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 正文

陈俊杰:俄乌战争离核冬天还有多远?

作者:陈俊杰  更新时间:2022-03-02 08:37:53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俄乌战争开战还不到一个星期,北约已打算派去“志愿军”,其中会否有北约成员国的正规军官兵化整为零就很难说了,四个核大国在乌克兰迎面相撞,地球离核冬天还有多远?联安五常“核战争打不得”的共识还能维持多久?

  普京早已放出狠话:“如果俄罗斯都没有了,那还要这个地球干什么?”只要北约成员国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与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援变本加厉得寸进尺,普京用核武器打击乌克兰只是早晚的事,乌克兰的地平线上燃烧的蘑菇云则意味着地球会在一声巨响中进入核冬天。这种情况一直弥漫在我们对未来最悲观的展望中:突然间天空闪耀着一千个太阳的光芒,数以百万计的生命被烧成灰烬与阴影,核风暴烧毁城市与森林时大量的烟雾上升到大气层而将地球掩埋在滚滚的黑云中,直至骤然下降的温度导致地球上的生命全部灭亡。核冬天的理论实质上是一种环境附带损害,核攻击可能针对一个国家的军事基础设施或人口中心,但这种攻击可能对地球大气层造成巨大伤害。大气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足以保护我们免受危险水平的太阳辐射,但也允许太阳加热我们的世界。阳光穿过大气层后能使地球表面变暖,然后地球表面发出地面辐射而加热空气。如果你减少了到达地表的阳光的数量,你就能降低由此产生的大气温度。1883年爆发的印尼喀拉喀托火山使全球气温下降了1.2摄氏度整整一年,1991年海湾战争结束时萨达姆点燃736口科威特油井持续9个月后当地平均气温下降了18.3华氏度,如果美俄等国爆发核战争则后果将更加糟糕。最小的核冬天:在核战争的最佳情况下,一次足够小的攻击将导致最小的云层覆盖,目标区域所遭受的破坏可能被证明是巨大的,但世界其他地区不会受到大气影响;边缘核冬天:在一场可控的核战争中,城市中心上空几次核爆炸就能使北半球的温度降低几度,农业减产而饥荒蔓延,大量的火山灰将在黑雨中返回地球,但大部分仍将留在高层大气中,核冬天造成的死亡人数将与核战争中的死亡人数相等;名义上的核冬天:这类核冬天是全面爆发核战争的低层次可能性,涉及6000至12000枚核武器的爆炸,幸存者将在北半球忍受黑暗的天空、大范围的干旱、沉降物10摄氏度的全球气温下降,中午的阳光只有战前的三分之一,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这些云会消散,太阳会比以前更热,因为核爆炸会破坏大部分臭氧层,更多的太阳辐射会到达地球表面;实质性的核冬天:全面核战争爆发后人类将经历冰冻的温度、广泛的沉降物、污染、臭氧消耗与中断的降水,绿色植物很难接受足够的阳光以完成光合作用,农作物会欠收,数十亿人会死亡而物种会全部灭亡;严重的核冬天:多国核大战会让只有不到1%的太阳光线会到达地球表面且持续几个月,直至全球气温下降而光合作用所需的光线不足,除了大范围的饥荒与污染,农业生产将下降到黑暗时代以来的最低水平;极端核冬天:地球上现有的核武器全部爆炸后,中午机会变成深夜,地球上的多数生物将在核冬天的无尽寒冷中绝种……

  任何战争发起方都有“速胜”的野心,比如希特勒突袭苏联、拿破仑远征俄罗斯、日本全面侵华与美国入侵朝鲜,当时都寄希望于速胜以达到既定的政治目的,但最后无一不是铩羽而归。弱小民族在打翻身仗方面民心齐,通过游击、纵深迂回往往获得战胜入侵者的机会,而这次乌军被俄军突然袭击后并非想象地不堪一击。美、西方在过去数年投喂给乌克兰的大量便携式防空导弹、单兵反坦克导弹确实给俄军造成了一定伤亡,俄军不少先进的技术兵器确实被“四两拨千斤”了。 由美英教官团灌输的“刺猬战术”极大影响(促成)了乌克兰军队依托城市防守而以市民为人质的战场决策,这种将战争血腥化、碎片化、游击化的战术将极大迟滞战争的进程,从而为北约等境外势力的介入创造了窗口期。俄乌战争陷入胶着状态后北约国家持续援助乌克兰,俄罗斯则有可能发起更猛烈的攻势。但有了国际援助的俄乌战争注定会越来越变成一场持久战,乌克兰将沦为废墟。俄军刻意绕过城市而在郊外战斗,主要是因为人道方面的压力占了上风。一旦乌克兰军队持续龟缩在市里,接下来普京有可能下令进城战斗,作为“人质”的人民将会受到有意或无意的伤害,而俄罗斯方也将付出极大的人员牺牲。乌克兰火线加入欧盟则俄乌战争将直接变成俄欧战争,欧盟国家已宣称将向乌方提供战斗机以帮助其对抗俄罗斯的空中与地面进攻。2022年2月27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表示,欧盟27个成员国已决定向乌克兰军队提供价值4.5亿欧元的一揽子武器装备与价值5000万欧元的燃料、防护设备等“非致命性物资”,其中德国政府决定向乌克兰提供1000件反坦克武器与500枚“毒刺”型地对空导弹。随着欧洲越来越多地实质性地介入乌克兰,俄罗斯不排除在乌克兰之外的欧洲另起战争炉灶的可能性,乌克兰战争正在日益走向世界战争的边缘。拜登为什么暂时采取绥靖政策?“我们的选择只有两个,要么制裁俄罗斯,要么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美国如果高调介入,俄乌战争将更加不可控制。但美国不排除最后一个出场以决定这场战争的结局,历史上美国是经常这么干的。四个核大国在乌克兰迎面相撞,哪一个都输不起一旦其中一国在常规战争环节严重受挫,靠核武器挽回颓势也就不是不可能的了。战争的魔盒一旦打开,专属于战争的逻辑就会不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了,老百姓常说的“杀红了眼”足以让战争向着正常人不堪设想的方向一路狂奔。普京强调俄罗斯核力量进入机动状态暂时只是一种战略恫吓:你们不要过度介入,否则我可能不客气。普京不太可能对乌克兰实施核打击,但若战争久拖不决,俄军也不排除对乌克兰的重点城市或军事据点采取核轰炸。这次战争如果真的玩到核武器,我们这个世界的美丽面纱将真正揭开,二战后近半个世界的推推搡搡将变成核武器炮口的死神一般的凝视。战争初期敌对双方都不会马上认输,就像今天的俄罗斯与乌克兰那样。这种死不服输导致欧洲方面看到希望,然后就会积极介入而导致战争规模越打越大,最后就有可能陷入核大战的泥潭而很难再有回旋余地。

  俄乌战争初期乌克兰全民勇武的抗争与俄军的进攻都不如各自的预期,但普京宣告的“核武就位”布署让全世界离核战危机又近了一大步。谁能把握下一次轰入基辅的不会是“最后的毁灭武器”?乌克兰全民勇武的顽强抗争难免让俄军上至军备下至士气均受一定打击,加上美国、欧盟、北约等的联合经济制裁,本来就已严峻的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而国内反战声势一浪高过一浪。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普京果断宣布将莫斯科的核武器部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以回应西方国家的各种制裁及其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那刻起,全世界就已向第三次世界大战迈近了一大步,普京的这个决定正在让全世界走向继冷战后关乎人类存亡的最大核武危机。核武器一直是俄罗斯的军事轴心,莫斯科能在21世纪维持其坚固的军事地位,靠的就是其核武政策以及核威慑力。先说其核武库与水平能力: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坐拥有全世界最广泛的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库存。据SIPRI的最新统计,2021年俄罗斯拥有的核武器数量约为6,255枚,远远超过美国的5,550枚核弹头且远远抛离华盛顿以外的核武器拥有国(NWS)。俄罗斯的核武器包括多枚能直接威胁美国、欧洲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潜射弹道飞弹(SLBM)与战略轰炸机,此类弹导飞弹的射程更是覆盖大半个地球。潜射弹道飞弹R-29RM(北约称SS-N-23)的射程为8,300公里、洲际弹道导弹R-36(北约称SS-18)“撒旦”的射程亦可达11,000公里,而后者现时服役Mod 6更有配备10枚分导式多弹头导弹(MIRVs)。鉴于美国被《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限制,华盛顿纵然已有MIRVs的技术也不可能马上就有现役备有MIRVs的ICBM,美俄两国若开战则后者的MIRVs或许会为莫斯科在核武器方面带来少许优势。加上俄罗斯最新研发的极尖端战略武器系统,例如射程至少达6,000公里的“先锋”实为高超音速导弹,而高超音速武器现时仅为中美俄三国所拥之技术且没有任何防御系统能拦截。现在俄罗斯完全有威胁美国等国家安全之能,所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成员国即使面对莫斯科在相对和平的时代的侵略行为也仍要公开发表声明表示不会直接出兵乌克兰。毕竟,俄罗斯的核武能力在全世界数一数二,而乌克兰既非美国与北约的主战场、本身亦无与其有明文的集体防御一类的安全条约,是否必须拿本国国民性命与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作赌注来救基辅于水火之中是西方国家不得不顾忌的。俄罗斯的核武器包括多枚能直接威胁美国、欧洲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潜射弹道飞弹(SLBM)与战略轰炸机,而这些弹导飞弹的射程更是能覆盖大半个地球。普京领导的俄罗斯核武器正在发挥最大核威慑力效用,2020年俄罗斯发布的《俄罗斯联邦核威慑力的基本国家政策原则与方针》明文细列了俄罗斯未来核武政策与立场,以及过往那些只能被外界揣测的、俄罗斯将使用核武器的各种“原则”与“情势”,这种核武战争边缘政策将通过刻意“升级局势”达到“缓解局势”之目的。在核武政治的世界里,核威慑力很大程度是建基于国家领袖于实行核武器部署的准备与玉石俱焚的决意,也就是为求胜利而近乎疯狂的程度与兵行险着的决心,而言语与行为正是增加或是降低一个核武器拥有国核威慑力的可信程度。根据2020年俄罗斯发表的那份文件提供的详细资讯,例如莫斯科将会使用核武器的情况与控制核按钮的负责人等,加上各种法令的“严正声明”,比如法令第10条就扬言,俄罗斯在任何情况下都有部署核武器摧毁潜在对手并对其造成无法弥补伤害的能力。那区区几页文书经已重申并进一步巩固了俄罗斯的核威慑力原则与确实性,俄罗斯在半威吓半提醒的整份文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法令第4条,“一旦战争爆发,莫斯科将利用其核威慑力,以防止武装冲突进一步升级,并在有利于莫斯科及其盟友的前提下结束战争。”放回现在的俄乌战局,普京此时调动核武器部署,让其进入高度戒备状态,此举带出的讯息就是即便战况未如理想,莫斯科取基辅一事仍是势在必行,俄罗斯将不惜一切代价争取最后的胜利,即使这意味着普京将不得不下令实施第一论核打击。在普京似乎不计成本的边缘政策下,俄罗斯正以相互保证毁灭的原则威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同盟,后者如果企图帮助乌克兰抗俄而让俄罗斯“国家自身存在陷入危机”,拥有使用核武器的全部决定权的普京随时都能发射带有核弹头的弹导飞弹“揽炒”全世界。普京在俄乌战争中下的赌注不仅是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且是人类史上第一次核战争的可能。这当然是最坏的情况,但也正是这种作好最坏打算的疯狂才能让现时俄罗斯的核武器发挥最大的核威慑力效用。但现实主义框架下的威慑理论存在的变数太多,例如其缺陷包括假定所有决策者均在理性的情况下执行决定,普京这种试图以相互保证毁灭来胁迫他国就范的Escalate-to-de-escalate的策略随时有擦枪走火而一发不可收拾的可能。面对俄罗斯的Escalate-to-de-escalate的边缘政策,西方国家采取了绥靖政策,只要俄军不打北约成员国就不会动用第5条集体防御。西方国家为什么不想老布什预设的那样“先发制人”而达到先下手为强的效果?核大战牵一发动全身,俄罗斯已有被潜射弹道飞弹确保的二次打击能力,西方国家又是否有应对第三次世界大(核)战的准备?人类是否能承受这样的战争?核冬天避免得了吗?2022年地球步入继冷战后最大的核武危机时谁又有把握独善其身或隔岸观火?

  不要以为俄乌战争带来的核冬天危机与亚欧大陆另一端的中国无关,长崎与广岛在经受核爆后的核辐射水平就恢复到了自然界一般水平,但福岛核电站排放的核废水造成的污染是前者的成千上万倍。俄罗斯打赢俄乌战争将是大概率事件,美国下一步则有可能从中国近海找回颜面,尤其是台湾问题早晚要摊牌而带来另一个核冬天危机。现代人对于核武器的认识本来就是经过了夸张修辞的文艺作品误导形成的,真实的核武器的杀伤力相比冷战以及现在的各种文艺作品要差得多。对于城市这种软目标实施打击时核武器起爆高度较高,绝大部分核材料在爆炸的一瞬间通过核反应释放出大量能量同时自身也无害了,典型的聚变反应、裂变反应生成的产物都是没有任何毒性与放射性的。极少数没有充分反应的核材料才是危险的放射性尘埃,但在爆炸一瞬间产生的冲击波与火风暴中。放射性尘埃会被冲散到极高的高空掀起的强风会载着这些放射性尘埃四散各地,最终爆炸点其实不会残留什么放射性物质。核武器本质上其实就是一个大号炸弹,既不能保证互相摧毁,也不能把地球炸个洞,更不可能摧毁人类文明。“核冬天”不是不可能不存在,而是人类根本没有能力造出足够把地球送入核冬天所需要的庞大规模的核武器。汤加火山一系列爆发释放的能力达到了5000万吨TNT当量的水平,这个量级在乘以三十倍差不多就是全世界所有核武器的当量总和,加起来还不到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爆发释放能量的1%,而后者也不过是让全球气温在当年降低了0.1°C。核武器的出现确实大大提高了战争爆发的阈值,但要达到实现绝对威慑从而终止战争还差得很远。在未来的核战争中,双方会在核武器、常规武器的共同作用下打一场全面战争。现在的中国已有近四十年没有真正朝着战争的方向准备了,但在新中国建国的早期我们倒确实承受过这种威胁。作为目前可能是唯一的同时被美苏两国的核武器对准过的国家,新中国曾有应对超大规模的全面战争准备,“三线建设”与“生产建设兵团”都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未来中美两国发生直接性军事冲突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中国对他们的威胁太大了。今天的中国有全世界20%的人口,在中国周边1000公里的绝对势力范围内还生活着大量同属于类似文化背景下的人口,且双方在肤色、语言类型上都高度接近,中国有对所有黄种人国家的“强宣称”。他们在文化上都是作为中国的次生文明存在,本国文化完全建立在吸收、学习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他们国家的野心家始终可论述本国政权的正统源于中国,所以都是中国可整合的对象。在这方面中国相比美国的情况要优越很多很多,同样作为美国类似整合对象的欧洲国家并没有“统一”的传统,且因为地缘的原因天然地排斥美国的整合。但中国古代历史上基本已把周边国家全部变成了自己的朝贡国,其社会本身早已高度特化,以至于必须要有一个国家去占据他们的宗主国地位;西方殖民者在东亚的殖民过程非常顺利,在中国以及在文化上最接近中国的日本以外几乎就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他们的社会早已习惯了“宗主国”的存在,且与“宗主国”之间建立起了一种很深刻的合作关系,所以现在很不舒服被西方殖民者剥削得太狠了,当年中国作为宗主国时基本就是双方交换一下物产连不平等贸易都没有。中国非常容易取代美国在东亚的地位,随着中国影响力的进一步提高,中南半岛、东北亚、东南亚所有的黄种人国家都可视为中国能整合的范畴。这意味着届时完全形态的中国能整合全世界35%的人口,势力范围内有一切所需要的东西,东亚本身还是全世界产能最密集的地区。中国变成“世界工厂”后周边一圈也差不多都是且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这20%人口的范围内是必然朝着超一线发达国家的方向发展,中国的人均GDP发达国家入门水平时GDP总量就会达到美国的150%,中国的人均GDP达到发达国家中等水平时GDP总量回答道美国的250%。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而占据大片市场,西方人会把我们当成魔鬼一样的存在,因为他们没人剥削了,整合完成的东亚社会是不可能再给他们做牛做牛马的。这种矛盾是如此深重,以至于几乎必然带来战争。中国要考虑的可能不仅仅是与美国爆发战争的可能性,还包括美国拉上盟国的可能性,美国一直想把美中关系矛盾的范围扩大到更大的范围内,甚至想把欧洲国家也拖下水。美国与欧洲国家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生态位完全重叠,作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美国与欧洲最早完成了工业化,也最早摸到现在这些高端产业。如果仅仅考虑商业上的竞争关系,中美两国的竞争远不如美欧之间的竞争来的激烈。种族主义、文明冲突至今仍是西方的主旋律,加上美国确实捍卫了欧洲国家的地位,他们之间的关系倒也维持的还好。二战后美国一直是欧洲国家经济繁荣、国家安全的保障,美国衰落的过程中也必然会触及到欧洲国家的利益,所以他们能印太事务上达成共识,自家那点小矛盾肯定不能与殖民东亚的大方针相比。在美国衰落的过程中,无论欧洲国家利益是否受损或能否为自己找到替代性的解决方案都会通过与中国等东亚国家的直接联系来弥补损失。但他们有的“殖民地宗主国”的生态位始终不变,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被迫站到台前时与中国的矛盾必然愈演愈烈。因此,双方的矛盾目前没有上升到肉眼可见到严重的地步,但并不是说未来双方能一直相安无事。随着中国更进一步强大,欧洲会越来越多的站到台前明确的参与到捍卫他们的殖民宗主国地位的行动中来,直至欧洲变得与美国越来越像。对于未来进一步发展要在国际上拓展势力范围与影响力的中国而言,我们否定美国秩序的依据的依据是什么?反对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直至我们不只是站在美国的对立面上,而是站在美国-欧洲的对立面上。现在英国还是有殖民地的,法国也把非洲当成是自家后院,西方国家殖民全世界的历史并没有结束,清算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未来就是否定他们现有的一切。那时他们在政治、安全、经济等各个领域与美国站在一起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美国将逐渐凑齐向中国开战所需要的各种条件。与中国开战就意味着美国与中国以及中国周边部分国家的贸易直接中断,此前他们需要寻找替代性的供应链,欧洲就可在某些领域代替中国。那时的欧洲国家就算不会直接参与到战争中,至少也会在很多方面帮助美国。又因为要维持表面上的“高度团结”,美国开战的行为将在西方世界范围内获得前所未有的高度合法性,他们的行为可毫无下限而不择手段,包括使用核武器、生物武器等等一切武器。现在中国还远远没有做好这种准备,我们扩核的力度还很小。在可预见的未来仍然无法在核弹头数量上追平西方,我们也没有完善的人防设施来减少战略攻击对人口的杀伤力。我们也没有准备一套能在最极端情况下高效率运作的军工体系,更没有准备好包括反导系统在内的核保护伞。如果不做这些准备则以后终究出不了头,因为中国现在已是秩序内的第二大受益者了。再往前看则是只能自己当老大了,而这就决然没有回避“殖民主义”的可能性,我们将被迫担负起清算殖民主义的责任,这就意味着中国也不得不为预防家门口的核大战而未雨绸缪。

  核大战若不可避免则普通人该如何求生?一是战前准备,二是遭遇核弹爆炸如何生存,三则是战后生存。美国有很多冷战时期的导弹发射井被改装为末日避难所出售的,地下有完整的通风过滤系统,也有能源与供电系统,还有数年的粮食储备与各种饮用水过滤与处理,足以让一个家庭足不出户生存数年。这种级别的避难所成本非常高昂,相信大部分朋友最多也就是看个热闹,了不起自家建个应急储备仓库。核弹爆炸有三种杀伤方式:首先是光辐射与早期核辐射,前者是光速,会直接烧伤皮肤以及眼睛,后者极端高速,会损伤DNA,无预警也无法躲避,能避开的只有第三种冲击波。如果附近有丘陵或小坡躲避就面向爆心卧倒,如果是平地就北向爆心卧倒,冲击波过后立即向上风处转移,因为核爆后的尘埃会顺着风飘过来。尽快脱离核爆区域,沾染放射性尘埃后尽快更换衣服洗澡。如果有口罩就赶快戴上,避免吸入肺部引起内照射。据沙皇炸弹的测试结果,在爆心区域半径约2-3公里的实验场放射性污染不超过1毫伦琴/小时,测试人员2小时后出现在爆炸现场,放射性污染对测试参与者几乎没有危险,氢弹爆炸的核辐射水平还真的不高。一旦核大国真的核弹互轰,地球就会迎来会核冬天,可能将持续数年。一旦核爆引爆了美国黄石火山则会更惨,未来数年内可能都会出现无夏之年,估计全球人口将削减过半。核战争爆发时决定我们是否生还的因素主要有三个:被引爆核弹的当量,我们与中心点的距离,我们在核战争爆发时的抉择与行为。前两个都是我们没办法控制的,如果核弹爆发时我们处在中心点的区域,这里的温度会飙升至6000度,而在爆炸的内部甚至可能达到数百万摄氏度,几乎没有任何生还的可能,而核弹的当量通常控制着中心点的区域。假设我们处在中心点之外,中心点之外的区域才是绝大部分的区域,我们当中的大部分人也是身处在这个区域。在这种情况下,第三个因素才起到作用。首先是失明的问题,根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的数据,在白天我们大概会失明1分钟左右。但如果在晚上,我们失明的时间可能会达到35分钟,而我们寻找避难所的时间最多只有10分钟左右,我们甚至需要在失明的情况下艰难求生。在爆炸冲击波的区域内,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会被摧毁掉,这时我们最好的去向是地下的战争避难所,通常我们可通过查询本地的民防地图来找到应急避难所。但在紧急情况下必然出现大量无法及时前往避难所的情况,面对核武器时大地是最好的防线。如果附近有地铁,你可迅速地前往地铁站中以躲避核弹的冲击波与袭击;如果没有地铁站也可前往地下室,一个标准的地下室会将辐射量减少至1/20,但最好还是迅速给地下室的天花板加固。不同的材质需要的厚度不同,例如铅需要10厘米左右,钢需要25厘米,混凝土或是砖块则需要60厘米,木头则需要足足2.8米;如果连地下室都没有,那就只能前往建筑物的中心,尤其要远离玻璃,总之就是千万不要留在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户外。假设我们活过了最开始的爆炸,下一步最好是在密封的避难所里呆尽可能长的时间,先在避难所里寻找一切能饮用的水,人如果没有水可用,超过三天就会有致命的危险,必要时可饮用自己的尿液。在爆炸发生后48小时内千万不要出去,同时尽可能密封自己的避难所,因为这时的辐射量会达到顶峰,这时出去极其容易辐射中毒,一旦中毒就会呕吐、流血、脱发,并且越来越严重而直到死去。这个痛苦的死亡过程可能会持续两个小时到几个星期不等,而48小时后核辐射量会降低80%。如果你有相对充足的食物,最好是等到两个星期后再出去,这时的辐射量会降低99%,但还是要注意,因为即使是1%的辐射量也有可能致命。假设你48小时或两个星期后出去,我们第一时间寻找的大概率会是食物与饮用水,但千万注意不要吃暴露在外面的食物与水,去寻找没有破损的瓶装矿泉水,以及罐头之类密封的食物。要尽可能多的寻找资源以支撑到救援人员的到来,或是看到社会秩序不复存在后与其他幸存者交易自己所需的资源。这时金钱会变成没有任何用的废纸,我们会回到以物换物的原始社会。尽快找到能保护自己的武器,人类一旦失去秩序就不会再是友善的动物了,相比之下人类内卷比核冬天的灾难更难对付,能活下来的都不会是省油的灯。

  但这只是另一个起点,一旦第一颗核弹爆炸,全世界都会下起核弹雨,一切过往的社会秩序都会分崩离析,死亡与哀嚎将遍布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核余波、核冬天与核饥荒等无数的灾难将一个个接踵而至,少数幸存者也许能用远超常人的运气与意志力逃过了一劫,但摆在我们面前的还会有核冬天遗留的无数道劫,彼时世界末日将不再是一个玩笑,而这也将是人类给自作自受的末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