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作者:杨耕等  更新时间:2020-05-18 10:17:38  来源:光明日报  责任编辑:石头

主持人语

作者: 杨耕

  本期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本期主题: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4年来,我国哲学研究工作者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在习近平总书记“5·17”重要讲话发表4周年之际,本刊特邀三位学者分别就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的目标与任务、学术体系的原则和话语体系的内涵进行深入剖析和阐发,以期引发学界进一步探讨。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的目标与任务

作者:吴晓明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这一重大的时代任务,而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是在同样的背景下从属于这一任务的。为了能够真正理解和把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的目标与任务,需要从时代状况、哲学学科本身以及理论立足点三个方面,对之进行深入思考。

  一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是一个时代的任务,而不是在书斋中向壁虚构出来的事情。黑格尔将哲学理解为“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马克思认为,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如果说哲学社会科学总是特定时代的理论表现,那么,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的任务,就必定是由特定的时代状况所决定的。一方面,世界历史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个变化的影响是如此之大,以至于被称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另一方面,当今中国的历史性实践正处在一个时代转折点上,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方位上,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样的历史方位具有三重意义:一是展现出对于中华民族来说的历史性意义,即我们这个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开辟出民族复兴的伟大前景;二是它展现出对于世界社会主义来说的历史性意义,即中国共产党人在21世纪高高举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的生机和活力;三是展现出对于整个人类发展来说的历史性意义,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成就,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正是新的历史方位构成我们的时代坐标,只有依循这样的坐标,我们才能对时代提出的任务有深入的把握。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就是这样的时代任务之一。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性实践发展到特定阶段时,中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就会面临与之相适应的重大转折,就像18世纪欧洲哲学社会科学的变革是与现代性的特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一样。在任何历史时期,一个民族或国家对思想理论的需要总是存在的,但只有在时代转折的重要关头,才会产生出巨大的理论需求和迫切的思想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体系,包括构建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是一项重大的时代任务,是由当今中国的历史性实践所托付的思想理论任务。

  二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要把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总目标。在整个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建设中,哲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文化的主干”和“思想的母体”。而在哲学学科中,学术体系从内容方面来说是基础性的,话语体系是从学术发展所形成的稳定范式中产生的,而学科体系则往往是建制性的:它规定着学术共同体的诸多研究领域和活动方式,支撑着整个教学过程的特定内容和展开方式,因而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学科体系包含着多重要素——学科分类与设置、学科发展的目标与架构、教学与科研团队的配置,等等。学科体系的特性,初始地反映在学科的分类中,而我们以往的哲学学科分类大致依从两种区分:一种区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另一种区分是逻辑学、科技哲学、伦理学、美学、宗教学。这样的分类所反映的哲学学科体系,是长期以来历史地形成的,它在特定历史阶段对我国的哲学研究和哲学教学起到了支撑和推动作用。

  但是,学科体系并不仅仅是学科分类,哲学学科体系也不是仅凭主观想象就可以设计出来的。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构建的关键是:适应于新时代的本质要求,服务于哲学社会科学整体上的改变。中国自近代以来开始了大规模的现代化进程,而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也随之在整体上进入到对于外部学术的“学徒状态”。这种学徒状态不仅是必然的,而且是成果丰硕的。但是,任何一种学术的真正成熟,总意味着它在特定的阶段上能够摆脱其“学徒状态”并获得自我主张。当今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正面临着这样一个决定性的变革时刻,其现实基础是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实践变化所提供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并不仅仅是附带一些中国色彩或中国元素,而是在思想理论的根基上获得了自我主张的哲学社会科学。唯其如此,它才可能真正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只有当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牢牢地把握住这一点时,它才能得到积极的推进并具有实际的效果。

  三

  以唯物主义历史观引领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唯物主义历史观之所以具有引领的作用,不仅因为它提出了很高的学术理论要求,而且因为它把学术理论的本质规定从总体上引导到了社会历史的现实中。学术和理论固然需要书本纸笔,需要逻辑推演,但在总体上却深深地植根于现实中。长期以来的“学徒状态”往往会满足于“书中得来”和“纸上推演”,而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的自我主张,恰恰要求深入到现实中,特别是深入到当今中国的现实中。正是唯物主义历史观非常明确地揭示出这一本质要求,因此,唯物主义历史观在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指导时,同样应当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的理论引领。

  如果说学科体系一般而言是建制性的,那么,哲学学科体系就会在一个方面规定哲学学术共同体的研究领域和活动方式;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引领作用就在于: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要作为基本建制,来推动整体的哲学研究面向现实并深入现实。哲学研究以及一般的理论研究往往易于产生一种偏向,那就是鄙薄现实。然而,自黑格尔和马克思以来,把握现实毋宁说是一个很高的学术要求,是唯有通过精深严整的理论才可能达到的。这是因为,“现实”并不是单纯的实存,或一般所谓事实(可以通过知觉直接给予我们的东西);“现实”乃是实存与本质的统一,是展开过程中必然的东西。这样的哲学研究将远远超出所谓“外在反思”,即仅仅把抽象的普遍性先验地强加到任何内容之上的思维方式,而是要求在通达“事物自身”的同时,揭示出实存中的本质和展开过程中的必然性。以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引领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理应将这一关键之点设定为学术研究的目标。不仅如此,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还在另一个方面支撑哲学教学的特定内容和展开方式,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哲学学科的人才培养。虽然哲学的教学方式和人才类型是多种多样的,但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的构建,要从主旨上达成这一目标,即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知识与现实的结合,从而使当代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历史性课题进入到学习者的视野和思考中。这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的核心目标。

  总之,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是一项时代任务,其本质的方面是由当今中国的历史性实践所决定的,其独特的内容、设置和议题构成须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总目标为依据。而唯物主义历史观在作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基础时,应当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科体系的枢轴,作为理解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引领来发挥其重要作用。

  (作者:吴晓明,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的原则

作者:汪信砚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时明确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根据这一重要论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一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学术体系是理论和方法的有机系统。但是,哲学学术体系不是一种纯粹的知识体系,而是包含着一定价值观念的思想体系。因此,哲学学术体系的构建必然要基于某种理论立场、遵循一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不仅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及人类认识的本质和规律,是“伟大的认识工具”,而且坚持人民立场,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同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必须立足中国实际。只有以中国实际为研究起点,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中国实际具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它既包括中国的历史实际,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的现实实际,还包括中国置身于其中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一种中国实际,既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的对象域,又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的资源库。所谓立足中国实际,就是要牢牢把握中国实际这个对象域、充分利用中国实际这个资源库。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既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要坚持立足中国实际,就意味着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意味着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既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反思中国的历史实际,尤其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智慧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又要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反思中国的现实实际,尤其是研究当代中国问题和总结当代中国实践经验,同时还要概括新的时代精神、关注人类共同命运,并且从同样也是这样或那样地反映了时代精神的其他外域哲学中批判吸取思想资源。只有如此,我们才有可能构建真正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学术体系。

  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中国的哲学家在中国哲学的现代重建过程中开始了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的艰辛探索,不同思想倾向的人曾提出和尝试过不同的方案,但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实践得出的重要经验。

  中国哲学的现代重建,其实质是在古今中西各种思想相互激荡的背景下重建中国哲学学术体系,其所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古今中西的关系问题,而古今中西的关系问题集中地表现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三者的关系问题。20世纪的中国哲学家提出的各种重建中国现代哲学的方案,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这一问题。其中,文化保守主义沿袭“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路,主张以中国传统哲学特别是儒家思想为本位重建中国现代哲学,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展开了各种体系化的建构,如熊十力的“新唯识论”、冯友兰的“新理学”、贺麟的“新心学”和金岳霖的“道论”;而自由主义则沿袭全盘西化的理路,主张用西方哲学彻底改造中国传统哲学和重建中国现代哲学,其典型代表是胡适对实用主义的推崇。然而,文化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的方案都没有处理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的关系问题,其中,文化保守主义是拒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而自由主义则既反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又否弃中国传统哲学,二者不仅没有完成中国哲学的现代重建和中国哲学学术体系构建的任务,也没有对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与上述文化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不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致力于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来重建中国现代哲学,既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主张承继“从孔夫子到孙中山”的珍贵文化遗产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真正融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三种哲学资源,从而成功地重建了中国现代哲学及其学术体系。这一学术体系,李达同志曾形象地称之为“一体两翼”,即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体”,以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和西方哲学研究为“两翼”,其中的“体”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其中的“两翼”则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中国传统哲学研究和西方哲学研究。这样一种“一体两翼”的学术体系,成为不同时期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

  三

  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的本质要求,也是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才能构建具有继承性、民族性的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内在地包含着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的历史实际相结合,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高超智慧、合理性观点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只有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努力实现传统文化、传统哲学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形成充分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哲学理论和方法,这也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必须遵循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才能构建具有原创性、时代性的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关键在于形成具有鲜明创新性的哲学理论和方法,它只能通过对时代问题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来实现。马克思说,“世界史本身除了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解答和处理老问题之外,没有别的方法”,而理论创新的过程就是发现问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新时代中国哲学创新的理论生长点,就是内存于新时代中国实际中的问题,包括中国百年社会变革中的问题和中国置身于其中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问题。只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新时代中国实际相结合,并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要求融通古今中外各种哲学资源,才能对中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进行创造性的哲学思考。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才能构建具有系统性、专业性的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我们说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并不是主张新时代的中国哲学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为唯一研究内容,而是强调新时代中国哲学各个领域的研究都应遵循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要求,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又立足中国实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只有如此,新时代中国哲学各个领域的研究才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构建中国特色哲学学术体系才能体现系统性、专业性要求。

  (作者:汪信砚,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内涵

作者:杨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的时代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实践的深化,中国道路的拓展,中国问题的解答,必然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体系性是哲学的存在方式。有体系的哲学不一定具有科学性、话语权,但任何一个具有科学性、话语权的哲学一定有自己的体系。

  一

  从根本上说,任何一种话语体系的构建都是由实践所激发,并以此为现实基础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同样如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不是对现实的“纯客观”的实证分析,不是仅仅面对文本的解释学意义上的“创新”,不是范畴、概念、术语的简单转换或纯概念的逻辑推演,而是以当代中国的实践为现实基础,以现实问题为中心,并使现实问题转化为理论问题,升华为概念运动,从而以概念运动反映现实运动。哲学必须展开概念运动,否则,就不是哲学;哲学又必须关注现实问题,否则,就是无根的浮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实践场域。市场经济不仅是社会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而且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不仅关系到物与物的关系,而且关系到人与人的关系。在当代中国,市场经济有一个制度性前提,这就是社会主义,而社会主义本身又处在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不仅关系到经济运行机制,而且关系到生产关系、交换关系和分配关系,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与由资本逻辑所构成的市场经济本性的关系,关系到价值观念的重建。当代中国实践的最重要特征和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它把市场化、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改革这三个重大的社会变革浓缩在同一个时空中进行,因而构成了一场史无前例、波澜壮阔、极其特殊而又复杂的社会变革,它必然向我们提出一系列重大的哲学问题,必然向我们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时代课题。

  哲学是把握在思想中的时代,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从本质上看,就是要以哲学的方式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实现现代化,使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事业伟大征程中实现伟大复兴,同时使社会主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上再造辉煌,这凝聚着几代中国人的思索与奋斗、光荣与梦想,构成了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的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中国的时代精神的思想表达,是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的真实内涵。任何背对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背对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去构建所谓的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只能使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空心化”。

  二

  哲学思维具有突出的民族性,不同的民族或国家有着不同的哲学话语体系。不同的哲学话语体系,不仅展示的概念、范畴不同,而且体现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也不同,更重要的是,反映的现实问题、利益关系也不同。哲学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以抽象的概念体系反映现实的社会运动和特定的社会关系,反映特定的民族或阶级的利益、愿望和要求。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应当避免用西方哲学的话语体系来评判中国实践、阐释中国道路、解答中国问题。我们不能任由西方哲学话语来为我们“代言”,这种言说方式所展示的都不是真实的中国,而是西方视野中的中国,是被西方话语“制造出来”的中国,这一话语体系的意向、理念乃至学术机制都具有凝重的西方话语色彩和深厚的西方文化基础以及“潜伏”的西方利益关系。

  不能用西方哲学话语体系构建中国哲学话语体系,主要是就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及其背后的利益关系而言的,而不是拒绝借鉴西方哲学中的合理因素,不是一概拒斥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话语体系离不开语言,但又不等于语言。话语体系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并与权力交织,而语言本身没有意识形态属性。实际上,“自由”“平等”“公正”……乃至“哲学”“话语”,原本都是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因此,我们既不能照单全收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也不能一概拒斥西方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而是要对其进行批判借鉴,并使之融入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之中。实际上,自从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的语言和言语结构本身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毫无疑问,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不能脱离中国传统哲学,不仅要吸取传统哲学中的深沉智慧、合理观点,而且要吸收其中能够容纳当代内容的范畴、概念。但是,对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概念、术语,我们应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不是范畴、概念、术语的简单转换,不是把物质变成气,矛盾变成阴阳,规律变成道,类比变成格义,共产主义社会变成大同社会,等等。语言同样具有历史性、时代性,我们既不能操着一口“纯正”的西方话语来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也不能说着一口“地道”的古代汉语来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以哲学的方式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关键在于把握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珍贵的遗产”。

  三

  中国传统哲学关注的是人际关系的伦理道德问题,其核心就是以儒家学说为主要内容的道德原则和伦理秩序。由于人伦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普遍关系,因而以儒家学说为核心的中国传统哲学的某些规则、某些观点具有普遍有效性的一面,并蕴含着当代的某些社会关系问题。因此,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应当与历史上长期争论的问题相衔接,对老问题(如知与行、义与利、心与性的关系问题)予以新的解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其合理因素,认真汲取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并对此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之具有新的内涵、新的意义。

  每个民族在不同的时代都会面临不同的现实问题,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遭遇的挑战。面对传统哲学,每一代人都会遇到继承什么、拒绝什么的问题,而继承什么、拒绝什么,并不是取决于传统哲学本身,而是取决于如何解答现实问题,取决于实践需要。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于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我们应当明白,不是传统文化、传统哲学挽救了近代中国,而是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传统哲学避免了同近代中国的衰败一道走向没落,是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使“孔夫子”真正“周游列国”、名扬四海,使中国传统哲学重振雄风有了可能。因此,我们应当把当代中国的发展优势转化为话语优势,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话语体系,从思想上向世界清晰、准确地表达中国的时代精神。

  (作者:杨耕,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Baidu
map