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但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后,国内就一直有一种声音,即认为劳动价值论过时了。有的官员还说,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不是靠剥削劳动者来致富的,而是通过科学技术来积累财富的。这样的言论完全是不顾事实,有为资产阶级涂脂抹粉的嫌疑,自然也就有了为资本主义辩护的嫌疑。同时这也表明他们根本不懂马克思主义,根本不懂劳动价值论,自然也根本不懂剩余价值理论。
马克思在他的政治经济学手稿中,写过这样的话:在资本积累发展的最高阶段,是机器体系的产生,取代人在生产过程中的所有功能。
马克思这个所谓机器体系,也就是指的今天的自动化生产线,以及自动化与机器人之间相互耦合的体系。
马克思还认为,在他那个时代的工业生产,人是处在生产过程之中的,人是整个生产过程中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环节。而到了机器体系的时候,人不再处于生产过程之中,而是站在生产过程的旁边。这就是说,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人的作用更多的是一种监控或者监测。但即便如此,人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
在机器体系时代,劳动者是如何创造剩余价值的呢?这是我们讨论这个问题的关键。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分布在机器体系的各个点上。
假设有一个企业具有以下一个自动化生产体系,或者马克思所说的机器体系。它的大致情形是这样的:
原料采购及运输环节——原料储存入库环节——原料初步加工环节——
自动化加工环节——整机组装装配环节——成品储存入库环节——成品装车外运环节
在以上诸多环节中,只有自动化加工环节部分,没有工人劳动的参与,因此,在这个环节里,没有工人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是在其他生产环节中,都有工人劳动的参与,因此,在这些环节里,都创造出额度不同的剩余价值。所以,自动化程度再高的企业,其生产过程中都有剩余劳动,也就都有剩余劳动所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
在一个规模较大的工业体系中,分别会有以下几种类别不同的企业。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也都有剩余劳动,以及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这些企业分别是:原料生产企业、设备生产企业、车辆生产企业、易耗材料生产企业,以及各类操作系统与自动化生产所需要的硬件与软件的生产企业,还会有一个将这些企业的功能组合在一起的综合集成企业。
原料生产企业生产的半成品出售给那个综合集成生产企业,那么原料生产企业就获得了在其企业内部所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但凝结在这种半成品中的剩余价值转移到综合集成生产企业的时候,就成为综合集成生产企业中投入的被转化的不变资本C。其他设备生产企业、车辆生产企业、易耗材料生产企业、自动化生产所使用的软硬件企业,同样都有自己在生产中产生出来的剩余价值。而他们的产品卖给综合集成生产企业的过程中,那些产品凝结的剩余价值,也都成了综合集成生产企业所投入的不变资本C。
所以说,那些为综合集成生产企业提供半成品或者服务的企业,都已经得到了他们的剩余价值,这就是马克思所说,机器体系的剩余价值分布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点上。而那个综合集成的生产企业,正如我们前面所提到的那样,它的全部工序中,绝大部分工序都创造出来自身的剩余价值,而惟有自动化生产工序里没有生产出剩余价值来。但这不妨碍企业整体所得到剩余价值的本质。
前面所描述的情况,在今天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最先进的自动化企业,都是存在着的。所以,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获得财富的主要来源,都是对工人剩余劳动的剥削,都是在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更何况,在今天的世界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采取资本主义制度,而处在那里的生产企业,比起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来,还是相当落后的,自动化生产程度也是不高的。所以,那里生产的剩余价值更是与马克思时代所描述的情况更为接近。
八十年代,有位中国的驻外某国大使,公然宣称,今天资本主义的发达不是占有工人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而是科技所创造的。这完全是一种混淆是听的说法。科技不是自己在那里参与生产。科技含量既需要渗透到生产技术与生产设备,以及生产工艺之中,科技含量更要渗透到劳动者的劳动过程之中,成为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知识储备。这种孤立地、把科技与劳动者硬生生割裂来的观点,是脱离实际的,是一种主观幻想与想当然。
在产品生产环节过程中,最重要的组装或者装配工序是离不开人的劳动的。自动化方式可以装配某种个部件,但不能独立装配整机。而且越是精密与高技术的产品,越是需要装配工人个人的劳动技能。我们知道,瑞士是生产机械手表的工业强国,那里组装手表的技术工人,技能是相当高的。同样都是高档手表,瑞士工人组装完成后,这块手表就能成为精度极高的名表,而技艺稍差的工人组装同样零件,最后拿出的成品在精密度和精准度上都会差上不少。组装后的手表就会掉下很大一块档次。这种差距就是工人技能的水平不同所造成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技能的装配工人,其工资就会高出许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人的劳动不会因为自动化程度变得有多高而最终被取代,这样的情况在人类生产的历史上永远不会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