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到底是幸福还是悲惨?

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啊  更新时间:2022-09-07 10:25:42  来源:民族复兴网  责任编辑:石头

  偶然间在网上看到个帖子,有人认为八十年代是一个幸福的年代,而有一个自媒体的名人叫卢克文的,就大为不满,拼命的讽刺加攻击那个认为八十年代是一个幸福的年代的作者,好在我也算是一个过来人,可以就这样一个问题尽量的去客观的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首先要说的是,这个叫卢克文的人从我对他的些许了解来看,似乎80年代即便是有他也还不到懂事会思考的年纪,所以他对于八十年代的印象应该来自于家里老人的描述,另外,他描述的多是一种他看到的客观现象,而对于幸福与否来说,一个是主观交流的感受,另一个是时空对比的感受,所以,仅从这点来说,他的反对论据似乎不太成立,如果这篇文章能够被卢克文看到的话,我倒是希望他再反驳一次。

  卢克文就是反对这位作者的观点的:

  他是怎么反驳的呢:

  在这个卢克文的反驳中,描述的是八十年代他家所处的客观环境,诸如电灯不够亮,厕所上旱厕,烧火点煤球,吃饭泡开水等等与现在环境相比的惨状,从而得出他想要表达的意思,那就是八十年代生活的人很悲惨。但是显然,这种对于客观环境是否相较于现在落后而得出当时人们精神上是否富足与幸福的比较是十分偏颇的,只要做一下简单的想象,假如再过四十年的人们以那时的生活环境来对卢克文说一句,你那时生活真是悲惨极了,毫无幸福可言,恐怕他卢克文也不会同意这种评价的,同样往前比,三十年前新中国刚刚成立,物质生活比八十年代还要差,由此得出八十年代的中国人民一定比五十年代的中国人民幸福,也是偏颇的。如果仅仅以电灯不够亮作为一个幸福的标准,那古代的王公大臣都不幸福了,所以这种比较具有了极大的主观色彩,一个做媒体还做到一定影响的人,应该时刻告诫自己不要流于主观,否则会带偏很多人的认知,当然,这需要具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否则就会闹出只以科技是否发达物资是否丰富作为人们精神是否富足满意的标准。

  前面列举了他的几个主要观点,其实现实中都能看到与此相反的结论,比如我就不止一次的看到有人怀念小时候吃酱油拌饭的幸福,还有怀念小时候结伴上厕所的欢乐。但即便是这样说,也有人说这是一种主观感受,无法证实或者证伪,还有人动不动的就祭出大杀器,你说那时好,你就回到那时,或者说以那时的方式生活。凡是说这种话的人,都是历史唯心主义者,他们并没有真正的站在历史维度去思考问题,而历史唯心主义,无疑是近几十年对人类智商损害最大的思维方式。

  那么是否有一个相对比较客观的标准来评判一个历史时期大多数人生活的满足度呢?当然有,否则的话为什么那么多人会怀念强汉盛唐时期呢?说那时社会清明 ,人文发达、物资丰富,国家强盛,所以人民幸福,如不然,你来告诉我那么多的人怀念一千多两千多年前的中国是为什么呢?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人民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幸福度,首要的一点,是自己所处的国度的统治者能否给与这个国家的国民一种基于地缘政治的尊严,我们说民国清末到民国的黑暗以及人民生活的水深火热,就是因为外族肆意欺辱,国民毫无尊严可言,另一方面,也是大多数人民都能直观的感受到自己被剥削被践踏,这种感受还很强烈,有这样感受的人,当然无幸福可言!

  其次,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人们的满足与不满足,都在于比较,如果没有这种比较,那么就毫无幸福与悲惨的判断,就如在列车上你如果只看你的手机,列车即便以光速运行,你不会感受到那种飞速的刺激,因为你没有对比的参照物,哪里来的快与慢的认知呢?由此得知,如果一个遍布“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景象”的时代,大多数人都是满怀惊恐与怨恨的活着,那可以断定这是一个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悲惨的时代,这一条标准至今亦不过时。当然如果统治者以精妙的手段去掩盖了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剥削与掠夺的事实,同时还灌输以内在的精神鸦片与外在的物理鸦片,大多数的人也被这种灌输填满了大脑,那恐怕也不会思考幸福与悲惨的问题了,一句“都是命”能够解脱一切烦恼。

  再次,人们对于幸福与满足的一大来源是在于对未来是否抱有极大的希望,我们今天看到很多英模或者科学家艰难奋战痛苦求学的经历,一般人说那时你好苦呀,但当事者很多都回答不觉得痛苦,是因为心境不同,觉得痛苦的人是因为没有别人那种理想境界,也没有别人那种为希望而不懈努力的心境,现在很多人的心态已经从不懈努力变成了不屑努力!所以,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并且坚信能够达成希望的人,一生是鲜有痛苦感或者不幸感的,这种人生境界在毛泽东时代简直是举不胜举,这是无论谁都不能反对的事实,就如邓稼先,恐怕他所处的环境比起这个卢克文所回忆他的环境更糟糕,有人或许又说了,那是民族英雄,人家的境界岂是凡夫俗子能比较的,那好,那我说个事实,如果现在叫你三九天去修水库,一镐头下去土里就刨出一个白道道,棉袄因为出汗再被冻上都硬邦邦的,干一天活少则不给钱多则给几毛钱,就是给点馒头大锅菜吃。你是否会说把你当非人一般虐待,如果我问你“你感觉到满满的幸福感了吗”,你恐怕要和我拼命吧,说我不带这么侮辱你的,可这是历史的事实,我的老表哥说起他的这段经历,至今还能看到眉宇间的自豪感与幸福感,而且这并非孤例,是那时积极参与到国家大水利建设的庞大人群中的普遍感受,这就是这个时代的人们难以以个人利益得失去衡量的心理,今天的人们如果去参加这样的劳动,只会视为惩罚与侮辱,就包括我那个老表哥,虽然回忆起历史能够感受到那种自豪感与幸福感,但同时他也会说,“那个活今天再给一万零俩也不会去干了”?我想真正长大脑的人应该想一想不同的时代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说法,到底差异出在哪里呢?!

  我想上面的问题今天很多人解答不了,因为那时农民工人他们的工作成果不会有几个人怀疑是为别人发财而劳作,大多数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景,那就是今天的辛劳是为了自己的明天会更好,他们信任党和政府是为人民当家作主而服务的政府。而今天,很多人躺平的原因是,自己的明天不确定会更好了!当这样的期待丧失,那么痛苦与失望带来的压抑感就会如影随形,无法逃避!

  一些人患有一种怪病,一听到宏大叙事就发作到生活不能自理,那好,我就说一下最后的论据,不以宏大叙事来说,就以身边小事来说,一个人的幸福感能否形成,除了能够具有坚定认为可实现的期待感,另一方面就是自己身边生活环境的和谐与包容感,八十年代,邻里之间和谐共处,我小时候生活的院子里十几户人家,没有争吵(小孩子之间打仗动手难免,大人从来没有护着自家孩子,都去对方家道歉,所以一个院子里就没有开门就瞪眼,看见就摔门的邻居。谁家做点好吃的挨家送,多点装碗少点装碟,下雨天邻居不在家先收邻家衣服,小孩子放学家里没有人就接到自己家来,谁家出个门就把钥匙往邻居家一扔,实际上几乎家家户户的钥匙平时在哪块砖下面压的哪个墙缝里面夹的哪个窗格上面放的基本上也都知道,这样的邻里环境,会给居住者带来多少幸福感呢?而如今,邻里关系没有交集就算幸福的了,要是小孩子之间打个架,那大人多了少的谁吃亏谁赔钱打得个天翻地覆,最后走法律程序闹得个心力交瘁,这不是我夸张吧!

  80年代我上班的时候,工友、师傅、包括车间主任厂长的都还算和谐,开个玩笑给个人道主义照顾是常事,到了九十年代尤其是承包制以后,车间主任见到工人就没有了笑脸,官派十足官腔震耳,生杀大权在握了嘛。而工人表面上唯唯诺诺,背后哪个不是一片骂声?如果一个人被社会强制的逼迫成两种面孔,这种情况下生活中的幸福感岂能不打折扣?!

  再说社会现象,如果一个人生活得不幸福,最后自我选择的归宿就是自杀,在八十年代无论是社会上还是身边人,既没听说更没遇到有自杀的,到了九十年代听说了第一例,到了两千年以后,简直无感了,听说哪里谁家有自杀了,哦一声作为完结,甚至都懒得打听一下具体的原因了。因为大同小异,因为没钱活不下去了,其实所谓没钱,有的是真没钱,有的是比较起来觉得自己没钱,有的是认为自己赚不到钱了,当然有的表面上看与钱无关,但实际上还是有关于钱,比如有初中生自杀的,表面上看与钱无关,实际上呢,是因为其父母怕自己的孩子将来赚不到钱而逼迫得太紧了!只要归结一下,都是因为钱而产生的各种焦虑与冲突,两口子埋怨赚不到钱自杀的,搞对象因为没钱被抛弃而自杀的,父母因为儿女不养而自杀的,真没钱治病而自杀的,没有对比就没有认知,面对不断攀高的社会自杀率你非要说一个自杀率高的社会比自杀率低的社会人们整体幸福感更高,那我有自己的脑子,我是不会相信的!

  还有一个抑郁症,说实话,在80年代,乃至90年代,我都没有听说过什么抑郁症,可现在倒好,遇到一个人就是曾经得过或者已经确诊,有数据表明中国有接近三亿的人有这种抑郁症倾向或者可能,有抑郁症的人你要是对他说一句“我真羡慕你你好幸福哟”。唯一起到的作用恐怕只能加重他的症状吧,这么大的基数,需要多大的脸与嘴才敢说这是一个全民充满幸福感(即便是比较)的社会呢?!

  所以,一个人生活得悲惨与幸福,仅仅做一个不同时代物质上的比较那是极其肤浅的,而应该看看那个时代人们普遍的精神面貌以及社会追求和社会是否相对的公正平等,这些才是造就一个时代生活的人们是否具有幸福感是否悲惨的指标,否则的话,今天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笑话秦始皇活得很悲惨了,玩不了手机吃不到精美的食物坐不了飞机享受不到空调,大热天的还得在厚厚遮挡的马车里忍受蒸笼一样的温度等等,

  再说白了,幸福感是对于当下社会现实的判断,当社会现实给与社会人更多的希望与平等的时候,人们因为有共同的理想而更具有对于同理想者包容理解的时代、这个社会大多数人就会充满幸福感,当然,也可能所谓的给与或者是一个精妙的欺骗,有的人至死看不透骗局不醒悟的话,也是幸福的过一生,但如果能够看透骗局而又无力改变那么这个人大概率就是充满怨气的一生,强行忍受容易抑郁,忍受不了容易自杀,自杀也分为慢性还是即时,自我麻醉是慢性的,背后三枪是即时的!另外还有一个,当一个人总是欲求不满,那么这个人也难说是幸福的一生,尤其是在社会精英们不断的想方设法360度煽动鼓励这种一波接一波欲求的时代!他们会告诉你,没有欲求是不幸福的人生,而真正不幸福的人恰恰是因为难以追逐到那些精英们不断给你灌输的欲求!

  当然,八十年代与八十年代是不相同的,八十年代前半段与后半段,中国人的思想境界与追求,社会政治与环境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有争论是必然的,这个争论什么时候争论出一个公认的道理了,那么我认为,中国的老百姓大多数真正的走向幸福路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