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的“皇帝新装”

作者:陈先义  更新时间:2020-08-29 09:06:32  来源:新军网003  责任编辑:石头

  20多年前,北京几所大学的教授学者,组成历史学者代表团,去台湾一些大学考察。奉送台湾几部大陆研究国民党正面抗战的历史著作。台湾方面甚喜。大陆学者顺便也提出索要一些台湾研究共产党抗战的著作,没想到,台湾教授们找遍几所大学,一无所获,整个台湾居然找不到研究共产党抗战的著作。大陆学者不禁觉得十分诧异。我们大陆这些年把国民党弄成了香饽饽,可惜对手居然对我们毫不在意。这种一头热的状况,直到今天,不信,一部《八佰》的电影,又在给全国观众上了一大课。

  近来,《八佰》的票房在破十亿之后,依然在迅速上涨。但是票房能够说明什么吗?绝对不是。仔细看看,这不过是又一种更加高明的炒作。如同评论员郭松民先生评论指出的,这是多年来文化精英们美化民国以及主流媒体对国民党军队过度宣传所做的铺垫,这是影院停工数月所造成的观影饥渴症,这是华谊兄弟铺天盖地的营销的功劳。说明不了什么。如果再往深处说点的话,那就是编导用一些特殊的“噱头”,比如一边是血腥的杀戮,一边是对岸喝着咖啡唱作小曲观赏这种现场战争直播的效应。且不论这种极具商业价值的事件的真伪,它该不该成为艺术张扬的主体,就很值得我们认真进行一番讨论。

  关于国民党的抗战,艺术界的分歧已经远非今日开始。

  早在三十年以前,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已经成为艺术的焦点。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初,一些人打着思想解放的旗号,极力压缩和贬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民族抗战,大力张扬所谓的“正面战场”。于是,我们首先看到,在我们的影视界,一大批表现国民党的题材剧争先恐后的出笼了。影视银屏银幕挤满了威武雄壮、穿戴正规整齐的国民党官兵形象,什么《血战台儿庄》《铁血昆仑关》《七七事变》《大轰炸》《喋血孤城》《太平轮》《无问西东》《金陵十三钗》《南京南京》《捍卫者》《战长沙》《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国远征军》等等,等等,到这部《八佰》为之,这种大力挖掘国民党正面抗战的风潮似乎有增无减,能够挖掘的题材,能够想到的主意几乎都想到了。这真正成了古今文艺史上的一种壮观景象,一种奇迹。这类题材的真伪姑且不论,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方法,饶有兴趣的去满腔热情地、并且乐此不疲地去歌颂自己曾经的敌人和对手,去歌颂曾经数以百万计的屠杀人民的人,这种行为古今罕见。相反,国民党那些列入大战、会战并且成为巨大耻辱的战例,从来不见人去写去表现。比如,日本人用两万军队,把国民党十五万主力打得溃不成军,并最终导致蒋介石扒开花园口决堤的“兰封会战”(今兰考),在日本人即将投降,国民党一溃千里的豫湘桂战役,都从来不曾见于影视表现。这的确算也算是奇迹。

  同样,还有另外一种现像,展示于银屏银幕的国民党军队形象,向来是衣冠楚楚、盔甲铮亮、仪表堂堂的正规军形象,而展现出来的共产党八路军形象,从来都是灰头土脸的土八路形象,表面说这是共产党来自人民,越土越好,实际上这里也在用一种无以言说的画面语言,矮化和弱化共产党。对蒋介石这样一个独夫民贼,也从上个世纪的人民公敌,一步步在部分艺术家的称谓中变成了“蒋委员长”、“蒋先生”,直到今天,干脆或在私下,或在公开会议场合,有些所谓作家艺术家干脆称谓蒋介石为“蒋公”。而相反称谓人民最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有些明星大腕居然一口一个“老毛”。有些出演蒋介石的特型演员,自以为自己有什么了不起,与其说是在演独夫民贼,不如说在给这个侩子手涂脂抹粉,居然把这样一个沾满人民鲜血的独夫民贼,表演成一个儒雅斯文的儒者形象,这样一种现像,正在颠覆着人民对历史的认知。这种为蒋介石唱挽歌的影视剧,已经成为某些作家艺术家追捧的艺术新时尚。这个社会怎么啦?有关部门为什么不管不问?类似像《八百》之类,为什么我们不见主流媒体的批评之声?反而常见阿谀逢迎之词?我们的文艺批评呢?

  这是民间一个时期发出的质问。

  《八佰》就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推出的一部披着看不见的皇帝新衣的作品。

  我之所以说他是“皇帝新衣”,是因为我们眼下很多很多观众由于对历史知识的缺失,把这类谎言剧当成了历史去读,如果你说实话说这些人“没穿衣服”,唯恐别人说你无知浅薄,于是随波逐流便跟着人云亦云。

  《八佰》是一部怎样的戏?许多文章都已经详细披露,此处不再重复。有一句话不得不说,那是就在抗战结束之后,蒋介石为了和共产党争夺抗日的功劳,曾经依据一部毫无根据的地摊文学大肆极其夸张地吹捧所谓“八佰壮士”,与其说解读历史,不如说是跟共产党谈判争功劳。再后来,到了上个世纪70年代,蒋介石为了诋毁共产党的抗日贡献,又再度搞什么“八佰壮士”的艺术作品。今天的《八佰》,基本是依据这个时期的国民党版本创作的。当然我们不能机械地说“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这样一种传统观念。但是“八佰”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故事,这倒真值得我们加以认真研究。

  根据考证,坚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实际人数是420人,撤退时剩下377人,这377人,本该在撤退后应该受到英雄般的欢迎,遗憾的是,这剩余部队全部被英军租界缴了械,成为英军的俘虏。再后来,带兵的谢晋元被叛徒刺杀而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租界把这剩余俘虏全部交给了日军,日军把这批人押往东南亚做了劳工,大部分在东南亚挖战壕,被日军活活折磨而死。极少数最后回来了。

  《八佰》依托的史实,是淞沪会战,当时蒋介石调集了70万大军,对战日军,而后打不过便节节败退,最后基本是要撤出上海了,象征性地留下一个小队人马,继续抵抗,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老蒋打算用这样一个小队,做点“面子工程”给对面的租界的洋人看,以博取国际人士的关心和同情。因为这个时候有一场国际会议正在召开,在老蒋看来,说不定能够通过这场表演,换取一点国际援助。说穿了,这是用这420个国军士兵的生命,打一场表演赛。

  这本来就是蒋介石不抵抗退却逃跑的一个耻辱纪录,可是蒋介石国民党硬是把这样一场表演赛,弄成国民党的决死抗战。本身就是荒唐的事情。当然,就这样一部戏,要想争取观众,历史常识很容易被识破的,于是只有在观看噱头上下足够功夫。这样的噱头几乎充满整个剧情。比如楼顶守护青天白日旗,比如步枪打飞机,比如肉蛋炸鬼子,比如敌我双方都把对方的俘虏绑在电线杆子上当靶子射,等等,这些充满鸡血的情节,成为支撑这部戏票房的主体。

  这部戏的画面语言,几乎让我们无法容忍,比如,国民党的晴天白日旗一次次充满整个画面,这其中编导的表达不言自明。还有,影片结尾,镜头突然转向了高楼林立气象恢弘的新上海,这种用意独特的画面链接,傻子观众也能读懂和得出结论:正是由于国军的当年浴血奋战,才有了今天大上海的无比繁荣。毛泽东领导共产党及其人民的一切牺牲奉献,几乎在这里都已经不复存在,都可以忽略不计。

  正如有的朋友提出的愤怒质疑:抗日战争,到底是人民战争胜利万岁?还是国民党军队抗战胜利万岁?这些愤怒的质疑,不能不说是人民的强烈不满。

  历史,好在不是几个艺术家写的,是人民写的。不管今天《八百》以怎样的票房在混淆视听判断,历史将永远记下在21世纪的2020年中国电影出现了一部烂片、狗血片、一部用隐晦手法创作的抗日神片。艺术是要经得起历史拷问的,票房不是检验作品优劣的标准。否者,那些低劣庸俗市场卖价好的烂片、三级片,都该授予国家级的特别大奖了,老百姓买不买帐,要等待历史检验。不过,有一点值得艺术家注意的,一个优秀的艺术家,首先应该是思想家,应该有国家情怀和人民观念。仅仅靠一些市场经济的所谓噱头和花样,是不可能拍出有影响的时代大作力作的。“皇帝的新衣”总要被有眼人识破的。

  作者:陈先义  北京 著名文艺评论家 解放军报文化部原主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