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 正文

深度调查:草房子,农村孩子的梦有多远?

作者:申琳  更新时间:2017-03-20 12:09:38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石头

——从两地教育看农村青少年成长之路

  题记:“进不去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广大农村地区的青壮年纷纷出外打工,留下一个几乎只有老人和孩子的村庄。那些进了城的年轻父母能否留在城市,那些在村里的“留守儿童”如何成长,那些早早辍学的农村孩子会否形成“代际贫困”……带着这些问题,今年春节前后,人民日报记者在江苏省盐城市、河南省南阳市的农村进行蹲点调查,从中发现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两地农村中的“同”与“不同”,感受农村孩子成长的忧思与希望。

  曹文轩的母校,盐城市盐都区周伙小学原址,《草房子》中油麻地小学的原型。目前正被当地打造为一个文化游览场所。申琳摄

  “油麻地小学”——

  村小在逐渐消失,城市化的区域差别仍然很大

  桑桑、纸月和秃鹤们已经老去,水塘、芦苇、草房子也没了影踪,但两排当年的校舍还完好保存着。这里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母校,曾经的江苏盐城市盐都区周伙小学,《草房子》中“油麻地小学”的原型。

  因为学生数量过少,2002年,周伙小学被撤并至两三公里外的中兴实验学校。“学校人数最多时有将近200学生,撤并那年,也就只有三四十个学生了。”曾任周伙小学校长多年的张宝香有些惋惜地说,“曹文轩父亲当校长时,精心设计建设的周伙小学校园可美了,是我们这一带的‘村小之花’呢!”

  张宝香今年69岁,目睹了周伙小学的由盛到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小孩多,村村都办有小学,周伙从1969年起还同时办有初中;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农村适龄儿童的减少,以及农村人出外打工进一步带来农村人口的减少,周伙小学的规模不断萎缩,直到15年前被撤并……

  63岁的周金才,是曹文轩儿时最好的一个玩伴,他家三代人的读书经历,浓缩着半个多世纪以来当地农村孩子的成长之路。

  周金才在周伙学校读完了小学和初中,又到附近的高中就读,高中毕业后进了大队砖瓦厂当工人,再后来又成了农民。周金才的三个子女,同样在周伙学校读的小学和初中,两个女儿初中毕业后辍学,回家种地、养猪,最小的儿子则读完职高后出外打工。如今,周金才的孙辈当中,除了大女儿家的孩子正在读高中外,二女儿、儿子家的孩子都在盐城市区的小学读五年级,“姐弟俩都在盐城买了房,女儿在一家食品厂打工,儿子是一家快递公司的管理人员。”周金才介绍说。

  周伙村党总支书记杨寿宝介绍,周伙村2300多口人,青壮年几乎全部出去打工了,目前在村里居住的,40岁以下的人不足三分之一,而且主要是妇女和婴幼儿,“农村现在是老年人的农村了!”

  像周金才子女那样在城市买房的农村人越来越多,盐都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近5年间,城区为新建商品房小区配建了6所中小学,但仍然满足不了新增的教育需要,“教育建设已经快跟不上城市化的进度了!”

  2016年初,盐都区最后一所村小被撤并,所有乡镇只保留一所中心小学。

  城市化带给农村教育的变迁,在中部省份也开始初步显现。今年春节,记者返乡回到河南省社旗县农村,发现这里村小的规模也在萎缩。

  几个村子中间,一片麦田环抱着一所由两栋小楼围成的小学校,以所在行政村的名字命名为“小河陈小学”。小学不是完全小学,只有一至五年级五个班,在校学生220多人,六年级被集中到了镇上的中心小学。

  30年前,记者在这所小学读书时,它是一所五年制的完全小学,在校生稳定维持在200人左右。当时的村小条件很简陋,两排瓦房,高年级的课桌是用砖支起的长木板,低年级的课桌还是泥巴糊成的“泥桌”,教室有窗户却没玻璃,天冷时就蒙上塑料薄膜来遮挡风寒。

  王书玉老师在这所村小任教将近30年,她说:“这30年,学校除了硬件有比较大的变化,学生数量一直还算稳定。”王老师解释说,稳定并不是因为村子里人口稳定,而是施教区的不断扩大:过去,这所村小的学生来自本行政村的3个村庄;现在,这所村小接纳的已是3个行政村差不多9个村庄的适龄儿童。“附近的两个行政村原来的小学,如今是只有一二年级的教学点了。”

  村小的老师介绍,小学生数量减少的原因,首先是因为适龄儿童减少,其次也跟农村人到镇、县城甚至地级市买房有关,“但是这些比例不大,估计也就10%多一点,90%的孩子还是在村小上学。”

  在村里调查发现,正如村小老师所言:村里45岁以下的青壮年绝大多数都在外打工,而且多远在苏南、天津等省外,很少有人把孩子带在身边上学,而是选择了把读小学、初中的孩子留在村里的爷爷奶奶身边读书。

  “在咱村里小学上学,便宜!城里的私立学校太贵了!”西邻大哥深有感触。大哥的儿子在城里打工,常年不在身边,三个孙子女全都是在村小上学,大孙女已经到镇中读初二了。

  村里出外打工的青壮年,只有少数人家在城里买房,而且主要是为了儿子结婚,买房是女方提出的主要条件之一。“咱们这里的城市化,只能说是刚刚起步,村小还是要坚持越办越好!”王书玉表示。

  从东部省份的周伙小学,到中部省份的小河陈小学,同一纬度上,直线距离不到700公里,城市化进程的不同,决定了不少村小还将要长期坚守下去。

周伙小学的原校舍。申琳摄

  “打工二代”——

  进城容易,就业机会的反差决定他们能否留下

  像周金才的女儿、儿子一样,杨寿宝32岁的大儿子也在盐城买了房,“老大中学毕业后,到盐城搞水电安装,后来就在盐城买了房,孙子在市里的小学读三年级了。”

  杨寿宝介绍,在周伙村,很多在外打工的青壮年都在城里买了房,选择在城市定居,“盐城这些年发展很快,企业多、工作好找,年轻人只要肯干,不愁在市区、县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分析周伙村及附近农村打工进城的青壮年,发现存在两个普遍的特点:一是这些青壮年大多是职高、中专毕业生,有一技之长,从事的工作相对轻松,少有重体力劳动;二是他们打工多在盐城市区及周边县城,最远就是到苏南的苏州、无锡和上海,长三角区域城市给他们提供了充分的就业机会。

  相比之下,小河陈村出外打工的青壮年,进城的路却很不轻松。

  北邻大哥家35岁的儿子小海,初中毕业后辍学,跟随亲戚到全国各地的建筑工地上打工,跑过北京、天津、陕西等多个省份。十七八岁的半大孩子,什么活重干什么活,拌砂浆、运砖石、捆钢筋……吃了同龄人很少吃到的苦头。“从来没有干过那么重的活,有一次实在太累,枕着工地上的一堆钢筋就睡着了,同去的叔问‘娃呀,你咋了?’,我睡得迷迷糊糊地回答他‘叔啊,我累啊!’。”经历了太多打工的艰难,小海如今讲起这些显得很平静。

  “为什么初中毕业后不继续读书?”“那时候考学也不容易啊,再说我学习成绩也一般,早晚还是得出来打工啊。”“那你不换个轻点的工作吗?建筑工地的活是不是太重了?”“重有重的好处,建筑工地上挣钱多啊!”

  东邻二哥家的小磊只有24岁,却已经跟着父母在无锡一家电瓶车生产厂打工有六七年了。“我上小学时,跟着我爸妈一会在老家一会在无锡,课程接不上,功课也就一直不咋地,上到初中毕业,实在不想再上了,学习跟不上啊!”就这样,小磊十六七岁就跟着父母成了“打工二代”,在电瓶车生产线上每天做着单调的工作。去年因为有了孩子,小磊选择回南阳市区工作,如今在亲戚开的大药房打工,“与无锡相比,咱们南阳的就业机会太少了,工资差距就更不要提了。”

  小河陈村里的“打工二代”,与周伙村有着明显的不同:一是大多初中毕业即辍学,缺乏专业技能,主要从事纯体力劳动,有的仍从事同父辈打工者一样的建筑行业,收入普遍偏低;二是本地就业机会较少,多是到发达地区打工,村子里集中前往的城市主要有天津、无锡等地,当地城市化的门槛令他们更加难以进入,多数人只是在那里有一份挣钱的工作而已。

  邻居二哥在小磊结婚时,为他在南阳市区买了一套房,如今还没有交付,但年过五十的二哥已经感受到巨大压力:“买房子还欠着一二十万的债呢,我正月初六得赶回无锡厂里上班,指望小磊那点工资啥时候能把债还完?!”

  小海夫妇在外辛苦十多年,至今还没有在城里买房。“在外边挣了钱,为什么不回来到县城、市区买房?”面对这个问题,小海一家的意见高度一致:到城里买套房有啥用?在城里根本没有多少工作机会,小两口工作还是得去外面找,娃们还是要跟着爷奶在农村上学,花一家人的血汗钱买一套房空在那里,有买的必要吗?

  城市化,对农村人来说绝不是进城买房那样简单,他们还需要赖以生存的就业机会。

河南省南阳市社旗县小河陈小学,教学楼。申琳摄

  “留守儿童”——

  不同的教育状况,埋下“代际贫困”的隐忧

  周伙小学并入的中兴实验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校长姚金发介绍,全校1000多名学生,90%以上是留守儿童。

  初三的姜海波同学,父母在上海打工已有十多年,他从幼儿园开始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小学和初中都是在中兴实验学校。“在家门口上学,他爸妈也放心!”姜海波的奶奶,61岁的邢玉秀说。

  中兴实验学校在当地学生家长中有良好的口碑:“学校管理得好,老师们也都特别负责任。”邢玉秀说,孙子的学习,几乎年年是优秀,他爸妈不能在身边辅导,爷爷奶奶又辅导不了,全靠学校教得好。中兴实验学校有少数因家中无人照管而住校的初中生,晚上他们有自习教室,学校安排有值班老师免费辅导功课。邢玉秀说,孙子很懂事,自己晚上都是到学校去复习功课,晚自习结束再回家睡觉。

  和邢玉秀同一个村子的徐红军也对中兴学校赞不绝口:“老师特别负责!我儿子在这里上学的时候,有一次贪玩,和同学跑到附近的镇上打游戏,班主任一路寻过去硬把他们带回来。”徐红军介绍,他夫妇两个很少操心孩子的学习,“都有老师管着呢,都是晚自习在学校做完功课才回来。”

  中兴实验学校的教育质量也较高,姚金发介绍,初中毕业生70%以上都能考上三星级以上高中,其他学生也都上了职高,很少有初中毕业辍学的现象,“我们这里有比较好的崇文重教的传统,家长重视,孩子们也普遍好学,父辈们的经历让他们很清楚,农村人要靠知识改变命运。”

  而小河陈村小的学生,最后都升入晋庄镇唯一的初中——晋庄镇中就读。镇中和村小一样,留守儿童占到90%以上。但是,与中兴实验学校有着明显区别的是,无论是村小还是镇中的老师都反映,“现在的孩子不太好教!”

  老师们介绍,不少学生有两个突出特征,贪玩、功课不好,而且两者总是交叉起来,越贪玩功课越不好,功课越不好就越贪玩,“没人管得了啊!”

  “没人管得了”,有家庭方面的原因: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住,即使想管孩子也不听他们的。做爷爷奶奶的一是怕儿女埋怨二是爱孙心切,所以大多对孩子放任自流。学习辅导更是有心无力。

  “没人管得了”,教师也坦承有自身原因:怕担责任,怕惹麻烦。首先是对这些家长不在身边的学生既不敢严厉批评,更不敢采取体罚,“这些孩子的情感还比较敏感和脆弱,万一他们采取了什么过激行为,当老师的怎么承受得了?”其次是担心管理过严家长会找上门抗议,“孩子都是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他们一说有委屈老人家肯定会找上门,有说不完的麻烦事!”

  家长不在身边,孩子们缺乏的不仅是亲情和课业的辅导,更有健康成长过程中家庭管理这一重要环节。

  于是,从小学开始,就出现一些功课跟不上的孩子。“学习跟不上,家长又教不了,课外又没有辅导班,一些学生的成绩就越拉越远了。”王书玉老师显得遗憾又无奈。

  初中表现得更明显,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干脆把精力用在玩手机及平板电脑上。再有几个月就要中考了,在镇中读初三的星子(化名)这个寒假依然懒得去动他的课本,“反正初中又不愁毕不了业,大不了毕业后跟着爸妈出去打工呗!”晋庄镇中教初三的郭老师介绍,这些年毕业的学生,每个班总有几个甚至十几个孩子辍学打工的,“基本上都是自己实在不想上学了,父母也觉得看不到上学的希望,索性就带着他们早点打工挣钱了。”

  “不想上学,主要是看不到毕业后工作的希望!”村里刚满20岁的翔子这一想法,反映出那些辍学打工农村孩子的心态。翔子前两年初中毕业,死活不肯再到职高就读,“花钱上三年学,将来还是要到南方打工,又花钱又浪费时间,根本不值得!”确实,在小河陈村的许多年轻人眼里,父辈们都远赴外省打工,考上职业学院或一般大学的哥哥辈也都艰难地在外地寻找工作,“即使读了大学,也看不到有好工作的希望”。上不上大学将来同样打工,那就趁初中毕业早点出来打工挣钱吧。

  一个地方就业机会的多少,其现实影响实在难以低估:它不仅决定着小海这些“打工二代”的今天,也影响着刚刚初中毕业的翔子、如今还在农村学校就读的星子们的未来。

  晋庄镇中的老师们介绍,每年毕业的200多学生中,考上普通高中的毕业生不足一半,其余的一部分上了职高,一部分则直接辍学打工了。在高等教育近乎零门槛的今天,这所镇中每年还是有三四十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人,早早地把自己关在了大学校门的外边。

  “他们的父辈就是靠着体力成为‘打工二代’,这些只接受过初中教育的孩子岂不成了‘打工三代’,难道他们也要靠着体力而非技能去谋生?他们的未来又将有多大的空间呢?!”在晋庄镇中任教三十多年的刘老师忧心忡忡。

  

  小河陈小学教室。申琳摄

  “白发村庄”——

  青年人纷纷离开,农村还会年轻吗

  在盐都区采访时,年关尚未到,村子里难得看到几个青壮年。正如周伙村党总支书记杨寿宝所说,“农村是老年人的农村了。”

  那些在城市买了房的30岁以上的青壮年,小家庭已经进入城市生活。而那些从农村走出去的年轻大学毕业生,也选择留在更远的城市。

  徐红军的大女儿前两年从江苏常州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应聘到苏州的一家公司,“工资也不高,一个月就3000多块钱。”考虑到女孩子家一个人在外打拼不易,徐红军去年托关系在盐城市区的一家企业为女儿谋了一份工作,“虽然一个月2600多元,比苏州少一点,但是盐城房价低、消费低啊!可是好说歹说,女儿就是不回来,坚持留在苏州发展。”

  在周伙村不远的大同村,记者见到了村民胡金丽在盐城师范学院读大四的女儿,她目前正在盐城市区一家中学实习。“农村学校还是挺缺教师的,愿不愿意回家乡任教?”女孩子笑而不答。“是不是更想留在城里面的学校?”女孩子又是一个含蓄的微笑。

  盐都区教育局负责同志介绍,为解决农村教师缺乏问题,江苏省近年启动了“乡村教师培训计划”,鼓励更多的年轻学子能够回报农村、扎根农村,“但是现实地看,农村教师队伍还是缺乏稳定性,一些年轻教师一遇到机会就会想办法回城。”

  农村青年的梦想之花,往往选择在城市开放。中兴实验学校70后女教师徐娟介绍,即使自己初中毕业后辍学的同学,也很少有人呆在农村,而是选择在外地或本市的县城打工、做生意,“现在在农村从事农业的,几乎都是50岁以上的人了。”

  社旗县农村的情况几乎一样,平时留在村子里的,多是带着孙子女生活的五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像东邻二哥那样年过半百的一些人仍在外打工挣钱。“这些年村里人要不是出去打工,哪有钱家家都盖两层小楼,还有人买了小轿车!”打工带给农村人的实惠、带给农村的变化,村里人有着切身的感触。

  更不愿回来的还有正在成长的一代。19岁的小邦是小磊堂弟,去年考入省城的一所大专读机电专业,“现在只要想读书,大学还是不愁上的。”问小邦将来大学毕业后准备干什么,眉清目秀的小伙子看看堂哥笑了笑,“现在考虑这个还嫌早吧,应该跟我小磊哥一样出去打工呗!”小磊立马纠正说:“那可不一样,出去打工,有文凭跟没文凭性质可不一样!”

  东邻二哥感叹道:“小磊和小邦他们,是肯定不会回到农村来了!我们这些四五十岁的人,到老了肯定还是得回来的,农村人还是要叶落归根的!”

  在盐都区,小规模的土地流转已经开始,也有头脑活跃的年轻人回到农村从事电商。在原周伙小学的一间校舍内,有一家从事内衣生产、营销的农村电商展示平台,公司老板是个回乡创业的帅小伙,他对农村电商的未来很是乐观,“咱这里的农村电商才刚起步,前景还是很广阔的!”

  在社旗县,土地依然是家庭分散经营,只不过出外打工人家把责任田交给父母和留在村里的兄弟来种。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回到农村,很少有年轻人思考回乡可以创什么业、怎么创业?小磊说:“回村里能干什么,一年四季种田能挣多少钱?要鼓励出去打工的人回乡创业,关键得有个好领域,要有能人带头,还得有政府帮助、指导!”

  古老的农村何时能够变得年轻,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