一反常态,突然访华,拉中国为朋友。可苏联一垮台,美国马上调转枪口对付中国;而如今,美俄再次较量,普京在冬奥会时访华,拉中国为朋友。同理可证,一旦俄罗斯摆平了美国,建立了所谓欧洲新秩序,你以为他不会调转枪口对付中国吗?尼克松的访华与普京的访华,只是角色有了变化,没有本质区别,都是在利用中国。如果你傻乎乎的认为他们是真的跟你好,那就太天真了。中美俄三国演义,利害关系错综复杂。美俄二虎相争,谁胜对中国都不利。坐高山观虎斗,让他们两败俱伤,也许是最好的选择。知友“常识”跟帖:有一酒鬼,四邻关系恶劣,家中常揭不开锅,大小衣不蔽体,食不果腹,饿殍遍野。衣食尽酒鬼先享用,他称自己全乡第一。一日,一大户邀其上山打猎野猪。此后,酒鬼与大户交往,既得资助,也开始为生计谋划,一家大小总算有点填肚。只是酒鬼依然酒鬼一个,到处吹大户是靠他才富裕的,他家早晚要超过大户。知友“岁月如梭”跟帖:这酒鬼是真“土”!知友“源码e站”跟帖:张士诚也是这么想的!知友“绿洲”跟帖:就怕美俄和亲!因为鹅已没有选择了,鹅骨子里依然是欧美,这个欧美了然于胸。

  国内右派与美国政客一唱一和,鼓吹中国借俄乌战争之机“北伐”,但我军有这方面的充分准备吗?南宋自毁长城冤杀岳飞后,宋金之间维持了近四十年的和平。女真在金章宗统治期间实力出现了大幅度下降,黄河出现了大规模决堤,蒙古则日益强大。女真的内忧外患被南宋清清楚楚地看在眼里,矢志收复北方故土的爱国志士们重新燃烧起了热血,抗击女真洗雪国耻的愿望一次被提起。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执掌南宋朝政的韩侂胄决定北伐。韩侂胄本人是北宋名将韩琦的曾孙,他执政后禁绝朱熹理学,追封岳飞为鄂王,追削秦桧官爵,任命辛弃疾为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并重新启用了一批主张抗金的大臣,在各地练兵,准备北伐。这次北伐声势浩大,金朝上下震动,以为这是一场“趁你病,要你命”的恶战。于是女真从各个地区往南宋边境调集军队,为了预防淮河一线失守,金朝还在开封组织防守,并决定以黄河为依托布置最后一道防线。可一打起来,女真发现完全是自己想多了,宋军别说北伐到旧都开封了甚至黄河了,中路刚打到蔡州就被击溃,西路连秦岭都没过。回过味来的金朝,马上组织军队反攻。堂堂南宋开启战端的开禧北伐,宋军的战斗力过于低下而生生被打成了金军南侵,从进攻方变成了防守方。而且宋军非但进攻不行,就是守城也同样不行,一时之间枣阳、光化、随州、德安、安陆、应城等一系列江北城市全部失守,金军马上又要饮马长江了。南宋没有办法,只好把主战派领袖韩侂胄杀了,把头送往江北向金军求和。女真也顺利地接受了南宋议和请求,这是因为女真这边已死了三个统帅了!最开始韩侂胄北伐时,女真以仆散揆任左副元帅率军反击,他统兵九路南下攻宋,连下多城,结果在淮南病死了。仆散揆死后,名将完颜宗浩继续统兵,结果没到半年,完颜宗浩也死在扬州了。于是,金章宗派帝师心腹完颜匡兼任左副元帅,继续对宋军作战。完颜匡明显不想久居淮南,在接受了韩侂胄的首级后就返回了北方,后来就是蒙灭金了。精通战争的蒙古人发现这份记载后不禁感慨:金章宗时南下伐宋,一场战场居然连换三个主帅,临战换将向来是兵家大忌,这是要惨败的节奏啊!等到看了南宋的表现,直接无语了:这都是什么菜鸡互啄啊!元朝修《金史》时对此战如是评价:“章宗伐宋之役,三易主帅,兵家所忌也。宋不知乘此以为功,犹曰有人焉?”灭掉金朝后,宋蒙将金朝的地盘瓜分了。这时候南宋内部的赵范与赵葵提出趁蒙古主力撤退之机收复三京,这个提议也得到了宰相的支持,宋理宗下令全子才等人发兵行动,毫无准备的蒙古很快就失掉了汴京与洛阳,但南宋军队之前并没有认真准备,进入洛阳后粮草就已空竭,后续部队又遭到了蒙古的袭击,结果宋兵大败,蒙古军占据洛水北岸后,更是让黄河决堤,淹死宋军无数。“端平入洛”给了蒙古一个借口向宋朝开战,北宋时期联金抗辽,胜利后却被金朝压迫而不得不称臣纳贡。南宋联蒙灭金,结果还是要与蒙古对战。历史惊人地相似,但南宋面对强大起来的蒙古还能抵挡得住吗?毋庸讳言,如果我军至今还处在勾践卧薪尝胆的水平,键盘侠式“北伐”之议还是省省吧!

  俄军一旦对北约联军打出博罗季诺之战那种转折点,我军再出手就晚了。前苏联军歌《我们是人民的军队》里有这么一句话:“那神圣的话语,‘莫斯科就在身后!’我们自博罗季诺时就铭记在心。”博罗季诺,莫斯科以西一百二十四公里的一座村庄,毗邻莫斯科河的支流科洛恰河。在博罗季诺,拿破仑的高卢雄兵、希特勒的闪电铁骑均败走于此。在博罗季诺,俄国人用近乎自残的方式守住了领土与尊严,在对自身造成极大伤害的同时拖垮了两代枭雄。1807年《俄法同盟条约》签订后“联法”取代“反法”成为俄罗斯国家战略的主旋律,俄国人拒不执行法国对英国的“大陆封锁令”,俄国丰富的资源是法兰西霸业所需,俄国参与了六次反法同盟的历史尚未过去……1812年拿破仑率领六十万大军入侵俄国,不到三个月便攻陷了马斯克西侧的军事重镇斯摩棱斯克。新晋西线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在组织俄军有序后撤的同时精心谋划狙击地点,准备迟滞法军凌厉的攻势。他选择了博罗季诺,在这里筑垒可切断法军通往莫斯科的两条主要通道。俄军阵地的右翼紧靠莫斯科河,左翼与难以通行的乌季察森林相连,中路以库尔干纳亚高地为依托,后方则有森林便于隐蔽战场预备队与防御机动。这个选址对俄军防御极为有利,战场两翼难以通行,拿破仑被迫选择从正面突破俄军防线,试图一举冲入俄军防线纵深再向两翼包抄摧毁俄军的防守。但这一策略却正中库图佐夫下怀,俄军顽强抵抗,法军进展缓慢。两天后俄军主动后撤,损失高于法军,但其预备队力量尚保存完好;法军取得了战术胜利,却也因此而元气大伤,付出了三万五千人伤亡的惨重代价。一周后拿破仑的军队抵达莫斯科,却发现这只是一座断壁残垣的空城。法军的补给线越拉越长,而莫斯科周边早已坚壁清野,拿破仑指望通过占领莫斯科解决后勤补给问题的计划落空了。库图佐夫的部队撤回内陆纵深不断积聚力量,还不时派小股部队迂回骚扰法军的后方补给线,这为俄军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一个月后法军退出莫斯科,三个月后法军完全退出俄罗斯,先前进入俄国的六十万大军仅有不到十万人随拿破仑回国。拿破仑试图通过占领莫斯科来解决军队的口粮问题,同时以此为筹码逼迫亚历山大一世向自己妥协。但他忘了用理智是不能理解俄罗斯的,俄罗斯为了尊严而宁可烧掉帝都。拿破仑的对俄作战思路可用“毕其功于一役”来概括,这一作战构想面对俄罗斯幅员辽阔的土地难免失效。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一百三十年后希特勒沿袭拿破仑的思路侵略苏联。第二次博罗季诺保卫战的规模小于第一次,只是在莫斯科保卫战大战役背景下的战斗。在希特勒看来,经历“大清洗”的苏联就像一座“破房子”一推就倒。德军入侵苏联之初南北向长达一千二百公里的“斯大林防线”在德军装甲集群的冲击下显得毫无还手之力,德军打了三个月就兵临莫斯科了。朱可夫像库图佐夫一样在莫斯科西侧阻击德军,而此时的博罗季诺靠近战斗最激烈的诺沃扎维多夫斯基-克林-伊斯特拉-谢尔普霍夫-阿列克辛防区一线,所以是防区的一个重要支点。坚守博罗季诺阵地的是由波洛苏欣上校指挥的远东红旗步兵第32师,通过步坦协同、以坦克部队为主对德军反突击,打得德军措手不及。在博罗季诺,库图佐夫的后代证明了自己比前辈更优秀,波洛苏欣指挥的第32师把力量上占绝对优势的敌人挡住了五天。离莫斯科越近,苏军抵抗越顽强,德军每前进一公里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博罗季诺又一次失守,但莫斯科保住了,德军从此再未向莫斯科前进一步。但这支“雇佣军”的战斗力与他们的前辈相去甚远,几天内就被彻底击溃了。莫斯科保卫战胜利结束,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破灭了。博罗季诺重回俄国人的怀抱,从此再也没丢失。俄罗斯通过两次博罗季诺之战完美地阐释了自我:一个在外部压力越大时却越有斗志、越能凝神聚力的民族。普京最爱的俄罗斯军歌是以博罗季诺战役为题材写作的《我们是人民的军队》,但在北约联军的围堵下,现在俄罗斯的外部环境似紧非紧似松非松。博罗季诺的教训让西方人研究出了新的对策,即遇到俄国人要避其锋芒,要把战场转移到属于自己的“自留地”上并在若干关键节点上“撩”俄国人一把,让他们像小孩子一样暴跳如雷然后什么也得不到。从结果来看,只要出现了可发力的支点,俄罗斯就能反守为攻。克里米亚“一不小心”被俄罗斯吞并后打击IS的“反恐先锋”旗帜也被俄国人抢走了,同时还“顺走”了一批原来西方国家在中东地区的“小伙伴”。普京在小地方获取利益后却无力破解西方在经济、政治上对俄施加的“紧箍咒”,在两次博罗季诺之战中尝到甜头的俄罗斯人只能眼看着先辈的成功历史变得难以复制。成功防守反击的前提是要有人主动进攻,俄罗斯式忍耐要奏效离不开想“一击致命”的对手。但吃过亏的西方人就是不给他提供这个战场,而是宁可与暴怒的北极熊打太极。俄罗斯空有一身力气却无处可施,只能慢慢耗尽气力。日俄战争期间日本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喊出的“皇国兴废,在此一战”,实际上只是投机、冒险战略思想的延伸。博罗季诺对俄罗斯既是激励又是警醒,在长期与西方的对峙中仍然寄希望于利用对手头脑发热的良机制造全面胜局,其难度已超出了他们自己所能掌控的范围。这个试图再现辉煌的大国真正能做的其实远非战术上的守株待兔,而是以博罗季诺之战式隐忍精神长期积极备战。

  如果俄罗斯能在中国的支援下对北约反败为胜则有否可能变成又一个把中国视为“东郭先生”的蒙古?就像针对契丹的宋金联盟维持不了多久,因为靖康之耻未雪,女真在燕云十六州杀害我国那么多族类,双方军队国力消耗殆尽并没有强大的战斗力,而南宋要长途跋涉攻打蒙古又会国力不济。1211年蒙古成吉思汗侵金,1234年蒙灭金。假设1211年蒙古攻打女真,这时南宋放弃与蒙古联合,反而金、夏、宋联合共同抵御蒙古。1211年,宋、金、夏联盟正式成立。蒙古骑兵大规模南下后,正面战场女真名将金兀术精锐与蒙古精锐决战,西夏精锐军队随后赶到,南宋军队因为路途太过遥远加上国力微弱只有少量部队参战,在很大程度上担任了后援补给,运输,粮草,兵器等运输工作,在三方协同作战情况下。蒙古元气大伤,久攻不下,战争进入胶着状态。蒙古铁蹄久攻不下,且大伤元气,只好暂时撤军整顿。蒙古联合好邻居大辽联合作战,吐番出卖西夏。大辽名将耶律休哥率领精锐,借道吐蕃攻打女真,与蒙古联军联合击败女真与党项联军,南宋军队只好撤退回收大本营,西夏军队溃败被邻国偷袭,女真被灭国。三国局面出现,吐蕃、契丹、女真纷纷大发战争财。南宋濒临灭亡,西夏被吐蕃与蒙古联合攻打大辽。此时南宋没有任何还手之力,吐蕃与蒙古联合灭掉女真与南宋,三国局面正式确立,一群野蛮人统治着中原与草原,民不聊生。三国内部出现问题,吐蕃背后插刀,民不聊生起义不断。三国因为益出现矛盾,吐蕃与蒙古联合对大辽发动战争,大辽只好匆忙备战。此时民不聊生,南方纷纷出现义军,以汉人为首领带领其他民族反抗蒙古。汉人崛起,吐蕃与蒙古汉人对峙,三国时代来临,同时夏金联盟不复存在;汉人重掌握政权;蒙古灭掉吐蕃,最后再次南下,灭掉汉人,从而一统天下。历史是不可能假如的,即使重来一次也阻挡不了蒙古崛起与成吉思汗与忽必烈的才能。历史就像一个大姑娘认人打扮,但最终这位姑娘还是要嫁人。普京上台后一直在忠实地执行杜金设定的地缘战略剧本,这个充满狂野想法的剧本把欧洲、美国,甚至中国拖到了另一场世界大战的边缘。杜金的《地缘政治的基础: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未来》一书认为,中国是俄罗斯建立“大陆帝国”的绊脚石,必须崩溃与解体,俄罗斯在亚洲的光荣与野心要在“中国领土的解体、分裂以及中国国家体系的政治与行政分裂”的基础上实现。奥勒留有句名言:“脑中要时刻牢记,你要面对的整体本质是什么,而你自己的本质又是什么?二者之间是怎么发生联系的?凡遇事要跳过表象的迷局去理解其根本,同时也要探究自己与事之间的本质联系。”波波-罗著作的《孤独的帝国俄罗斯与新世界无序》一书强调,“俄罗斯的官方外交政策的核心是重建大国控制下的秩序以及俄罗斯的复兴,核心的理念是伴随着中国崛起与美国战略中心东移,俄罗斯将迎来广豪的舞台,重新夺回地缘地位。”北约第二次东扩期间,爱沙尼亚首都塔林距离圣彼得堡的直线距离不到320公里,基辅距离莫斯科的直线距离大约750公里。如果说乌克兰“可能”加入北约是对俄罗斯背后插一刀,爱沙尼亚这操作直接是把刀插入俄罗斯的心脏。杜金对普京这位俄罗斯领导人的智力影响为后苏联时期的学生所熟知,俄罗斯报纸甚至称之为“普京的大脑”。杜金认为,俄罗斯人民有义务将欧洲与亚洲统一为一个由俄罗斯人适当统治的“伟大帝国”。《地缘政治的基础: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未来》一书详细制定了游戏计划:俄罗斯特工在美国内部煽动种族、宗教与部门分裂,同时宣传美国的孤立主义派别。在英国发动心理战,把努力集中在加剧与欧洲大陆的历史裂痕与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的分离主义运动上。西欧被俄罗斯的自然资源诱惑,北约将从内部崩溃。欧洲的敌人崩溃后,俄罗斯将在亚洲赢得更具主导性的地位。中国将在俄罗斯政治领袖的领导下为俄罗斯提供产品,进而充当俄国下一步在太平洋军事行动的辅助力量。普京在杜金大作上走到了关于乌克兰的文字页面宣称:“乌克兰作为一个对俄国领土抱有野心的国家,对整个欧亚大陆构成了巨大的危险”,而“如果没有解决乌克兰问题,继续谈论欧亚的大陆政治通常是毫无意义的。”杜金设想将欧洲逐渐划分为德国与俄罗斯影响的区域,俄罗斯控制德国的资源需求后将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英国瓦解后俄罗斯在欧洲收拾残局,用杜金的话来说就是“从都柏林到符拉迪沃斯托克,再到上海”的升级版“大陆帝国”。中俄两国宣布建立伙伴关系以缩小美国对世界的影响,但杜金认为俄罗斯应按自己的规则重组“亚洲不成熟的民族国家”。杜金认为美国会留陷入孤立主义与分裂,日本统治中国后就是俄罗斯的小伙伴。中俄两国有可能结盟,但现实中的中国并不是俄罗斯最理想的盟友,至少不会真正的平等。现在的中俄关系其实更像当年的宋金蒙关系,俄罗斯侵占了大量的我们的土地,中美结盟才拖垮了苏联。截止目前中俄两国还没到唇亡齿寒的地步,因为俄罗斯国很有韧性,这个国家先被法国人放过血,后来也被英国人放过血,甚至连日本人也放过血,但这个国家一直没倒下。俄罗斯这个“欧亚帝国”的脑死亡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人的盟友只能是解放军海陆空火箭军等部队,详情可参考2010年至2020年中俄两国之间的摩擦。俄乌战争令整个欧洲惶恐不安,原本醉生梦死歌舞升平、迷恋中国糖衣炮弹而与美国离心离德、试图打自己小算盘与中国加强经济合作的欧盟各国纷纷重新向美国靠拢,这对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极其恶劣。中国由此左右为难:谴责俄罗斯不会引发俄的报复但会让两国之间产生间隙,支持俄罗斯则会破坏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与广大亚非拉国家对中国的信任。所以中国最好的作法是表面上中立,暗地里最大化地维护中国的国家形象与政治经济利益。从政治的角度上看,如果俄罗斯周边全部变成北约的地盘,中国就等于进入了一个包围圈;从人民的角度上看,这场战争是乌克兰政府先前不断触犯俄罗斯底线而导致的,无辜的人民却要为政府的盲目自信买单。同情乌克兰人民是情有可原的,但也不宜完全否认俄罗斯这场战争的自卫性质。“黄俄子孙”之类的词汇少用为妙,毕竟我们都是中国人。曾国藩、左宗棠等告诫我们小心俄罗斯的体量随时能让我们亡国灭种。“精神俄国”的中国人因更多的考虑中国立场,毕竟不是斯拉夫人。

  俄乌战争期间中国到底该不该与俄罗斯结盟?草原民族自古彪悍,但蒙古崛起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中原无帝国。靖康之变要溯源到宋金海上之盟,即北宋试图联金灭辽以收复幽云十六州。如果仅从结果看,那海上之盟简直糟透了。但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从结果反推都是事后诸葛亮。不是说海上之盟的决策方向糟透了,而是说海上之盟的具体内容与操作过程愚蠢透顶。就联金灭辽这个决策方向来说,我们只能悬置道德评价。北宋背信弃义,但辽朝也不清白。只要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宋辽之间便必生龃龉。宋朝弱了,辽朝就要欺负一下;辽朝弱了,宋朝也要欺负一下。澶渊之盟的基础是力量均衡,在触及具体内容与操作过程之前也要先看海上之盟的决策方向。即使没有昏君宋徽宗,北宋的大概率决策也会是联金灭辽。至于灭不灭得成则无所谓,关键是澶渊之盟与幽云十六州决定了北宋一朝的“政治正确”。契丹与北宋都想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即独占幽云十六州,而结果却对双方都没好处。北宋王朝的集体记忆决定了海上之盟的决策方向,只要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幽云十六州战火随时可能被点燃。1040年三川口之战,宋师败绩;1041年好水川之战,宋师再败;1042年定川寨之战,宋师再再败。对阵西夏,北宋三战三败。大辽则背信弃义乘人之危,要求北宋割让幽云南部。国要富,先要强。于是,内政王安石变法,外交元丰五路伐夏。宋神宗与王安石这对君臣都想收回幽云十六州,大宋一定要成就秦汉隋唐一样的武功。之后的北宋,党争不断。新党上台整旧党、旧党上台整新党。抛开道德立场不论,新党的态度是进取,新党最愿迎合赵家官人的个人理想;旧党的态度是保守,旧党最不愿看见赵家官人成就秦皇汉武的伟业。1101年北宋改元“建中靖国”,意思是既不新也不旧而不搞党争。但建中靖国只有元年。1102年,宋改元“崇宁”,意思是徽宗朝的政治方向将公然转向新党。于是,以后的一系列政治决策,其立足点就是新党立场。关于西夏,徽宗朝的政治正确是必须打残、打服乃至打没。对于大辽,徽宗没说。但可想见的政治正确就是收复幽云十六州。1125年徽宗以神宗遗训“能复全燕之境者胙本邦,疏王爵”,封童贯为广阳郡王。大宋皇帝与新党一定要贯彻太祖、太宗之遗志,一定要遵循神宗皇帝之诏令收回幽云十六州!所以,宋金海上之盟既不是赵家官人的心血来潮,也不是奸臣小人的无知祸国。收复幽云十六州早已在潜移默化中上升为北宋王朝的国家意志与大宋官家的政治正确,既然如此宋金海上之盟为何非议满满?贯、攸何人哉,敢以蚊负山耶?然致靖康之祸,不在于取燕,而在于不能取燕。“不在于取燕,而在于不能取燕”。北宋仅拿下幽州河北段也足以凭此山河之险抗衡一下女真了,这时谁还再去非议海上之盟?没有海上之盟则没有幽云十六州,没有幽云十六州才会有“靖康之耻”。问题的症结不是海上之盟的决策方向错误,这个决策方向早已成了一种“从来不需要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系统默认值。大宋官家一定要收复幽云十六州,从太祖到徽宗的基调贯彻始终。新党士大夫的态度就是进取。自建中靖国之后,新党态度就是北宋的国家意志。这时候,还有什么比收复幽云十六州更有进取心的?北宋没能通过海上之盟拿下幽云十六州才是症结,但这不是决策本身的大方向出了致命的问题,而是决策的具体内容与操作过程出了一系列严重的问题。

  南宋的历史对我军拿捏中国、美国、俄罗斯的三角关系应有醍醐灌顶之效,到底是什么样的中美俄关系最有利于中国?“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有必然性吗?基于这种逻辑,蒙古人兴起时南宋似乎应联蒙抗金。金人入主中原近百年后在很大程度上习惯了中原地区的生活方式而尚武精神迅速流失,彼时的金朝政治也越来越黑暗。金世宗曾被称为“小尧舜”,但后来的金朝皇帝一个比一个无能,官员贪腐,军队战斗力急剧下降。而且,在金朝统治之下的中原百姓,日子也越来越艰苦。金朝后期曾经发生过红袄军的反抗。也在很大程度上给金朝以沉重的打击。正是在这样的局面之下,草原上的蒙古人崛起了。成吉思汗本人,原来曾经接受过金朝人的册封。后来,他看到了金朝的衰弱以后,决定起兵与金朝决裂。蒙古人起兵之初,并没有消灭金朝夺取天下的野心,充其量只是对金朝抢劫。即便如此,腐败无能的金朝政府也无力组织起对蒙古人的有效抵抗。不得已南迁中原,将首都从金中都(北京)迁往汴京。宋金之间是世仇的关系,毕竟靖康之耻,宋人是不会忘记的。只不过是由于种种原因打不过金朝,不得不向金朝称臣纳贡。一百多年间,双方发生过多次的战争,南宋曾经组织过多次北伐。从骨子里,宋朝人对金朝是敌视的。当宋朝人发现金朝的颓势以后,就停止了向金朝的进贡。但依然没有与金朝撕破脸面,还会有使者前往金朝。而南迁到中原的金朝人,对自己的局势并没有清醒地认识。他们不仅没有主动改善与宋朝的关系,反而主动向南宋发动进攻以弥补北方失去的领土。结果导致金朝陷入腹背受敌的局面。到了金哀宗即位后,金朝已陷入到四面楚歌的境地之中。金朝也试图缓和与南宋的关系,以争取全力抵抗蒙古人。可惜,这时候的宋朝已确定了与蒙古联手消灭金朝的策略。金哀宗派人对宋朝方面讲和,大讲唇亡齿寒的道理。但宋人根本听不进去,1234年宋蒙联军攻陷蔡州城,金哀宗自杀,金朝正式灭亡。牢记历史,是为了现在与将来,是为了现在与将来过得更好。曾经发生的耻辱,是不管怎样都抹杀不了的。不管你怎么报仇血恨,那个耻辱都在。比如,死去的人不可能复生。曾经受过的“牵羊礼”,不可能被抹去。我们今天牢记被日本侵略的历史是为了防止日本再次出现当年那种军国主义倾向,让悲剧再一次重演。所以,牢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倘若仅仅是为了报仇雪恨,而让自己现在与将来蒙受更大的耻辱,那这个报仇雪恨又有多大的意义呢?比如,南宋与蒙古国联手灭掉了女真,把金哀帝没烧干净的尸体残骸一分为二,各自拿回各自国家祭祖,以示报仇雪恨,但随后,因为这一重大的战略失误,让南宋很快被蒙古国灭国。这样的报仇血恨,意义何在?当然,我们不能苛求一千多年前的古人有如此辽远的视野。退一步讲,即便南宋执意要报仇雪恨也至少要在保证自己能活下去的前提下积蓄力量,直至等到自己有能力独自抵挡蒙古骑兵的那一天。

  毕达哥拉斯发现的美学定理简言之就是1:0.618的比例最完美,而亚欧大陆的战略力量自古以来也有类似的天然比例,即亚欧大陆的地缘政治力量分布呈现“2.5规律”。历史经验表明,在亚欧大陆的北纬50度与北纬30度之间只能存在2.5个战略力量。假设欧洲是一个合力板块且其战略力量之合是1而亚洲也是1,中亚则一定是0.5。如果中国或欧洲任何一个板块破碎,其战略力量之合就会降低0.5,中亚则会上升为1。不管怎么变,亚欧大陆的战略力量之合永远是1+1+0.5=2.5,其中的0.5在其他两个战略力量的极限之外,谁也无法填补,更不要说控制了,因为各自的“皮筋”都拉不到而力不能及。欧洲在古罗马时期很强大,当时是秦、汉两朝也很强大,这时的中亚就只能是破碎的。罗马之后欧洲大陆破碎,中国基本维持了统一,这时欧洲的战略合力下降了0.5,阿拉伯帝国、蒙古帝国崛起后中亚战略合力就上升为1。清末中国衰落,中亚伊斯兰势力向中国渗透,西域“回变”频频。历史上的中亚类似于一个“地缘政治堰塞湖”,西面的欧洲与东面的中国无论哪个板块破碎或力量衰落都会招来中亚游牧民族的洪流,苏联解体导致今天中亚伊斯兰力量崛起、欧洲破碎又导致阿拉伯人大量涌入都是这个亚欧大陆战略力量分布的“2.5规律”使然。毋庸讳言,现在的俄罗斯越来越有可能变成其中的0.5,前提之一是中国对内战略力量整合为1,其现有国界之内为1而“新三线工程”的覆盖范围理应是0.618。归根结底,中国能否在地缘战略上“办好自己的事”才应是应对美俄两国的中国立场之关键。

  毋庸置疑,截止2022年10月份,北约联军直接围攻俄军的可能性是零。但只要俄乌战争还没结束,北约联军像蒙军在三峰山围攻金军那样围攻俄军的可能性就不宜完全排除,哪怕概率低到接近于零。2022年不可能,2022年之后呢?普京增兵三十万到位后吞并乌克兰的可能性也不大,但至少能延长俄军筹划博罗季诺之战那种转折点的备战期限。从长远来看,我军出手的可能性则可参考张学良治下的奉军在“十月革命”后挑衅常驻满洲的沙俄旧军队的“中东路事件”,相应的充要条件则是俄军惨败于乌克兰战场而诱发俄罗斯的政变与内战后大批俄罗斯难民甚至化兵为匪的俄军涌入中国。如果我军一直像张学良治下的奉军那样苟延残喘,一旦遇到这种局面则即便敢于出手也会自取其辱。一言以蔽之:中国能否“办好自己的事”才是当今中国真正的爱国志士最该操心与垂范的。

  大争之世学不得拒绝“半渡而击之”的宋襄公式仁义误国,“该出手时就出手”,关键是如何预判出手的最佳时机。两虎相斗一死一伤或两败俱伤都是不错的时机,但对导致两虎两死的核战前景要防微杜渐。中国儒家修齐治平的道德底线在国际关系实践中争议不断,在法治无死角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确立之前一定要慎言,除非中国能在搞定国际社会的一切牛鬼蛇神之后“内圣外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