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 正文

在“咬住”和“咬定”中体现初心

作者:郝东红  更新时间:2019-10-25 09:42:57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咬住”是从书中得来的智慧,“咬定”则是在实践中展示的力量

 

在“咬住”和“咬定”中体现初心

 

  郑板桥一首咏竹石题画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寓意深刻、家喻户晓。但郑板桥似有意无意地将竹子“咬定”的定力“从哪里来”揭示在一副自题书斋联中:咬住几句有用书,可以充饥;养成数杆新生竹,直似儿孙。从“咬住”到“咬定”,一字之变,一脉相承,表明了一个人对真理学思悟践的过程,细细品读、发人深省。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书籍既可以令人乐以忘忧,如入精神桃花源,恋恋不舍;也能领悟人生真谛,促人警醒,影响和改变人的一生。读书不一定能立即转化为物质财富,但真正“咬住”就能转化成巨大的精神财富。智慧如郑板桥者,也无不认为“咬住几句有用书”便“可以充饥”。孔子的学生颜回因乐道安贫,“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被孔子赞为“贤哉”。吕蒙因浸润诗书,而“不复吴下阿蒙”,给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之印象。陈望道沉浸在品读和翻译《共产党宣言》的忘我境界之中,即使蘸着墨汁吃粽子也津津有味,让后人从他的故事里品咂出了信仰的甘甜。

  “咬住”几句有用书,坚持下来往往并不那么容易。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网络传播的日益活跃,我们读到的书、接触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各种“心灵鸡汤”“名言警句”等,令人目不暇接。但滤尽浮华,剩下的也难得有几句“有用书”。有的人看似博闻强记,读破万卷,但往往并未记住、也没“咬住”,依旧书是书、己是己,心胸未见开阔、气质未受影响、见识未见提升;有的人最爱“快进”、狂点“刷新”,读什么都是一目十行,看什么都是点到为止;有的人缺乏恒心与耐心,常立志而不立长志,在利益面前往往把持不住,左右摇摆;有的则爱钻研“潜规则”,把“厚黑学”奉为圭臬,导致价值观扭曲、行为追求精致利己。

  “咬住”有用书重在辨识贵在坚守。对共产党人来说,最该“咬住”的“有用书”是与“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有关的思想,并且能够坚持以一生去“咬定”和坚守,因为其事关信仰、事关大业。当年刘伯承素以“深思断行”为座右铭,在1923年退出军阀部队、重新寻找革命道路时,有朋友劝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却认为“不能一见旗帜就拜倒”,决定“极力深研”以“定其方道”。他后来悉心研学马列主义,并与吴玉章一道考察革命形势,终于在对中国共产党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于1926年入党,并终其一生都坚守着自己“咬住”的信仰。刘伯承当初对信仰“咬住”很谨慎,但“咬定”后则矢志不移。起义中,他面对10倍于己的围城敌军“气壮山河,只知革命不知其它”;起义失败后,更是表示“就是讨饭,也要找到党”!

  心有所信,必致以行。如果说,“咬住”是从书中得来的智慧,“咬定”则是在实践中展示的力量。长征中的红军战士大都出身贫苦,没有什么文化,但只要受到革命理论的熏陶和滋养,就紧紧“咬定”不放松。电影《我的长征》中,红军战士王瑞,其父在湘江战役中牺牲,他选择了跟着姐姐所在的队伍继续走;穿越彝族地区时,姐姐也牺牲了,他选择跟着姐夫所在的队伍继续走;在飞夺泸定桥战斗中,作为先锋队员的姐夫坠入湍急的河水中。年仅16岁的王瑞在亲人全部阵亡后,仍对毛主席说“还是跟着走”。一句“跟着走”展示了无数革命者坚如磐石的信念和革命到底的定力,蕴含着“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抱负,彰显着“何须马革裹尸还”的血性,寄予着“人间遍种自由花”的理想。

  不能不说的是,现实生活中,个别同志入党动机带有功利色彩,往往为求职、升职、获得某种利益而入党,他们貌似“咬住”,但思想并未完全“入党”,追求并未真正“咬定”。因而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的历程中难免时不时地淡忘初心,在面对进步受挫、职务到顶、糖衣炮弹等考验之时,难免会定力不足、意志缺乏,甚至怨天尤人、牢骚满腹。在人们思想日益活跃、社会思潮多元多变的今天,“咬定”既定的信仰确实更加不容易。因此,我们必须自觉紧紧“咬住”党的创新理论,不断加强学习,进行思想改造,用以武装头脑,付诸实际行动。真正让理论之光化作“咬定”信念的根本动力,化作人生路上抵御风险和诱惑的磅礴力量。

  (作者单位:第901医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