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 正文

选择:军人的节日与快乐

作者:郑蜀炎等  更新时间:2018-02-11 09:25:16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与一年间漫长的300多昼夜、神奇的24节气等相比,春节的数日之期显得是那么短暂。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这个日子的价值与分量显然不是以几天的假期可以评估的。它是时序框架中一个明媚季节的开始,更是被人们赋予既诗意又世俗、既浪漫又现实、充满了仪式感的节庆。历史是理解世界的多种方法之一,而延续千年的春之典庆,则不失为解读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密码。

  有人说,诗是离我们心灵最近的东西。那么,春节就是产生于百姓人家最深邃而温情的诗篇。“闻弦歌而知雅意”,春节的拜年语、鞭炮声……这一切所表达的祝福与寄托,总是暖暖地直接撞击着我们内心最柔软之处。如克尔凯郭尔说:“一切事物只要掺杂了记忆,就会在心里产生双重效果。”血脉中绵绵不绝的记忆与乡愁,催动着漫漫旅途上的春运人流、天寒地冻间的返乡游子的脚步。

  “你撇下半天风韵,我拾得万种思量。”正如这些年流行之词“逆行”,却有一些人选择了不同的路径,你在归途他在远行,祖国广袤版图上那些注定与亲人遥遥的军营屹立着他们的身影。尽管如此,所谓“红似相思绿似愁”的矫情却不属于他们。我曾在春节前夕的军营采写过这样的新闻:“乡间鞭炮声渐急,营盘实训枪犹响”,对仗虽不工整,但却是春节前军营的真实图景。换句话说,这就是军人的节日,这就是军营的假期。

  军人生而为战胜,战争没有假期,阵地不是商场,如何能够“歇业”。经济学中有一个常用概念是“机会成本”,意味着必须在选择中放弃某一部分。而个人的家庭团聚,就是为了国防安全必须付出的“成本”。这是一个自古就为军人熟知的逻辑,先秦典籍《鹖冠子》今日读之亦无暌违:“兵者,百岁不一用,然不可一日忘也。”

  上个世纪80年代初,西藏某边防连一个前哨点因听不到广播看不到电视,春节临近,6个官兵却记不住具体日子了。于是,只能发电报询问:“何日是春节?”在连史资料里见到这张发黄的抄报纸时,我顿时泪流满面。这个细节写入了长篇通讯,标题是:冷的冰山热的血。

  “万古长风,一朝风月。”曾经的故事和电报在国家与军队现代化的进程中早已成为历史,但我相信,边关的冰山还是很冷,战士的热血依然滚烫。这些关于军人关于春节的记忆,总让我想起黄宗羲笔下君子志士的形象描述:“一堂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

  望之俨然,即之也温。春节到来之际,媒体上赓唱叠排、交谈中频繁出现的温情柔语,他们何尝不揣在心间——回家、思盼、团圆。记得一个春节在边防连队采访,连队允许战士们大年初一这天,在自己床头柜上摆出亲人的照片。在那钢枪擦亮、背囊备好的宿舍,一张张父母慈祥的笑脸,一双双女友俏丽的眼,竟让我也感到了年轻。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的一番话骤涌而出:“我必须研究战争,目的就是让我的孩子们能够自由地研究哲学、数学、地理、诗歌、音乐、建筑、雕塑……”

  诚哉斯言。人的本质,毕竟不是空间而是时间——人只有在历史感中才能设定和体验自身的意义,一切故事莫不是时间的故事。而把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一段时间汇聚到强国强军的历史潮流中,你的人生所凸显出的意义,或许不是厅堂里的快乐欢愉,或许少了一些甜腻和滥情,但绝对可以让你收获一辈子为之骄傲的自豪感。

  当然,我们没必要奢陈境界,春节属于每一个中国人。社会科学里有个词叫“社会资本”,说的是人与人往来的黏性与密度,或者说是某一环境形成的凝聚力。毫无疑问,若论这种“资本”,一襟凛凛正气和一腔拳拳之忱的战友情,使每个军人都堪称“富豪”,并以浓烈的“军味”注释着军营独特的春节。

  “春节快乐”——这是节日里最畅销的祝福,而这一祝福在军人口中却是一言九鼎,因为他们把你们的节日与快乐,义无反顾地作为自己的使命与职责,担当在坚实的肩头!

 

1月30日,北海舰队某旅举行迎新春文艺演出。演出完美落幕后,该旅一营四连的女兵们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身着演出服,来了一张开心自拍。秦永康摄

打灯谜

  动动脑,长知识,小乐带你打灯谜。

  过新年,放长假,轻松之余学文化。

  1.浑身钢铁造,无脚它会跑,能量了不得,专毁小碉堡。(打一武器)

  2.嘀嘀嗒,没有嘴巴会说话,声音虽小传万里,重要消息它传达。(打一军品)

  3.大鸟圆翅膀,飞时不向上,一旦落地面,翅膀打包放。(打一军用物)

  4.小兵一尺高,军装光闪耀,每当要冲锋,喊杀他最早。(打一军品)

  5.穿黄袍,戴铁帽,半寸小人脾气躁,一撞屁股脑袋跑。(打一武器)

  6.圆圆溜溜像西瓜,水里藏身把敌杀。(打一武器)

  7.红白黄绿小灯笼,高高挂在半空中,调兵遣将显神通。(打一军用物)

  8.钢铁身材电嘴巴,关键时刻才说话,作战指挥不离它。(打一军用物)

  9.一串瓜,腰间挂,抽掉筋,就开花。(打一武器)

  聪明的读者,您猜到谜底了吗?欢迎您在 “迷彩 TATA”(ID:jfjbshzk)微信号留言区发送答案哦!小乐会抽取6位幸运读者,送上精美礼品一份!

战地“福”字别样红

王岸鸿 郑二阳

  “毛笔、红纸,还有中国结、窗花……”1月27日,第4批赴南苏丹维和步兵营步兵三连俱乐部内人头攒动,官兵正在忙碌地准备各类物资,副指导员梅雪峰对照清单逐项打钩。

  临近春节,维和部队刚进行完阶段任务轮换,步兵三连将在外执行18天的长途巡逻任务。如何让官兵在战地上迎接春节,梅雪峰有话说:“写对联、剪窗花、搞晚会,和其他国家友军及当地民众搞联谊……异国过春节,一定能带给大家‘非一般的感觉’。”

  副连长柳振溪是第2次维和,但在执行任务中过春节还是第一次,与孟加拉国工兵联谊晚会是他期待的重头戏。“品尝异国美食,领略异域风情,想想都令人激动。”说到这里,柳振溪眼睛里满是自豪,话语间难掩兴奋之情,“说到表演节目,那肯定还是咱们中国军人厉害。我们已经在准备川剧变脸、杂技喷火、中华武术等好几个节目,肯定会让外国友人赞不绝口!”

  除了和友军搞联谊,维和官兵过春节还有别样的打开方式。

  排长杨永强等10余名官兵正在执行武装护卫任务。周末,他们突遭“惊喜袭击”——连队送给养物资的同时,为他们带来对联、红灯笼、零食等年货。“环境艰苦,任务繁重,但跟战友兄弟一起在海外过年,很充实很温暖!”说话间,杨永强带领战士撑开红灯笼,系上中国结,插上鲜红的小国旗,欢喜地在简陋的战地营房布置节日氛围。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年咱们要上春晚!”指导员周贺鹏这句话让官兵瞬间炸开了锅。原来,今年央视春晚特别节目《我爱你中国》要在维和步兵营取景拍摄,需要维和官兵唱响这首歌。

  “第一次练习,看看小伙们的热情劲儿,点名前、洗漱时都要热情洋溢地来上几句……”副指导员杨炳轩的一条朋友圈引得大家争相点赞。

  海外过春节,战位上迎新春,福字红,年味浓。这是属于维和官兵的独特体验和难忘回忆。

  “爸妈,儿子在非洲大陆发来新春贺电!”“中国维和步兵营祝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国泰民安!”此时,距离营区160公里,正在执行长途巡逻任务的柳振溪在途中休息时,举起手中大大的“福”字,和战友拍摄着拜年视频。

老兵新玩“攻炮城”

高旭尧 李登

  “我先做一个‘炮城’给大家看看。”只见副连长姜维手指上下翻飞,几下做出一个铁丝圈,钩在红灯笼内部,又小心翼翼地把一只小扳手架在铁丝圈上……

  春节临近,第73集团军某勤务旅修理四连俱乐部内一派繁忙。扳手、起子、钳子、铁丝堆满桌面,满地的红灯笼很是喜庆。原来,他们正为春节游园特色活动“攻炮城”做准备。

  “咱们忙活半天就是往灯笼里放扳手啊?‘攻炮城’好玩在哪?”列兵刘宇边剪着铁丝,边问大家。

  “这可有的说咯!”福建籍中士刘坤斌开启科普模式:“这是我们闽南早些年的特色年俗活动。灯笼里装上鞭炮,挂在竹竿上,就是‘炮城’,挑战者扔起点燃的鞭炮,能引燃灯笼内的鞭炮就算攻城成功。玩‘攻炮城’得有勇有谋,赢了象征来年兴旺,还能博得彩头,现场噼里啪啦的可热闹了!”

  “为了环保、安全,咱们就不用鞭炮了。”姜维副连长用竹竿挑起“炮城”,“玩法很简单,跳跳球在地面反弹,击落灯笼里的扳手即为完成攻城。刘宇,来试试!”

  “哎呀,歪了!”刘宇看看地面、瞄瞄灯笼,一番认真准备后出手,结果跳跳球连灯笼边都没沾上。“这挺锻炼手劲和准度啊。”

  别说,“攻炮城”跟训练还真有点渊源。相传郑成功在闽南操练水师时,部将洪旭为防止士兵过年思乡开小差,创造了这个“练胆量、练力量、练瞄准”的游戏。

  修理四连的“攻炮城”则颇具军营和时代特色:修理连除了人,最多的就是扳手起子,这次官兵玩的就是“金扳手攻炮城接力赛”“金起子攻炮城守擂赛”……

  “近些年玩‘攻炮城’的很少了,我就小时候玩过。”下士陈斌也是福建人,“听说连队要创新形式组织‘攻炮城’,我还贡献了好几个创意呢!”

  四级军士长杨强,正在俱乐部一角拿着弹簧、细钢管专注地捣鼓着。今年家属来队过年,他想送给爱人一份特别的新年礼物。

  老班长“巧手妙思”让人惊艳——只见他把灯笼底部插销往外一拔,一朵火红的玫瑰花便“砰”地一下从灯笼里弹了出来。

  “我当了十几年修理兵,天天‘动手操作’,用这个创意‘炮城’当礼物再合适不过。”杨班长还给它取了个浪漫的名字——“笼影探花”。

  看到这个作品,已婚的官兵们“脑洞大开”,兴致勃勃地开始钻研起自己的“爱心创意”……

1.jpg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