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舆论上,有许多占据重要地位的人性论,都把人性当作一种不可置疑、“生来如此”、不可改变的“神像”。
他们如鱼得水般采用诸如自私、市侩、逐利、纵欲、贪欲等一切“私有观念”来供奉“人性神像”。
由此,也产生了争论。
我们可以回顾历史、正视现实,更好地去分析、看待。
“人之初,性本善”的“性善论”与“人之初,性本恶”的“性恶论”的形式对立已绵延千年。
表面上看,二者是对立的,本质上来讲,二者都强调人性有“先天性”;
表面上看,二者都有分“善、恶”,本质上来讲,都应看到背后的是非对错的“标准”。
对于“先天性”,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视角,让我们更加科学地认识了基因、血缘等事物,这些可能与“人性”的塑造有关,但绝不是决定性因素。“狼孩”现象证明了这一点。环境因素、社会存在为人性的塑造起了决定性作用。这与“先天主义”人性论相悖。
对于善恶、是非对错的“标准”,不同群体、不同阶级有不同的解释。而在颠倒的社会背景下,对于资方而言,是“善意欠薪”、“恶意还薪”,对于工人而言,是“恶意讨薪”、“善意白干”。这就是1%精英统治下的颠倒的社会标准。所以,把颠倒的标准颠倒过来——资方欠薪是恶,工人讨薪是善;告别革命是恶,继续革命是善。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那些“先天主义”人性论、“颠倒标准”人性论,往往把私有观念同人的动物性联系起来,把人的动物性绝对化,把人的社会性虚无化。这就是把人降低到一般动物地位的庸俗观点。
此外,他们也否认唯物论,否认社会主义必然取代资本主义的客观规律,认为私念是天生的而非后天造就的,于是便认为一个个自私自利的人和一个个私有体制的社会就是“历史的终结”,与“历史终结论”不谋而合。这就是“去阶级化”、“去革命化”的历史结果。
所以,我们必须站在真正的人的立场上,把种种人性论、种种人性问题同阶级性、阶级社会、阶级斗争问题联系起来,用阶级的观点、科学的观点去分析人性、看待人性,从而得出阶级的判断、正确的论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