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 正文

运用唯物史观理论认识和解读上山下乡(二)

作者:郝贵生  更新时间:2018-12-17 20:01:58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纪念毛主席上山下乡重要指示发表50周年

  内容摘要:今年是毛主席发出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重要指示50周年,如何认识和解读上山下乡,实质存在两种立场、世界观、历史观、方法论的根本对立。党章和宪法规定我们党和国家的旗帜和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因此也应该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特别是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理论认识上山下乡。这些基本原理包括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实践观、群众史观、唯物辩证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以此具体分析和论证了与毛主席上山下乡思想和实践直接紧密相连的中国革命、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发展战略、农民本质、与工农相结合、教育方针和途径等一系列问题的的合理性、真理性及深远意义,批判了在这些问题认识上存在的种种错误立场和唯心史观、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

  中国当今几乎所有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人们的看法、认识都不同,甚至根本对立,包括对毛泽东时代的上山下乡运动。有的肯定,有的否定。按照唯物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观点,之所以对同一事物同一问题产生不同和根本对立的认识,取决于多种因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就对上山下乡的认识来说,也同样如此。就主观因素来说,既有心理因素、知识因素、个人经历因素,但最重要的是世界观、历史观、方法论因素。今年12月22日是毛主席提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发表50周年。笔者也是一名1968年响应毛主席号召上山下乡的老三届学生,以往曾经写过多篇谈论上山下乡的文章,今在纪念上山下乡50周年之际,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和视野再谈对上山下乡运动的认识。本文包括六个部分即:

  一、如何认识中国革命和毛泽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如何认识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

  三、如何认识中国农民的本质特征

  四、如何认识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

  五、如何认识上山下乡的本质和主流

  六、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做人的标准和培养人的途径究竟是什么

  本文较长,分三次发表。第二次发表第三、四部分。

 

  三、如何认识中国农民的本质特征?

  在如何认识上山下乡问题上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和现实问题,那就是如何认识中国农民问题。某些否定上山下乡者认为农民没有文化,“头朝黄土背朝天”,天天同土坷垃打交道,怎么“摇身一变成为教师了,而且不是一般的教师,是城市学生的教师。这帽子够大,但实际上根本不是这回事。”毛泽东建国初期说过,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今天又讲知识分子要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不典型的是一个“悖论”,或者说“自相矛盾”吗?既然没有文化整天修理地球的农民不配做“知识青年”的教师,却竭力号召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向贫下中农学习,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这不典型的是荒谬观点吗!这种观点正确吗?

  “农民”属于“人民群众”范畴。如何看待和认识农民等人民群众,不同的历史观有不同的甚至根本对立的认识。唯物史观产生之前的所有历史观都是英雄史观,即认为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决定历史发展的进程,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而把普通劳动者、工人、农民、群众看做群氓、愚昧无知的下等人、工具、惰性物质。他们只能受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权力者等大人物任意支配、宰割,而没有任何历史的主动性。中国的孔孟之道把人们区分为君子和小人、上智与下愚。奴隶、农民和一切劳动者都属于“小人”、“下愚”,“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唯上智与下愚不可移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种“小人”、“下愚”、只能“使由之”的“民”怎么能够做“君子”、“上智”的教师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根本颠覆了这种历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源泉和动力是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而主要从事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的劳动者为主体的人民群众永远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真正主人,是历史发展前进的真正推动者。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制度变革的决定力量。这就是与英雄史观根本对立的群众史观。这种历史观并不否定杰出人物和知识分子的重要作用,但他们的历史作用只有符合绝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愿望,符合历史发展的前进方向,不断从人民群众及其实践活动中汲取知识和营养,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和发展其学说的过程中,多次阐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主人的群众史观。1842年11月恩格斯批判社会上那种竭力贬低、瞧不起普通工人、穷人的的错误观点时说:“只有大陆上不熟悉的那一部分英国人,只有工人、英国的贱民、穷人,才是真正值得尊敬的人,尽管他们粗野、道德败坏。将来拯救英国的却正是他们,他们还是可塑性的材料;他们没有受过教育,但他们也没有偏见,他们还有力量从事伟大的民族事业,他们还有前途。”(《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628页)1844年马恩合写的《神圣家族》书中强调,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恩格斯1845年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正是英国的工人阶级用自己的发明和劳动创造了英国的伟大,工人在斗争中,“显出自己最动人、最高贵、最合乎人情的特性”(同上,第501页)。列宁1895年恩格斯去世时谈到恩格斯这一思想时指出,当时的许多社会主义把工人阶级只是看做是一个受苦的阶级,是一个溃疮,是需要同情和拯救的阶级,而马克思恩格斯把实现社会主义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无产阶级的不断增长上,无产阶级人数越多,这一革命阶级的力量也就是越大。“恩格斯第一个说明了无产阶级不只是一个受苦的阶级;说明了正是它所处的那种低贱的经济地位,无可遏止地推动它前进,使它去争取本身的最终解放。”(《列宁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91—92页)

  马克思恩格斯这里具体分析了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及其优秀品质,农民不是工人阶级,因为农民曾经是小私有者。但马克思恩格斯对工人阶级的分析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对中国农民的认识。第一,中国农民首先是劳动者,他们主要从事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真正主人。第二,农民在阶级社会里也是被压迫被剥削阶级,他们这种经济和政治地位也决定了他们对剥削压迫制度也具有强烈的反抗斗争精神。不仅中国历史上农民起义连绵不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实践中的主力军就是农民。没有千百万农民的参与,不可能有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陈毅同志谈到淮海战役胜利的原因时就说,它是农民用小推车推出来的。第三,毛泽东多篇著作中高度评价农民的革命性和优秀品质。尤其他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特别提到,农民的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但就阶级感情来说,“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1页)第四,新中国成立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农民队伍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干社会主义的的先进楷模和英雄模范,如王国藩、陈永贵、吕玉兰、吴仁宝、王宏斌等等。第五,在马克思主义看来,知识是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的经验和总结。有的人具有直接经验知识,有的人具有间接经验知识。书本知识是间接经验知识。农民具有的是实践的直接经验知识。一些人把知识完全等同于书本知识,而否定实践知识的重要性。或者他们头脑中的“文化”概念只是书本知识的多少,农民没有书本知识也就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由此怎么能做知识青年的“教师”呢?这种推理显然是典型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观点。

  当然,农民毕竟不是无产阶级,而是小私有制者。因此不可避免带有小私有者的阶级烙印。所以列宁说,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中国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和合作化时期,部分农民的这种错误倾向不同程度地表现出来。所以毛泽东说,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肯定农民的优秀品质和承认农民身上不可避免的倾向性问题,完全是实事求是的客观评价,就如一个人既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学习的是他的优点,批评的是他的缺点。毛主席经常拜农民为师,接受农民的再教育,这是他一贯的态度,而绝不是某些人所说的农民“摇身一变”就成为了教师。同时向农民学习自然是学习农民的优秀品质、革命性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而对农民的教育也是教育他的缺陷和不足,这怎么能够是“悖论”,自相矛盾呢?说明他们根本不懂得“对立统一”这个辩证法的基本常识。

  笔者上山下乡的几年岁月中,确实深化了对农民兄弟优秀品格的认识,感受到农民身上永远是自己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和动力。2013年所写的谈上山下乡体会文章《认识劳动,认识农民,认识国情,认识知青》一文中运用大量事实谈到对农民的认识,其中写道:“一是真实感受到农民对共产党、毛主席,对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对集体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二是真实感受到农民的待人热情、朴实、真诚、正直。……总之,几年的农村生活,无论是老一代,还是中青年代都使我们真切感受到农民的勤劳、淳朴、厚道、实在。我离开插队村庄已40余年了,但他们的这种整体形象一直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中,也成为我辨别和判断社会生活中是非、善恶、美丑和支配自己行为的极其重要的参照和标准。”“如果说,我在农村直接感受到没有学历、没有权力的社会最低层的普通农民和各种小人物的可贵、优秀的精神、品质还是一种感性认识的话,经过理论学习和对社会的更深层次的了解,我认为,其实这个极不起眼的普通小村庄的群体农民的情感、精神、品格正是我们中国绝大多数普通工人、农民品质和精神的缩影,它不仅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最优秀的品质和精神,也是当代人民群众的本质和主流。因此我绝对不能够与这股(指瞧不起普通工人、农民,指责他们没有文化、素质低)错误的社会思潮同流合污。永远向群众和小人物学习,永远自觉改造世界观。这就是我应该选择的道路和方向。”

  某些否定上山下乡者批判毛泽东的观点是“悖论”,指责农民因从事简单劳动没有文化因而不配做知识青年的“教师”。这种观点的根本错误就是其站在反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鼓吹英雄史观的立场上、站在工人、农民对立的立场上,用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认识农民的本质,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只看枝节,不看实质。

  四、如何认识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

  某些人为了根本否定上山下乡,认为必须否定毛泽东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思想。笔者看到的几篇否定上山下乡的文章,都提到了毛泽东早在1939年《青年运动的方向》一文中所讲的,判断一个青年是否是革命的,就看是否愿意与工农相结合的思想。他们认为,革命时代已经过了,社会主义已经不需要革命了,谈何判断青年是否是革命的标准呢?因此也就根本谈不上与工农相结合道路问题,那么作为与工农相结合的重要途径上山下乡也必然应该被否定。这种论调也是根本错误的。即使那个《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也充分肯定了毛主席的《青年运动的方向》,并且指出“至今仍有重要意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就是“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抵制腐朽的资产阶级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克服小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发扬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为现代化建设贡献一切的艰苦创业精神”的一次大规模的社会实践。

  第一,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共产党人的革命的历史任务没有终结,而是新的开始。

  “革命”的含义笔者在第一部分已经做了阐发。毛泽东关于知识分子是否与工农相结合是判断是否是革命者的根本标准思想是在1939年提出来的。它的提出和阐发对于激发广大知识分子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实践中起到了极其巨大的作用。这是任何人不能否定和歪曲的客观事实。问题在于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之后,“革命”还要不要继续?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已经做了肯定的回答。民主革命的胜利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今后继续革命的道路会更长、更艰巨、更伟大。毛泽东时代特别是4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充分证明了毛泽东论断的正确性、真理性。既然仍然存在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必要性。那么也就必然存在判断知识分子是否具有革命性的根本标准思想。从这个意义讲,毛主席的论调没有过时,仍然具有客观的真理性。知识分子如果要把自己投身到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实践中,那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而上山下乡正是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最主要的途径和方法,也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精神的实质和基本内容。

  某些否定上山下乡者根本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否定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还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否定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否定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还存在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尖锐激烈的斗争,也就根本否定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性、必要性。逻辑地必然导致否定毛泽东与工农相结合论断的真理性。

  第二,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知识分子改造世界观的必要性。

  知识分子之所以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又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知识分子世界观改造的历史必然性。否定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的必要性的又一个重要理由就是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知识分子都是接受社会主义教育思想的,他们都已经是无产阶级的知识分子,没有必要再进行世界观的改造,更没有必要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果真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没有改造的必要性吗?

  首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要求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人人需要改造,知识分子当然也不例外。毛主席在《实践论》中讲到,无产阶级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关系。建国以后,毛泽东多次说,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人人需要改造,工人需要改造,农民需要改造,知识分子当然也需要改造。这种改造包括世界观、特别是为什么人的问题的人生价值观的改造,同时包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思维方式、方法的改造。而世界观、人生价值观、思维方式方法只有在改造客观世界及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的三大革命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

  其次,知识分子从来不属于一个独立的阶级。在阶级社会里他们大多数本身不属于直接从事剥削行为剥削阶级成员,但就世界观及其行为来说,他们依附于剥削阶级并为剥削阶级服务。在旧中国他们依附于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其世界观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世界观。只有极少数从属于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他们其中许多人就阶级立场和世界观来说是摇摆不定的。在革命势力高潮时有倾向革命的一面,但在反革命势力猖獗之时,也极容易导向反革命势力一边。他们即使有愿意革命的要求和愿望,但在人民群众面前,往往趾高气扬,指手画脚,瞧不起工农群众。他们甚至把他们自身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教育因素自觉不自觉带到革命队伍中来。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多次指出,革命运动的深入把部分资产阶级成员抛到无产阶级队伍中来,但他们常常运用他们头脑中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观念影响和教育工人。那么马克思恩格斯就明确提出:“如果其它阶级中的这种人参加无产阶级的运动,那么首先就要求他们不要把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等等的偏见的任何残余带进来,而要无条件地掌握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85页)恩格斯还说过,知识分子向工人、农民学习的地方比工农向他们学习的地方多得多。毛泽东在多篇著作中也多次指出参加革命队伍中的某些知识分子的世界观是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建立之后仍然如此。毛主席在《正处》中指出,广大知识分子虽然有了进步,但不应当自满,“知识分子必须改造自己,逐步抛弃资产阶级的世界观而树立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世界观的转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现在多数的知识分子还不能说已经完成了这个转变。”(《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第384页)“知识分子也要改造,不仅那些基本立场还没有转过来的人要改造,而且所有的人都应该学习,都应该改造。(同上,第407页)”毛主席1966年“五七指示”中就称当时的教育领域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的学校。”毛泽东时代的青年学生主要受的是毛泽东思想的教育,但也必须客观承认,由于社会生活中仍然存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青年学生身上。因此青年学生也非常有必要进行世界观的改造,努力解决为什么人的问题。

  再次,改革开放实践40年的历史再次证明了中国当代知识分子世界观改造的必要性。40年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私有化、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和内容,其导致的恶果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个人主义、私有观念获得了生存、发展的土壤,影响和渗透到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各个角落。特别是对各级官员、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影响和危害极其严重。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指出当代多数知识分已经蜕变为极其严重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了。如此世界观、人生观难道还不需要改造吗?

  第三,知识分子世界观改造和发挥历史作用的根本途径和道路就是走与工农相结合道路

  唯物史观认为,任何社会生活都存在先进与落后、正义与邪恶、进步与反动对立的因素。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弱小的先进思想战胜貌似强大的落后思想、正义战胜邪恶、进步战胜反动的过程。人民群众永远是落后、邪恶、反动势力的受害者,因此也是先进、正义、进步势力的主力军和骨干力量,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和真正主人。但种种原因,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由于种种原因在各个历史结果需要启蒙、组织、发动,这就需要部分知识分子自觉走入到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努力发挥自身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作为先进的知识分子首先走入到农民、工人反对资产阶级和剥削制度的斗争实践中,把自己的立足点、立场彻底转移到无产阶级方面来,并为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实践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武器。他们自身就是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典范,列宁、毛泽东也都是如此。

  毛泽东《青年运动的方向》中讲到中国革命的主体和动力就是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阶级中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根本和骨干力量是占全国人口90%的工人农民。中国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目的就是建立一个人民民主的共和国。同时讲了中国以往革命失败的的经验教训。那就是敌人的力量太强,自己的力量太弱,占全国90%的工农群众还没有动用起来。只有“唤起民众”,把这部分力量动员和组织起来,才能战胜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知识青年和学生青年可以起先锋队作用,但必须要和广大工农群众结合在一起,变为一体,才能形成一支强有力的大军,实现反帝反封的根本任务。接着这里讲了一段大家非常熟悉的话:“看一个青年是不是革命的,拿什么做标准呢?拿什么去辨别他呢?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他愿意不愿意、并且实行不实行和广大的工农群众结合在一块。愿意并且实行和工农结合的,是革命的,否则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他今天把自己结合于工农群众,他今天就是革命的,但是如果他明天不去结合了,或者反过来压迫老百姓,那就是不革命的,或者是反革命的了。”(《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66页)从这个意义上说,与工农相结合,就是革命,就是改造旧世界,建立新世界。同时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反之就是不革命或反革命的。

  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革命”的历史任务并没有终结,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更加艰巨伟大。同样其主力军、生力军也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群众,现代科技发展也没有改变这一基本事实。知识分子要真正为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努力做贡献,必须自觉投身于工农群众的实践中去,自觉拜工农群众为师,改造发展自己,才能与人民群众共同凝聚为一支伟大的力量,也才能实现自身的远大理想和抱负。毛泽东关于判断知识分子是否具有革命性的根本标准的思想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仍然没有过时。

  那些根本否定毛泽东知识青年与工农相结合思想的观点其主要错误一是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历史阶段存在“革命”的历史必然性,二是根本否定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知识青年世界观、认识观改造的必要性。三就是否定工农基本群众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竭力夸大知识分子自身的作用,因而反对与工农群众的结合。根本原因还是否定唯物史观、群众史观的基本原理,运用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思想解读和认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2018年12月11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