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 正文

北京百余处园林遗址被占用 变餐馆 民房 单位大院

作者:王海燕  更新时间:2015-10-24 20:46:55  来源:北京日报  责任编辑:石头

  ▲乐家花园一角。被改造成“白家大院”后,只有来消费的食客才能在园子里参观。

   莲园的古亭被居民当成了储物间。

  

  海淀苏州街上有一处具有300多年历史的古典园林,因为解放前为同仁堂乐家所有,所以被称为“乐家花园”。

  但从14年前开始,这座园子就不再姓乐。而今,它的名字是“白家大院”,是一家高档餐馆。想进去逛逛?您得先掏饭钱。

  历史园林被占用,乐家花园不是孤例。本市首次历史园林遗址普查工作刚刚结束。记者了解到,全市范围内,历史文献、典籍曾有记载的园林共计1094处,目前园林风貌尚存的有423处。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园林中,被占用现象普遍存在。

  “有改餐馆的,有变平房大杂院的,有被单位占用的。”据调查人员透露,被占用的历史园林遗址集中位于东城、西城和海淀3个区,保守估计有100多处。

  历史园林遗址被占究竟为何?连日来,记者对部分现存的历史园林遗址进行了实地探访。

  乐家花园

  变高档餐馆 吃饭才让参观

  乐家花园,也就是现在的“白家大院”,位于苏州街29号,紧挨着八一中学,百米之外,就是著名的中关村创新创业一条街。

  中午12点半,正值饭点儿,记者想假装来就餐的食客,到园子里转转。没想到刚要进门,就被一位穿着清朝宫女服饰的服务员给拦下了。

  一进园,记者就被眼前的景色给迷住了。这是一处清丽、典雅的所在。前院有荷塘,四周假山堆叠,游廊环绕,小桥流水。假山背后,是两处风景秀丽的三合院,曲径幽深、花木扶疏,内有玉兰堂、仁寿殿、待月轩等多个古建。不过大部分古建都被改造成了包间,用来餐饮接待。

  “您吉祥。”园子里引导客人、上菜的服务员,清一色着清朝宫廷服饰,见人就屈膝道“吉祥”,恍惚间还以为穿越到了清代的某个王府花园。

  但实际上,乐家花园就是一座正儿八经的王府园林。历史记载,该园系清太祖次子、礼亲王代善的后代于清康熙年间建造,被称为“礼亲王花园”。民国初年转给了声势赫赫的同仁堂乐家,更名为乐家花园。新中国成立后,该园由八一中学使用。大约在2001年,乐家花园被一家餐饮公司占用,改造成了现在的“白家大院”。

  “我记得没有这白家大院的时候,这地方是可以随便进的,九几年我老上这儿溜达。”一位海淀街道的老居民告诉记者,但是现在不行了,“打听了,只对吃饭的人开放,人均消费好几百。”老先生直摇头。

  花园北门外,一位看自行车的大爷也对记者连连摆手,“我在这儿好几年了,就知道里头是古建,不吃饭不让进。”

  记者又随机采访了5位附近写字楼的工作人员,他们谁也不知道,和自己同在一条街上的还有一座王府花园。

  莲园

  身陷大杂院 古亭变储物间

  记者探访的第二站,是东城区朝阳门南小街附近的莲园。这是一处建于晚清时期的私家园林,现存遗址由红岩胡同19号及新鲜胡同18号组成。

  这是林立高楼中的两处不起眼的院落。记者先进了红岩胡同19号,转了一圈,大失所望,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大杂院。院内正在改造、装修,十多间房子大多数是空着的,有的被改成了现代气息浓厚的玻璃间。无论是院落的布局,还是房屋的建筑风格,看上去都和古典园林毫不沾边。

  倒是隔壁的新鲜胡同18号,还保留了些许的园林风貌。一进门,就可以看到嶙峋的假山石,假山上有台阶,一步一步向上,是院落高处一座曲尺形的游廊。游廊长度预计在四五十米,虽然整体构架还在,但部分墙体和屋檐已经坍塌,游廊里堆积着砖石沙土,还有一些板材、杂物。

  和假山、游廊相对的,是一座保存完好的四角方亭,亭柱表面的红漆已经斑驳、褪色。这座方亭正好夹在两座平房之间,亭子里堆放着自行车、塑料盆、鸟笼等物品,显然已被居民当成储物间使用。

  天坛

  坛墙外被占多年 维修成老大难

  据调查人员介绍,历史园林被占用现象在全市较为普遍。著名的皇家园林,如天坛,也面临着局部被占用的难题。

  “我们的天坛南墙,有好几百年历史,现在有些部分已经开始风化了,但是修不了。”公园一位管理人员介绍。而修不了的原因就是,南坛墙外有一片以坛墙为壁的自建房,还有数十栋简易楼,“都盖上房了,还怎么修?”

  据了解,天坛公园占地面积273公顷,由于历史原因,天坛内外被占据的面积有70多公顷。近些年来,经过多方努力,现已腾退20多公顷,仍有50公顷正在等待腾退。

  公园管理人员介绍,根据申遗承诺,天坛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要按照规划逐渐拆除坛域内非文物建筑并恢复为绿地,这既包括天坛公园现有管理区域,也包括现公园区域以外的原坛域范围,从而达到世界文化遗产组织提出的“完整性”原则要求,完成这一工作的最后期限是2030年。

  记者从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今年本市公布了首批25个历史名园。针对历史名园没有具体保护管理办法的现状,市人大正在进行立法调研,预计会在《北京市公园条例》的修订中增加相关章节,届时,占用园林古建等行为将会在法律上得到约束。

  但全市400多处园林遗址中,能进入北京历史名园名录的只是少数。众多被经营单位、机关等占用的私家园林、寺庙园林,该如何腾退、恢复其原有历史风貌,仍旧是一个现实难题。

  据了解,园林遗址被占,有一部分是历史原因造成的。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机关单位暂时没有条件新建办公场所,就会利用一些庙宇或殿堂。但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有些单位被列为文保单位后,部分占用单位就搬离了。但仍有一些单位即便有条件腾退,也迟迟不肯退出。

  有专家呼吁,对于有腾退条件的占用单位,应在其搬迁腾退上形成一种社会压力,特别是上级单位要积极督促。同时占用单位也要内省,做到文化自觉。“毕竟这不是属于你一个单位的,是属于全体人民,属于子孙后代的,它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素质、思想素质的一种重要实物教育资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