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艺纵横 > 正文

为有源头活水来

作者:Ilex(飞行员)  更新时间:2015-10-11 09:05:05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为有源头活水来

——读长篇小说《双水峪》

bd2c12765f2f79330139487b00791d8c.jpg

        毛泽东同志说过,青年人不仅要知道中国的今天,还应当知道中国的昨天和前天青年人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立正确的历史观。清代龚自珍说: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又说:败人之纲纪、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改革开放”以来,写文革的作品大多或明或暗地对文革进行妖魔化描写,这就使当代青年对于这一段历史难以获得准确的客观信息,因而无法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

  《双水峪》这部长篇是写文革时代的。首先应当指出的是,作者在文革中是受冲击的,是受到错误处分而被下放到农村劳动的。小说正是以作者在农村下放劳动期间的生活为背景,来折射当时社会生活的。

  其次,《双水峪》一书既没有对文革进行妖魔化,也没有把文革写得“一派大好”、“凯歌飞扬”,而是有阳光、有阴雨,有欢乐、有悲哀,有和谐、有矛盾,这样通过不同人物间的冲突,展现出当时社会的生活画卷。那个时代过来的人,无论立场观点如何,看了《双水峪》都说感到真实和亲切。

  再次,《双水峪》写文革时代,有阳光、有阴雨,但展现在读者眼前的《双水峪》不是“一半对一半”,不是朦胧诗,而是矛盾双方的不断斗争、不断转化,《双水峪》是一潭活水。

  《双水峪》的故事情节,其中各色人物的不同面目,是饶有趣味的。书中人物韩守秋、杨有智是双水峪的村干部,李步林是公社干部,他们在文革中是比较得志的;但当时在他们心中就已经存在并暴露出一系列其它东西:名誉、地位、个人私利、两面三刀、算计同志,等等。尽管在小说的末尾,这些人的问题都被揭发出来,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没被揭露出来的,又有多少?如果说,即使在毛泽东时代,这种人的暴露尚且需要一个过程,那么在物欲横流、交易遍地的今天,这种人物、这种灵魂,不是如鱼得水吗?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双水峪村干部、复员军人杜春山、公社书记梁国栋、革命老干部路武、市委郑书记,还有受到错误处分的下放干部杨立伦,虽然在文革中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却能够结合身边实际生活中的种种人和事,站在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命运的高度,去揣摩和体会毛主席搞文化革命的本意。他们几人虽然生活经历不同、文化程度不同、个人性格不同,但他们的人生信念和生活态度,却有着众多相同之处。在文化理论界资产阶级思想充斥、国际共运遭受巨大挫折的今天,像杜春山、梁国栋、杨立伦、郑书记这样的老同志,不正是我们民族的砥柱中流吗?只可惜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同志太少了,不然怎么会有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挫折呢?

  长篇小说《双水峪》一开头的故事是一个中秋节,双水峪村群众在文艺晚会上演出活报剧《剖心》,并且因为演出此剧,引起了巨大风波。一个红衣人,把他的衣服一层层拨开,里面的心可能是黑的。在这里,当然不是说所有穿红衣的人心都是黑的;如果是这样,《剖心》这部剧本身就没有意义了。剧中所蕴含的哲理恰恰在于:革命了的人,并不是历来就革命;一旦参加革命的人,也未必永远革命。党的干部中有杜春山、梁国栋这样光明磊落的人,也有韩守秋、李步林那样蝇营狗苟的人,有杨立伦这样真正把自己交给党的人,也有市委宛书记及其夫人那样陷入个人恩怨无法自拔的人。几千年私有制的自私、狭隘观念,不仅存在于剥削阶级中,还存在于劳动人民中,还存在于革命干部队伍中,这是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方面,列宁、毛泽东和鲁迅都有过论述;共产党就是这样一批正在不断上进的人和正在不断退化的人的集合。《双水峪》向读者提供了客观的真实。从这个真实中,我们也许可以揣摩到“毛主席搞文化革命的本意”。

  《双水峪》不仅写了主要主人公的喜怒哀乐,还通过对众多人物的刻画,写了双水峪群众普遍的喜怒哀乐和所想所思。在《双水峪》中,除了干部形象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李云山、灵芝老人、巨山伯、厚嫂等一系列善良纯朴、胸怀宽广的工农形象,他们的生活经历、个人性格全都不同,但是他们都是新社会有觉悟的劳动者。双水峪的群众,也和当时全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一样,善良、能吃苦、崇尚正义。拿着人民俸禄的某些“作家”们,总是把文革时代的群众写成群氓,他们在政治运动中是狂热的暴徒,在路线斗争面前是不辨是非的糊涂虫,而且在生产上是吃大锅饭的懒汉。《双水峪》中展现出的群众形象则不是这样。在《双水峪》中,群众中有先进形象,也有落后形象,还有落后向先进转变的过程。在《双水峪》中,总体的群众形象是,他们在开山筑路、播种秋收过程中是战天斗地的英雄;在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他们同样是探索者和实践者。读了《双水峪》,使我们更加体会到,人民群众与大自然奋斗的过程、与错误思想行为周旋的过程、他们在实践中自己教育自己的过程,正是我们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展开的过程,正是我们人民共和国成长的过程。

  小说的《后记》,袒露了作者在文革结束后二十年“新时期”的心历路程,令人读后非常感动。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思想并不“僵化”,因为他曾经把改革开放政策同列宁的新经济政策相比,曾用新经济政策理论说服基层同志接受党的路线的转变,他也曾为某些“改革家”写传记;但是农民的贫困、国企的坍塌,以及“六四”风波、东欧剧变,促使作者不得不思考,发出了“祖国妈妈你姓啥”的深沉慨叹。

  无论是对于文革,还是对于改革,作者都不拘泥于某种现成的教条,而是真正从事实出发,用实践来检验一切理论。曾几何时,“从事实出发”、“实践检验真理”这些正确的哲学观点被糟踏得面目全非,但是人们忘记了伟大列宁的教导:如果从事物的整体上和相互联系中去把握事实,那么事实就是绝对确凿的;如果不是从整体上和联系中去把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任意抽取的,那么“事实”只能是儿戏,甚至连儿戏都不如。《双水峪》的作者肖衍庆老师是真正站在最大多数人民一边,按照列宁所教导的那样从整体上和联系中去把握事实的,他是我们青年人学习的榜样。

  《双水峪》不但展示了众多典型人物的人格魅力,不但提供了来自那个时代的准确信息,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本人窃以为,作者耗费二十年心血,将自己多年的所觉所察、所感所思用小说的形式记录下来,绝不仅仅是为了历史,更是为了从更深刻的层次针对现实提出问题,激发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朋友去思索。

  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作者在寄希望于郑书记、路武这样的老同志的同时,更把满腔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一代身上,所以在小说中花了大量笔墨描写青年人物,如韩小芸、李秀英等双水峪四姐妹,以及韩小康、石速平、柳一娃、齐卫东等。韩小芸是韩守秋的女儿,但是她却和父亲走上了不同的思想道路。在双水峪插队的知青石速平早在那个时代就指出:毛主席一两个接班人可能没选好,但是毛泽东的思想和事业,教育了并将继续教育一代又一代的人。双水峪农民的儿子董立云参军后有幸分配到毛主席身边当卫士,这是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我确实认识一批青年同志,他们以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为己任,下定决心,永远作毛泽东的卫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