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臣

作者:鬼谷子  更新时间:2023-05-01 18:15:39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摘要:有的女生为什么会遇到“渣男”;同样的道理,解释了有的帝王为什么也会遇到“渣臣”的原因。

  前一段看抖音上的一个段子“被渣的女生都是活该”,说的是有的女生总会找到“渣男”,其主要内容:这些女生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会成功过滤到“真正的好男人”,因为这些女生都会很喜欢“凡事都会顺着的她,哄着她的男生”,而那些“喜欢就事论事,讲道理的男生,就是不爱她的表现”。“渣男”和“好男”对待女生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表现内,因为“渣男”根本不想与你结婚,只是玩玩而已,你的未来与他没有一毛钱关系;而“好男”就是想与你结婚过日子,让你有正确的思维方式,你的未来就是他的未来。因此,“渣男”总会顺着女生,“好男”总会讲道理。

  还有一个故事,也是这个道理,父母与朋友对教育孩子区别的根本原因。有一个家庭,孩子小时候不爱学习,爱打架,爱偷盗,其父亲教训的他的时候,其父亲的“好友”出来说,孩子这样好,说明智商高,能混社会;后来孩子因为打架、偷盗被判刑,他的“好友”又来劝说,这样好,国家管理他,不用你管教了;后来孩子出来后又犯了更大的罪,判了死刑,他的“好友”又来劝说,这样好,以后再也不用你担惊受怕了。他的“好友”为什么这样做?因为这个孩子的未来与“好友”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而孩子的未来就是父亲的未来。因此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管教都非常严格,而“好友”似乎更理解孩子,得到孩子的好感,父亲似乎成为了“仇人”。

  同样的道理,朝臣中,有的大臣拍马溜须是一流高手,有的大臣总是喜欢和皇帝争辩道理,这样皇帝就有了选择权,遇到明君,就会选择“忠臣、诤臣”,遇到昏君,就会选择“渣臣”。在这个政权中,如果出现危机,“渣臣”首先想到的“跑路”,而“忠臣、诤臣”就会留下来与皇帝一切战斗到底。中国历史上有句俗语:“家有犟子不败家,国有诤臣不亡国”。

  “渣臣”为什么总是受到皇帝的喜欢,而皇帝对“忠臣”恨得牙根痒痒。譬如魏征,总是与皇帝争辩,让李世民下不了台,李世民非常恨他,但是他们创造了贞观之治;譬如春秋时期的齐桓公,当管仲鲍叔牙还在的时候,国家强盛,后来信任“渣臣”,活活饿死。

  桓公四十一年(前645年),管仲重病,桓公问他:"群臣中谁可以代你为相?"管仲说:"了解臣下没有人比得上君主。"桓公说:"易牙如何?"管仲回答:"杀掉孩子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不可以。"桓公说:"开方如何?"管仲回答:"背弃亲人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近。"桓公说:"竖刁如何?"管仲回答:"自己阉割来讨好君主,不合人情,难以亲爱。"桓公说:"常之巫如何?"管仲回答:"死生,是无法逃避的;疾病,是人体失常所致。君主不顺其自然,守护根本,却完全依赖于常之巫,那他将对国君无所不为了。"管仲死后,齐桓公不听管仲的话,重用四人,四人专权 。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慈禧太后说了一句流传至今的名言: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你今天让我难受,我也让你一辈子难受。慈禧太后能够选出忠臣吗?

  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出现在中国古代,看看东欧和苏联的不也是这样吗?把家人送到国外,把资产转移到国外,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的时候,抽身就走,根本不管国家的死活。不也是存在这样的“渣臣”吗?他们根本不管国家兴衰,只要能糊弄住国家领导人就可以,该拍马溜须的时候,叫得欢,根本不考虑国内的实际情况,根本不让领导看到问题,致使问题越积越多,最后无法解决,人民对政府从信任到不信任再到反对,使政权轰然倒塌。

  最后谈一谈新中国的“诤臣”粟裕大将,他的“斗胆直陈”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进程。我们想想,假如毛主席没有偌大的胸怀,而考虑自己的权威,毛主席能同意改变自己的战略思维吗?粟裕的斗胆直陈会成功吗?假如粟裕没有政治责任和政治担当,他敢斗胆直陈吗?

  圣明的领导人加上“诤臣”式大将,是粟裕斗胆直陈成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非常多的借鉴经验。

  以上观点不一定正确,抛砖引玉,敬请各位网友参考。

  结束语:站在全球的宽度,站在五千年历史经验教训的高度,考虑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阶层的心理和信仰的纵深,结合现实中的具体情况,去思考、去探索、去总结、去制定适合人类发展治国理念、治国思想、社会制度,实现人类的永久和平,这是毛泽东思想实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