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 正文

学会“过滤”不良信息

作者:胡建新  更新时间:2022-03-10 09:06:06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学会“过滤”各种不良信息,就能让自己保持主见和本心,不惧“乱花渐欲迷人眼”,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

  人脑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最主要、最高级的部分,是学习、记忆和情绪等高级神经活动的物质载体。科学研究显示,人脑平均每天要接受相当于34G的信息量,约为10.05万个英文单词。人脑最常用、最简单的功能是“留影”,即看到什么留下什么,经历什么记忆什么。

  当今世界,正处于信息裂变时代,各种信息汹涌而来,让人目不暇接。有位心理学家说:“我们的大脑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像今天这样需要处理如此之多的信息,一些人忙于从各种渠道获取信息,而顾不得去思考和感受。”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面对滚滚而来、形形色色的信息特别是网络信息?当遇到各种不知真假、难辨是非的信息时,我们该如何应对和处理?

  要合理使用大脑“过滤”功能。如今,许多网络平台都有自动过滤功能,当遇到各种含有违法、敏感、虚假的信息时,它会通过人工智能等技术实施自动拦截、过滤,相关信息会被快速滤除。人是具有高级智慧的生命,人的大脑同样拥有对各种信息的甄别、过滤和清除功能,但是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下,这个功能却没有被合理开发利用。因此,我们需要开启大脑的“过滤”功能,学会“过滤”和清除那些虚假的、不科学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信息,以免遭受其影响和危害。譬如,当遇到各种介绍效果极其夸张的产品信息时,就开启对虚假广告的“过滤”,不信不买那些无聊无用的产品;当遇到各种先收费后谈“正事”的帖子时,就开启对坑蒙拐骗的“过滤”,不上当受骗;当遇到各类明显违规违法的信息时,更要旗帜鲜明地予以“过滤”和清除,不让其进一步扩散和蔓延。

  “过滤”不良信息,需要知识和智慧。甄别各类信息,没有知识和智慧显然是不行的。各种不良信息或伪科学都善于“包装”自己,或以仁慈之态藏牟利之心,或借真善美之名传假恶丑之念,或打着“质疑”“求索”的幌子搞历史虚无主义,常使一些善良单纯的人上当受骗。故而,我们应当多学一些哲学社会科学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学会辩证思考问题,多些常识判断,使我们“过滤”不良信息的能力更强。

  “过滤”不良信息,需要坚决和果断。人都有接收、储存信息的本能,一旦不良信息在脑子里被储存下来,有时即使知道它的负面效应和破坏作用,也会不自觉地受其影响,甚至成为左右自己言行的负能量。这就需要我们在正确分析、辨别和判断的基础上,果断将各种不良信息及时地“过滤”清除干净,坚决不信、不传、不上当,防止其在脑子里“生根”“发芽”,进而妨碍乃至危害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过滤”不良信息,需要自信和主见。要学会独立思考,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不能人云亦云。有的人遇事很容易轻信别人,尤其是看到一些哗众取宠的信息时,总是信而不疑,这往往是遭遇不良信息侵害的开端。与其不过脑子地被别人的观点带“节奏”,不如尊重本心、尊重事实、相信自己。善于“过滤”别人的看法,坚持自己的主见,恰恰彰显了一种自信和从容。

  信息网络时代,让大脑发挥“过滤”功能,尤为重要和迫切。学会“过滤”各种不良信息,就能让自己保持主见和本心,不惧“乱花渐欲迷人眼”,做到“乱云飞渡仍从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