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青春 > 正文

7名战士的小哨所摘得专业组冠军

作者:范俊刚  更新时间:2018-04-10 08:41:29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二号哨所获得专业组冠军啦!”3月下旬,火箭军某团军事考核成绩刚一公布,这个偏远哨所就成为全团官兵的话题“中心”。

  二号哨所驻扎在大山深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7名战士长年担负友邻驻训单位通信保障任务。组织训练时,哨所班长王军辉常常犯难:人数太少、设备不全、缺少教员,许多专业训练都无法正常展开,只好组织大家学习一下理论知识,简单练习一下操作流程,训练效果平平。

  一次,按照上级训练计划,二号哨所本该组织班战术训练,结果除去1人休假、1人学习、2人值班,能正常参加训练的只有3人,无法展开作业。于是原本两个课时的训练,半小时就结束了。这个情况恰巧被前来检查的作训参谋揪住,狠批了一顿。

  此后不久,哨所受领了友邻单位新型装备考核的通信保障任务。尽管大家提前了解了任务内容,但在保障中还是几次出现纰漏,影响了友邻单位考核成绩,王军辉自己也挨了团领导的批评。

  对此,王军辉倍感惭愧,也深感压力。入伍9年,他先后3次换岗,岗岗叫得响,带领班级在多项比武竞赛中取得过优异成绩,是全团有名的“金牌教头”。此次改革调整,团领导有意把王军辉抽调到二号哨所担任班长,正是想改变哨所以往在训练管理工作上的被动局面。

  营长前来调研时找他谈心,王军辉忍不住诉起了苦:我们也曾绞尽脑汁,想了一些训练方法,自制了一批模拟设备,虽然训练成绩有所提高,但还是不够理想。

  “我们能否跟随前来驻训的友邻单位一起训练?”在营党委军事训练形势分析会上,王军辉大胆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前来训练的友邻单位批次多、装备齐全、训练水准高,如果能跟这‘送上门’的师傅一起训,既能解决装备不全的难题,又能通过联训增进配合,有利于更好地完成保障任务。”

  这一想法,得到了大家的赞同和团领导的支持。随后,团里根据小散远单位部署情况,区分3个训练协作区,由团领导出面与友邻单位达成联训协议,并规范了具体实施方法。

  “主随‘客’训,让哨所成为直接受益者。”王军辉欣喜地说,他们通过借师求学,训练平台宽了,训练方法活了,不仅解决了训练难题,还调动了大家的训练积极性。

  一天上午,哨所3名战士整齐列队,来到友邻单位训练场参训。随着友邻单位指挥员一声令下,这3名战士登上“战位”,全程紧张有序。扎根哨所15年的四级军士长唐涛说:“大家找到了实战的感觉,训练起来更有劲。”

  日前,王军辉带领哨所参加某项考核,在导调组万般“刁难”下,大家先后通过干扰电报收发、行进光缆接续等11项课目考核,最终以0.3分的优势摘得第一。

  这回,王军辉脸上久违的笑容又回来了。

  大家恳谈

  上士彭军:我觉得在小散远单位推行类似联训方式很有意义,既能解决因“远”无法现场指导的难题,又能节约人力物力财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股长王敏锐:联训的形式固然可行,但在联训前一定要对接好训练内容和方式,保持正规的训练秩序。如果与内容脱节,造成偏训漏训,就会弄巧成拙,影响训练质量。

  参谋长吴涛:小散远单位开展联训,不能一联了之,需要上级机关搞好顶层设计,与友邻单位提前沟通协作,打通小散远单位开展联训的“最后一公里”,这样才能更好地破解训练难题。

  编辑部支招

  小散远单位因单位小、专业散、部署远等特点,自身训练条件有限,诸多实战化课目无法展开,这时不妨从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中跳出来,依靠外力、借梯上楼,提高训练效益。

  借梯上楼,共享资源。友邻单位训练场地充足、专业设备齐全、教员队伍齐整、训练组织严密,小散远单位应就近利用这些优质资源,依靠规范的联训机制,做到自训与联训无缝对接。

  借梯上楼,互补共进。联训既是一种训练方式,更是一种组训思路,不仅要借助联训机制为彼此搭建训练交流平台,让官兵在比学赶帮超中互补共学、共同提高,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合同训练、联合训练意识。

  借梯上楼,切莫甩手。机关或小散远单位的直接上级,在负责与友邻单位对接协调之余,不可产生依赖思想,当起甩手掌柜,还要一如既往地加强指导、跟踪问效。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