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历史回顾 > 正文

琼崖纵队解放乐城 : 一个围点打援的经典战例

作者:陈立超   更新时间:2018-09-13 08:29:33  来源:海南日报  责任编辑:石头

 

马白山

郑章

围点打援是运动战的一种典型样式,也是毛泽东十大军事原则的具体体现,在解放战争时期臻于完善,代表作有杨得志指挥的清风店战役和粟裕指挥的豫东战役。琼崖纵队在解放海南时也有过围点打援的经典战例,琼崖纵队五总队和一总队第一支队的指战员们,灵活机动地运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尽可能减少自身损失的同时解放乐东县城。

伏击援军,围困乐城

1946年12月,中共琼崖特委根据党中央的指示,决定开辟白(沙)保(亭)乐(东)三县连成一片的五指山中心根据地。琼崖纵队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战,先后解放了白沙、保亭两县。1947年底,琼崖纵队司令部又命令第五总队和第一总队的一支队(暂归五总队指挥)继续向乐东县进军,完成五指山中心根据地的扩大、巩固任务。

乐东县位于五指山的东南部,当时,国民党军在整个乐东境内仅剩下乐城(县城)、千家、九所、黄流等几个为数不多的孤立据点,驻守的多是国民党的地方部队和反动土顽武装。总队指挥部决定发动群众,孤立守敌,各个击破,最后围歼乐东县城守敌。

从1948年5月份开始,由琼崖纵队参谋长马白山和总队长陈武英、政治委员吴文龙、副总队长郑章指挥的第五总队采取围点打援的办法,即一面虚张声势,部署少数兵力包围乐城,诱敌增援;一面集中优势兵力埋伏于各个交通要道,迎击来援之敌。按照琼崖纵队总部的要求,进攻乐东的琼纵部队以连为单位分别驻扎在抱由、志仲、多港、多更、白地、旧地、扫水等村庄,指战员认真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和党的民族政策,组织群众开展诉苦运动和清匪反霸斗争,并积极发展生产。有了牢固的群众基础,琼纵部队便开始拔除乐东县城周围的敌人据点,切断各地与乐东县城的交通联络,孤立乐东守敌。

国民党琼崖当局为了挽回败局,委任王衍祚为乐东县长,企图通过他打开局面,巩固其仅存的地盘。但王衍祚从三亚坐火车赴任途中被琼纵部队伏击,还未到任就当了俘虏。广东省政府委员兼第九区(海南)行政督察专员韩汉英继而委任陆军少将韩超云任乐东县长,榆林要塞守备总队派出一大队大队长朱挺英率领四个中队给他护驾,准备强行突入乐城赴任。

琼纵部队在扫清乐城外围的敌人据点之后,便部署了对乐城的包围。当时估计敌人可能从乐城东南的志仲方向来,便命令十三支队前往伏击。谁知,狡猾的敌人却从乐城西南的千家来了。接到情报后,从志仲调回部队已来不及,前来乐东检查作战的琼崖纵队参谋长马白山和郑章决定:从包围乐城的十五支队抽出三个连,在千家墟往乐城的途中设伏。

5月20日早上八时许,韩云超带领300余人,由千家墟向乐城行进。九时多,护送的先头部队首先进入伏击圈。刘英豪副支队长一声令下,霎时,轻重机枪和手榴弹一齐向敌人开花,仅用10分钟左右就消灭了先头部队的敌人。韩云超及其主力也被同时拦腰截击,韩云超当场被击毙。敌人见势不好,组织火力拼命突围,大部分敌人向乐城逃窜。这次战斗,击毙新任乐东县长韩云超和官员13人以及官兵42人。援敌残兵进入了乐城。韩超云被击毙后,韩汉英便电令已进驻乐东县城的朱挺英代乐东县长。

这场精彩的伏击战给予国民党援军重创,但是为什么残敌仍然突入乐东县城了呢?副总队长郑章后来在1987年出版的《星火燎原》丛书之三·海南岛革命斗争专辑中撰文详细介绍了当时的考虑。他写道:“当时,伏击部队考虑到自己的力量比较弱,难以全歼敌人,便在给敌人一定打击后主动撤退。”虽然敌人援军进了乐城,但是仍然无所作为,反而加剧了城内缺粮的情况。

诱敌出击,解放乐城

朱挺英残部撤入乐城之后,在城内继续构筑工事,企图拼命死守。但此时乐城周围已经没有国民党的援军。九所、崖城据点虽然还有一些国民党部队据守,但自身也陷于重重包围之中,无法救援乐城。榆林要塞也没有机动兵力可调。龟缩在乐城的国民党守军400多人,被围困10多天后,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决定孤注一掷,妄图向琼崖纵队反攻解围,抢粮保命,继续挣扎。

6月6日清晨,乐城守敌除留下自卫队一百多人守城,其余全部出动到城外去抢粮。琼纵第五总队长陈武英、政委吴文龙判定敌人可能向扫水村(又名造水村)进攻,便决定由驻扎在扫水村的第一总队第一支队第一大队在村里构筑工事,迎击出来抢粮的敌人;第二大队驻志仲村,十三支队两个中队驻旧地村,分别寻机配合歼敌。

琼纵围城部队对出城的敌军适当阻击一阵后,便佯装撤退诱敌出城。从乐城至扫水村有一条小河。琼纵部署在河岸上的一个班与敌人接触了一下立即退走。敌人以为只是小部队骚扰,过河后就直插扫水村。在扫水村外,琼纵的一个排边打边退,引得敌人蜂涌而来,把整个村庄围住。

敌人从扫水村东北面向琼纵守军迂回进攻,战斗打得非常激烈。琼纵第五总队第一支队第一大队三个中队顽强抗击敌人。这时,总队部命令第十三支队两个中队开进扫水村接替部分阵地,命令第一支队第一大队两个主力中队迂回敌后。在村中固守的第十三支队两个中队和第一支队第二中队被200多名敌人包围。第一支队第二中队虽然伤亡了30多人,但阵地始终巍然不动。后来,第十三支队的两个中队和第一支队的两个中队又把敌人团团包围,内外夹击敌人。

亲自指挥这场战斗的第五总队总队长陈英武事后回忆:“第一支队的第一、第三中队当机立断,组织20多人的突击队,匍匐前进,接近敌人阵地,几十颗手榴弹一齐投向敌人,炸得敌人血肉四溅,击毙敌大队长以下官兵30多人。敌人失去指挥,乱作一团。我军越打越勇,锐不可挡,敌军溃退至水田洋的隐蔽地形挣扎,我第一支队利用灌木丛为掩护,迅速接近敌人,集中8挺机枪和所有手榴弹,向敌群猛烈歼击。”

这次战斗从上午八时一直打到下午三时,战果辉煌。据《乐东县志(第一轮)》记载:这次战斗共毙、伤、俘敌大队长、代县长朱挺英,副大队长林成秀等官兵136人,缴获高射机关炮1门,轻机关枪12挺,长、短枪55支。乐东县城守敌闻风丧胆,连夜溃逃。1948年6月6日,琼崖纵队占领乐东县城。至此,白、保、乐连成一片,五指山区全部解放,为解放海南踏出重要一步。

趁热打铁,奇袭黄流

乐城解放后,国民党在今乐东县的据点仅有黄流、佛罗、九所(当时均属于崖县管辖)等沿海据点,为进一步扩大解放区,琼崖纵队以扫水村战斗胜利为契机,巧妙的奇袭黄流,顺利解放黄流乡。

1946年6月,琼纵第五纵队第十三支队副支队长张积成和四大队大队长郑南锦到崖县沿海一带侦察,得知崖城守敌限令黄流乡公所在三天内将全部壮丁送到崖城。支队部决定利用敌人送壮丁之机,化装奇袭黄流乡公所。

6月10日晚,第十三支队从各个连队挑选出来的50名干部战士,穿上国民党军军服,从乐东旧村出发,向黄流墟进发。琼纵战士化装成崖城要塞守备大队的队伍,出现在崖城通往黄流的公路上,张积成骑在马上,他和郑南锦穿着军官服,戴着大盖帽,率领队伍,大摇大摆地向黄流开进。

队伍走到半路时,遇到一个从佛罗据点赶赴崖城求援的国民党骑兵,张积成将计就计,说他们就是从崖城赶来的援军。敌兵信以为真,便在前头给琼纵部队引路,并将自己的马交给郑南锦这位“崖城要塞守备大队的副大队长”骑。在与敌骑兵的交谈中,张积成等人了解到黄流乡公所的详细情况,就诳他先顺路到黄流乡公所去找孙家才乡长办点公事,然后再去佛罗。敌兵深信不疑。

到达黄流墟后,琼纵队伍集中在乡公所。引路的敌兵把乡长孙家才找了出来,向他介绍说,这是崖城要塞守备大队的张大队长和郑副大队长。张积成立即给了孙家才一个下马威,厉声责问他,竟敢违抗国军命令,迟迟不将该乡的壮丁送去崖城补充兵力。孙家才吓得直发抖,陪着笑脸承诺三天内一定将壮丁送去。张积成责成他马上集合乡自卫队,能当国军的都要带走,但这些人的枪支留给乡公所。孙家才不敢违令,老老实实地将乡自卫队一个不缺地集合起来。

张积成见时机已到,指挥战士们将孙家才和乡长助理捆了起来,并迅速收缴了屋内的枪支弹药。第十三支队队长韩飞后来在《智袭黄流》一文中写道“当我们带着枪支弹药、押着俘虏通过黄流墟的街道时,老百姓见平日作威作福的地头蛇孙家才被捆了起来,无不拍手称快。孙家才还以为自己是被“国军”错抓了,仍作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后来,当他看到我们同主力部队会合了,才明白过来,就像触了电似地瘫倒在地上。”这次战斗前后不过20分钟,黄流自卫队和乡公所共40多人就都成了俘虏。

解放乐东,是琼岛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壮丽篇章上的光辉一页。据统计,1948年1月至7月,琼崖纵队共歼敌1000余人,缴获轻机关枪25挺,重机关枪2挺,长、短枪446支,拔除敌据点30余座,解放保亭、乐东县两座县城,攻陷崖县、临高两座县城。在半年多的战斗中,琼崖纵队牺牲62人,伤92人。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