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 正文

渡江那一夜 一组家书中的渡江战役细节

作者:杨学功   更新时间:2020-08-24 11:03:11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责任编辑:石头

渡江战役结束后,胡士平将自己的家书整理为长达40页的《渡江日记》,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渡江胜利纪念馆供图)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天险,打响了著名的渡江战役,“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

  在渡江战役前线,人民解放军第30军文工团团长胡士平,给家中父母兄弟写下了多封战地家书,以说家常的方式记录着自己在渡江战役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实际上,彻底粉碎“长江天险不可逾越”的神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在很多文学、影视作品中,都有详尽的描述。与众多渡江战役题材作品不同的是,胡士平的这些家书亲切流畅,情节生动,十分感人,既是书信,又像纪实文学作品。人民解放军战士既是伟大的,亦是朴素的。七十多年后展信再读,其中记录的历史细节依然让人感动。

  家书原文

  弟弟,十一年了,自我离家那一天起,就有坚强的信念,总有一天会回来的!现在是回来了,这能不使人兴奋么!

  ……

  昨晚我们渡江的路线走经六洲向南,六洲离家只有五里路吧。当时我想,这个时候,我突然到了家里,家里一定不认识我了(你也不认识),会把我当做一个解放军同志招待。可是,当一旦知道是我回来了,家里一定欢喜死了。母亲也许会流泪,然而我没有突然回家。妈妈要是知道我离家五里路不回家,一定会骂我“不肖子孙”吧。

  ……

  现在我想问你,昨天晚上你和妈妈都做些什么?门前的大路上是否也有解放军过?你和妈妈在门前看队伍吗?当时你们有没有想在那样长行列里找出你的哥哥、妈妈的儿子呢?(如果)你们没有找到,你们(会)失望的(地)回到房子里,对着油灯谈起我来,或者师成、师树、受华……

  胡士平,1924年3月出生于安徽省无为县一个革命家庭。在五叔胡竺冰影响下,胡士平的大哥和两位姐夫以及几位堂兄、表兄成为无为县最早的中共党员。1938年,14岁的胡士平参加新四军,在战地服务团接触文艺,跟随汪道涵副团长学会读谱和指挥,结识了抗战歌曲作者孟波。在他们的影响下,胡士平16岁时开始了作曲生涯。在战火纷飞的创作环境里,胡士平勤奋练习并展开实践。解放战争期间,他先后担任新四军二师文工团政治指导员、苏北淮海分区文工团音乐教员、华东十二纵队文工团音乐教员。渡江战役期间任解放军第30军文工团团长。

  在书信中,胡士平将这次南下渡江解放江南,称为南征。因此将这一段期间的信件起名为“南征记”。他写道:“这次我们南下,是经过了一个艰苦的路程的。”

  1949年3月10日,胡士平等人从徐州以南宿县以北的赵小庄出发。出发之前的9日晚上,庄里的群众为战士们召开了一个欢送会。在欢送会上,群众送给战士们三面红旗,祝他们打到江南去。为此,胡士平专门写了一支《辞别歌》:“老乡们,再见吧!老乡们,别送了。你们的心意,我们知道;你们的话,我们已记牢!决心打到江南去,不怕路途远。长江的水温暖,水温暖;我们一定坚决打过去,把江南的兄弟都解放……”

  10日早晨,当地群众放鞭炮,洒泪送行。面对如此情景,胡士平在信中感叹:“在这种场合下,谁能不感动呢!所以在以后的十天行军中,同志们在雨里、在泥里、在病中都熬过去了。我们没有辜负人民的热情啊!”

  群众的热情支持为人民解放军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渡江战役前,国民党为了阻碍解放军渡江,将沿江的船抢的抢、砸的砸,但群众纷纷将船藏了起来。于是,当战争开始后,内河和内湖的群众,纷纷从芦苇荡里驶出上万条隐藏下来的大大小小的船只,场面蔚为壮观。以至国民党后来也没搞清楚,解放军的船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为了支援渡江战役,苏北、皖北、中原地区的群众几乎全员出动,倾力奉献,给渡江大军筹粮草、送船只、献牛马、出民工、上战场,做了大量支前工作。总计筹粮30多万斤,筹草50多万担,贡献木料、毛竹、门板各5000多条块,还有棉絮4000多斤,基本上做到了应征即征,应有尽有。大至百万民工大支前,小至每一次送行,军民之关系密切如鱼水,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就这样,在群众的大力支援下,4月21日,成千上万只木船以排山倒海之势,浩浩荡荡横渡长江,解放军迅速突破了国民党的长江防线。4月22日,胡士平和战友们又激动又兴奋,他写道:“今天,是我们伟大的行动中最值得纪念的一天——我们渡江了。”当天晚上吃的是鱼,大家愉快极了,“这鱼就是长江的鱼吧”,“如果明天再吃鱼的话,那是在大江以南去了”。

  4月23日,胡士平一行渡过了长江,“在太阳刚露红的时候,我们安全的(地)到达了南岸。江南的大地苏醒了。现在我住在渡口的第一个村庄上”。渡江部队登岸后,当地老百姓又为战士们腾房子、送食物、准备生活用品。虽然一夜未合眼,大家都疲劳得很,脸上都呈现着黄白色,肚子也饿了。要是在平时,这种时候谁也不想多说一句话。可是由于兴奋、激动,战士们都和乡亲们攀谈起来。

  胡士平在信中回忆了自己和一位老妈妈的交谈:“一位老太太是这样告诉我廿日夜我军渡口的情形的:大炮一响,我就知道是你们打过来了,因为他们没有炮啊。我们老百姓都不敢睡了,都爬起来看。一会子功夫,后面一团火,你们就过来了。有一队人到了庄上问我们:‘什么人’。我说‘老百姓’。他说‘大妈妈不要怕’。我心里想,怎么这样和气,真是我们自己的人回来了!”可以看出,对于解放军的到来,当地民众“其兴奋、渴望的情绪,是难以笔述的”。

  革命为了人民,人民亲人般的支援也是胜利的根本。民心所向,始为正道。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