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中宇:掩盖的到底是其无知还是其别有用心?

作者:王中宇  更新时间:2016-03-12 13:40:27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评刘珺《金融与实体经济正反合----反思金融两化之敝》

 

4da5572c471dcc95d400364bf26ff902.jpg

  友人寄来刘珺的《金融与实体经济正反合----反思金融两化之敝》,希望听听我的意见。上网查了一下,此文是去年12月发表在财经媒体上的(见:http://www.imi.org.cn/viewpoint/16146)。出于对这类媒体的偏见,我基本不看它们,友人的敦促让我耐心阅读了全文。

  此文高屋建瓴,以黑格尔的哲学命题“正反合”起笔。由不得你不读下去。文章集中罗列了资本市场和投资银行业的许多乱象,将全球经济危机归咎于金融业的“反”,亦即偏离了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个“正”,作者最后的指望落脚于“合”----“金融在更高的发展水平上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于是自2007年次贷危机引发,至今不见出路的全球经济危机,不过是金融业走偏了的结果,只要金融业回归正途,自然前程光明,“简单的金融完全可以成就实体经济的价值,同时实现自我。”

  作者在引证黑格尔时,似乎忘了他的一个著名命题:“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说白了,任何存在的现象,都有其存在的原因。既然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个“正”,是金融业诞生发展的根源,它为何会走向“反”?对此,作者简单地归因于:“金融机构自身的扩大再生产就独立于实体经济循环之外,并逐渐形成并遵循其自身规律。”说白了,就是金融业良心坏了,不再服务于实体经济,而去追逐自己的利润。

  然而,整个资本主义经济体都以利润极大化为资源配置的核心原则,套句时髦的话,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说白了,货币拥有者追逐以钱生钱,天然合理。既然如此,为何金融业者追逐以钱生钱的效率就成了“反”?

  更具体地,作者指出:“单纯依靠存贷利差很难获得超额财务产出并建立比较优势,于是两个趋势应运而生,即资本市场化和投资银行化(“两化”)”。存贷利差本是金融业生存之基。金融行业从实体经济获得的利润,归根结底来自全社会的消费支出(包括政府消费与居民消费)。于是金融业拥有的、须为之支付利息的资金(即M2中的“准货币”)与GDP中的“最终消费支出”之比,就成了理解金融业行为的关键。  

053826ecadfa8850262c66eafd24357c.jpg

  数据告诉我们,1985年,最终消费支出为准货币的5.86倍,足以提供它所需的利润;此后,这个比值持续下降,到了2009年,这个比值已降到42.86%。换而言之,一元钱的准货币,对应的最终消费支出不到4毛2分9。对实体经济企业而言,销售利润率达到20%就是高利润了。2009年,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总产值只有6.30%。全社会平均,实体经济的销售利润率应不足10%。这意味着一元钱准货币对应的利润源不足4分钱。这4分钱中还包括企业股东的利润,银行靠贷款债权能得到的,只能是其中的一部分。银行得到的部分还要给存款人付利息(2008年到2011年,一年期存款每元年利息最低2.25分,最高4.77分)。余下的部分才是银行的收入,用于支付运营成本和自我积累。这样的态势,使银行难于靠存贷利差经营下去,而这一态势还在持续恶化中。

  另一个态势更使银行无法单纯依赖存贷差,那就是“金融脱媒”。经济学里假定储蓄等于投资,其暗含的假设就是金融业能将所聚集的存款贷出去,使之成为社会生产所需的资金。然而,我们过去二十多年的经验表明,现实与理论总是有差距,储蓄可能不够用,也可能贷不出去。  

81d916d20f4565d6e8c17e8d8b57b3ba.jpg

历年存贷差

 

  数据表明,1979年,我们的存款只够满足约一半的贷款需求,而到2005年,有三成以上的存款贷不出去。从贷差走向存差,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质的转变发生在1994年,这一年,基本上实现了存贷平衡。此后存差逐年扩大。央行网站提供了1999年后逐月的存贷信息,数据显示,从2008年2月直到2011年8月,存差一直维持在32%以上。换而言之,有近1/3的存款无法贷出去。  

e7bbdfb6b199f6ace6547d8f32602615.jpg

  这一趋势被银行系统称为“金融脱媒”,视为“大兵压境”;而时任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则视其为机遇,称要“顺应金融脱媒趋势,加速资本市场改革创新”(«尚福林:顺应金融脱媒趋势加速资本市场改革创新» 新华网 2008年01月12日)。

  正是这两个因素,使银行越来越依赖非贷款业务和表外业务,整个金融业则在“改革、创新”的旗号下,将资本市场推向了疯狂。

  进一步思考,上述两个因素的根源何在?

  我在《货币循环观察》(见:http://blog.sciencenet.cn/blog-267-790379.html)中已经用统计数据详细证明:资本利润极大化导致了资金循环的三个失衡,它迫使宏观调控当局长期实施凯恩斯类的金融政策,这又导致货币的持续超量发行。于是实体经济能创造的有限的利润源,根本不可能为巨量的逐利资金提供起码的利润,这迫使金融从业人员另寻蹊径。逻辑上唯一可行的道路,就是紧盯已经存在的巨量的逐利资金,将其中的一部分变为财务报表上的利润。这就是所谓的“金融创新”。

  由于这种利润不来自社会可支付的购买力(即所谓“有效需求”),只能来自逐利资金本身,于是一方的盈利必然由另一方的亏损来支付。这种逐利资金拥有者间的对赌,随着逐利资金的膨胀而愈演愈烈,直到成为金融业的“正业”,而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业务倒沦为“偏师”。此文的作者罗列了其中许多乱象,却不去探寻这乱象产生的根源,还一厢情愿地希望由“反”而“合”,岂非梦呓?

  只要社会经济系统在利润极大化原则的支配之下,金融业就必然走到今天的地步。此文落脚于要求金融业回归为实体经济服务的方向,是将经济系统的症结归结为于金融业的失误,从而掩盖整个经济系统不可化解的死结。

  若普通人这样想,倒情有可原,而作者是国际货币研究所学术委员,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执行董事,难道也不知道货币系统与实体经济系统的实况?不知道靠当今的实体经济规模根本不可能为如此庞大的逐利资金提供起码的利润?不知道世纪之交即浮现、此后愈演愈烈的“金融脱媒”?祭起黑格尔的“正反合”,掩盖的到底是其无知还是其别有用心?

  原题:评刘珺《金融与实体经济正反合----反思金融两化之敝》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