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网友杂谈 > 正文

要把官僚主义方式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

作者:知北阁主  更新时间:2021-06-17 09:35:27  来源:知北阁  责任编辑:石头

 1931年11月2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瑞金举行,会议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选举毛主席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瑞金成为中华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人们都自豪地称她为“红都”。

  01

  严峻形势

  队伍内出现的消极腐败现象

  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消灭中央苏区,在发动大规模军事“围剿”的同时,加紧经济封锁,企图使中央苏区军民“不能存一粒米、一撮盐、一勺水的补给”,造成经济枯竭,无法生存下去。

  从1932年起,这种经济封锁的力度更加大了,苏区的食盐、洋布、煤油、西药等十分奇缺。当时流行一句话:“有人拿走一粒盐,店主赶过三家店。”

  在中央苏区的艰苦岁月里,从中央政府主席到乡苏维埃工作人员(除少量技术尖子外),一律都没有薪饷,每人每天只有5分到1角的菜金。没有油吃,没有盐吃,粮食是每人每天5两到8两。军队里,每人每天吃粮1斤,吃的菜大都是酸菜、萝卜,豆腐算是上等菜了。从总司令到每个战士,都一样发需用钱1元,草鞋费5角。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面前,革命队伍内部却产生了一些消极腐败的现象:贪污公款,铺张浪费;以权谋私,生活腐化;挪用公款,营私经商;官僚作风,强迫命令等。

  这些消极腐败的现象,破坏了党的优良传统,损害了政府工作人员的声誉,增加了政府开支,加剧了苏区的经济困难,也直接影响着革命战争。

  毛主席非常重视廉政建设工作,提倡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反对官僚主义,反对贪污浪费。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毛主席领导了苏区的反腐败斗争,他曾大声疾呼:

  “应该使一切政府工作人员明白,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反对贪污和浪费的斗争,过去有了些成绩,以后还应用力。要把官僚主义方式这个极坏的家伙抛到粪缸里去,因为没有一个同志喜欢它。”

  02

  榜样的力量

  毛主席带头,患难与共

  毛主席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与周恩来、朱德等领导和广大干部、战士们一样,艰苦奋斗,患难与共。

  毛主席以身作则,带头节衣缩食,他和广大干部、战士“有盐同咸,无盐同淡”。

  当时,由于敌人严密的经济封锁,根据地内煤油极为紧缺。政府工作人员办公、照明点的是菜油灯。为了节省用油,中央政府总务厅规定:国家领导人一级办公点三根灯芯,部门负责人一级点两根灯芯,一般工作人员每两人或三人共用一盏油灯,每盏灯只能点一根灯芯。

  毛主席带头执行这些规定,毛主席是中央政府主席,按规定可点三根灯芯。可他看到油灯里有三根灯芯,总是要弄灭两根。每天晚上都在一盏豆粒大的油灯下,批阅文件,撰写文章,起草报告,直到深夜。

  后来,打土豪缴来一盏马灯,战士们把它送给毛主席。他只是在开会和访贫问苦时才使用,办公时仍用一根灯芯的油灯。

  政府还规定:红军战士每人每月45斤粮食,政府工作人员每人每月30斤粮食。可是,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为了支援前线的红军,每月只吃25斤糙米,同时还要节约一些饭给年轻的警卫员吃。由于长期饥饿和劳累毛主席日渐消瘦。

  03

  制约机制

  群众监督,对贪污浪费零容忍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制约机制也是需要的。在这种异常艰苦、恶劣的环境中,毛主席和苏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发布了相关的通令和训令,确保“反贪倡廉”的实施。

  一是立法惩治。1933年12月15日中央政府颁布了《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26号训令指出:如发现苏维埃工作人员中有贪污腐化、消极怠工及官僚主义分子,民众应立即揭发,苏维埃政府应立即惩办,决不姑息。

  《训令》规定:“贪污公款在500元以上者,处以死刑”,“贪污公款在300元以上500元以下者,处以二年以上五年以下的监禁”,“贪污公款在100元以上300元以下者,处以半年以上二年以下的监禁”,“贪污公款在100元以下者,处以半年以下的强迫劳动”。而且要“没收其本人家产全部或一部,并追回其贪污之公款”,“凡挪用公款为私人营利者以贪污论罪”。

  二是审计监督。中央审计委员会严格财政纪律,健全预决算制度。加强审计监督,形成了经济监控网络。

  三是中央苏区各级党组织设立了监察委员会,各级政府内设立了工农检察部和工农控告局,各级工农检察机关又设置了很多工农“控告箱”,人民群众对党和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的不正之风或腐败现象,随时可以控告,并得到法律保护。

  四是舆论批评。中央政府的《红色中华》红军总政的《红星》等报刊,辟有“铁锤”、“警钟”等专栏,专门揭露批评党和政府工作人员中存在的贪污浪费、官僚主义、消极怠工等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这些法规文件的颁布实施以及各种审计监督措施的具体应用,严惩了一批腐败分子,对于遏止腐败现象的滋生起了重要作用。这也是毛主席试图用政治和纪律保证、监督廉正建设的初步尝试。

  04

  群众评价

  历史上最清正廉明的政权

  1934年1月,在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毛主席提出了“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的著名论断。

  他要求参加政府工作的党员和干部,要廉洁奉公,反对浪费;要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克服松懈渎职现象;要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生活,坚决反对官僚主义。

  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央苏区的反腐败斗争取得了辉煌成果。

  毛主席廉洁奉公的品质,甘为“人民公仆”的形象,深深地教育了苏区的广大干部。上自毛主席,下到乡苏维埃政府工作人员,都以廉洁高效的精神风貌出现在苏区广大群众面前。年轻的人民政权也因此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拥护并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当时的一首民歌唱道:

  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

  日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

  后来有学者,对苏区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作了认真研究后,评价说:“苏维埃政府是中国历史上最清正廉明的政权,苏区干部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官员。”

  在艰苦岁月,毛主席提出“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政府对贪污浪费都能够零容忍,人民公仆接受群众监督,收到群众检举能够做到立即惩办,绝不姑息。

  后来,一切向钱看,经济条件好了,反倒出现了“一张床”、“一面墙”、“一冰箱”,真是令人费解。

  为人民服务,一切对人民不利的东西要摒弃,一切对人民有利的东西要发扬。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