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 正文

吴东明:可视化理论

作者:吴东明  更新时间:2024-08-20 14:30:30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复兴网

  人,首先是在社会中生活,所以人的各种属性无不被打上社会的各种烙印。

  在原始社会,人主要跟“部落”相联系;

  在奴隶社会,人主要跟“奴隶作坊”相联系;

  在封建社会,人主要跟“土地”相联系;

  .....

  由此塑造出了相应的具体的人和相应的具体的文化。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人们总说,“环境塑造人”,那么,更进一步说,即是社会制度、社会观念等塑造了人。

  所以,也可以反过来说,主观上看人是一种对特定、具体的“主义”的投射。

  这里的主义本身或许是“无限可分”的,这就是西方身份政治“拿捏人性”的根本奥秘所在。

  广义上来讲,或表面去看,千千万万的人就有千千万万种“主义”。

  狭隘上来讲,或本质去看,朴素辩证法大致可以分出“倒退(复辟)主义”—“中间主义”—“进步主义”这三种。

  尽管在很多情况下,“不进则退”,中间主义的生存空间其实很小,但若对立面的双方谁能够赢得中间派,往往就意味着直接的胜利,因为中间力量却是庞大的,电影《让子弹飞》里的“鹅城百姓”便是典型例证。

  再进一步看,一个人,便是具体的、历史的某种或多种主义的具体的、历史的投射。

  比如说,雷锋同志,他既参与阶级斗争又同时肯定无产阶级专政,那么他便是一名共产主义者。

  尽管在现实的修正异化下,雷锋精神已被粉饰为一种“牛马奉献”精神,换言之就是让你心甘情愿去“当奋斗逼”、“当牛做马”。

  但真正的雷锋精神同那个幽灵一样——是不灭的。

  一个人,持有着主义,就是承载着精神。

  古言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俗话也常说,“那个精气神”.....

  说到底,其实也是一个东西——灵魂。

  这正是一个人最深刻、最根本的依据。

  然而,在深重的阶级剥削和阶级压迫下,人的“灵性”已近乎消磨殆尽。

  所以,当着人们批驳完抽象主义的“人性论”,还更应争取“灵性的回归”。

  这就是一种彻底的、不加以涂抹的人类的精神方面的共同追求。

  从天、地、人到真、善、美,突出了人的主观上的主宰便是主义、精神、灵魂。

  所以,也可以说,人就是主义、精神、灵魂的“可视化实体”。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创造客观世界”;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