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 正文

巍巍宝塔山 熠熠新征程

作者:记者李建文 彭冰洁  更新时间:2021-05-25 11:14:49  来源:解放军报  责任编辑:石头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2015年春节前夕,习主席在延安主持召开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时指出:“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自己是从哪里走来的,永远都要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追寻红色足迹,记者来到延安。布满岁月痕迹的红色旧址,见证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从胜利走向胜利的辉煌历史;革命老区群众的幸福笑脸,映照出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的使命担当。

  从革命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夏日,陕北吴起胜利山上,两株百年杜梨树枝繁叶茂。回望长征岁月,“切尾巴”战斗指挥所就设在这两株杜梨树下。

  1935年10月19日,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支队到达陕北吴起镇。当时,国民党骑兵部队紧追不舍。中央红军实施“切尾巴”战斗,全歼敌1个骑兵团,击溃敌3个骑兵团。至此,中央红军主力行程二万五千里、纵横11个省的长征胜利结束。“革命理想高于天”的精神在这片黄土地上开枝散叶。

  “长征胜利使我们党找到了中国革命力量生存发展新的落脚点,找到了中国革命事业胜利前进新的出发点。红军在吴起仅仅驻扎13天,但这13天开启了日后在延安13年的光辉历程。”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讲解员李亚楠深情讲述,到此参观的武警陕西总队官兵认真聆听。

  该总队政治工作部主任王小平介绍,他们充分发挥驻地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组织官兵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利用军史场馆开展“追忆队史、寻访英雄”活动……一段段史料、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让官兵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愈加牢固。

  清风和煦,朝霞映空,一轮红日从地平线冉冉升起,杨家岭又迎来一个美丽清晨。党的七大会址——中央大礼堂内,高高悬挂的“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12个大字,熠熠生辉。

  2015年2月14日,习主席到这里参观时动情地说:“这里我来过多次,插队时每次到延安都要来看看,每次都受到精神上的洗礼。”

  2020年4月,习主席再次到陕西考察时强调:“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

  “东方红,太阳升……”一阵熟悉而悠扬的旋律在礼堂外响起,93岁老兵曹凯在给游客们演唱陕北民歌。在他的带动下,独唱很快变成气势恢宏的大合唱。

  近年来,曹凯一直坚持义务宣讲延安精神,迄今为止已为300多万人次做过讲解。这位1944年参军入伍的老兵告诉记者:“当年我们一家八兄弟,都投身了革命。入党时我就立下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传承延安精神,是我一生的追求。”

  “打断骨头连着筋,扒了皮肉还有心。只要还有一口气,爬也爬到延安城。”当年,全国各地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克服千难万险、冲破重重阻碍,奔向这座陕北小城,投身到中国革命的洪流中,汇集到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如今,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延安共有445处革命旧址、30座革命主题博物馆,构成了一个强大的精神磁场,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到此追忆历史、探寻初心。

  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

  七大会址内,摆放着植物盆景——马兰草。当年,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经济封锁,在延安普通纸张变成难得的“奢侈品”。“多出一张纸,多印一份报,就多给敌人一些打击!”边区军民自己动手,用遍布黄土山峁的马兰草造纸,印出七大会议材料。正是在党的七大会议上,“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服务”第一次被写进党章。

  一棵马兰草,一张马兰纸,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过程,讲述着革命老区军民团结一心、鱼水情深的动人往事。

  2015年2月13日,习主席从北京飞赴延安,一下飞机就前往自己当年插队的延川县梁家河村看望慰问父老乡亲,并就老区脱贫致富进行实地调研。习主席说:“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我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涵义。”

  为让老区人民过上幸福生活,子弟兵尽锐出战、持续作战。

  “我家的7个大棚都是部队援建的,一年下来收入7万块钱不成问题。”延川县黄家圪塔村村民高成站在自家新翻修的窑洞外,指着远处的几个大棚说,那是他们家的“聚宝盆”。大棚建成后,高成家庭收入提高很多,不仅买了三轮车和摩托车,还箍了新窑洞。他说:“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原来的黄家圪塔村,公共设施落后,村民走的是泥土路,吃水全靠两肩挑……在空军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帮扶下,黄家圪塔村强班子、夯基础、兴产业,2018年实现整村脱贫,2019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12000元。

  2017年前,金盆湾村是延安市安塞区砖窑湾镇唯一的产业“空白村”。由于自然条件差,村民主要以放牧为生,经济收入十分有限。武警延安支队结对帮扶金盆湾村后,因地制宜确定产业布局思路,先后帮助群众修缮窑洞24孔,建设蔬菜大棚8个、苹果园20亩。

  岁月变迁,信念如磐。“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如同一条永不褪色的红线,凝聚起军民团结的伟力。2019年5月,延安所属贫困县全部摘帽,几代脱贫路,一朝终梦圆。

  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群山环抱下,金色的朝阳映照着照金北梁红军小学教学楼,“托起明天的太阳”7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

  照金镇位于铜川市耀州区,曾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心,流传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生于斯、长于斯的孩子们,传承着红色血脉。

  2018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习主席回信勉励照金北梁红军小学学生:“希望你们多了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知识,多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用实际行动把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现在,这所山区小学有163名学生,班级名字前都带有“红二十六军”,代表着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的番号,用“连”来代表年级;每周举办一次“红色教育课堂”,组织学生到照金纪念馆担任“小小讲解员”,走进部队营区接受国防教育,唱红色歌曲、讲红军故事、走红军路……传承红色基因成为照金北梁红军小学重要的实践课程。

  当初执笔写信的王天娇已是一名小学六年级学生。“我长大后想做一名教师,用自己所学知识帮助更多孩子。”她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自信坚毅的光芒。

  2015年2月,习主席到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察看学校办学情况,殷切嘱托大家:“教育很重要,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抓发展在根上还是要把教育抓好,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统帅的牵挂,人民的期盼,就是子弟兵的责任。

  2019年9月,空军机关与延安市签订学前教育共建协议,明确空军蓝天幼儿园每年为延安市培训30名幼儿园管理干部,每学期安排专家赴延安组织培训;遴选5所驻京幼儿园与延安市幼儿园开展“一对一”结对帮带;发挥蓝天幼儿艺术团引领作用,帮助创建有延安特色的幼儿艺术教育品牌。2020年春节,10名“延安娃”和“蓝天娃”携手登上央视春晚舞台。

  武警延安支队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为金盆湾村添置文化器材、购置文化图书,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资助贫困学生17人。

  延安军分区组织开展“百校助学”活动,对口援建学校成为当地硬件建设的“样板校”、素质教育的“示范校”、消除失学的“关爱校”……

  凡树有根,方能生发;凡水有源,方能奔涌。宝塔山高,延河水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记者手记

“兴国之光”照亮百年征程

  巍巍宝塔山,见证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绵绵延河水,承载着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光荣传统。

  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来到延安采访,深感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蕴藏着一种伟大的力量。他把这种力量称之为“东方魔力”,并断言这种力量是“兴国之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记者一行再访延安。我们真切感受到,“兴国之光”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念,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是永放光芒的延安精神!

  一路走来,我们欣喜地看到,曾指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坚固基石的“兴国之光”,正指引着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坚定行进在新的长征路上,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不懈奋斗。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的新征程上,我们还会面临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但只要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兴国之光”将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汇聚起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磅礴伟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