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 正文

大锅饭的荣耀

作者:莫易  更新时间:2024-10-05 08:37:54  来源:红旗文选公众号  责任编辑:复兴网

  一直以来,大锅饭"养懒汉""的说辞甚嚣尘上——八九十年代的国营企业是因为养懒汉、资源浪费才垮掉的。

  八九十年代的国企真的是因为吃大锅饭垮掉的吗?

  我们先来看一看1978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工业总产值情况。

  1949—1978年间,我国工业总产值从140亿元增加到4237亿元。其中,轻工业产值从103亿元增加到1826亿元,重工业产值从37亿元增加到2411亿元。1978年工业总产值、轻工业产值和重工业产值分别是1949年的30.3倍、17.7倍、65.2倍。按照可比价格,1978年工业总产值是1949年的29.8倍,年均增长率12.4%,被世界公认为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1956年-1978年的中国,没有一家私营企业,百分百都是吃大锅饭的国营企业。从零开始发展的国营企业,为什么只用了30年的时间,就创造出了令世界叹为观止的经济奇迹呢?

  要知道,美国1949年至1978年,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才仅仅3.2%。

  天上不会掉馅饼,更不会掉奇迹。国营企业30年取得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12.4%的辉煌成就,当然是国企职工争分夺秒干出来的。这一令整个世界都望其项背的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既是他们不可磨灭的丰碑,亦是他们流芳千古的荣耀。

  毛主席时代实行的是计划经济制度,国营企业的项目、资金、设备、产品、销售,皆由国家统一计划安排,企业只管开足马力,保质保量的完成国家下达的生产任务。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过剩产能,更没有过剩产品,所有企业都是全力以赴地生产,企业职工更是你追我赶,争做劳动模范,根本不存在效率低的问题,也不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更不存在职工偷奸耍滑的问题。

  发展势头如此强劲的国企,为什么在毛主席逝世没几年就都陆陆续续的垮掉了呢?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一夜之间转为市场经济。经济体制的突然转变,让国企无所适从。尤其是大型、特大型企业,原来由国家统一安排的资金、设备和产品销售,突然转为由企业自己解决,企业在短时间内根本就无法应对。

  举个例子,有一家10万在岗职工的大型企业,加上职工家属和退休人员,达到了50万人的规模。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效益满满,不但有自己的大食堂、电影院、歌舞团、体育团队,还有自己的小学、中学和技工学校,各种福利也应有尽有。一个企业不但养活了50万人,而且无论是企业职工,还是他们的家属,人人朝气蓬勃,自豪感特别强,幸福指数特别高。

  实行市场经济后,该企业首先要自己去找市场,找到市场以后,还要更新设备,更新设备以后,又要对10万职工重新培新。这样一来,资金缺口越来越大,而当时银行根本就没有能力为全国所有的转型企业在短时间内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这家10万人的大型企业半死不活的消耗了几年,最后不得不被迫接受改制。

  这家大型企业就是八九十年代国企的缩影。

  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全国各地以前所未有的各种优惠政策招商引资,大量外资、外企进驻中国。外资、外企在土地优惠、税收减免及各种政策的扶持下,迅速占稳脚根并迅猛发展扩张。

  外资、外企一边享受着各种优惠政策的加持,一边雇佣着廉价的劳动力。低成本的产出,使外企在产品定价上掌握了主动权,加上民众出于对外企产品的好奇和崇拜心理,纷纷放弃国企产品而选择外企产品,使外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绝对优势。

  而当时的国企,不但没有任何优惠政策可享,还需要承担职工免费住房、免费医疗和职工子女免费教育以及退休人员养老等各种福利。这种一味对外的政策倾斜和囯企自身的沉重负担,使国企在市场竞争中处于绝对劣势。

  与此同时,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也遍地开花,他们同样享受着各种优惠政策的扶持。由于经验不足,很多私营企业仿冒国企产品,使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严重损害了国企保质保量的信誉。

  一边是外企和私企的内外夹击,一边是职工的免费福利,国企别说竞争胜出,就连生存都无法保障。于是,就出现了国企普遍亏损负债的现象。

  这时,某些人见时机成熟,立即把国企亏损负债的原因归咎于吃大锅饭,并着手对国企进行改制,名正言顺的把国企以象征性的价格贱卖给私人,使4500万国企职工下岗失业,使无法估量的国有资产流进了私人帐户。

  这就是大锅饭"养懒汉"的真相——为化公为私故意制造的舆论和悲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